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投資市場上“窮人在搏命,富人求穩定”,你認為對嗎?

瑪法蓮


這句話有一定道理。

有一些窮人為了致富願意冒更大的風險。比如在上百米高空中清洗窗戶,揹人攀登喜馬拉雅等。這些高風險的事情富人極少有願意做的。絕大多數都是窮人為了較高的收入去冒風險賺錢。

在金融市場上也是如此。普通人由於資金少,所以其中大多數人的操作風格較為激進。一般都是全倉進全倉出並且頻繁交易,有的人甚至還融資炒股票。這種高風險的投資策略,非常容易導致很高的投資風險。所以我們事實上也看到了股市上賺錢的散戶也就十分之一。絕大多數散戶幾十年如一日的在股市中虧損甚至血本無歸。

普通人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資金少,所以大多采取了這種搏命式的投資策略。

富人則相反。絕大多數的富人是求穩定。很多富人從來不投資股票,只因為他們認為股票風險太高。

大多數的富人都喜歡投資債券。因為收益雖然比不了股票,但是非常穩定。並且富人的投資一般都是全方位的,比如投資黃金、房產、保險、基金、債券等等。這樣可以有效的分散投資風險,可以使自己的財富穩定增值。

表面上看是資產的多少決定了窮人和富人不同的投資策略。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不同造成的結果。

大多數的窮人都有較強的窮人思維烙印。他們在投資上要麼極端保守,要麼就過於急進。這樣下去很難有好的投資結果。

普通人只有及早學習理財投資知識,不斷思考和實踐才能走出這種投資誤區。


孟可的思想空間


投資市場上“窮人在搏命,富人求穩定",是有道理的。

A股市場大概1.47億股民,其中50萬以上的,大概只有300萬人,佔比達到98%。在98%佔比為散戶的市場,投機氛圍很濃。他們中大部分人的目標,就是想”一夜暴富“,想投資的資金短時間內快速增值,甚至能取得翻倍甚至十倍的收益。其中有些人,自有資金不夠,就到場外配資,利用槓桿進入投資市場,有的配資槓桿能夠達到10倍,在股票市場,一個跌停就能夠暴倉,這不是玩命又是什麼呢?

相對而言,富人首要的是在保住本金的基礎上獲取穩定收益。他們知道,虧損50%需要盈利100%才能回本的殘酷,寧願放棄高風險高收益品種,而選擇穩健而收益不太高的投資標的。100萬,年6%就有6萬年收入,如果300萬,就有18萬收入,這已經超過了很多大中型城市的工資收入。巴菲特年化收益才18%多,但是在複利作用下,成為世界首富。這就是時間的價值,而很多”窮人“是不相信複利的力量。

如果從去年9月開始每週定投滬深300指數基金,到今年高點,贏利完全跑過指數。當然,這個定投時間太短。按照歷史統計,如果定投25年以上指數類基金,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12%以上,如果每個月定投1000元,那30年後,本金收益各可以達3243511.28 元。如果現在只有30歲的你,如此堅持下去,是不是到退休的時候,會有一筆豐厚的收入保障呢?

不管錢多錢少,還是穩健第一,一口吃個胖子,還是要不得的。

謝謝閱讀,謝謝點贊,請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見解,或者關注後私聊。


投資悟道


我理解,這說的是一種投資理念:小資金靠賭,大資金靠管理。

小資金靠賭

小資金,以1萬塊錢為例,如果保持年化20%(這已經是接近巴菲特的神了,在國內所有的公募基金裡面連續10年保持20%的收益的話,可以排在前三)的收益,以複利計算,那麼10年後是6.19萬,20年後38.34萬,有卵用?

如果滿倉加槓桿,豪賭一下,一年翻個10倍幹到10萬,再一年翻20倍幹到200萬,運氣更好的還有可能更多,這個金錢在國內不少城市可以到中產了。當然這個難度很大,但是也不是沒有哦。

林廣袤,江湖人稱“濃湯野人”,國內期貨界的傳奇人物。2萬八千元本金,一個月時間到了15萬,又用了半年時間幹到600萬,2010年600萬滿倉棉花,持倉3萬手賺220倍到13億,然後反手做空用一億賺了7個億,完成了從2.8萬到20億的傳奇交易。

小資金之所以要賭,是因為如果你不賭,那麼你還是永無翻身之日,如果你賭成功了,那麼就飛黃騰達,如果賭輸了,大不了重頭再來,沒什麼可惜的。

大資金靠管理

大資金,不能賭,是以為你輸不起。如果虧20%,那麼回本就需要賺25%;如果虧50%,那麼回本就需要賺100%;如果虧80%,那麼回本就需要賺400%。虧錢的難度和賺錢的難度不可同日而語,“虧錢如拉稀,賺錢如吃屎”,話糙理不糙。

