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仁心妙術在 聖手挽春回——228名專家成為湖南戰“疫”醫療救治“定海神針”

看不見硝煙的戰場,“醫療湘軍”傳承著湖南人的風神!

湖南人會打仗。截至2月27日24時,湖南懷化、張家界、湘西州3個市州實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治癒清零,全省累計確診病例1017例,出院病例820例,治癒出院率達80.6%。

湖南人善用將。迎戰來勢洶洶、變化詭異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南派出228名專家,靠前指揮,科學排兵佈陣,不斷調整戰略戰術。

高級專家組、重症專家組、市州駐點專家組、中醫專家組、多學科專家組、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專家是信心和底氣,是生命和希望,是湖南戰“疫”醫療救治的“定海神針”。


高級專家組:會診巡診指導忙


2月25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艾宇航在長沙公共衛生救治中心為兩名危重症患者會診。作為湖南省級醫療救治專家組(第一梯隊)高級專家組組長,早兩天,她和第二梯隊高級專家組組長、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胡成平等專家剛從婁底會診趕回長沙。


1月17日,湖南成立第一梯隊省級醫療救治高級專家組,9位專家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湘雅三醫院、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呼吸內科、院感科、放射影像科、醫學檢驗科和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月8日,組建湖南第二梯隊省級專家組,高級專家組囊括多學科專家,人數增至13人。在高級專家組外,又增加兒科、產科、血液淨化、普通外科、介入治療、創傷救治6個專家組,高達64人。


2月26日,艾宇航告訴記者,戰“疫”已進入攻堅戰,全力以赴搶救重症患者,沒有靈丹妙藥,越來越要求治療精細如“滴定”,需要整體觀,心肝肺都要治,藥物利弊要評估,監測要加強,儘量減少對其它器官的傷害。她認為,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組建多學科專家組非常及時,能更好應對可能出現的不同人群感染和基礎性疾病較多的重症患者。一批有經驗的重症救治專家已從懷化、常德轉戰重症患者較多的長沙、株洲、婁底。


第二梯隊高級專家組成員劉虹就是來自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腎內科的主任醫師,作為腎臟疾病和血液淨化方面的專家,她已到邵陽、岳陽和長沙會診3次。在岳陽市中醫醫院血液淨化中心,一名腎移植失功又被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需做透析,其他病人怎麼辦?劉虹和其他專家商議後建議確診患者去定點醫院治療,與其密切接觸的透析病人單人單間做床旁血液淨化治療,非密切接觸的透析病人在原血液淨化中心相對固定區域、機位和醫護人員繼續治療。 


在省衛生健康委辦公樓二樓,兩批高級專家組專家已遠程會診30餘例重症和危重病例。各種微信群,也讓高級專家們隨時為市州救治患者提供指導。省級專家組在實戰經驗中獲得的專家共識、診療管理規範、技術指導已印發10餘期次。


重症專家組:“鬼門關”上搶人急

“現在有個患者特別棘手,抗病毒、綜合治療、康復期血漿、幹細胞治療,我們正在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他。”2月26日,湘雅三醫院重症醫學科靳欣醫生告訴記者。為加強重症患者的救治,1月26日,省衛生健康委組建省級重症病例醫療救治專家組,下設ECMO協同和呼吸管理兩個應急專家小組。


1月底,靳欣和同事彭玥醫生、湘雅醫院呼吸治療師方毅敏駐守常德,被稱為省級專家組常德“鐵三角”,成功幫助常德6例重症患者脫險。2月14日,受省衛生健康委調遣,靳欣又和方毅敏馬不停蹄趕到株洲。


靳欣和方毅敏每天上午交完班,10點左右進入重症監護病房。患者病情變化快,醫護人員需時刻觀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壓,調整參數。當患者在咳嗽,或者使用纖支鏡吸痰操作,特別是氣管插管時,會面臨大量傳播力極強的氣溶膠,感染風險極大。他們守著患者,忘了時間,走出隔離病房時已是下午三四點,飢腸轆轆,全身溼透。


最難的不是這些。如何使用醫學“武器”,打敗潛伏在患者體內狡猾的病毒,是專家們每天殫精竭慮思考的重點。每天凌晨四五點,省級專家組駐點株洲組長、湘雅三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明施就會在微信群詢問患者情況。靳欣透露,在治療中大家還是摸索出了一些經驗,例如俯臥位治療可以極大改善患者的通氣血流比值,“我們發現趴著可以改善缺氧,利於病情恢復。但重症患者大多插著管,護理難度非常大,我們醫護人員還是做到了。”


