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他是醫學界的擎天大柱,留洋歐洲遭恩師挽留,效仿錢學森毅然回國

導讀:本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醫生世家,青年喪母

;第二部分,開明父親教導,留洋歐洲;第三部分,導師挽留,效仿錢學森回國

他是醫學界的擎天大柱,留洋歐洲遭恩師挽留,效仿錢學森毅然回國

我國現代醫學界有一根擎天大柱,每逢重大疫情出現他都挺身而出,為全國人民支起一片天,這個救蒼生於水火間的英雄就是鍾南山院士。縱觀鍾南山院士的前半生,我們會發現他和錢學森教授有著非常相似的經歷,同樣在海外度過了一段留洋歲月,也同樣在學業有成之後毅然回國。

一、醫生世家,青年喪母

鍾南山院士出生於廈門鼓浪嶼,他所在的鐘氏家族是當地有名的醫生世家。鍾南山的父親鍾世藩在兒科和傳染病領域有著頗為亮眼的建樹,他的母親廖月琴是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的副院長。鍾南山在父母親和其他家族長輩的薰陶下,也走上了投身醫學懸壺濟世這一條路。

他是醫學界的擎天大柱,留洋歐洲遭恩師挽留,效仿錢學森毅然回國

鍾南山院士一開始就讀的是國內的北京醫學院。他是學校裡的尖子生,畢業後理應被分配到醫院為老百姓看病。但不幸的是:他遭遇了70年代的浩劫,鍾南山本一個醫生好苗子,大好年華卻被迫到工廠燒鍋爐。更令鍾南山悲痛的是母親在這期間自盡了,只留下他們父子孤苦二人。

二、開明父親教導,留洋歐洲

浩劫結束後,鍾南山院士回到家中之時,破落的家裡只剩下老父親一人,鍾院士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悲傷流下了男兒熱淚。但老父親鍾世藩沒有溫柔地安撫流淚的兒子,反而嚴厲地呵斥了鍾南山一頓。鍾世藩先生無暇顧及自身處境,他一直為鍾南山的出路而著急,因為當時三十六歲的鐘南山在事業和醫術上都久久未得進步。

他是醫學界的擎天大柱,留洋歐洲遭恩師挽留,效仿錢學森毅然回國

鍾南山院士在父親的罵聲中止住了淚水,他回到房間後開始思考今後的人生。七十年代末,我國醫學的現代化程度遠沒有西方國家高明,於是鍾南山院士決定出國留學,父親鍾世藩聽到後非常高興,並且為他爭取到了一個公費留學的機會。1979年鍾南山動身前往愛丁堡大學和倫敦大學進修,主攻呼吸道科。

他是醫學界的擎天大柱,留洋歐洲遭恩師挽留,效仿錢學森毅然回國

三、導師挽留,效仿錢學森回國

鍾南山院士在英國留學了兩年,雖然他從北京醫學院畢業後有將近十年沒有接診過病人,但他憑藉自己的聰明天賦,很快跟上了洋老師的腳步。畢業考試時他取得的學業分數,甚至比班上許多新鮮出爐的醫學生還要高,那是鍾南山第一次為國人揚眉吐氣。

他是醫學界的擎天大柱,留洋歐洲遭恩師挽留,效仿錢學森毅然回國

臨近畢業時,泛起惜才之心的洋恩師想把鍾南山留在英國,恩師特意盛情款待鍾南山吃了一頓飯。在飯宴上恩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想用美食和師生情挽留鍾南山,但鍾南山不為所動,他堅定地對導師說:“是國家送我來的,我的根在中國。”

他是醫學界的擎天大柱,留洋歐洲遭恩師挽留,效仿錢學森毅然回國

回到國內後,鍾南山院士響應國家號召,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來到了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廣州,擔任廣州醫學院的副教授,此後他一直在廣州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工作。2003年“非典”爆發,鍾南山院士帶隊迎戰非典,一年後憑藉抗疫的辛勤付出,他獲封“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