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土耳其總指揮被敘利亞政府軍擊斃後,接下來埃爾多安會作何安排?

視角一線


這個總指揮既不是土耳其軍方成員、也不是什麼高官,而是土耳其支持下的敘利亞反對派“敘利亞國民軍”的一名頭目或指揮官。雖然不是直接打擊土耳其,但是對於目前敘利亞局勢而言有這麼個戰果還是相當鼓舞士氣的。

事情的起因是11月10日,土耳其聯軍偷襲了在前線視察的敘利亞高級軍官,導致一名中校和少將負重傷。不過敘利亞政府軍相當強勢的反起反攻,激戰一天後意外收復敘土邊境重鎮烏姆沙依法,迫使土耳其聯軍向邊境城鎮拉斯艾因撤退。然後反擊過程將土耳其聯軍前線總指揮胡杜爾.努維基擊斃,真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強硬起來的敘利亞政府軍這次相當給力。

作為土耳其僕從軍的一名指揮官死亡,土耳其並不會有多大內疚感,問題的關鍵是烏姆沙依法被奪才是重點。該城鎮面積不大,但據守交通要道(M4公路以及716省級公路),很有戰略價值),對於土耳其佔領區構成威脅。

而在雙方開戰後埃爾多安和普京通過電話,再次確認“停火備忘錄”的重要性,就是戰場上得不到的通過大國影響實現不要太過分的越界。就目前局勢下土耳其發動大規模攻勢的可能性不大,就算要找麻煩也通過僕從軍動手有便宜就佔,而且這次其實受挫完全是土耳其聯軍挑釁的結果,沒想到便宜沒佔多少反而折了夫人又陪地。

因此,對於接下來的戰場局勢多方摩擦不斷,小打小鬧不停。由於土耳其和俄羅斯的存在,表面上大家還是要互想保證別出亂子,私下裡由反對派和敘利亞政府軍互打憑實力加運氣說話,反正就是別停下來越亂對土耳其越好。而敘利亞政府軍有了俄羅斯的強力支持,至少在沒有生存危機的情況下儘量鞏固現有成果。


河東三叔


這次被擊斃的是“敘利亞國民軍”的總指揮,名叫胡杜爾•努維基,該武裝組織受土耳其軍隊支持,一直盤踞在敘利亞重鎮烏姆沙依法。當地時間11月10日,敘利亞國民軍向敘利亞政府軍控制的泰爾沃德村和阿拉伯罕村等村莊發起猛烈炮火襲擊,造成敘利亞政府軍6人死亡、25人受傷,傷員中包括一名少將與一名中校。


面對敘利亞國民軍的襲擊,敘利亞政府軍迅速做出調整並進行反擊,不但將敘利亞國民軍趕出了烏姆沙依法,還將其總指揮給擊斃。本來敘利亞國民軍只想挑釁敘利亞政府軍,沒想到最終演變成了“自尋死路”的結局。此前土耳其軍隊對庫爾德武裝實施了軍事打擊,為了維護敘利亞政府的利益,俄羅斯出面調停與土耳其達成了停火協議並決定在土敘邊境共同巡邏。

不過埃爾多安似乎並沒有死心,開始讓敘利亞國民軍進行挑釁。如果敘利亞政府軍不反擊,那麼就能上“國民軍”繼續得寸進尺;如果敘利亞政府軍反擊,那麼土耳其政府就有了指責敘利亞政府主動開火的理由。因為敘利亞國民軍畢竟是敘利亞人,讓自己人打自己人,然後土耳其軍隊見機行事,實在是高招。



不過土耳其政府肯定不會立馬組織軍隊為敘利亞國民軍報仇,因為俄羅斯軍隊還在土敘邊境,但是土耳其剛好可以利用這一點再次與美國進行合作。放任俄羅斯在敘利亞做大做強本來就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現在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影響力更是讓美國心有不甘。現在美國已經重返敘利亞,也就意味著敘利亞境內存在著美軍、土軍、俄軍、敘利亞政府軍和庫爾德武裝五股勢力,庫爾德被美國拋棄之後“歸順”了敘利亞政府,俄羅斯軍隊、敘利亞政府軍和庫爾德武裝自己成了同一陣營,那麼美國和土耳其就有了共同的利益。

