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米飯和稀飯你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中山流浪者


我兩種都喜歡!原因如下:

一、早餐、晚餐時間,我喜歡吃稀飯。

早上,人體剛剛經過一夜的休息,消化系統還沒有完全甦醒過來,不能夠正常消化吸收。此時,喝稀飯,腸胃舒服,營養素容易消化吸收。

晚上,人體活動量少,基本上進入睡覺狀態,喝稀飯足夠能量所需。而吃米飯容易因為能量過剩而發胖。

2、午餐,我喜歡吃米飯。

機體在早餐至午餐之間的營養素消耗,需要午餐補償。

機體在午餐至晚飯之間的營養素需求,需要午餐儲備。

可見,午餐是一天之中最為重要的一餐。所以,應該吃較之稀飯營養素含量更多的米飯。何況,米飯軟糯清香,誘人解饞。[愛慕]

綜上所述,稀飯,米飯,根據身體需要的狀態而定,不僅僅只是喜歡哪款,也是身體健康所需。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參考。





納蘭若香


  • 大家好,我是湯湯美食記,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 米飯和稀飯你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 我早上中午喜歡吃稀飯,因為帶孩子只能做比較簡單的,把米一洗放鍋裡一煮,時間到自動跳保溫。配點鹹菜,隨便炒點雞蛋或者炒個青菜就可以啦。孩子的話,給他煮個肉粥,或者吃白粥。


  • 晚上必吃米飯,晚餐的話做得豐富一點,吃米飯耐餓,家裡人上班回來得做點好的,不然沒力氣幹活,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湯湯美食記


我比較喜歡吃米飯,但有時也想吃點稀飯。為什麼呢?

1.我是一個下體力的人,平常幹活累,如果不吃飽,難免會受餓。餓的滋味那是很難受,相信大家都有體會。所以,米飯在這個時候就是我的最佳選擇。

有一天,我就遇到一件非常尷尬的場面。那天正好學生不在家,我又趕時間,在外面吃又貴,自己又捨不得,只好給妹妹打電話說在她家吃飯,不料她煮的稀飯。也只好湊合吧,結果當天老闆喊我出去辦點事,正好我在他面前,話還沒有說到一半,肚子就咕嚕咕嚕叫,當時我就難為情地走了。不過老闆很好,給我叫了份涼麵,叫我吃了再去。每當想到這一幕,我就很尷尬很慚愧。

2.如果有好的下飯菜,那吃起米飯才叫爽,不僅菜開胃,飯也吃得快吃得多。一碗兩碗順時下肚,再來一碗湯,哎呀!那才真正的安逸,吃飯香香身體棒嘛!

說到這裡,我又感到很不好意思。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在去年,我媽媽過生日,來了幾個客人,老婆也做了很多菜。看見滿桌子的美味佳餚,我頓時就胃口大開,想吃了。不料的是桌子上坐不下。因為趕時間要上班,只好夾點我最喜歡的菜,到茶几上吃。當時我就連吃三大碗,遇到我媽沒有把飯做夠,客人盛飯沒有多少,再後面就更沒有,想想當時的情景多尷尬。晚上回來,老婆對我說了一句,你見沒有多少飯可以多吃點菜少吃點飯,或者提前說再煮點。當時我聽後,很無語,心想的是誰叫你做的菜這麼好吃呢。

當然,我偶爾也會吃點稀飯,比如早上的時候,因為早上不可能隨時都有米飯,就算有米飯,那也得有菜是吧。一般情況下,我吃稀飯都會再加四個饅頭,這樣子才能滿足我的需要。

當然,這個吃米飯也好稀飯也好,取覺於自己的愛好和當時的情景。


彈亦味


米飯和稀飯你喜歡哪一種?為什麼?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要說喜歡這兩種我比較喜歡稀飯,下面我說說原因。

人到了中年早餐變得非常重要了,那麼早餐裡面稀飯是必不可少的,作為北方人早餐不過饅頭或者包子,炒個青菜或者整點鹹菜,這樣搭配著稀飯吃著很舒服。因為飲食平淡進入工作狀態後也不至於引起不適,這樣也有助於工作效率的提升。

作為一個北方人,中午我還是比較偏愛麵食的,米飯一個星期吃上兩三次還行,如果有可口的下飯菜,米飯我一次也能兩碗。但是我老婆非常喜歡吃米飯,天天她都吃不煩,她只要是吃米飯,對菜還不講究,尤其是剛出鍋的米飯往裡面撒點白糖,她也能吃一大碗。對於女孩子來說中午選擇米飯還是比較多的。米飯容易比較消化。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我是開心的小云,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回答,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成長學習,謝謝大家!


