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自信對生活重要嗎?

x819969731


蕭伯納曾言,“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自信是一個人幸福生活的重要元素,有自信的人往往生活的更加愉快,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更加順利。但自信並非“從天而降”,要建立起自信,就需要我們理解自信是什麼?有什麼提高我們自信的方法?然後接納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善待自己,愛自己。

自信是一個心理學名詞

自信心在心理學中,是個體對於自我評價的一種穩定的感覺,一個人是否自信,在於這個人在具體情境事件中,對一件事情是否有能夠有能力解決的一種評定。

由於自信和他人評價也有關,和自己的真實水平有關,和自己對自己能否解決問題的估值有關,所以沒有自信可能會造成以下影響:

1、個體對風險的極度厭惡和習得性無助。

我們已經知道自信是一個人能不能有把握的解決一個事件,那麼當一個沒有自信的時候,個體就會很害怕搞不定。覺得自己不具備解決某個具體問題的實力。

往往不自信的人,會很討厭參與一些有“挑戰性”的工作,因為對自己沒有自信害怕失敗,那麼在發展個人事業的時候,就會過度小心翼翼,很害怕承擔巨大的風險。往往就無法勝任一些高難度高的工作。在個人投資方面會非常的保守,甚至是抗拒。因為不自信的人很難面對未知。面對困難沒有自信的會表現出更大的畏難情緒。

我們發現,不自信的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程度也不同,往往不會積極的和教師進行互動,會刻意做到後排去。

往往不自信的人,也會把一件事情的成功或者別人在事業上的成就大概率歸結於運氣和於努力無關的一些天賦。會下意識的否定他人和自己是在一個起跑線上。從而給自己一些心理安慰,讓自己的失敗和退縮有合理化的理由。

這樣就很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的心理,常常會覺得“我命由天不由我”。

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做也不可能改變一些現狀。

2、沒有自信,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也會降低。影響個人事業的發展。

我們人早已不是刀耕火種的年代,社會化以後人們需要接受各種社會他人對自己評價。而這些評價往往就會影響自己的事業發展。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對成就的影響有多大。自信當然也不是自負。所以在選擇事業合作伙伴或者崗位遴選的時候,會考慮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足夠的自信。

如果一個人沒有自信。那麼她他必然會在各種細節中暴露出自己的猶豫不安焦慮,而他人就會觀察到。

不自信的人往往也會偽裝,可是,任何一種偽裝都會有蛛絲馬跡,當我們去面試的時候,不自信的人往往會有更多的小動作,會東張西望,眼神會更加飄忽不定。

這就會讓人覺得這人不太“靠譜”。

如果和一個不自信的人一起共事合作,那麼另外一方就可能承擔更加大的風險。甚至會造成一些損失。

3、不自信的人往往會更加敏感,產生一些心理問題。

自我評價比較低的人,會經常處於失敗的無力感中,在人際交往中也會難以平等的和別人交流,很容易“玻璃心”,當事人的情緒就很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幹擾。自己的一些想法就很容易被影響動搖。會對很多事情產生懷疑和焦慮。往往就會出現一些心理壓力。

這和當事人童年經歷和原生家庭教育也有密切的關係,如果在過往的經歷中父母缺少鼓勵經常被打壓,那麼成年以後當事人就會拼命的去證明自己,可是內心的空洞永遠都填不滿一樣。這樣就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親愛的朋友,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不可能有人從來就自信滿滿。當我們瞭解自己,接納自己,並且相信自己可以通過努力付出改變現狀的時候。我們就能夠成為更幸福的人。

自信是可以自己建立的。

要建立起自信,讓自己有心理效能感,就需要我們有不破不立的勇氣。

我的建議是:

1、要自信,首先客觀的瞭解自己,接納自己,善待自己。

我們很少自我分析,所以就會經常對自己做出錯誤的評分。過高或者過低的自我估計都不利於我們的心理生理健康。

比如你一天最少能吃5個包子,最多能吃20個包子(我就是舉個例子哈……)你對自己不瞭解,認為自己一天只需要吃1個包子,你就會感到飢餓,認為自己最高能吃100個包子,你就會把自己給噎著(我就是舉個例子哈……)

所以,要有自信,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底線和極限是多少,然後循序漸進。給自己設計科學的目標。可以拿一個本子,寫出自己的優點,寫出自己的缺點,寫出自己想達到的目標,然後進行比對,瞭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往往活在對自己虛妄的幻覺中。但當我們認真的內觀以後,我們會了解自己。別給自己過大的壓力,也不要貶損自己的價值。然後接納自己。

2、嘗試做一些自信訓練,學會接受別人的客觀評價和反饋,並且懂得適當的給自己一些鼓勵。

不能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自信訓練是需要自己來完成的,我們也需要聆聽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並且認真的分析這些評價的真實性,有選擇性的去改變。

制定職業發展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是整理今天需要完成的工作,根據順序有節奏的完成。嘗試體驗一些有挑戰性的活動,提高自我效能,比如背單詞,比如馬拉松,比如參加一些演講比賽。

當自己做到進步的時候給自己一點獎勵,在不斷的自我訓練中強化自我效能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