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減負、穩崗、擴就業 製造業復產復工“進行時”

製造業是吸納農民工就業的第一大產業,也是穩就業的主陣地,同時承擔著防疫物資生產和穩經濟、穩就業的先行責任,這次疫情對製造業衝擊較大,上下十分關注。在全國防疫情取得積極成效時,製造業的先行復工至關重要。

中國勞動學會農民工發展課題組通過對全國100家有代表性的製造業企業進行了農民工返城復工快速調查,包括富士康、藍思科技、北汽集團、華晨寶馬、中鐵裝備、金川公司、北京精雕、三顆樹、大衛地板、汾酒集團、雙星名人、華堅集團、振東製藥、扶正藥業、奇正藏藥、亞寶製藥、東陽中信紅木傢俱、美盈傢俱等國內外有影響的製造業企業。企業涵蓋了製造業的大多數行業,涉及農民工約百萬人。

企業復產與員工復崗仍處於“不對稱”階段

調查顯示,在100家企業中,國企基本復產,復工率逐步上升,製造業中的國企央企充分發揮排頭兵作用。相比於央企國企,民營企業復工的難度大、困難多、但復工主動性高,積極性強。目前製造業復產企業增加較快,但員工復崗率還不能同步提升,處於“不對稱”階段。

調查顯示,截至2020年2月17日,100家調查樣本企業中,有60多家企業已經開始復產,復產率接近70%。從復產日期來看,多數企業從2月10日起已經開始復產復工,但仍然有39%的企業實現全面復工時間需要延遲到3月1日以後。

從調查樣本來看,復產企業中只有4家員工復崗率達到90%以上;而員工復崗率在50%以上的企業佔比也只有25%,75%的企業員工的復崗率在50%以下,其中,企業已經復產了但員工復崗很少的企業佔比為31.7%,製造業企業的復工率遠遠低於企業復產率,存在復產難復工的問題。

民營製造企業復工關鍵在於一線操作工。從調查企業的內部員工結構來看,多數企業的一線操作人員佔比都超過50%,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佔比都在20%以下,一線操作工已構成了製造業企業復工的主力軍。但從實際調查來看,管理人員的平均復崗率為29.9%,專業技術人員的平均復崗率為24.3%,一線操作人員的平均復崗率為19.8%,一線工人的復崗率明顯低於管理人員。

而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復工則面臨疫情防控的壓力。調查顯示,少數特大型企業因用工量大,人員從各地返城差異性大、各地防疫要求參差不齊,加之準備防疫隔離用房、口罩、消毒液、場地消毒、分批就餐等需要專門培訓安排,不得不考慮先部分復工、分批覆工以及延後復工。例如,特大型製造企業富士康集團鄭州科技園區和深圳工業園區,春節前用工量都達20萬人,為降低疫情衝擊的影響,儘快恢復產能,採取了一系列復工措施。儘管富士康集團推出一攬子助力復工的“硬核”舉措,但是員工返崗情況仍不容樂觀,目前鄭州科技園區返崗率不足20%。

調查企業中,富士康反映當前復工主要障礙是受防疫過度管控的影響,多數鄉村、社區對人員進出實行“過度”的嚴管,制約了農民工外出返崗。農民工外出務工須開具健康證明等,手續繁瑣,給返城復工的輸入地也帶來很多困擾。山東有家紡織服裝企業反映,外地員工返城後必須自行隔離14天,期間費用均由企業自行承擔,包括防疫用工的口罩、住宿等費用,因此企業考慮到復工成本太高,只能延期復產。

面對到崗率低、防疫物資準備不足等問題,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採取靈活用工方式來緩解當前復工困難。例如青島雙星鞋業公司外地員工佔7O%,受這次疫情影響較大,企業復工後將增加靈活用工比例。此外,在此次疫情中,“共享員工”正在成為一種有效的快速復工模式,華晨寶馬瀋陽工廠復產缺工,通過共享員工平臺從集團外先調劑50名一線操作工;一汽豐田通過華晨共享用工平臺應急使用了220名成熟練技工,保障3月初準時復工復產。

此外的,當下一些行業採用的居家或者遠程辦公並不適合製造業,只能輔助復產復工。調查企業中,已復工的製造業企業裡,75%的企業安排部分員工居家或者遠程辦公,但人數都在40%以下。例如華晨寶馬2月17日已經開始逐步復產復工,從集團內部來看,管理團隊主要以彈性工作制或者遠程辦公為主,但整車生產廠的員工只能是在一線操作為主,遠程辦公的形式並不能有效保證生產線的順暢復產。

全力以赴 製造業復工復產的“現在進行時”

當前疫情對製造業企業復工衝擊影響程度正在減弱,尤其是春節以來防疫物資企業突現防疫與復產“兩不誤”,向製造業傳遞出防疫與復工可以同時做到。

儘管此次疫情是階段性的,不會改變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基本走勢,但是疫情帶來供需兩端上下游產業鏈延遲性的短期影響不容忽視。調查顯示,54.35%的企業受疫情衝擊影響較大。此外,約有一半的企業表示有能力應對疫情的短期影響,疫情過後可以通過加班加點將產量補上。例如藍思科技深圳工業園區2月10日已經開始復產復工,由於疫情影響,當前員工到崗率為80%左右,但這種影響只是短期暫時的,預計3月中旬企業復工率將會達到百分之百,生產經營能夠正常開展,有望將產量補上。