這個時候,你需要做的是保持平穩收益,限制虧損風險。1個億的資金,即便只有年化5%的利息,也有500萬了,夠一家人吃喝拉撒了。

大資金一般做的就是資金配置,房子,股票,保險,債券,黃金等都配置一點,不管在任何經濟環境下,都能保證自己不至於產生大的虧損。這和橋水旗下的“全天候”策略有異曲同工之妙。


凡事金融


窮人搏命,富人求穩。在我看來,這是大勢所趨。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來說說“窮人搏命”,窮人之所以搏命很多情況下是為生活所迫。他們沒有富人那樣雄厚的物質基礎,不用工作光靠利息就可以養活自己,他們必須拼命去賺錢來養家餬口。


就拿那些從事高空作業的施工人員,他們也怕危險,但是,他們更怕窮困潦倒,低聲下氣去借錢。

所以說,與其說是窮人選擇搏命的生活方式,還不如說是搏命生活選擇他們,面對通貨膨脹的今天,入不敷出的他們唯有拼命工作求生存。

再來說說“富人求穩”,因為他們有足夠的物質基礎,可以讓他們擺脫生活的束縛。他們無需再省吃儉用的去拼命攢錢,他們追求的是生活的穩定,自由自在的過好每一天。所以,他們會盡量避免起伏不定的生活方式。


就拿投資來說,窮人喜歡投資高風險的股票、期貨等項目,因為他們渴望一夜暴富,但是,富人往往會選擇諸如銀行理財等低風險項目,他們只需要平穩發展下去,沒必要冒著資產縮水的風險去投資高風險項目。

綜上所述,“窮人搏命,富人求穩”是生活所驅。


小斌哥聊史


窮人本金少,家底薄,指望在投資市場一夜暴富,徹底改變命運。他們缺乏必要的投資知識,風險意識極差,甚至加槓桿,因此常常是在搏命。

反觀富人,他們有殷實的家底,用於投資的資金只佔其總資產的一部分,他們已經過上了小康富足的生活,不想失去現在的一切,因而有一定的風險意識,因此富人一般求穩定。

這種現象是一種普遍情況,但也不是絕對的。同樣也存在部分窮人安於現狀求穩定,而部分富人繼續傾其所有冒險投資的情況。


惠眾財


這句話如果從主流的角度講是對的,咱們不說個案,什麼叫主流?就是大面大部分。窮人在投資理財上的思維跟富人就是不一樣的。所以說造成了不同的結局。


窮人理財的思維

窮人理財想通過理財實現自己財富的快速增值,最好一夜暴富才好,他們不懂太多的投資理財相關的知識,確總是參與一些風險大的投資渠道中,他們有些人抱著的是一種賭博的心裡,放手一搏。或者是抱著一種僥倖的心理,認為自己投資的理財渠道很安全沒有事兒。給大家舉個例子:我聽我的投資客戶說的,她的一個朋友,為了參加一個民間的理財公司的理財,把家裡的房子都賣了,租房子住,這家理財的公司年化收益率能達到百分之十幾吧,收益挺高。她朋友參加的理財公司並不是什麼正規的金融機構,就是一個打著養老理財的旗號騙人的公司。不久後這家公司就出事了,老總也跑路了。她朋友的錢就徹底打了水漂了。



在此提醒朋友們特別是老年人叔叔阿姨不要投資你不懂的理財渠道,不要聽業務員怎麼說公司安全靠譜,很多事兒是業務員不知道的,只有公司的高層領導才知道公司究竟是怎麼運作的,甚至有的時候只有老闆一個人知道資金的運作方式,投資之前問一問公司有沒有金融牌照?沒有金融牌照的,儘量不要投資,因為沒有金融牌照的理財公司,沒有資格向社會大眾融資,就連有金融牌照的理財公司都是一樣有風險的,何況是沒有的呢。

富人的理財思維

富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富人,是因為他們的思維跟窮人不一樣,富人理財時,喜歡多學習,多瞭解理財渠道的知識,有自己的投資方法,知道應該分散投資分散風險,他們會把資產配置到不同風險的理財渠道中,富人把很多的資產是放在信託或者是家族信託中。然後將其餘的資產配置在基金,股票,保險等投資渠道中。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贊,轉發,評論。感謝大家的支持。