只要美國願意支持土耳其,埃爾多安很可能會以敘利亞政府軍擊斃胡杜爾•努維基一事為由再次發起進攻。


國際視角淺說



在這位土耳其總指揮官被擊斃的烏姆沙依法,被敘庫聯軍攻佔後,直到現在還沒有土軍重整旗鼓反擊報復的消息,這處戰略要地遠離32km寬的安全區,不屬於俄土會談《諒解備忘錄》規定的土耳其管轄範圍,估計埃爾多安只能忍了。



其實提問描述的這位土耳其總指揮官,原來就是接受土耳其操縱的土協軍,在烏姆沙依法作戰中的前線總指揮官,說到底他是敘利亞人,是被土耳其改編的,“敘利亞國民軍”中某個級別的軍官,他的死活跟土耳其軍隊、政府其實沒多大關係,作為土耳其總統,在埃爾多安內心,很可能都沒在意這位總指揮官的死活,他關注的應該是烏姆沙伊法的得失。


然而他也有可能會在意這件事兒,可以把這位指揮官打造成一個“英雄烈士”,厚待他的身後事,以此收買這些土協軍的人心,讓他們對土耳其更忠誠,為土耳其的利益更賣命。還可以在未來爭奪某個目標的作戰中,把土軍的作戰目標描繪成為這位“英雄烈士”報仇,既能讓這些土協軍對土耳其感恩戴德,又能用報仇這種旗號,更有效的激勵這些土協軍英勇奮戰,不怕犧牲了,把這些土協軍打造成一支虎狼之師,土耳其已打江山的得力工具。

但是這個烏姆沙依法,離俄土聯合管理的安全區東端的啦斯艾因太遠,在其東面近百公里,由敘政府軍管轄的卡米什利正南的安全區之外,這位被擊斃的指揮官帶領他的土協軍部隊,稱庫爾德武裝防守兵力薄弱,奪取了這處緊鄰哈塞克重鎮的戰略要地兼石油產區。又被隨後趕來的敘政府軍在庫武的協同下,經激戰殲滅這支土協軍部隊,同時也激勵了這位總指揮官。

說到底這終究還是敘利亞的內部事務,儘管土協軍接受土耳其操縱,但他們對外的名稱卻是“敘利亞國民軍”,仍然沒有改變他們敘利亞人的隸屬關係,他們與政府軍作戰,無論如何都是虛假的內部事務,從國際法理上說土耳其沒有權利干涉,而其作戰爭奪的目標區域,既不在俄土會談備忘錄規定的範圍,更不在土耳其的管轄範圍,埃爾多沒有任何理由給這位指揮官報仇,更沒有理由去爭奪這塊戰略要地和石油資源。

所以埃爾多安對這件事本身,沒辦法做出任何安排,有俄羅斯在這裡看著,即使有多大的野心也不敢在這裡放肆,他想安排只能另選一個地方,這裡沒有土軍施展的空間。


鐵嶺鋒


土耳其所支持的敘利亞國民軍最近有一隻武裝的頭目被擊斃,當然這也是這個頭目咎由自取,是因為國民軍首先進攻了敘利亞政府軍,導致了兩名敘利亞政府軍軍官受傷,這兩名軍官在重傷的情況下還指揮撤退,可以說是遭到突襲的情況下臨陣不亂。最後在敘利亞老虎師的支援下重創土耳其所支持的反政府武裝,現在土耳其的境況非常的被動,因為庫爾德武裝並沒有完全撤離,而是穿上敘利亞政府軍的衣服和土協軍作戰。所以土耳其面臨著兩線夾擊,那麼現在土耳其應該怎麼做呢?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對策是訪問美國,土耳其戰局突變的原因是美國又重新介入敘利亞,再次支持庫爾德武裝,現在可以說是俄羅斯和美國支持的勢力共同對抗土耳其,這是土耳其所對抗不了的。前段時間俄羅斯請表態,希望敘利亞政府軍儘快收復全境,這也就預示著土耳其和俄羅斯達成的索契協議,基本面臨著無效的局面。所以土耳其這次再次靠攏美國,現在美國方面正在響應歐洲盟友的策略,對土耳其實施經濟制裁,甚至包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制裁。