開心的小云


首先說說什麼是米飯什麼是稀飯。米飯是大米煮的乾飯,稀飯是煮好的乾飯放開水或湯水下去撈。我是退伍軍人,以前在部隊吃飯不允許乾飯用水或湯撈來吃,只能先吃米飯再喝湯或者喝水,或者有粥可以喝粥,原因是說水撈飯對胃不好,具體什麼不好現在也忘記了,所以這麼多年下來我都是吃飯或者喝粥,從來沒有吃過稀飯。也許個人有個人的理解吧,但是在部隊養成的習慣我一直堅持著。謝謝🇨🇳



解甲歸田225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米飯跟稀飯對我來說都喜歡

我們生活在泉州,所以早餐基本都是喜歡來一碗地瓜稀飯,也就是番薯煮粥。早上一碗地瓜稀飯,甜甜的味道開啟美好的一天。


對於米飯我們也是很喜歡,午餐跟晚餐也都會選擇米飯當主食,因為我們的飲食方式多樣化,米飯通常在我們這裡會做成各種鹹飯,類似煲仔飯一樣,搭配一碗羹湯,材料多樣,營養豐富,關鍵是不容易餓。

稀飯合適在早餐或者晚餐,米飯合適午餐與晚餐,如果讓我早上吃米飯,我是會比較不喜歡,因此基本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餐飲方式挺重要。但是不管是米飯還是稀飯,對於米的選擇很重要,我煮稀飯比較喜歡東北大米,煮出來的稀飯濃稠,口感微甜。煮乾飯我就喜歡選擇泰國香米,米香十足,米粒分明,尤其拿去炒飯或者拌飯吃,口感相當Q彈

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自己耕種一畝稻田,新鮮收穫的稻米濃濃的米香,煮飯或者煮稀飯都是有自己獨特的農家味道,煮出來的每一餐都是有幸福的味道,怎麼吃都是喜歡。

以上是個人的分享,喜歡的可以多關注甜寶解說,可愛寶貝愛分享!


甜寶解說


乾飯好。對健康的人來講,稀飯比干飯還不容易消化,稀飯因水份較多,胃液和唾液都被稀釋,且胃因此膨脹。工作也變得遲緩,而且喝稀飯無法細嚼慢嚥的,不要認為柔軟的東西就容易消化,「嚼」這個動作不光是在嘴裡研碎食物而已,還具有將食物與唾液混合的功用,這是在食物消化前非常重要的步驟之一,唾液中含有能分解澱粉質的□,這種消化□混合在食物中,再經由胃、腸等分類吸收,喝稀飯會使消化□不能完全與食物混合。在喝稀飯時,大都趁熱喝,如此一來會很強烈的刺激了胃的黏膜,對胃的傷害十分的大,所以說,與其喝稀飯倒不如把乾飯細細的嚼,慢慢的咽,反而容易消化呢! 具體表現如下: 其一、喝稀飯一般都是在早晨或上午,而在凌晨2點到中午12點由於身體激素分泌的原因,血糖普遍偏高,到了中午和下午,午飯和晚飯時間人體的血糖相對平穩,這與激素分泌有關。 其二、早上喝稀飯的人習慣搭配麵包、油條等澱粉類食物,稀飯原本是碳水化合物,而包、油條等又是澱粉類食物,這樣一來,碳水化合物就超標了,血糖自然飆升。而吃米飯就不一樣,吃米飯的同時,往往要吃菜、吃肉魚等,後者對穩定餐後血糖有幫助。 其三、有時候乾飯比稀飯更容易消化,吃飯需要動用牙齒咀嚼,食物在口腔開始,就已經有了第一步消化吸收了。 研究數據也表明,稀飯的血糖生成指數並不比米飯高。《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記載,乾飯的血糖指數為83.2,而稀飯的血糖生成指數是69。


蔡哥很社會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區分時段、區分人、區分地域,米飯和稀飯都是中國人餐桌主食之一,但是不會每餐都只吃米飯或只吃稀飯。