我是劉寶田,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投資、理財、創業、銷售、財經領域類的乾貨知識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謝謝大家。


劉寶田大連


此話的含義是否是富人投資求穩,而散戶全倉投入博一隻股票?這是有道理的,因為一萬資金炒股和一百萬資金投資有很大的區別。

富人大都實行組合投資,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從而分散投資風險。而散戶反正資金有限,所以沒有必要買很多類型的股票,博一到二隻個股即可。所以市場上某些證券分析師的觀點,未必適合所有的投資者。

富人因為入市資金量很大,如果年化收益高於30%就是贏家。所以他們一般不會滿倉操作,只會在半倉左右,以便在股票被套牢了時候可以補倉。

然而,標題所言有一點片面,現在諸多大戶不是保守投資,而且還要融資融券。這樣的風險就超過了散戶,亦屬“博命”之舉。所以管理層查處場外配資,就是基於防範金融風險。

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散戶也有保守投資,大戶也有配資炒股,沒有絕對的規律而言。


陸燕青


最近電視劇《都挺好》大火,明成聽信周姐消息,籌了數十萬,指望投資某工廠,實現收入倍增。


明成就是在搏命的典型,這麼做原因無非以下:

1、妹妹明玉這麼牛氣,就是有錢。自己面目無光。

2、經過母親逝世、家裡親人糾紛,意識到,一個男人還是要掙錢。


但是,明成最終選擇這樣一種投資方式,正是在於他所處的階層,決定了其視野的狹窄,正如廣大沒錢的底層人們,存在更多僥倖心理。搏一把,萬一成功呢?他們把這種投機,當做了投資。


至於富人求穩定,李嘉誠就是例子,近年來,李嘉誠家族生意,逐步退出大陸市場,揮師西進,進入歐洲市場,就是看準了那邊的穩定。


胡兄認識一位上市公司大股東,也是如此,他基本上出售手上許多股票,逐步進入某農業細分市場,一年也就幾個點的收益。正如他所說,自己看不懂股市。我認為這是發自肺腑的。


胡兄財觀


正確,任何東西如果不是靠技術,就是靠規模,資金量大的人就是富人,富人靠規模取勝的道理很簡單,一方面他們可以購買更專業更有能力的團隊成為私人顧問,這樣至少不會犯方向性的錯誤。另一方面規模化的資金投資路徑更寬。大多數產品都是按照資金量設計的,諸如能夠做空,諸如利率更高的理財產品有門檻,諸如上市公司早期投資需要一定的資金量。

任何行業都存在競爭,投資人和投資人之間也是一樣。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博弈普遍存在,感覺股市就像輪盤賭。其實很正常,這也是一種競爭。交易所之間的競爭是爭奪交易量,上市公司之間的競爭是爭奪融資。

股東之間的競爭,可以靠差異化,譬如大數據,技術,及基本面專業的分析。也可以通過資金規模。就好像我們一直在說莊家主力能夠改變價格,這本質上是資金大小的問題,大資金可以擠壓小散戶,可以操控散戶的心情。

窮人在搏命,富人求穩定,然而富人的穩定,並不是代表收益低。往往,求穩定富人的基礎收益的比例都高於窮人搏命。

但我們一直認為,窮人也可以通過心態富有達到穩定。所以我們一直在說一種人生,你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你買股票,每個月拋開生活開支,還有一些積蓄,你看中2-3只業績穩定的股票,上市公司持續增長的業績保證了他的成長,諸如恆瑞醫藥或者格力電器,你通過購買這些穩定的股票來作為一種儲蓄。

要了解,財富除了競爭性掠奪,除了此消彼長,還在於創造。你自己努力工作投入生活,這是一種財富創造,你穩定定投上市公司,獲得上市公司分紅,每年看著他成長,就像養兒子一樣,這同樣是等待一種財富創造。大多數財富,是幹出來,價格炒上去有跌下來,是不可能創造額外財富的。

往往牛市,很多投資人才開始投資,太遲了,熊市的堅持,才是最關鍵的部分。


凱恩斯


第二點,窮人在拼命,富人求穩定,這個題目我只能說想當老闆,又怕當老闆不知道怎麼回事,怎麼去做,怕又羨慕,怕是害怕破產,羨慕是因為別人比你有錢,可別人在努力做事情的時候,你在幹嘛呢?!我只能說這個社會就充滿了不確定性,他們已經經歷了,尋求的就是良好的產品,穩定的收入,才是他們心中之事,本人能力有限,有什麼不當之處,請指導,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