現在敘利亞局勢是三國爭霸,只要有一方更強,另外兩方就會合在一起,前段時間是土耳其和土耳其支持的反政府武裝,有些過於冒進。所以造成了現在被動的局面,同時如果敘利亞政府軍過於強大,現在德國方面也站出來指責俄羅斯在敘利亞過於強大,不過美國現在似乎在和俄羅斯進行默契的合作,法國總統馬克龍指責北約已經腦死亡。


這個地區的利益太過於錯綜複雜,所以非常難以擺平,現在土耳其方面可能會採取一些保守的策略,不會再對庫爾德趕盡殺絕,因為在敘利亞政府軍堅決抵抗土耳其的時候,再遭到庫爾德武裝的襲擊,這無異於是自取滅亡。所以土耳其方面試圖遊說美國,讓庫爾德武裝停止進攻。如果土耳其的目的達成,那麼美國又將取得優勢,因為接下來是敘利亞政府軍和土耳其之間的戰爭,不過這樣土耳其的戰略目的也實現不了,因為土耳其是想消除庫爾德武裝的威脅。所以現在的局勢仍然不是太明朗,俄羅斯之前提出的索契協議還是比較有建設性的,不過土耳其方面人心不足蛇吞象,戰略過於激進,結果遭到了俄羅斯的拋棄。


四十五度歷史


土耳其進攻庫爾德武裝人員的理由就是把其稱為:恐怖分子,畢竟土耳其國內的庫爾德人曾經多次發生暴亂,導致與土耳其政府軍不斷髮生衝突,埃爾多安進入敘利亞境內打擊庫爾德人,就是要把這兩個國家的庫爾德人隔開,或者擊斃,這是放在明面上的理由。而埃爾多安的真時用意是,想在敘利亞境內建立一個所謂的安全區來安置敘利亞難民,其實就是國中之國,想在敘利亞內亂之時分上一杯羹,幻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如今丟掉重鎮烏姆沙依法和自己的軍隊總司令被擊斃來看,這就是所謂的報應到了!

土耳其在利用俄羅斯對自己的好感,一而再的挑起事端,本想利用偷襲來製造一場意外,卻不料弄巧成拙,丟失陣地

從土耳其進攻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人員就能看出埃爾多安的野心,想在中東稱雄,更想利用美,俄之間的矛盾來達成自己的小算盤,誰都知道,埃爾多安曾經冒著會被美國製裁也要把俄羅斯的S-400拉回家來看,就能猜到埃爾多安此人心有多大,有多狡猾,因為他知道美國不可能因為這一件事情就徹底把自己逐出北約,更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倒向俄羅斯陣營。所以說,那場較量中,埃爾多安可謂是完美勝利。

而在敘利亞境內,又與俄羅斯簽署了停火協議,而且還在敘利亞境內建立起了所謂的“安全區”(說是用來安置敘利亞跑進土耳其境內的難民)其實,這個安全區,敘利亞政府軍的巴沙爾並不同意,畢竟這是自己的國土,怎麼可以讓入侵者在自己國土上建立安全區呢?這不是等於割掉自己的領土給別人嗎!

