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本能寺之變以後,織田家變得像神聖羅馬帝國一樣了?

陳京-曾經


本能寺之變後,羽柴秀吉(豐臣秀吉)擊敗了弒主的明智光秀。織田家分裂為柴田勝家、織田信雄、織田信孝以及羽柴秀吉等派系。 同年的清洲會議上,羽柴秀吉、柴田勝家、丹羽長秀、池田恆興四人在清洲城開會商議織田家的繼承問題,結果豐臣秀吉得到丹羽長秀、池田恆興的支持。

但此事得罪了織田重臣柴田勝家,勝家擁護信長三子織田信孝對抗豐臣秀吉。雙方在賤嶽決戰,豐臣秀吉取得勝利,柴田勝家自焚而死。另一重臣瀧川一益則被迫蟄居,織田信孝不久被逼切腹,丹羽長秀和池田恆興歸服,大致上平定了織田家反對豐臣秀吉的勢力,繼承了織田信長的版圖。

神聖羅馬帝國早期是皇帝擁有實際權力的封建帝國,後來演變成由數百個侯國、公國、郡縣、自由城市組成的邦聯,各邦通過選舉選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承認皇帝的最高權威。

豐臣秀吉招降納叛,家臣有封國,雖然帶有分裂的後患,但本身屬於分封集權制,德意志帝國則屬於邦聯,所以兩者是不同的。


太宗歷史


題主所謂的像神聖羅馬帝國一樣指的是織田家控制不住諸侯,各自為政。

根本原因在於織田信長本人的能力和威望無人能及。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自焚而死。

雖然留個家族的是一個表面上趨於統一的帝國,但是各路大名實權猶在!

毛利、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大名在織田信長還在的時候被壓的服服的,誰也不敢動。名義上都是臣服於織田家。就等織田信長建立幕府了。

只是誰也想不到年輕的信長卻死於叛亂。而織田家族沒有有威望的人鎮的住!

作為織田家族得力的家臣,豐臣秀吉明銳的抓住機會外平叛亂,內奪主權。日本的歷史統治由織田家族過渡至豐臣家!

只是天道好輪迴,最終善於隱忍一直充當“小弟”的德川家康才是笑到最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