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這次疫情國家對靈活就業人員能有什麼政策嗎?

飄呀飄7


這次靈活就業人員的損失都是隱形損失,因為他們自己養活自己,那就沒辦法統計工資損失。因為最多他們都是個體工商戶,所以也沒有向國家上報的各類報表,自然也無法統計營業損失。難道未來就只能自己吞嚥這些結果?

但是我們都知道個體工商戶全國有9000多萬戶,而且有效解決了2.3億人的就業。收入可能不穩定,也可能不高,但是他們有效的供養了我們的社會人口,有效的維持了社會的穩定,也同時給這個國家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各類產品和基礎服務。只是疫情雖然是天災,但最後國家所有的災後扶持政策,真的是不能落下這一大批人群啊。否則他們無法恢復元氣,無法重新翻起身來,那就真正變成了真實失業,社會的穩定結構就會被快速打破。

截止現在為止,只有在2月25日,國家國務院召開了常務會議,宣佈了恢復生產經營,扶持行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其中涉及到個體工商戶的只有三條,而且這三條都需要未來的具體細則去落實,如果相關地方部門和相關行業不落實,那真有可能流於一句空話。

1.如果個體工商業按單位職工參保了,可以參照中小微企業享受減免政策。首先很多個體工商戶是沒有參保的,那就享受不到了。即使是參保的,不也就是自己暫時不用往社保部門交錢了嗎?這裡面交與不交都是自己的錢。其實細算起來,是沒沾到光的。

2.引導金融機構增加發放低息貸款,定向支持個體工商戶。那這就要看我們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具體怎麼執行這個政策?怎麼落實這個優惠利率?怎樣設置低准入門檻,可以拿到這個貸款額度?如果銀行設置非常高的借款門檻,例如必須得有一定量的資產才能借款或者設置其他條件,那麼受惠的人群就會非常少。高到一定程度,可能就無人能享受到這個政策。所以未來是要看落實的。

國家其實為此準備好了資金指標,而且已經撥給了各個金融機構。希望金融機構能用實際行動來去扶持個體工商戶。

3.支持出租方為個體工商戶減免物業租金。這一條的執行難度就更大了。出租方減免了,那他們的損失誰來彌補呢?所以之後還應該出更詳細的細則指引,如果出租方願意減免,那麼他們是不是也會得到一定的補償?誰來給他們補償?怎麼確定補償的標準?怎麼防範在其中的舞弊行為。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出租方給個體工商戶免除了,一個月租金1萬元。那其實出租方也應該能在其他方面得到補償5000元。都各自受一點損失,都各自承擔一點責任,這樣的方案才相對公平合理些。

出租方如果自身也是虧損企業呢?出租方如果是個人呢?我們也不能去剝奪他們的合法所得,這也違背了市場經濟的公平交易原則。

總結一下:未來如果沒有細則,其實都很難落實下去和執行下去。盼望國家和相關機構尤其是金融機構,能儘快制定出執行細則和操作指引來。讓廣大的個體工商戶早日得到真正的實惠。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