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同是三國時期的將領,為何吳國都是儒將,蜀漢多是先鋒猛將,魏國善守者甚多?

胖哥侃歷史


首先不得不說,造成吳國多儒將、蜀漢多猛將,魏國善守將這種局面的原因大概有這麼兩個,一是地理位置,二是文化環境。

一、地理位置決定了各國將領的性格。


自古至今,因為地理位置的不同,使得人們的生活飲食習慣也不盡相同,地域差異以這種方式賦予了不同地域的人以不同的性格。

對於這一點,古今同理,所以我們不用看古代,且看今朝便會有所明瞭。


中國南北不同地域的人,性格是有明顯差異的。比如北方人,性格大多豪爽,粗獷,但儒雅不足。而我國南方人,與北方人相比,性格上則會溫柔細緻很多。

古代吳國地處江南,山清水秀,造就了無人儒雅風流的氣質,故而多儒將。

蜀國地處西南,在古代多與蠻荒之地接壤,為保家園,故而民眾彪悍,英勇善戰,多猛將。

魏國地處中原,中原之地百姓,多守成之性格,故而善守。

二、文化環境不同。

在古代,讀書是有錢人的事,窮人是沒有錢讀書的。不僅如此,讀書還需要一個安定的環境。

很顯然,相對而言,東漢末年,東吳內部一直比較安定,下層百姓多生活富足,故而讀書者中。

蜀漢雖也富饒,奈何四境不安,雖有讀書人,但數量較少。

魏國不用多說了,中原大地在曹魏統一之前,長期軍閥混戰,讀書人雖然也不多,但奈何地域廣闊,故而讀書人總數不少。

為什麼我要強調讀書人多少呢,因為現代教育證明,一般來說,越是讀書多的人越儒雅。


史海鉤沉


引言:同是三國時期的將領,為何東吳、蜀漢、曹魏的武將擅長的領域不同。個人認為是因為魏蜀吳三股勢力不同的需要,而導致的武將擅長的領域不同。



東吳為何多儒將

孫權繼承江東沃土時整個江東只有孫權一股勢力,而東吳可以說是三分天下最早成立的一家。東吳經營多年內部已經有小朝廷的趨勢,以孫權為首的朝廷多是當地的士族大家子弟及當地的飽學之士,所以一直圍繞在孫權身邊的多是以文人出身的大臣和將領。

孫權繼位時年齡較小,為了穩定孫權的政權,東吳很少主動發起戰爭。東吳的領土又與曹魏不同,曹魏北方存在異域異族,需要對異族的入侵進行防守。而東吳的地形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只需要在長江一代防禦其他諸侯的入侵就可以。在孫權成長的這段和平的時期就造就了很多的文臣雅士。



蜀漢的先鋒猛將

蜀漢是三國時期最晚成立的一股勢力,這也是蜀漢多是先鋒猛將的原因。劉備一生都在被曹操窮追猛打之中度過,而最先追隨劉備的關羽、張飛、趙雲等人一直都陪同劉備經歷著這種流離失所的生活。劉備無論依附任何一方諸侯,曹操只要有機會都會發兵攻打劉備,這就造成了劉備非常的需要這種先鋒猛將。

劉備在佔取西川之前,劉備沒有固定的領土和充足的兵源。劉備每次依附到其他諸侯賬下時劉備的兵力都不會過萬,僅有幾千人的兵力即使其他諸侯予以補充兵源,也很難防禦住曹操。無論是衝鋒還是撤退先鋒型猛將都強於儒將、防禦行將領。



曹魏善守者多

曹操以許縣作為自己的大本營,無論何時東征西討都會留下幾員大將及主要謀士駐守許縣,這樣就鍛鍊了一批防禦型的武將。而後曹操統一北方,疆土變得龐大更需要擅長防禦型的武將來鎮守各處關隘。

防禦型的武將鎮守關愛的好處:第一,能夠以有限的兵力抵擋敵軍的入侵,掙爭取到大量的時間等待援軍的救援;第二,由防禦型武將鎮守關隘可以節省很多的兵力,將富裕出的兵力變成機動部隊,無論是攻伐其他勢力,還是支援其他隘口都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曹魏武將多是防禦性的武將。

總結:魏蜀吳武將所擅長的領域,一是根據當時形成勢力時的特性有關;二是受到佔有的地理位所影響。


感謝大家閱讀,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請大家斧正。


青梅煮酒品三國


吳國江南地區,多才俊,雖然王室以武立國,但是江南地區的大世族仍是吳國社會的支柱,在東漢末年江南地區不比中原地區戰亂不斷,因此讀書文化得以保留的多。但又處於亂世,不得不長於軍事,故出現大量儒將。

蜀國主體在四川地區,而四川自古以來都是和中原地區隔絕的,受中原讀書文化影響小,而且東漢末年受到農民起義影響,讀書文化很薄弱。蜀漢地處四川盆地,易守難攻,但擋不住魏國的強大,從諸葛亮的策略上可以看出,以攻為守算是國策。而且蜀漢的將領多是從中原地區邊打邊退之四川,因此猛將很多。

魏國地處中原核心地帶,但也是東漢末年戰亂紛飛的地帶,傳統的讀書文化可以說奄奄一息,而多年的戰亂已使民力凋敝,北境還有少數民族侵擾。赤壁之戰後,已無力再發起大規模南征。其實也不是說將領善守,只是國情如此,上邊的政策是這樣。相對於蜀吳,魏國的將領確實有勇無謀的多些。至司馬懿時,已經可以再次南征,但司馬懿的策略是守。


千夜獨語


看三國君主和國策,東吳以孫權為主,孫權一直不主張沒必要的戰爭,隱忍多年等待時機,等待和守土造就出東吳的儒將。蜀國以諸葛亮掌權為為主,為完成理想大業,北伐中原必然的,以攻代守,這就打造了蜀國的先鋒猛將。魏國本也是好戰國,但因為蜀國連年攻伐和士族擴大,守勢逐漸形成,以守為攻打磨出大批善守者


富元製作


魏國據有關中,秦嶺淮河為邊界天險,所以魏將善守。蜀國開拓者劉關張等來自市井下層,必須不斷進取才能佔地奪城,且後期國弱,諸葛亮以攻為守,所以蜀國善進攻。孫堅孫策倚仗張昭等以獲取士大夫的支持,孫權好讀書,所以吳國多儒將。


一個愛上音樂的人


誰說的,潘璋,蔣欽,周泰,陳武,董襲,賈華,韓當,程普,徐盛,丁奉,朱然,黃蓋,淩統,甘寧,淳于導,馬忠,哪個是儒將。


半夢半醒1900


東吳守成缺乏進攻性將領,自周瑜開始其後魯肅 呂蒙 陸遜 陸抗,幾乎都是文官統兵。蜀國國小兵少,必須以進代守,拓展空間,四方統兵的也就當然必須是猛將,關張趙黃馬及魏延姜維都是長年戰鬥的先鋒大將。魏國統一北方後,國土廣袤,西南及荊州有蜀國,東南面對東吳,北方面對各遊牧民族,所以只能分散防守。如張郃曹真司馬懿西南對蜀 曹仁曹休襄樊對荊州,張遼合肥對抗東吳。


一顆平常心164045477


這就是演義小說的高明之處,作者的獨具匠心,人物性格鮮明,特色明顯,技能不一,才能呈現出一副精彩紛呈的好戲讓大家看,如果大家技能特色都一樣那還演繹什麼的,直接弱肉強食的去蠶吞不就得了。


影視歷史愛好者


地理位置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