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70歲退伍老兵和兒子一起寫下“恩施民兵頌”,這首詩的背後他們做了這些事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倩 通訊員尹京晶

“你是民,也是兵,你有兵的忠誠英勇與擔當,你有民的質樸勤勞與善良。”日前,這首《湖北恩施:民兵頌》在恩施抗疫一線傳唱。這首詩的作者是70歲的退伍老兵蘇中,和他的兒子蘇翼鵬。

70岁退伍老兵和儿子一起写下“恩施民兵颂”,这首诗的背后他们做了这些事

蘇翼鵬是恩施人武部副部長。疫情開始以來,他和恩施眾多民兵戰鬥在防疫一線。據不完全統計,恩施民兵已投入近2000人次,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作為一名老兵,蘇中親眼目睹了這些“最可愛的人”的奉獻;而作為一名軍人,蘇翼鵬和戰友們一同經歷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父子倆共同創作了這首詩,表達對恩施民兵的敬意。

這首詩的背後,是恩施民兵默默的付出。

在恩施市防疫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各鄉鎮(街道辦)人武部聞令而出,有效發動所屬民兵,繼續奮戰在防疫阻擊戰的第一線,設卡點盤查、走訪入戶排查、重點部位消殺,協助衛健部門設立隔離點……形成了一道道靚麗的“迷彩”風景線。

70岁退伍老兵和儿子一起写下“恩施民兵颂”,这首诗的背后他们做了这些事

地處鄂渝交界的邊陲小鎮——湖北省恩施市板橋鎮,少數民族聚集,人口流動頻繁,民社情複雜。疫情爆發後,該鎮黨委第一時間召開疫情通報及研判會議,請求民兵應急分隊支援。大年三十除夕夜,民兵譚威接到命令後,毫不猶豫,立即換上迷彩裝,背起行囊趕赴鎮裡集結。告別家庭、告別親人、告別豐盛的年夜飯,他義無反顧投身到疫情防控戰役。板橋鎮屬於武陵山區,山高坡陡路彎,又恰逄陰雨連綿天氣,他在檢查一線,常常要冒著風雪嚴寒開展工作。他時常說,這是檢驗黨性的最好時刻,作為一名黨員,就要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踐行黨員初心使命,帶頭髮揮先鋒模範作用。

70岁退伍老兵和儿子一起写下“恩施民兵颂”,这首诗的背后他们做了这些事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董家河茶廠是恩施市人武部幫扶的重要項目,原本2月中旬就可投入使用,由於疫情影響,茶廠機器不能按期到位投產使用,村民既不能靠外出務工增加收入,茶葉也賣不出去,整天處於焦慮之中。“131”扶貧小分隊看到眼裡急在心裡。“難得大家都有空在家,咱們就趁此機會幫助他們好好學習。”恩施市人武部部長董高胸有成竹地說。說幹就幹,恩施市人武部馬上印製資料5000份,重點宣傳恩施州市兩級關於疫情期間茶葉生產加工上市的政策,詳細介紹茶葉田間管理和採摘技術,在疫情防控有保障情況下,131扶貧小分隊把每份資料送到每個茶農手中,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掌握最新政策接受技術培訓。

70岁退伍老兵和儿子一起写下“恩施民兵颂”,这首诗的背后他们做了这些事

每年的清明茶商業價值最高,不能讓老百姓因為疫情經濟受損。為了給大家吃上“定心丸”,恩施市人武部第一時間與恩施市最大的茶葉企業硒印象茶葉公司取得聯繫,在茶農關心的收購價格上表態“品質不變價格絕不會因為疫情降低一分”,針對目前疫情管控形勢,擬製了扶貧點茶葉收購銷售專項計劃,在疫情穩步向好的基礎上,茶葉採摘後,由人武部指派民兵運輸隊,運送到距離天落水村70公里以外的茶葉加工廠,進行加工,確保群眾利益不受半點損失。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作為堅守在防疫一線的戰士,這首詩,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70岁退伍老兵和儿子一起写下“恩施民兵颂”,这首诗的背后他们做了这些事

湖北恩施:民兵頌

你是民,也是兵。

你有兵的忠誠英勇與擔當,

你有民的質樸勤勞與善良。

你誕生在紅旗漫卷的井岡山上,向老蔣打響了第一槍;

你成長在烽火連天的巍巍太行,與窮兇極惡的倭寇展開了血與火的較量;

你壯大在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場,

你是華夏民族無堅不摧最終站起來的力量。

歷史翻開新的篇章,

祖國跨入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戰場。

你不忘初心,昂首進軍川藏,築成了天路,修建了機場,

從此大西南運輸通暢。

斗轉星移,你又揮師東進,勇闖三峽戰場;

歷經艱難,建成了恢宏大壩,高峽平湖碧波盪漾,強大電流輸向四面八方。

天有不測風雲,自然災害不時與人類較量。

你不懼唐山汶川地震的天翻地覆,

你搏擊九八洪水的滔天巨浪,

把兵民是勝利之本的讚歌唱得磅礴嘹亮。

今春江夏疫情肆虐,人民面臨大災大難。

你聞風而動,披掛上陣,誓言不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決不下戰場。

你駕車送病患,穿梭巡街坊,通宵達旦封控忙;

你今日建“神山”,明日搭“方艙”;

你為白衣天使送保障,你為人民群眾送菜糧。

你揮師北上,從嶺南運來蔬菜瓜果,你馳援南下從東北運來飢糧……林林總總,你在新時代書寫下新的華章。

你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脊樑。

人民不會把你忘,

民兵的旗幟永遠高高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