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宅”中小記——病毒來襲之後

哦?已經2020年了,真是不可思議的安靜!2019年到2020的過渡不知不覺就從日曆上划過去了。

我們對於“十年”這樣的節點,向來是非常重視的;若在平時,定是要熱熱鬧鬧,想盡辦法的度過非比尋常的2020年春節。

沒想到,計劃好的“熱鬧”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打散了,打沒了。

“宅”中小記——病毒來襲之後

大家就這麼靜悄悄的過了2020的春節、元宵。幾乎所有人都被隔離在各自的單元樓裡,四合院裡;沒有人在外面點炮仗,舞獅舞龍,搞文藝匯演;大家都在家抱著手機打發時間。

整個國家在短暫的時間內採取瞭如此大規模的防護措施,令我震驚,從“肺炎病毒”的消息開始在網上流傳,到武漢實施封城,再到全民宅家。

在這顆星球上,人類很難想象,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會因為某些原因突然沉默靜止;一個快速增長的經濟體會主動剎車。但事實就這麼發生了,這是我從未見到過的大場面,輪番滾動的新聞,不由得我不信,這是發生在2020年的真實事件。我們在疫情面前的一言一行,都會將載入史冊。


1

全民隔離剛開始的兩天,家人踏踏實實的睡懶覺,早上睡到日上三竿,起床後不知道該吃早餐還是午餐;晚上不知是吃午飯還是吃夜宵。生活作息時間全部往後延遲了4個小時。

事實證明,這樣慵懶的生活方式並不能持續。無所事事的人,生物鐘會自動調整,我個人開始熬夜加早起,在客廳裡轉圈圈,像是吃了興奮劑一樣,家人們輪流趴陽臺上往外看。雖然外面也是空蕩蕩,但還是想看;鋼筋水泥之間,沒有人潮湧動的點綴,確實很奇怪。

“宅”中小記——病毒來襲之後

按說,我應該挺適應這樣的生活,因為本人就是宅男,不喜歡逛街購物,也不喜歡串門喝酒;平時一放假,就能在十平米的臥室整整待兩天;外面多熱鬧我也懶得摻和;可是這次大家都宅在家裡,我心裡反而有點躁動了。

每天早上醒來就趕緊查一查,今天確診了多少病例,鍾南山有沒有說什麼話。在疫情面前,手機上的娛樂八卦版塊全部歇業了,我開始變得嚴肅、焦慮,甚至開始思考生死。

這不禁讓我回憶起03年非典的時候,那時候我也是這樣緊張嗎?

我沒有清晰的記憶,當時我已經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但非典給我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超長假期”。那時候的緊張、焦慮,我竟是一點都沒有印象。


想來也是,人是一種只會記住切膚之痛的動物,甚至時候切膚之痛也會忘記。

03年的時候我不用考慮房租,不用考慮工作,不用考慮日益增長的年齡;非典給我帶來的影響微乎其微。但這次,疫情會直接影響我的工作生活,我能切實體會到疫情給我帶來的損失。但我無力對抗它,只能在家躲避。


2

我是一個相信科學萬能的人,相信人類在社會、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存在的矛盾都會隨著科技進步而消失。

從小到大,我見證了互聯網的出現,讓人們獲取信息更容易;移動支付讓人們存取款更便捷;網絡購物,更是讓無數商家與消費者完成了無縫對接。這些本該日益嚴重的問題,都被科技輕鬆化解了。

科技真是太厲害了,我覺得它會逐漸解決所有問題。


“宅”中小記——病毒來襲之後

這次肺炎病毒讓我意識到,相比於大自然,我們的科技還是太慢了。可笑的是,前些日子,我在思考人類的永生的可能性。因為已經有人把自己的所有記憶上傳到“雲盤”裡,實現了靈魂永存;科技狂人馬斯克更是聲明:今年“腦機接口”就能做好;有些科學雜誌也都在預言:幾十年後,人類將要進化成一個全新的“半機械半生物”物種了!


咔嚓一下,肺炎病毒來了,它以一種非對稱式的攻擊方式,戳破了我的幻想,打亂了歲月靜好的生活,讓所有人意識到,原來在病毒面前,我們引以為豪的武器、科技都像小兒科。

我們百分之九十的工作的停止了;別提永生了,現在能健康的活著就足夠了!

花了幾百年的時間,搞的工業革命、信息革命、互聯網革命;搞了一大圈;人們自以為達到了生物巔峰,成為了地球主宰。沒想到跟病毒比起來,還是差那麼一大截。


一波病毒,人們毫無反擊之力,只能躲遠遠的,自我隔離在家。誰讓人家是存活了上億年的老前輩呢。

今後,還是心懷敬畏的做人比較好,起碼別亂吃野味了。


3·醫者仁心

病毒兇猛無情,所幸運的是,我們有一大批勇於擔責任的勇士:鍾南山、張文宏···他們敢於站出來,警告所有人,危險來了;讓我們都躲在家中,自己奔赴前線。

“宅”中小記——病毒來襲之後

我看到因長期戴口罩而在臉上留下了淤青的護士姐姐;看到奮戰在一線,卻吃著泡麵的醫護人員;看著他們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累了只能在椅子上休息時;我挺心酸的,他們也是爸爸媽媽眼裡的寶貝兒女啊,也是平凡的丈夫或妻子啊,並沒有什麼超能力。但在危險來臨時,他們選擇站在最前面。


謝謝你們,醫生!

這世界的確不夠美好,可以說充滿殘酷,經常會發生災難,而我們得以倖存,恰恰是因為人類之中,始終有一部分人,於危難中挺身而出 ,我們稱之為英雄。


3·迴歸平靜——人間百態

人的大腦有一種忘記痛苦的機制,在疫情下,有的人確忘記了這是災難。

造謠者,有之;惡意傳播病毒者,有之;企圖在混亂中火力的人,有之。

但也有熱心公益的韓紅;也有加班加點助力科技醫療的公司;更有默默奉獻的戰士;只要瀏覽新聞,每天都可以發現人性之惡與人性之善的交鋒。

說實話,看著這些善惡交鋒,真的挺憤怒,挺失望的。


“宅”中小記——病毒來襲之後


但,這就是人間真相,善與惡同行,光明與黑暗同在,我們之所以心懷希望,是因為我們都相信:善良會覺醒,光明會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