但問題就在於中間人俄羅斯的存在。巴沙爾給俄羅斯普京面子,這才允許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境內建立一條縱深三十公里的安全區,這也迫使庫爾德武裝人員撤到了幼發拉底河對面,本來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而俄羅斯在中間可謂是得到了兩家都拍手叫好的待遇。

誰會想到,埃爾多安會死性不改,對自己所佔領的安全區並不滿意,這才促使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對庫爾德武裝再次發動了進攻,而庫爾德武裝人員現在算是被政府軍收編了!這樣以來,土協軍就等於在攻擊敘利亞政府軍了!雙方的小衝突就不斷髮生。因為有俄羅斯這個中間人在,所以說,雙方都算剋制,沒有爆發大規模衝突。

直到11月10日,敘利亞政府軍在對庫爾德武裝人員撤離後的安全區內視察巡邏時,突然遭到了土耳其政府軍與土協軍聯合攻擊 ,這才記起了敘利亞政府軍與庫爾德武裝人員的怒火,雙方聯軍展開了一場大戰,而在這一場大戰中,土耳其在敘利亞軍隊總司令長官胡杜爾·努維基被敘庫聯軍當場擊斃,而土協聯軍被迫丟掉重鎮烏姆沙依法,選擇撤離到土,敘邊界城鎮拉斯艾因。

這算是很很打了埃爾多安的臉了!畢竟這場戰爭是土耳其軍隊挑起的,不但沒打贏,反而還丟了陣地,又死了總司令長官,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如果土耳其不主動挑起事端,那麼,埃爾多安會在敘利亞境內有一份話語權,但是,貪心不足蛇吞象,這才造成了今天這樣的結果,咎由自取

埃爾多安本想利用美軍再次返回敘利亞之時,還想鑽空子,畢竟土耳其軍隊的戰鬥力和武器先進程度要比敘利亞政府軍和庫爾德武裝人員的好的多,在埃爾多安看來,就算自己與巴沙爾聯軍發生衝突,那也是巴沙爾軍隊吃虧,而自己軍隊絕對可以佔上風,就算事後,俄羅斯對自己的行為有所不滿,但那又能如何,畢竟美國已經重返敘利亞,還美其名曰保護敘利亞境內的石油做幌子,這就給整個敘利亞局勢增添了許多的不確定因素,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利用幾方最敏感時期,也是最大的夾縫中,才對敘利亞政府軍和庫爾德武裝人員動手了!就是想讓俄羅斯難做,就是要挑起事端,讓敘利亞境內不在平靜。

要知道,埃爾多安的雄心是想把幼發拉底河以北所以地區設為“安全區”從而在敘利亞境內建立起自己的國中之國,至於庫爾德武裝人員,想必那個時候,也被自己消滅的差不多了!這應該就是埃爾多安最初的野心,但隨著敘利亞局勢的不斷變化,才使得他不得不與俄羅斯簽訂停火協議,因為那時美軍撤離後,使庫爾德武裝人員直接投奔了巴沙爾政府軍,這樣以來,土耳其軍隊就要面對巴沙爾政府軍與庫爾德武裝人員聯手,這背後還有俄羅斯在支持他們,所以說,埃爾多安就是看到自己沒有可能勝利的希望時,這才選擇了與俄羅斯簽署停火協議,而現在的情況又發生了三百六十度大轉彎,美軍的返回,給了埃爾多安勇氣,更是看到了蛋糕的機會,這才指揮反對派開始了他的表演,讓人以外的是,這次表演居然翻船了!

如果美軍沒有返回敘利亞,埃爾多安絕對不敢發動如此規模的衝突,畢竟在敘利亞境內,就他一家在與巴沙爾對抗,而俄羅斯雖然不會對他出手,但絕不會幫他,畢竟俄羅斯是巴沙爾政府軍最大的後臺,而現在呢!埃爾多安看到了敘利亞境內的亂局,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利益,因為美軍的再次返回,就說明了敘利亞局勢會出現太多的不確定性,這才促使埃爾多安貪心再起,發動了這場失敗的戰爭,而在接下來,埃爾多安會以各種藉口為由,來報復敘利亞政府軍和庫爾德武裝人員,更應該說,這位總司令只是敘利亞境內的一位指揮員,並非是土耳其國內真正大將,所以說,埃爾多安會以此為準找庫爾德武裝人員的麻煩,而俄羅斯在此事上,相信對土耳其的這種行為很不恥,但不會出手幫忙,畢竟俄羅斯目前在敘利亞境內的軍隊有限,再說了美軍已經出動一搜戰略核潛艇來制衡俄羅斯在敘利亞境內的軍隊了!就是不想讓俄軍在敘利亞大展拳腳,就是要使絆子。


