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肉腸帝國”雙匯的食品安全是否值得信任?

“肉腸帝國”雙匯的食品安全是否值得信任?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係到每個人的安全,也是每個消費者最為關心的話題。然而食品質量問題卻也是消費者投訴榜單的“常客”。

  說到肉食,尤其是火腿腸,相信中國人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個便是“雙匯”。作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卻也經常列席食品安全質量的投訴中。

  頻遭政府點名

  2019年,雙匯頻頻被政府部門爆出質量問題。8月,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19年第34期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中,南昌雙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裡脊肉檢出禁用獸藥氧氟沙星,磺胺類(總量)藥物使用超標。

  9月,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2019年第36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公告顯示,14批次樣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中,知名品牌雙匯上榜。荊門市東寶區家年華超市泉口店銷售的標稱雙彙集團·宜昌雙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雙匯大香腸(香辣風味)(生產日期:2019-06-09),氯黴素檢出值為0.77ug/kg,標準規定為不得檢出。

  作為一直享有盛譽的肉製品企業,雙匯還曾一度與2018年爆發的非洲豬瘟疫共同登上熱點話題。雙匯的食品安全風波實在讓消費者膽戰心驚。

  消費者投訴不斷

  在投訴平臺中,關於雙匯的質量問題投訴屢見不鮮。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於雙匯旗下蒜蓉腸、火腿腸等食品的安全投訴多達2千餘條,且種類繁多,有吃出異物、有吃出頭髮絲、還有吃出老鼠屎。

  有消費者投訴稱,自己在超市買的用膠帶綁在一起的雙匯雞肉火腿腸,在最後兩根打開的時候有一根已經變質,當時該消費者的孩子已經吃了半根火腿腸。

  也有消費者稱:“在超市買的一包雙匯王中王火腿腸,吃到第四根發現其中有一塊爛肉已經發黑變質,前面已經吃了三根,對我身心造成傷害。”

  也有很多消費者投訴生蛆的問題還發生在雙匯玉米腸上。消費者稱:“前幾天在超市購入的雙匯玉米腸裡面有蛆,還是活的。家裡小孩沒注意吃了一半才被我趕緊攔下。這種肯定是生產線有問題,不曉得裡面的肉有多髒多噁心。希望雙匯給個解釋以及賠償。”

  淡泊的售後處理態度

  然而,面對眾多消費者頻繁的投訴,雙匯卻並不急於出面解釋。有媒體曾試圖聯繫雙彙集團公關宣傳部門,卻被告知需要媒體提供採訪函。而在提供了採訪函後,雙匯也一直沒有回覆。第二天媒體再次致電雙匯,被告知“相關人員出差,預計明後天會答覆”,但此後的三天內,媒體一直並未收到任何回覆。

  根據消費者的反饋、和媒體的調查,雙匯對於此類投訴的售後解決方式只有兩種方案。一是淡化處理,能拖就拖;二是花錢免災。例如,買了根壞腸賠50-500元不等,最多不過賠付1000-3000元。

  2018年,江蘇新聞廣播曾報道,一位南通市的消費者反映,購買雙匯玉米味火腿腸後發現塑料棒,事後多次協商獲賠償3000元;2017年,信網曾報道,一位青島的消費者在雙匯清脆腸中吃出紅色衣物,最後獲賠千元。甚至更有平臺曾報道,有消費者從雙匯火腿腸中吃出“老鼠屎”,卻被經銷商告知“最多隻能賠償100”。

  根據媒體調查,引發這一切的緣由皆是因為雙彙集團的高層將大部分的精力都轉移到資本運作上。

  目前,雙彙集團旗下有兩家上市公司,香港的萬洲國際,和國內A股雙匯發展。同時,國際知名VC鼎暉,作為萬洲國際背後運作了10年的戰略資本方,更是保持著持續的高效率套現。2019年,雙匯發展反過來把母公司——雙彙集團給收購了,相關資產也併入到雙匯發展的資產之中,也成為業績津津樂道的談資。

  在目前整個中國熟肉類製品市場上,雙匯是當之無愧的老大,而且雙匯品牌幾乎成為熟品肉類包裝製品的代表。這樣一家知名品牌卻屢屢發生安全問題,可以說已經打破了消費者對於食品的心理安全邊界。在進入更大的資本市場前,希望雙匯不要忘記了自己的主營業務,生產可靠安全的食品、提供有效負責的售後服務,不僅是對消費者的合理交代,也是對的起自己多年間打拼下的“帝國大廈”!(來源:民生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