“鬼門關”搶人,專家們竭盡全力。2月14日,婁底市中心醫院一名重症患者生命垂危,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韓小彤迅速集結團隊,攜帶被譽為“魔肺”的ECMO設備抵達,搶回了患者一命。但沒想到,患者順利撤機後,2月26日又出現險情。韓小彤守在隔離病房8小時,反覆調整呼吸機模式、參數等,總算有驚無險。


駐點專家組:一線救治效率高

2月26日上午,省級專家組第二梯隊駐點株洲市淥口區人民醫院專家組組長朱勇鋒,參與完成各病區的交班後,鬆了一口氣。普通病房和ICU患者情況穩定。作為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肺五科副主任醫師,2月11日晚她趕到婁底,第二天凌晨3點就協助第一梯隊駐點專家楊明施團隊為一危重症患者上了ECMO。後來又緊急馳援株洲。


1月21日,第一梯隊56名專家入駐14個市州,每個市州均有呼吸科、重症醫學科、院感科和中醫4名專家。2月11日晚,各市州第二梯隊駐點專家組5人全部到位。專家們工作各有側重,第一梯隊盡全力指導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第二梯隊著力減少“輕轉重”。兩批專家還需協同做好市州各級醫療機構個人防護知識、呼吸機使用管理、院感管理的培訓。


朱勇鋒告訴記者,無論白天黑夜,兩個專家組的成員都要對每一名患者的病情變化了如指掌,保持最高的敏銳度,才能在緊要關口搶先干預挽救生命。常常凌晨三四點,大家還在微信群交流得火熱,第二天清晨,又滿血復活參加交班問診數小時。每天下午,專家都要進行危重患者的MDT討論會診,反覆研討,設計最好的治療方案,精細化管理,落實到每一個細節。


對普通患者,治療療效、藥物反應、飲食起居、心理變化,朱勇鋒的專家組都會記錄下來。他們還加入了病房群,為每一位患者答疑解惑,鼓勁加油,回訪了所有出院患者。


在駐點專家和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2月26日,株洲新出院2人,累計出院56人。現ICU患者病情好轉,氣管插管患者康復出院,ECMO的患者也撤機拔管了。


中醫專家組:一人一方療效好


善用中醫專家,是湖南戰“疫”的秘密武器。2月26日,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陳小春發佈,各市州定點醫院都派駐了中醫專家,在院患者中醫藥參與治療比例達99.3%。同天,湖南省中醫救治專家組專家戴飛躍、毛以林入駐的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湘五區,14名輕症患者治癒出院。


早在1月21日,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即組建了湖南省新冠肺炎中醫救治專家組。1月22日,國醫大師熊繼柏等19位專家為體虛的易感人群、一線醫務人員和有接觸史的高危人群開了預防藥方,針對確診患者4種不同症狀開出了治療藥方。當天,18名中醫專家隨省級醫療救治專家組下沉到了14個市州。省級中醫救治專家組組長陳新宇、副組長遊柏穩指導組織醫務及信息部門,設計了一套為省級中醫專家會診團隊量身打造的“新冠肺炎問診表”,確保每名患者一人一方。2月3日,省衛生健康委又發佈了專家們制定的湖南第三版中醫藥診療方案。


危重症患者,插了管看不到舌苔;上了ECMO,體溫恆定,深度鎮靜狀態且使用肌松藥物,沒有自主呼吸,無法聞及痰鳴音;戴了3層手套,摸不準脈象。如何實施中醫辨證施治、如何處方用藥?2月26日,第二梯隊13名駐點中醫專家之一、湖南中醫藥大學科技處副處長劉春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在婁底市中心醫院,她和該院中醫醫療組結合皮膚顏色與溫度、氣道護理抽吸出來的痰液顏色、大便性狀、生化檢驗結果等,給兩名危重症患者都用上了中藥。61歲患者每天大便十幾次,鼻飼營養劑基本無法吸收;40歲患者焦躁、痰多、大便不通。她分別用參附湯加味益氣固脫和清肺排毒湯加減洩肺熱通腑氣,很快見效。但兩名患者病情隨時變化,每人一天一方,將中藥顆粒劑兌在小米加白米熬的米湯裡,每次30毫升鼻飼,每隔8小時一次。古老中醫智慧與現代醫學結合,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中發揮了效力。


因地域與氣候等原因,婁底一些患者全程寒溼瘀阻明顯,劉春華以省級診療方案為主,結合國家方案,因時因地因人對症下藥。中醫藥的深度參與,給救治工作平添了巨大助力。截至2月27日24時,婁底市累計已有60名輕、重症患者治癒出院。


妙手仁心,生死較量。戰“疫”已進行一月有餘。湖南醫療專家們繼續分工協作,與病魔戰鬥到底。


來源: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官網 湖南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