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果你當足協主席,你認為拯救中國足球的三件頭等大事是什麼?

嫌仁


感謝樓主提問,這個問題自己有一套想法給大家共享。字數挺多希望大家耐心看完,歡迎討論,也希望更多人看到。

一:青訓

1.選擇足球重點城市建立國立足球學校16所(初中到高中),每年初 由16箇中超俱樂部出資75%,中甲俱樂部出資25%確保運營。未出資俱樂部扣除聯賽積分10分。學校經營不得盈利。財政由省體育局直接審查。盈利費用分發教委專項用於小學體育建設。

每個足球學校每個年級招收學生200名分為8個班

學費確保與義務教育學校平齊。

16個足球學校選址及輻射小學選材地

北京:轄北京山西內蒙古

天津:轄天津河北

上海:轄上海浙江福建

瀋陽:轄遼寧

大連:轄大連市

延邊:轄吉林黑龍江

濟南:轄山東

鄭州:轄河南

西安:轄陝西寧夏甘肅

烏魯木齊:轄新疆

重慶:轄重慶貴州

成都:轄四川青海西藏

武漢:轄湖北湖南

南京:轄江蘇

南昌:轄安徽江西

廣州:轄廣東廣西

2.小學由各市教委牽頭進行足球隊建設。確保有3只足球隊每隊人數不低於15人(低中高年級)教練必須為有國家青訓教練資格證人員。

3.小學每市每年進行足球比賽。足球學校從6年級畢業生中選材。原則所在轄區的足球學校有優先選擇權。

4.各俱樂部 u17選材從足球學校進行選材。出資俱樂部有優先選擇權,每年數量不超過30名,這樣兩家供養俱樂部共60名,時間對接夏轉。剩餘140名由中乙及中丙聯賽自由簽約。其餘可以參加當年高考繼續學業,高考適當加分。

簽約俱樂部的球員u19前不能轉會。u21前如轉會,轉會費中50%歸學校。u23前 25%學校。以上年齡5%歸學校。

5.中甲中乙俱樂部建立u19 u21兩級梯隊參加全國比賽。為減少舟車勞頓及運營費,比賽分大區進行,年末進行賽會制總決賽。

6.各青訓學校同時建立教練/裁判培養中心,引入國際足聯講師。小學青訓教練就出於此。

7.學校實行封閉住校,文化課培訓每天不得少於4節,下午及晚上一天兩練不得多於5小時。週六為內部比賽日,週日休息。

8.各大學也進行足球比賽。每年大四畢業優秀球員參加選秀,中超球隊倒摘牌,時間對接夏轉。

9.現有私立足球學校自由發展。但生存空間會變小,避免了只能貴族家庭踢足球的情況。

二:俱樂部及賽事

1.中超16只不變,升2降2,外援4+1,門將不能是外援。倒數第三與中甲第三進行附加賽。每隊註冊自有u21前效力青訓球員10名+,u23球員註冊7名+。無u23出場政策。

2.中甲16只,降2,外援3+1。u23保證 3名在場。

中乙24只,剩2降4,無外援,u23保證 5名在場。為減少費用,按地域分4個大區。每區前2名進總決賽共8隊進行賽會淘汰。比賽地原則選擇為足球荒漠城市,以刺激當地氛圍。

3.中丙由各省市業餘俱樂部進行,無年齡限制。賽事類似日本高中聯賽,各省市按當地球隊數量制訂賽程進行預賽。對接中乙4大區每區32隊進行復賽淘汰賽,冠軍升入中乙。

4.中超中甲預備隊聯賽為減少費用混合一起分大區進行,u23出場5名+1名外援。

5.3級聯賽所在省市電視臺必須直播。中丙聯賽根據賽程省市內決賽階段進行直播,確保影響力。

6.取消中性名,但新換東傢俱樂部,前2年必須為中性名。

7.足協盃由中乙以上俱樂部參加 共56隊,加4大區中丙外卡隊。總60只單場淘汰,決賽在鳥巢舉行。

外援4+1。對中乙隊不可上外援。

8.超霸杯 適用現有賽程安排,比賽在足球荒漠城市舉辦。

三:薪資及轉會

1.國內球員設置薪資整體工資帽,並引入英超的財政公平政策,確保俱樂部的財政透明,避免奧斯卡式的陰陽合同。投入過大,轉年扣除聯賽積分或取消亞冠資格或取消轉會資格。

2.國內轉會費用設限制,但青訓培養費參考上文提到的內容。

3.國內自由轉會簽字費上限設置,及球員德轉基準身價5%青訓補償給u19前的原青訓俱樂部。

4.外援工資轉會費不受限制,歸化政策必須效力5年以上。基本堵住歸化的路。

以上政策可保證 16個國立足球學校每年級都有u17 3200名共6個年級2萬左右球員進行專業訓練,3級聯賽至少5000名專業球員,加上私立足校,業餘球隊,整體註冊球員應該會從現在的1萬餘人提高3-4倍。(別說外國足球人口,足球人口和註冊球員是兩碼事)堅持10年,中國足球進入亞洲頂級的水平絕對不成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