梓蕤


土耳其僕從軍、敘利亞國民軍前線指揮官努維基的死亡其實只是土耳其的小麻煩,丟掉了烏姆沙伊法重鎮才是大問題。

烏姆沙依法在人口意義上講,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城鎮,甚至有人稱其為小村莊,但把守交通要道(M4公路以及716省級公路)的它,其實是一個軍事意義非常強的戰略要點。佔據烏姆沙伊法,就意味著敘利亞政府軍已經掌握了未來戰爭的主動權,敘利亞隨時可以威脅哈賽克省(土佔區)。

@ 烏姆沙依法鎮雖然只是某些人眼中的小村莊,但它的戰略意義非常重要,是敘利亞和土耳其安全區邊界上的的軍事重鎮

十一月九日,身為土耳其軍隊先鋒、土耳其軍隊爪牙的敘利亞國民軍隊,對敘利亞政府軍發動了突襲,打傷了正在前線視察的敘利亞軍隊高級將領(敘利亞少將)。就在這種危急關頭,敘利亞政府的王牌部隊老虎部隊及時趕到,在另一側對國民軍發動進攻,用坦克和重炮猛烈的轟擊敵人。

一番激烈的正面交戰之後,老虎部隊不僅解救了原本處於危難的敘利亞政府軍,而且還正面擊潰了敘利亞國民軍,擊斃了國民軍前線總指揮努維基。指揮官身亡之後,據烏姆沙依法的敘利亞國民軍向土耳其佔領區全面潰逃,敘利亞政府軍因此收穫了被土耳其奪去的軍事重鎮烏姆沙依法。

@ 指揮官努維基意外身亡,使得敘利亞國民軍全面潰逃,政府軍順利收復失地

對於土耳其來說,努維基的死亡其實並不是什麼問題,土耳其領導人埃爾多安並不需要過多的關注努維基身亡的事情。

敘利亞國民軍是受土耳其支持的反政府武裝團體,國民軍和土耳其之間依存關係緊密,國民軍的士兵依賴土耳其生存,努維基的死亡並不能影響這一點。況且,努維基尚且不是敘利亞國民軍的領導人,他只是受到敘利亞國民軍領導層信任的前線指揮官,他得身亡並不影響國民軍大局,更難以影響到埃爾多安的層次。

努維基死了,敘利亞國民軍領導層再重新任命一個前線指揮官就是了,並不影響大局。

@ 在經濟和軍事依附的大基礎上,敘利亞國民軍永遠是土耳其的僕從軍,僕從軍前線指揮官努維基的死亡只是一件小事情

對於埃爾多安來說,烏姆沙依法鎮的丟失才是土耳其需要關注的大問題:

烏姆沙依法是把守交通要地的軍事重鎮,它的丟失會影響土耳其佔領地區安全,這意味著敘利亞政府軍和庫爾德聯合武裝可以沿著公路長驅直入,直接威脅到土耳其佔領區,埃爾多安政府必須對此做出回應和調整。

烏姆沙伊法鎮並不是一個區區的小村莊,而是土耳其重要的戰略緩衝區,它起到了阻止敘利亞政府軍攻勢(烏姆沙依法就在公路邊上,無法拿下它,敘利亞政府軍就無法深入土耳其佔領區),並且及時向後方彙報情況的作用。

目前來看,針對烏姆沙依法鎮的丟失,埃爾多安可能會有兩個調整方向:

第一,重新派遣一部分土耳其兵力,把烏姆沙伊法鎮拿回來,讓這個軍事重鎮重新成為土耳其佔領區的前線堡壘。但這會造成敘利亞邊境局勢的進一步動盪,連續多日的戰爭不符合土耳其利益,負責調停敘利亞戰局的俄羅斯也不會一直袖手旁觀,放任土敘激戰。

