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外卖本来就不该底价!

在受到疫情重创的一阵喧嚣之后就是面临着餐饮只能做外卖的困境,而在这个困境之下外卖的高扣眯和商家外卖成本之高,又成了行业共同讨伐的重灾区。从某团一再提高提成到各种活动算法的层层盘剥,加之现在没有堂吃客源的支持,一边付着房租一边还要支付外卖高昂的扣点,这个真的是被嗜血的行业。

而这一困境没破解的方式吗或是说破的方法只有要求平台降低扣点一这种吗?其实真的不是 ,首先平台也有其运营成本,同时他们是被资本加持各种高管成本,嗜血是他们的天性。那一边对于被盘剥深恶痛绝一边又不得依赖平台流量解决一部分成本。究竟该何去何从?

其实问题的根结客户享受了额外的服务,应该支付额外的费用。即平台的扣点应该大头是向消费者收取的,而对于商家出于流量支持也会支付一定不高的扣点。这才是双赢的局面。也是各方拜托困境的一个解决之道。

这样是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吗?当然不是,如果要享受额外的服务就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如果觉得高了也可以出个门去门店吃,这样实体线下的生意也得以保存。

而恰恰是这样商家可以用合理的成本为消费者做出最好的出品与服务。比起过期料理包,商家被平台绑架无奈降低各种成本,对于消费者的伤害也是巨大的。

这样良性的行业生态一直是有的,在国外也是十分接受的相安无事的运作到现在。

只是中国一架上互联网这个概念就开在补贴,烧钱,低价,免费,流量。

表面惯坏了用户 (长期也是伤害,黑作坊,过期半成品....商家总是要保本的,被平台抽取这么多扣点,总是要在消费者身上找到平衡的,在猪肉价飙升的现在您吃到的20元不到鱼香肉丝究竟是什么吗?真不了解的话可以多看看相关的报道,层出不穷)

利用了行业(一开始给流量补贴,后期宰羊提高扣点)最后摧毁整个循环,只是肥了机构投资人。

现在正是餐饮行业需要自救的时候,于其期待平台的降扣点,苦苦哀求不如多步行走自救。大商家带头提高外卖的产品价格,各品牌让消费者知道被送上门的额外的服务就是有额外代价,同时也是确保产品的更出色品质。这时的团结就是为了可以一起生存的更好走的更远更有底气。而自以为聪明的商家还在玩低价或是两种标价搞花招,要么损害自己要么伤害消费者。最后还是得沦为被宰割的那只羊。

而平台是利用平台而不依赖平台,才是最后的正道。

当然如果平台是真正考虑行业发展民生共存的自然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次的阿里系还是有更高的格局和使命感的,走出一个格局自然其他的自然会被淘汰,所谓得道者多助,不是吗

外卖本来就不该底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