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老北京城的那些事兒:一場逝去年歲中的衚衕與舊人

趙珩這個名字聽過的估計比較少,但是提起他的曾伯祖趙爾巽,想必對近現代史稍微有些瞭解的人都不會陌生。

趙爾巽跟趙爾豐兄弟算是清末民初時比較出名的人物,二者同樣都曾出任四川總督一職,妥妥的封疆大吏。只不過趙爾豐因在保路運動中的錯誤做法,直接引起民怨遭到撤職;趙爾巽則在1911年出任東三省總督,並且中華民國成立後深得袁世凱、段祺瑞二人看重,不僅擔任臨時參議院院長,更是被時人尊稱為"趙次帥"。

老北京城的那些事兒:一場逝去年歲中的衚衕與舊人

祖輩們如此給力,趙珩自幼自然是在豪門大院中錦衣玉食長大,家中往來的都是當時北京城最為頂尖的那一批人。

哪怕趙珩出生之時已經到了1944年,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居住在東四二條的那十年,所見所聞足以反映出那個年代的中上層人民生活;再加上趙珩不吝嗇觀察描繪自家廚子、小廝等人,他對於中下層人群的生活也頗有了解。

老北京城的那些事兒:一場逝去年歲中的衚衕與舊人

《二條十年》這本書出版並不久,是19年的新書;但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就直接風靡了整個中國文壇,推崇者眾多,我相信其一定有可圈可點之處。抱著這樣的想法,我打開了這本書,然後見證了一場老北京城在舊年歲裡的那些浮光掠影。

老北京城的那些事兒:一場逝去年歲中的衚衕與舊人

雖然文章落筆是一城一地,但是很好地反映出了那個年代的社會風貌。人物群像小說其實很難把握,寫細了,個人所佔篇幅太長,無法成為風俗畫卷;寫粗略些,又容易一筆帶過,讓每個人物缺失特性,導致全部淪為讓人沒有印象的佈景板。

能很好地把握住群像小說描寫的度,完全能夠看出趙珩在文字上的造詣,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趙家曾經有多輝煌,才能讓趙珩從小開始就擁有記錄身邊一切的文化素養。

老北京城的那些事兒:一場逝去年歲中的衚衕與舊人

整本書分為兩個部分,上篇描寫的是家中過往以及城市風貌,從趙爾巽跟趙爾豐兄弟講起,包括他們定居北京城的那些事,對其它長輩們的回憶,還有對於自己年少時的描寫。這些描寫離不開對於周圍生活場景的記錄,像是王府井,隆福寺等,都被趙珩手中的筆賦予了年代的舊色。

老北京城的那些事兒:一場逝去年歲中的衚衕與舊人

下篇則是描繪的一些親友之間的事,家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客人,那些長輩師友,由於趙家往來的層次比較高,可以說這部分的回憶很好地記錄了當時北京中上層人士的生活風貌。在這兩部分中同時穿插點綴的,則是對於接觸到的那些家中傭人,街上行人的描寫。

這本書無論是從場景描繪,人物刻畫,還是故事記敘上,都有其獨特的功力,令人讀之難忘,卷不釋手,的確是一本值得推崇的好書。

老北京城的那些事兒:一場逝去年歲中的衚衕與舊人

好的書籍大家都能分辨出,好的論文同樣如此。如果你還在為論文發愁,不要擔心,來第2導師尋求幫助。第2導師論文輔導,真人名師一對一教學,線上隨時完成課業,無論你論文水平如何,都能夠在這裡得到最貼合自身的定製課程。第2導師論文輔導,懂論文更懂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