從復工對就業影響看,隨著疫情的逐步減弱,企業用工會發生恢復性反彈,已出現促進防疫物資等相關製造業企業生產擴張和就業增加。例如甘肅扶正藥業科技公司生產抗疫產品(75%酒精消毒液、貞芪扶正膠囊)的生產線已經復工,並且在外地員工較難到崗的情況下,該生產線的員工復崗率也在70%左右。山西振東製藥集團春節期間部分員工仍然正常上班,加班加點生產藥品,直至2月10日,近2000名員工全部復工,繼續大力生產,保障藥品供應。

從中期趨勢來看,未來3個月內,多數製造業企業隨著生產達標,用工需求也會同步上升。調查企業中,48%的企業2020年二月底仍然有招聘計劃,接近70%的企業沒有裁員計劃,反而在自然減員後會繼續補員。今後1-3個月內的製造業的勞動力需求將會出現70%以上的恢復性反彈,隨著員工逐步復崗,製造業就業形勢會基本穩定。

此外,對製造業企業復產復工的影響,主要顯現在招工難和就業難結構性矛盾加劇。很多技能要求較低的製造業企業由於訂單積壓或者資金鍊、產業鏈斷裂的風險,大多數會直接延後復工、有些甚至暫時停產;而技能要求較高的智能製造或專業技術要求高的大型製造業企業在渡過復工困難中影響相對較低。從中長期來看,這種局面將加劇製造業勞動力市場技工長期短缺的就業結構性矛盾,也會對製造業中的農民工帶來失業風險。

對症下藥、有序推進製造業企業復工復產

為更好保障製造企業順利復產,企業外地務工人員平安返崗,中國勞動學會農民工發展(復工)課題組建議,全國有條件的地方推行輸出地農民工數字化健康證明。針對不少地方政府防疫前期的“嚴控”措施到現在防疫取得積極成效時仍在繼續使用,使農民工復工走不出去,直接形成先行復工的製造業企業用工短缺的困難。面對這種局面,需要立即採取向輸出地發放“健康卡”等通行證,推行數字化管理,建立健康互認工作,表明回家過年二十多天中未發生“新冠肺炎”症狀。例如杭州“健康碼”啟用以來,每日訪問量突破千萬人次,目前已累計發放“健康碼”超820萬人。這一模式迅速推廣至浙江全省11個地市,全國其它地方也可借鑑。

拓展農民工返城“定製化”交通服務。農民工輸入地拓展“包車、包機、包專列”等有效辦法向中西部邊遠地區發展,實現“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精準復工、安全復工,便捷復工,使有用工需求的企業基本得到滿足。例如,北京精雕集團組織員工自駕車搭乘在一起,實現20O多農民工技工點對點的返城復工;浙江東陽中信紅木傢俱集團為保障全面復產為省外返城員工定製“專車”復工。

簡化復工手續,取消不合理審批,建立備案承諾制,由管制思維轉變為服務思維。例如,廣東佛山出臺取消以疫情防控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審批、備案等行為,企業復工復產無需批准、無需簽訂承諾書,不得要求返崗員工提供多項證明。但由於各地方政策不同步,造成由於供應鏈上下游復工時間不同所帶來生產受阻,特別是即便達到復工標準,但由於員工不能實際到崗造成復工困難。

當前復工可實行“政府指導、企業自定、部門服務”的原則,鼓勵企業創造出行之有效辦法,儘快緩解企業用工短缺。政府與企業合力解決口罩等防護物資缺口和隔離用房等困難。保障防疫和復工兩不誤。從調查樣本企業來看,在復工準備過程中,50%以上的企業在體溫計、消毒液、酒精、噴霧器等儲備方面都準備較為充足,但仍然有55%的企業在口罩儲存方面存在困難,“一罩難求”依然嚴峻。調查企業中只有12.9%的企業會在外幫助員工提供隔離宿舍,82%的企業並沒有採取相關的措施幫助員工隔離。

加快扶持企業尤其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落實到位“接地氣”、見到實效“冒熱氣”。努力推動重點行業企業復工復產,優先支持汽車、電子等產業鏈長、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重點支持5G、工業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扶持防疫產品上規模、上檔次,提升國際競爭力、形成疫情結束後出口產品新優勢,也要支持傢俱、服裝、製鞋和食品加工等民生產業的轉型升級並走向高質量發展,避免市場持續疲軟中再遭疫情重創而出現行業“塌陷”、失業眾多的狀況。

目前,針對企業復工的多種優惠政策已出臺不少,應推動解決製造業企業先復工、先落實、先受益,率先恢復產能、降低成本、減少損失、增加收益。國家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三費和緩繳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到位,一般可降低企業用工成本約25%左右,這對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是及時雨,有待儘快落地見效,確保每戶參保繳費的企業都能享受到政策紅利,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燃眉之急。

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要鼓勵企業加強對農民工技能提升和人文關懷。要鼓勵多勞多得,也要允許技高多得,使農民工大多數成為技工、優秀的成為技師,補齊技工長期缺少的短板,使近年來快速上升的勞務派遣價格迴歸到合理的水平上。例如,調查中,用工量大的企業招一個農民工復工補助2000-3000元,實際是對勞務派遣用工轉讓費由人均千元飈升到人均四千元的直接對沖。

“低谷”時往往更能挖掘自身潛力,企業復工受政府“看得見的手”的大力扶持渡過困難期,也要化危為機運用市場“看不見的手”助推發展轉型,推動企業從人力資源開發轉向人力資本提升,為戰勝疫情後創出提升農民工技能和企業競爭力打下基礎。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