很多地區的人,早餐沒有吃米飯的習慣,一般是吃稀飯,而且是白稀飯,配上一些小菜,如榨菜、花生米、橄欖菜、辣白菜、醃蘿蔔、豆腐乳等;廣東人早餐則喜歡將稀飯做底,配上其他的配菜,做成生滾粥,如皮蛋瘦肉粥、狀元及第粥、魚肉粥、雞肉粥、牛肉粥等。


還有就是區分人,相對而言,年紀大的人喜歡吃稀飯的多點,嚼起來不怎麼費勁,吸進去就可以吞嚥,而且簡單配點鹹菜就可以解決一頓;米飯則相對較硬,配湯配飯,準備時間較長,相對複雜。年紀大的人,行動不便,能簡單則簡單。


就個人而言,一般是早上煮白稀飯,配點花生米、榨菜等搭配較多;

偶爾去回去吃吃廣州銀記等餐廳的生滾粥;

晚上的話,還可以吃潮汕大排檔的番薯粥、海鮮粥這些,這些粥就比較幹、內容比較實。


後勤老爹


我喜歡米飯,因為對健康的人來講,稀飯比干飯還不容易消化,稀飯因水份較多,胃液和唾液都被稀釋,且胃因此膨脹。工作也變得遲緩,而且喝稀飯無法細嚼慢嚥的,不要認為柔軟的東西就容易消化,「嚼」這個動作不光是在嘴裡研碎食物而已,還具有將食物與唾液混合的功用,這是在食物消化前非常重要的步驟之一,唾液中含有能分解澱粉質的□,這種消化□混合在食物中,再經由胃、腸等分類吸收,喝稀飯會使消化□不能完全與食物混合。在喝稀飯時,大都趁熱喝,如此一來會很強烈的刺激了胃的黏膜,對胃的傷害十分的大,所以說,與其喝稀飯倒不如把乾飯細細的嚼,慢慢的咽,反而容易消化呢! 具體表現如下: 其一、喝稀飯一般都是在早晨或上午,而在凌晨2點到中午12點由於身體激素分泌的原因,血糖普遍偏高,到了中午和下午,午飯和晚飯時間人體的血糖相對平穩,這與激素分泌有關。 其二、早上喝稀飯的人習慣搭配麵包、油條等澱粉類食物,稀飯原本是碳水化合物,而包、油條等又是澱粉類食物,這樣一來,碳水化合物就超標了,血糖自然飆升。而吃米飯就不一樣,吃米飯的同時,往往要吃菜、吃肉魚等,後者對穩定餐後血糖有幫助。 其三、有時候乾飯比稀飯更容易消化,吃飯需要動用牙齒咀嚼,食物在口腔開始,就已經有了第一步消化吸收了。 研究數據也表明,稀飯的血糖生成指數並不比米飯高。《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記載,乾飯的血糖指數為83.2,而稀飯的血糖生成指數是69。


美食教做菜


喜歡米飯。因為對於上班族和體力活的人,米飯的含熱量要高。我們一起來詳細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碗米飯的熱量大約116大卡。

一碗麵條的熱量大約284大卡。

一碗稀飯的熱量大約58大卡。

食物熱量表,是根據單位數量(如100克)的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繪製或列出的一覽表便於飲食保健參考。不同的食物有產生不同的能量。對於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來講,控制每天身體所攝取的能量,是減輕他們本身病變的方法。因此,有必要為每一種食物測量所含的能量,以供患者計算或安排每餐所吃的食物總共含有的能量。

一個正常人每日所需的熱量,和他的體重有關。每小時攝取熱量和體重的關係,約為1千卡/小時/千克,即4.186千焦/小時/千克。所以一個重5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所需的正常平均熱量如下:

所需平均熱量 = 4.186千焦 * 24小時 * 50千克 = 5023.2千焦

擴展資料:

平均來講,體重每增加一公斤,身體所需熱量就會增加0.1MJ。普遍來講,一個成年男子每日約需9.25至10.09百萬焦耳熱量;一個成年女子每日約需7.98至8.82百萬焦耳熱量。一般小學生每日約需的熱量和一個成年男子的最低所需熱量相若,約9.25百萬焦耳。中學生正在發育,所以需要消耗的熱量較多,男生平均每日需要10.465百萬焦耳,而女生則需要10.046M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