03.01 「秋瀅微訪」綏化戰“疫”前沿“鐵打三人組”​ 38天為5800餘人檢測標本1萬餘份



「秋瀅微訪」綏化戰“疫”前沿“鐵打三人組”​ 38天為5800餘人檢測標本1萬餘份


「秋瀅微訪」綏化戰“疫”前沿“鐵打三人組”​ 38天為5800餘人檢測標本1萬餘份

僅有3個人的檢測小組,承擔著全綏化市的所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任務。從1月22日至今,3人小組在38天中,為全市5800餘人檢測了1萬餘份標本,是全省地級市中檢測數量最多的,這是他們與時間賽跑的結果。只有在凌晨檢測結束出來後,新標本尚未送到前,才能短暫地休息兩三個小時。他們每天厚重的隔離服披掛在身,不換崗、不輪崗,為我市疫情防控打勝了“偵察”戰役,被人們稱為“鐵打三人組”。他們就是綏化市疾控中心檢驗科科長董博遜、科長王英彬和檢驗技師劉劍秋。


董博遜:戰“疫”勝利便是我的職業勳章

「秋瀅微訪」綏化戰“疫”前沿“鐵打三人組”​ 38天為5800餘人檢測標本1萬餘份

“鐵打三人組”的組長董博遜,今年58歲,有著豐富戰鬥經驗,已經在疾控戰線工作了37個年頭,參加過非典、甲流等大大小小的戰役,而這次抗擊新冠肺炎,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重大也是最難忘的一次經歷。

今年春節,像往年一樣,董博遜計劃和愛人、兒子、兒媳去青岡,陪93歲的老父親過個團圓年。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全家的計劃,一家人沒能團圓,他的老伴在家裡,兒子小倆口被困在了岳父家,而他自己則投身到疾控中心戰“疫”的第一線。

1月22日夜裡,檢驗科接到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標本。多年形成的職業素養,讓他一刻不敢耽擱,立即著手檢測。經過4個小時檢測,次日凌晨,結果出來了,呈陽性。按照法定程序,檢測結果要送報至省疾控中心進行復檢,董博遜立即動身將標本和檢測結果送到省裡,省裡的複查結果是陽性。

現在,全市的疫情趨於平穩,董博遜總算鬆了口氣:“能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貢獻一個老兵的力量,就像在我胸前戴上一枚勳章。我就快退休了,這應該是我參加的最後一場大的戰鬥了,如果能用勝利為我的職業生涯畫上圓滿的句號,就值了!”


王英彬:千里之外得知疫情毅然返崗

「秋瀅微訪」綏化戰“疫”前沿“鐵打三人組”​ 38天為5800餘人檢測標本1萬餘份

小組裡的另一個成員是51歲的王英彬。武漢疫情發生時,他正在休年假,人在千里之外的揚州,本打算和妻子一起在那裡陪陪女兒。但隨著各地陸續出現疫情,出於職業敏感,他覺得自己有必要,也應該回家。

1月23日,臘月廿九這天,王英彬想通過微信,詢問同事家鄉的情況,並且表達自己想要儘快回家的意願。就在微信將發而未發的當口,他的電話響了,是董博遜打來的電話。董博遜告訴綏化出現了第一個病例的情況,王英彬當即說:“我以最快的方式回家,等著我。”掛斷電話,他馬上訂票起飛,當晚回到了家鄉。

到達綏化後,直奔單位,把隨身帶的行李放在辦公室,換上裝備,奔向檢測室。直到現在,王英彬都是吃住在單位。對於高強度的工作,王英彬說,比起援非時的艱苦日子,這已經好很多了。

王英彬有兩年的援非經歷,2016年7月到2018年8月,他參加了省裡組織的援助毛里塔尼亞的醫療隊,毛里塔尼亞總理還給他頒發了騎士勳章。在非洲的經歷,使他更深刻地體會到祖國的強大,也讓他更加熱愛祖國和家鄉。正是這份熱愛,讓他在這場戰役中無所畏懼。說到這裡他有些激動,用顫抖的聲音告訴記者:“自己家鄉有難,我這點付出算得了什麼?”

妻子女兒非常支持他的決定,登機前,妻子為他準備了對聯、福字和掛錢,並囑咐他回到家裡貼上它,圖個喜慶。最近三四天,檢測任務減輕不少,壓力也沒那麼大了,他才想起春聯的事。他笑著說,雖然沒有貼春聯,但是,沒有比抗擊疫情好消息不斷傳來更喜慶的事了。


劉劍秋:再苦再累也不掉鏈子的“鐵娘子”

「秋瀅微訪」綏化戰“疫”前沿“鐵打三人組”​ 38天為5800餘人檢測標本1萬餘份

“鐵打三人組”中還有一位“鐵娘子”劉劍秋,和男同事一樣吃住在單位,和男同事一樣連軸轉工作,扛起了全市新冠病毒的檢測工作。

每天進檢測室之前,她都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範,穿防護服、戴防護面罩,一個標本檢測需要4個多小時,一天有幾百個標本要檢測,為了節約時間,她基本是一進檢測室就是一天,防護服脫下來的時候,身上都是汗水,臉上是面罩刻的深深的痕跡,手腕上是手套和防護服留下的勒痕。從檢測室出來,還要把數據上報,寫進臺賬……到她終於可以休息時,天也就快亮了。

她的家在哈爾濱,想“見”家人一面,就得趁著吃飯的時候,來個短暫的視頻連線,愛人和孩子都提醒她,要注意安全,給她加油鼓勁。對於家人的理解支持,劉劍秋的心裡既溫暖又感激。領導見她工作辛苦,就讓她回家和家人過個團圓年,她只是陪家人過了一個除夕夜,大年初一上午就趕了回來了,和同事一起並肩戰鬥。

「秋瀅微訪」綏化戰“疫”前沿“鐵打三人組”​ 38天為5800餘人檢測標本1萬餘份

從1月22日起的38天裡,“鐵打三人組”每天至少要檢測200多份標本,最多的時候一天檢測470份。市疾控中心主任包明全告訴記者,他們非常能吃苦,困了和衣而臥,吃飯就是一些方便食品,就連年夜飯,也只吃了麵包和鹹菜。

不但有敬業精神,而且檢測業務精準。最初幾天,每天的檢測標本和結果,都需要送到省疾控中心做複檢,由於綏化市疾控中心檢測結果高度準確,自2月1日起,省疾控中心授予綏化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的確診權限,綏化市疾控中心成為全省第一批(也是第一家)被授權的地市級疾控中心。不久前,在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會議上,市領導還特別表揚了疾控中心做出的突出貢獻。

「秋瀅微訪」綏化戰“疫”前沿“鐵打三人組”​ 38天為5800餘人檢測標本1萬餘份


「秋瀅微訪」綏化戰“疫”前沿“鐵打三人組”​ 38天為5800餘人檢測標本1萬餘份

儘管我市新冠肺炎實現連續零增長,但“鐵打三人組”表示,只要疫情一天沒有結束,他們就要堅守一天,為醫生救治患者提供可靠依據,直到取得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那一天。


文字:全媒體記者 張秋瀅

攝製:全媒體記者 王志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