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關“感恩與愛”,一位思政老師的戰“疫”心聲

編者按:大“疫”當前,全國上下眾志成城,並肩戰“疫”。近日,陝西藝術職業學院思政教師晁希來,將自己在疫情期間有關“感恩與愛”的思考,訴諸筆端,以書信的方式為學生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課,鼓勵學生在這場“疫”考中,堅定信心,學會用愛與感恩的心態對待世界,共同迎接戰“疫”勝利的曙光。


感恩與愛,一生相伴

——特殊時期致學生們的一封信


各位同學:你們好!

我是你們的思政課老師晁希來。今年的春節極不尋常!本是萬家團圓、共慶佳節的溫馨時刻,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打破了所有國人的春節計劃,不少家庭遭受著病痛、死亡的威脅與折磨。所幸,災難無情,人間有愛。在黨中央果斷決策、統一部署下,武漢封城,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火速建成,除超市、藥店外的所有大型聚眾場所全部關門停業,交通管制措施和居住小區限制出入制度全面實施,全國春節假期和大中小學寒假一律延長……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蔓延的疫情得到迅速而有力地遏制,向世界呈現出中國製度、中國精神在危機形勢下的巨大效力。

一個月來,各地醫療衛生人員積極報名參加馳援湖北武漢等地的急救任務,一支支醫療隊勇敢衝上抗疫前線,夜以繼日搶救危重患者,各省市區捐助的生活醫療物資紛紛湧向重災之地;一個月來,主流媒體排除萬難、勇擔使命,始終走在“抗疫防疫”第一線,第一時間傳遞最新疫情、前線採訪報道、防疫科普宣傳;

一天天,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樂善好施,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在不斷上演;一天天,手機、電視機前的面容由焦慮不安轉向溫暖平靜。

這段時間裡,大家都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集體宅在家裡,出門時戴上口罩。目前的形勢正日趨向好!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就又能重返課堂了!作為你們的老師,我想提醒大家: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更是一場人性的考驗和磨礪!在疫情尚未解除之前,請同學們繼續加油!做好自己和家人的日常防護!通過這次不一般的經歷,也希望大家都能重新審視和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才有意義?有人這樣回答:“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她)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她)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這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一段名言,它貫穿了我的青年時代直至今天。在那血與火的年代,無論是在前線衝鋒陷陣還是在後方修築鐵路,無論是被朋友出賣還是被戀人拋棄,無論是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還是身體癱瘓、雙目失明,保爾都不屈從於命運的擺佈,總將黨和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身處逆境,不改初心;言出必行,勇往直前;不怕犧牲,樂於奉獻。以其鋼鐵的意志戰勝了悲劇命運的打擊,以其畢生的努力實踐了自己的生活原則。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一個月來,在守護家園、抗擊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的鬥爭中,湧現出一大批如保爾般無私無畏的奮鬥者、愛國者,他們奮不顧身、全力以赴,奮戰、堅守在抗疫第一線。正是因為他們的勇於擔當和忘我付出,迅速蔓延的疫情與恐慌得以遏制和消解,瀕臨垂危的生命與健康得以挽救和痊癒,一度被打亂的生活與工作也在一天天得以恢復和繼續。

疫情爆發後,鍾南山院士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疫病發生時,鍾老作為該領域的權威,告誡公眾:“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但他話音剛落,自己竟去了武漢。84歲的老將掛帥出征!既令國人感動振奮,又為之揪心捏汗。

金銀潭醫院,是“戰疫”最先打響的地方,也是“離炮火最近的地方”。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絕症,雙腿已開始萎縮,他卻一聲不吭,瞞著大家獨自承受,用盡全力把一個個危重患者挽救回來。抗疫一線的妻子不幸感染,而他拖著病體堅守在抗疫一線30多天,顧不上去看一眼自己的愛人。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是最早撩起疫情魔鬼面紗的八位醫者之一,他憑藉專業素養和職業敏感,在疫情初期就及時向外界發出了防護預警,卻被當地公安機關以“散佈謠言”之名進行訓誡。儘管蒙受了不白之冤,他仍繼續堅守崗位。令人痛惜的是,在為患者診療過程中,他因感染病毒不幸去世(2月7日)。斯人已逝,卻把最珍貴的東西留給了這個世界,我們將永遠銘記他曾帶來的那一縷陽光。

武昌醫院的劉智明院長,在已帶病上崗多日的他突然接到任務,要在兩小時內將門診部改成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並在兩天內轉出原有499名在院病人,騰出500張床位。在時間緊、任務重、疫情嚴峻的危急形勢下,劉院長几乎三天三夜未閤眼,任務是如期完成了,他卻染上了病毒。就在幾日前(2月18日)因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據悉,在得知自己確診後,他挨個打電話給每一個和他接觸過的同事,逐一詢問大家是否健康……令人唏噓不已。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方顯珍貴。鍾老在本該退休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之際,卻在國家、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刻,再次義無反顧“掛帥出征”!定宇院長本可在患病初期選擇治病休養,可他偏偏選擇了逆行,衝到抗疫第一線……他們的力量之源,除了來自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和為國為民的大愛情懷,還能是什麼?每當看到他們的身影,耳畔便響起艾青先生的詩句:為何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致敬和鍾南山、張定宇一樣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逆行者”!