因此,埃爾多安也許會採取第二種方法。

第二,派土耳其部隊構建新的安全堡壘,及時監視敘利亞政府軍的動向,起到烏姆沙伊法鎮的前哨作用。萬一敘利亞政府軍和庫爾德聯合軍隊真的突然襲來,新的前哨可以暫時抵擋敘利亞攻勢,並向後方及時報信。


垂垂老馬


埃爾多安應該會做兩件事:

第一、重新安排一個人接替杜爾.努維基的職務,安撫敘利亞自由軍。

上一任指揮官掛了,重新再任命一個,這應該是作為一個組織並且還是戰時武裝組織最起碼的一件事。這個杜爾.努維基是敘利亞自由軍的指揮官,也是和敘利亞政府軍、庫爾德武裝作戰多年、經驗豐富的敘利亞本地人。現在被敘利亞政府軍打死,對於埃爾多安來說的確是一個重大損失。不過無論如何,杜爾.努維基在土耳其人眼裡終歸也只是一個“非我族類”之輩,在宗教等級森嚴的土耳其,註定不會被埃爾多安信任。不然為什麼出生入死的混了這麼多年還沒被提拔為土軍軍官?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杜爾.努維基死了也就死了,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敘利亞自由軍都是靠金錢武裝起來的,死一個再安排一個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敘利亞自由軍來說,和政府軍打了這麼多年,既領教了政府軍兇悍的戰鬥力也多少明白了巴沙爾政權統一祖國領土的堅強決心。時下巴沙爾把戰功赫赫、裝備精良的哈桑將軍指揮下的老虎部隊的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放在北部方向,無論是對於土耳其軍隊還是敘利亞自由軍,都是一個巨大的威懾。烏姆沙依法之戰,他們都領教了這把利劍的寒光。無論是土耳其人還是美國人,都無法阻止這一既定事實。現在死了前敵總指揮杜爾.努維基,敘利亞自由軍勢必軍心動搖。

對於埃爾多安來說,敘利亞自由軍雖然是烏合之眾,卻也是捨棄不得的。離開了這支武裝,他埃爾多安在敘利亞就是瞎子、聾子。

第二、埃爾多安該重新審視一下當前敘利亞局勢,做出新的戰略決策。

從“和平噴泉”行動開始,埃爾多安可謂是春風得意。美國和俄羅斯先後明裡暗裡的縱容,讓埃爾多安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就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安全區”。得意就容易忘形,貪心被勾起的埃爾多安又想把手再往裡伸一伸。

沒想到敘利亞政府軍一個烏姆沙依法反擊戰,就斬了埃爾多安一員大將,大挫土耳其聯軍士氣。與此同時,庫爾德武裝最近也一天比一天活躍,在安全區內不斷襲擊土耳其軍隊。由此可見,此時的敘利亞北部可以說是暗流湧動。埃爾多安一著不慎,極有可能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庫爾德武裝本身就是仇敵,現在又和敘利亞政府軍交上了火,美國人是坐山觀虎鬥,唯一還保持正常關係的就是俄羅斯。但是普京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堅決維護敘利亞領土和主權完整,所有外國軍隊必須全部撤出敘利亞。對於土耳其自“和平噴泉”行動以來的所作所為,普京也一直是以大局為重,儘量去遷就。當然,普京是絕不會容忍埃爾多安一味地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如果真的埃爾多安乾的連普京都看不下去了,那麼今後在敘利亞別說想再得到什麼,就怕已經到手的也會失去。

所以,未來埃爾多安真該好好平心靜氣的好好消化一下前一階段到手的果實,安心坐守安全區,不要再隨便縱容敘利亞自由軍去招惹早就殺紅眼的敘利亞政府軍。伊德利卜危在旦夕,被俄敘聯軍拿下是遲早的事。與其冒著把自己賠進去的風險去援救奄奄一息的敘利亞自由軍,倒不如以此作為一個可以和俄敘聯軍討價還價的籌碼,換點實實在在的東西。


