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安徽這個古村風光不輸宏村 坐擁124幢“國保”建築 入選世界遺產


安徽黟縣,是徽商和徽文化的發祥地,也是我國東晉詩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原型所在地。位於黟縣東部的西遞村,距黃山風景區僅40公里,古村以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風光、精美絕倫的徽派古建築以及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而聞名天下,自古享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譽。

西遞村始建於北宋皇佑年間,古稱西川,由於地處交通要道,歷代朝廷均在此設立驛站、遞鋪,因此人們常常稱這裡為“西遞鋪”,久而久之,村名就被改稱“西遞”。而當地流傳的另一種說法是:由於古村周圍的河水非常罕見的往西流淌,“東水西遞”,古村也由此得名。

有人說“宏村是畫,西遞是書”,西遞與宏村同時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也同為國家5A級景區,卻有著更加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古村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其船型的佈局與地形在徽州堪稱獨一無二,村裡至今仍保留著很多初建時的建築原貌,被譽為中國古代徽派建築的典範。


“徽州古建三絕”之一的牌坊,與古祠堂、古民居共同繪就了西遞獨特的人文景觀。西遞村歷史上曾建有13座牌坊,現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明萬曆六年(1578年)為西遞進士、膠州刺史胡文光所立,它也是所有牌坊中最雄偉、最精緻的一座,堪稱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中國人落葉歸根的思想,讓經商致富後的徽州人回到故鄉修祠堂、建園第,而明清時期經濟的繁榮,也使徽派建築得到了全面的昌盛。據記載:西遞最繁榮時期曾建有1700多幢建築,後因清咸豐同治年間的戰亂,僅存224幢,其中124幢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遞村中大多為胡姓,自1565-1826年間,胡氏家族共出了130名官吏和多位商人、文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的敬愛堂,飛簷翹角,氣宇軒昂,建築面積達1800多平方米,是全村現存規模最大的祠堂。這裡最初為胡氏十四世祖的住宅,數百年間因胡氏子孫繁衍旺盛,被擴建為宗祠。


相傳,西遞胡氏先祖原本姓李,為唐昭宗李曄之幼子,因避朱溫之亂,由近侍郎胡三公護帶至婺源避難,後改姓胡。北宋皇佑年間,胡氏五世孫胡仕良途徑西遞時,被這裡的山形水勢所吸引,於是舉家遷來居住,故歷史上有“真李假胡”和“明經胡氏”之稱。

雖然今日的西遞已成為著名景區,但村民們仍然在這裡過著有條不紊的生活。每年三月,古村周圍的田園會被金黃的油菜花塗上飽滿的顏色,白牆青瓦的屋頂升起嫋嫋的炊煙,在流水的倒映下構成一幅充滿鄉村氣息的生活畫卷。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