在馳援武漢的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中,有43名“90後”女護士。集結出發前,她們第一次匆匆剪斷長髮、第一次逼著自己吃下中藥、第一次往包裡塞成人尿不溼……從一個個果敢的行動中,我們看到了她們不辱使命的強大決心;下班休息時,鼻子上亮亮的水泡、口罩下深深的勒痕……從一個個救人的印記中,我們看到了她們心行合一的無畏擔當;接受採訪時,“因為我是一名醫務人員,更是一名黨員,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使命”,從一個個堅定的眼神中,我們看到了她們無怨無悔的美麗心靈。

在這場新冠肺炎的防控阻擊戰中,無論是鍾老還是張定宇、劉智明院長,還是許多像“90後”女護士一樣默默無聞的抗疫英雄,他們都以自己醫者仁心、全力以赴、團結進取的大愛情懷傳承著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為我們樹起了一面面鮮紅的旗幟。因為愛,一個個被病痛摧殘的身體擺脫了死神的魔爪;因為愛,一顆顆被恐慌折磨的心靈恢復了昔日的祥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時代的“逆行者”們通過自己堅實的行動,為今天不少年輕人常掛在嘴上卻已淡而無味的“愛”字做了雋永而又深刻的註腳。愛是什麼?是無怨無悔的擔當,是全力以赴的奮鬥,是無私無畏的奉獻,是始終不渝的堅守。

反觀我們,真的把握了愛的真諦嗎?是習慣於以愛之名說著葉公好龍、口是心非的話,還是沉溺於個人的私慾做著掩耳盜鈴、飲鴆止渴的事?古人云: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你怎樣對待你周圍的世界,反過來世界就會怎樣對待你。回眸本世紀以來我們所經歷的災難: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2008年的雪災、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誰才是真正的肇事者?每一次災難,其實都是一次自我的警醒和重塑。我們必須痛定思痛,保持一顆感恩的心,懂得知恩、報恩,重新審視自己“愛”的態度和行為。唯此,這場磨難才有意義。

在小說《鼠疫》中,加繆借某人物之口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但鼠疫是怎麼一回事呢?也不過是生活罷了。”這場看似突如其來的疫情可否喚醒國人的記憶與良知?

子夏雲: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一切,當從感恩開始!時時處處,讓我們心懷一顆感恩的心。那麼,要感恩誰呢?感恩國家的護佑之恩!感恩大自然的饋贈之恩!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老師的教誨之恩!還要感恩大眾的辛勤付出以及來自苦難的提醒和磨礪!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惜福,才會將愛的火炬接力下去。

那麼,具體如何來做呢?從當下開始,從自己的身邊做起。以下提出幾點建議,供同學們參考借鑑:

首先,調整和改善自己對待父母家人的態度。今天的你已長大成人,基本的道理也都懂,可是“百善孝為先”於己又究竟落實了多少?趁著和父母一起居家防疫的時光,在家裡多一分關心,多一份擔當,用自己的真誠的付出來報答父母多年的養育之恩。

其次,調整和改善自己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以誠信為基石,敞開胸懷,真誠待人,理性處事,多一些微笑和付出,少一些爭辯與計較。在這個特殊時期,雖然暫時回不到課堂,邊自主學習,邊與同學們互相勉勵、一起加油,為早日重返課堂而共同努力。

其三,調整和改善自己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立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重審之前所做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將自己所愛所長與國家民族的發展需要結合起來,將自己平日的努力奮鬥與規劃中的心動未來連接起來。

其四,調整和改善自己與社會的關係。在學好功課的同時,對外面的世界多一分關注,利用業餘時間做一些對社會有益且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勤工儉學、當志願者等),讓世界因自己的努力多一分美好,甭在乎微不足道。值得稱道並令老師感到欣慰的是,在此次抗疫防疫戰爭中,我院一些學生黨員、團幹部及同學主動放棄在家休假,積極報名參加了所在社區、村鎮的防疫工作,盡職盡責,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身邊的世界平添了一抹亮麗的春色。

其五,調整和改善自己與大自然的關係。這場災難實際上是大自然以一種懲罰的方式向我們提出的警告,提醒我們今後要懂得敬畏自然,愛護野生動物並與它們和睦相處。我們要痛下決心,掃除自己以往的陋習與惡習,按照自然界的變化規律起居生活,根據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調養鍛鍊,建立健康的飲食理念,養成綠色的生活方式,使其像呼吸一樣自然。抗擊疫情的案例在不斷提醒我們:好身板,是對抗疫病的最好武器!當我們都擁有了健康的身體,也便真正構築起了一道阻隔疫情傳播的天然屏障。

每一日,每一夜,我們都在為憧憬中的幸福未來奮鬥著、堅守著。那麼,何為幸福?幸福,就是始終懷有一顆感恩與仁愛之心,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一個和睦的家庭、一群值得信賴的師友以及一個充滿希望的明天。同行的你,且行且努力!

在經歷這場磨難之後,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看得更遠!祝願每一位同學都能遇見一個更好更健康的自己!


晁希來

2020年2月2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