大將軍威武K


土耳其聯軍包括土耳其政府軍以及敘利亞自由軍(反敘利亞政府軍勢力),其中土耳其政府軍是土耳其聯軍的主要作戰力量,所以作戰策略的制定任務屬於土耳其軍方,只不過,敘利亞自由軍有時候會無視指令,畢竟他們是一群“匪慣了”的兵,他們的目的還是停留在了對抗敘利亞政府軍上。土耳其政府軍收編敘利亞自由軍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熟悉敘利亞東北部以及北部的地形地貌,對土耳其打擊庫爾德人的戰略指揮有很大的幫助。從一定程度上講,土耳其軍方並沒有把敘利亞自由軍當作正規軍看待,所以下達軍令時對他們的拘束很小,這也就造成了敘利亞自由軍在新的“安全區”仍肆無忌憚的偷襲敘利亞政府軍。

土耳其聯軍挺進敘利亞

在10月22日,美俄敘土四方就土敘邊境安全問題進行了共同磋商,最終算是達成協議,在土敘邊境重新建立了需要多方共同維持的和平區緩衝區,新停火協議類似於去年簽訂的“索契停火協議”,事實上,“和平緩衝區”協議只是針對土耳其與敘利亞正規軍而言,敘利亞自由軍根本不會遵從,因為他們既不隸屬於敘利亞政府,也不隸屬於土耳其政府,他們的所作所為還是從他們自己的利益出發,而偷襲敘利亞政府軍就是最符合他們利益的事。

幾天前,敘利亞政府軍奪回一個名叫烏姆沙伊法的村莊,打死12個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自由軍,其中包括一個敘利亞自由軍的頭目,然而並不是“土耳其軍區總司令”,不過他確實也算是個比較重要的人物,他是敘利亞自由軍FSA聯合創始人科德·努維吉。烏姆沙伊法村的小規模衝突只是敘利亞政府軍與土耳其聯軍在邊境“安全區”交戰的縮影,單這一次事件來講,對整體局勢的走向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是“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敘利亞自由軍


之前“索契停火協議”是如何成為一張廢紙的,想必俄土敘三方都很清楚,不就是因為協議達成後沒過幾天,雙方各自的軍隊都開始不老實,隔三差五的偷襲哨兵,偷襲駐點,雖然一開始都認為摩擦是不可少的,但到最後引發真正的戰爭時,沒有一次“小摩擦”是無辜的,尤其是到了最後,小摩擦多了,積怨已久,就會爆發大規模的偷襲,而對方為了反擊,可能就會出動戰機進行轟炸,如此以來,真正的戰爭就開始了。

既然土耳其與敘利亞已經經歷過一次停火協議的崩潰,那麼就應當把這件事看得嚴重一些,像敘利亞自由軍不斷騷擾在安全區巡邏的敘利亞政府軍的行為就應當被制止,埃爾多安應當給敘利亞自由軍的頭目立一條軍令狀:不能違反停火協議,不能冒然在安全區偷襲敘利亞政府軍,一旦違反,軍法處置。當然,敘利亞自由軍是不會輕易聽取埃爾多安的意見,想要敘利亞自由軍臣服,得看埃爾多安有多大決心。如果埃爾多安一心想要穩定土敘邊境的局勢,那麼就應該向敘利亞自由軍施加壓力,徹底限制他們的行動;如果埃爾多安根本不重視安全區的穩定,而是想掀起戰爭,趁亂再從敘利亞那裡奪個“一畝二分地”,那麼埃爾多安一定會對敘利亞自由軍破壞“停火協議”的行為視而不見。

埃爾多安與土耳其政府軍

通過分析可以知道,土敘邊境的局勢沒有那麼樂觀,“安全區”裡並不安全,名義上併入土耳其聯軍的敘利亞自由軍是兩國邊境最為不安分的因素,如果對這股勢力過於放縱,戰火絕對會重新燃起。此時是考驗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決心的時候,如果埃爾多安想讓局勢呈“一刀切”往逐漸明朗的方向發展,那麼他下一步絕對要針對敘利亞自由軍採取約束措施,儘量讓他們安分下來,但最怕的就是埃爾多安可能有佔領敘利亞土地的野心,若是如此,他肯定會對敘利亞自由軍與敘利亞政府軍的衝突視而不見。


