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瘟疫橫行京津一帶,印光大師命人收集民間祕方,普救萬民於水火


瘟疫橫行京津一帶,印光大師命人收集民間秘方,普救萬民於水火


民國6年(公元1917)秋天,北京、天津一帶發生水災,成千上萬的災民流離失所,屍體無人安葬導致瘟疫流行。消息傳出,各地慈善人士紛紛組織賑災活動。高鶴年匆匆趕赴上海,跟上海居士組織——佛教居士林義賑會,籌集善款賑濟災民,他深知印光法師時刻以天下蒼生為念,在四方緇素中享有崇高威望,便前來跟法師商量,請他出面發動。

“阿彌陀佛!自古‘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居士此舉,乃是實實在在的救人於水火,讓災民得以活命,足以令印光感佩慚愧,更是義不容辭!”印光法師聽了,立即將侍者叫來,查看自己賬簿上還有多少錢,“你看看還有多少,一文不留全部用來賑災!”

印光法師向來清貧,生活儉樸,香客前來拜謁捐贈的功德款全部讓侍者登記,自己從不動用分文。侍者連忙稟報說,香客捐贈善款,連同《佛學叢刊》寄來的稿酬在內,總共大洋二百。稟報完了又幾分為難地說:“師父,您前天說過,這筆錢要我付給印經費用一百五十塊。如果全都用來賑災了,書店來人要錢怎麼辦?”

“全部用來賑災,一分不留,你還沒聽清嗎?”印光法師下意識加重了語氣。

印光平日說話心平氣和,侍者還是第一次聽到師父語氣加重,趕緊跑到庫房去領取師父賬戶上的二百大洋。高鶴年很是過意不去,連忙勸解說:“大師,自古賑災義舉,都是有錢出錢有物捐物,當量力而行,萬萬不可勉強。弟子以為,還得留下那印經的費用吧。”

印光感慨地說:“京津災民受難,正是我輩佛門弟子解囊相助之時。印光慚愧區區二百太少,無異於杯水車薪,豈能因私事減少善款?”

高鶴年帶著法師的二百大洋善款回到上海。狄楚青連夜撰寫文章刊登在報紙上,盛讚法師寧可負債也要賑濟災民的善舉。那些看了文章的人相互宣傳,許多殷實的人紛紛解囊賑災,都說:“印光法師是出家人,兩袖清風,尚且寧肯負債賑災,我們自認富裕人家,能不感同身受嗎?”

在印光大師的感召之下,賑災活動取得了巨大成功,感謝信件時時見諸報端。

民國7年(公元1918)的春天,發生了印光大師生命中的一件大事。徐蔚如居士自從在《佛學叢刊》上拜讀過大師的論文之後,覺得這在整個佛教界有著重大價值,便多方積累搜求,輾轉求得大師歷年以來撰寫的文稿22篇,題名為《印光法師文鈔》在北京印刷公開出版。梁啟超跟徐蔚如是至交蓮友,認定這是匡正衰微世風、於佛門功德無量的大事情,便欣然命筆題詞:“古德弘法,皆窺破時節因緣,應機調伏眾生。印光大師,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誦此後,更進以蓮池、憨山、紫柏、藕益諸集,培足信根,庶解行徵得有下手處。(啟超)具縛凡夫,何足以測大師?過所受益,以策精進云爾。庚申四月八日梁啟超敬題。”

印光大師本來就在江浙緇素中享有崇高聲譽,有了梁啟超的高度讚揚,一時之間,印光大師的大名傳遍五湖四海,這部《印光法師文鈔》被認為是珠聯璧合之作,受到天下僧俗普遍讚揚,大有洛陽紙貴的氣象,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瘟疫橫行京津一帶,印光大師命人收集民間秘方,普救萬民於水火


一天,印光大師和丁福保坐下喝茶,然後說:“我國政局不穩,天災人禍接連不斷,眾生難得溫飽,疾病叢生,以致體質虛弱,卻是不可否認的嚴重現實。我也自知力量微薄,杯水不能澆滅車薪之火。但時常看到街頭貧病交加的老幼,情不自禁想起自己幼年落下眼疾,其痛苦之慘烈,不寒而慄非親身經受怎能體會?後來託終南山僧人送來黃連一味藥物,才得以恢復視力,至今刻骨銘心念念不忘。我於是想到了一個法子,何不蒐集天下簡易驗方,比文鈔更能造福蒼生呢?我不懂醫藥,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丁福保原本是行醫出身,這句話正好說到他心坎裡,頓時驚喜贊同。印光大師這才說:“你出身醫家,務必嚴格把關。印光以為:藥方必定靈驗,藥物務求簡單易,得儘量便宜,使貧富均可受益。”

丁福保回去百般蒐集,列舉了常見的疔瘡、瘧疾、盲腸炎、大麻風諸多疾病,一一列出有效的中醫秘方,以供病人參考選擇。

瘟疫橫行京津一帶,印光大師命人收集民間秘方,普救萬民於水火


丁福保在發行《增廣印光法師文鈔》的同時,將這些民間收集來的中醫秘方附在後面。

幾個月過去,這部記載著許多經驗中醫藥方的《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出版發行,天下緇素普遍歡迎。即便是不信佛的讀書人,也爭相買來閱讀,按著上面的方子,還真救治好了不少人。

(印光大師一生棄絕名利,以身作則,極力弘揚淨土宗,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後人將其與虛雲、太虛、弘一併列,合稱為“民國四大高僧”。想要看印光大師的全傳,請點擊下面的鏈接,佈施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