黑先生1998


沒怎麼樣,土耳其的總指揮的才能也就是中規中矩而已,算不上是什麼大將之才,隨便換上一個人也就是了,再爛也不會爛到哪裡去。不過考慮到兵力的不足,埃爾多安應該會增兵敘利亞,現在有消息顯示,土耳其方面又集結了大約六萬的部隊,準備開往敘利亞,這個新任統帥應該就在這支部隊裡。

這種前線戰將陣亡的事經常發生,之前的沙特國防大臣也在官邸前被也門胡賽武裝的導彈給打死了。這就是現代戰爭之殤,導彈的射程太遠了,哪怕是躲在後方指揮也不夠安全。此次土耳其的總指揮深入到敘利亞前線,被敘利亞政府軍給擊敗那也很正常。

現在的敘利亞政府軍從戰鬥力上來看,是強於土耳其軍隊的。內戰打了8年,又有俄羅斯的軍官擔任顧問,現在的敘利亞政府軍戰鬥力在全球也是可以排上號的,比如去年一個營的敘利亞政府軍跟一個營的美軍碰面後打了遭遇戰,結果是美軍落跑,四輛坦克被摧毀,以這種戰鬥力去打土耳其部隊,不算個事兒。


優己


埃爾多安沒有太好的辦法,僕從軍打不過敘利亞政府軍、庫爾德武裝。除非土軍親自上陣,但問題是俄羅斯會答應嗎?

其實從俄土簽署停火協議後,土耳其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在敘土邊境建立了寬30公里的所謂安全區。

但土耳其並不知足,暗地指使僕從軍繼續向哈薩克省一帶推進。庫爾德武裝迫於無奈,只得向巴沙爾政府求助,並把北部大片控制區交給了政府軍,由此形成了敘、土對峙的局面。

近期的敘利亞戰端主要就是由土耳其聯軍挑起,都說“漢奸”壞起來比“鬼子”還要狠,這話一點都不假。

就在前幾日,土耳其聯軍對拉斯艾因鎮附近的村落進行了大肆搶劫,鎮上甚至村落裡的商店都被劫掠一空。

敘利亞政府軍聞訊趕來後,打跑了這幫“敘奸”。不料後來土耳其聯軍為了報復,發動突然襲擊,打死了敘政府軍的1名少將及1名中校。

這徹底激怒了巴沙爾,於是敘政府軍與庫爾德武裝聯手,向土耳其聯軍發動了攻擊,並動用了坦克、加農炮等重武器。

經過一天的激戰,敘庫聯軍打退了僕從軍,重新掌握了烏姆沙依法地區的主動權,併成功擊斃了土耳其聯軍司令胡杜爾·努維基。

僕從軍大敗而歸,埃爾多安肯定很惱火,但又能有什麼辦法呢?首先,僕從軍違反停火協議,本身就輸了理。至於鎩羽而歸,只能說是技不如人,土耳其無理可挑。

其次,總司令的名頭雖然很響,但說到底不過是“敘奸”頭目,這種人多的是,大不了換一個,土耳其不會為了這種人大動干戈。


另外,11日戰鬥結束後,俄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堅決支持敘利亞政府軍,以最快速度收復敘利亞全部領土。

由此可見,俄羅斯支持巴沙爾的立場非常堅定,除了“安全區”外,俄不會同意土耳其其他方面的主張。

從目前的力量對比來看,僕從軍根本不是敘庫聯軍的對手。土耳其想扭轉局面,除非自己親自操刀上陣。

但土耳其自發動“和平之泉”軍事行動之後,與西方關係日趨緊張。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土耳其不敢冒俄羅斯“翻臉”的風險,埃爾多安也沒有這樣的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