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什麼品種扇雞好吃?

雙嘉門業


雞的品種較多,品質最上乘的應屬三黃雞。 三黃雞其原義是指黃羽、黃喙、黃腳的雞,此外還要求皮膚也是黃的,這種雞肉質嫩滑,皮脆骨軟,脂肪豐滿和味道鮮美。而現在所稱的三黃雞,不是特指某一個品種,而是指黃羽優質肉雞的統稱。

這類雞包括很多品種,分佈也很廣: 正陽三黃雞屬蛋肉兼用型雞種。體格較小,結構緊湊,具有黃喙、黃羽、黃?的三黃特徵。公雞虹彩橘紅色,全身羽毛金黃色,母雞脛羽黃色,帶金光。

胸圓,肌肉豐滿。     仙居三黃雞被譽為“中華第一雞”,曾得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鐘愛,列為貢品,“三黃雞”的名字由朱元璋欽賜。   仙居三黃雞是典型的地方小型土雞,體形小巧,羽毛鮮亮,又稱“元寶雞”。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雞肉質細嫩,風味獨佳,能在《中國家禽志》種排首位。 廣西三黃雞   又叫信都雞、糯垌雞、大安雞、麻垌雞、江口雞。  廣西三黃雞公雞羽毛醬紅色,頸羽顏色比體羽淺。

翼羽常帶黑邊。尾羽多為黑色。母雞均黃羽,但主翼羽和副翼羽常帶黑邊或黑斑,尾羽也多為黑色。喙與脛黃色,也有脛白色。皮膚白色居多,少數為黃色。 如東三黃雞   如東三黃雞外型特徵:羽、嘴、腳均為黃色,三黃雞因此而得名。

該品種雞屬小型雞種,成年公雞平均體重為2。2-2。5公斤,母雞1。6-1。8公斤。肉質鮮美,香味濃郁。該雞遠在清代已作為貢品供皇室享用。“叫化雞”就是以肥美的育成三苗黃母雞作為原料而製作的馳名大江南北。

涼亭三黃雞   涼亭三黃雞具有骨細皮薄、毛孔細小,肉質鮮美嫩滑、皮細脆、味香濃、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等特點。   該雞嘴、皮、腳均為黃色,頭部較小,雞冠醉紅直立,體型緊湊,羽毛淺黃色有光澤。

母雞20周齡開產,年均產蛋140枚,種蛋受精率95%,受精蛋孵化率96%。 岑溪三黃雞   古典型岑溪三黃雞是廣西供港澳地區的歷史名雞,它體型小巧、外貌華麗、肉嫩骨細、愛啄好動。

  容縣黎村三黃雞 容縣黎村三黃雞是經過本地長期選育,家系培育和品系交配而成的生長速度快的優良三黃雞新品種。   該品種頭部較小,雞冠鮮紅直立,被毛緊實,體型短而實,嘴、腳、毛金黃,肉質細嫩,雞味鮮美。

既適宜於個體小群放養,又適合大規模集約化籠養和平養。 永興三黃雞 永興三黃雞具有生長均勻,飼料轉化率高,抗病力強等特點。公雞羽毛金紅色,龍頭鳳尾,外貌華麗;母雞羽毛深黃色,被毛緊實且色澤鮮豔。

金大叔土三黃 金大叔土三黃雞具有早熟易肥、性狀穩定、抗病力極強等特點。該品種體形矮小、勻稱、毛色純黃、骨細皮薄、皮毛緊湊、單冠,具有“三黃”最典型的特徵。

紅光三黃雞 紅光三黃雞羽毛、喙、腳為黃色;冠直立、眼有神、長羽快;頭細、腳矮、胸寬、腹圓、體軀呈葫蘆形;皮薄色黃、肉嫩味香。   生產性能:種母雞開產日齡為140~150天,體重1。

5~1。6公斤,年均產蛋130~140枚,蛋重38~42克,受精率為92%,受精蛋孵化率為94%。全價料飼養,母雞110~120天上市。 沙田三黃雞   沙田三黃土雞體形矮小,發育好,抗病強,體質結實,皮毛緊湊,有光澤,成年肉雞大小適中,羽毛亮,雞冠鮮紅,喙部黃色;成年公雞羽毛金黃色,尾羽發達似鳳尾,適宜養作閹雞,因其肉質鮮美,早熟易肥,皮下脂肪分佈均勻,骨細皮薄,肉質細膩,入口留香,有地方土雞香味等特點。

沙田三黃土雞 巨東三黃雞   巨東三黃雞保持了傳統的“三黃” (黃嘴、黃皮、黃腳)特徵,雞冠鮮紅直立,頭小嘴短,羽毛豐滿,色澤光亮,體態矯健,體型適中,矮腳細骨,胸肌發達,肉質脆嫩,不論煲、燉、炒、白切樣樣皆宜,味道清香、鮮美濃郁,口感好,土雞風味十足,營養豐富,極受食家的歡迎,市場銷路廣、前景廣闊。

溧陽三黃雞   溧陽三黃雞產於江蘇溧陽。這種雞的特徵為黃喙、黃毛、黃爪,故稱,為蛋肉兼用型地方良種家禽。   大型雞腹下羽毛蓬鬆,尾羽較開張,整個外形略呈方形。眼大有神,眼瞳虹彩呈桔紅色。

具有覓食力強、耐粗飼、抗病力強等特點。其肉質緊密而細嫩,味道鮮美。 信都三黃雞   在廣西眾多三黃雞地方品種中,賀州市八步區信都三黃雞最為出名,主要產於賀州市八步區信都片四個鎮:信都、仁義、鋪門、靈峰,與其他地三黃雞的外貌特徵有所不同,可歸納為一小、二短、三黃,即體型小、腳細短,喙、腳、羽毛均呈黃色,屬優質小型肉用雞種。

此外不有皖南三黃雞、天長三黃雞、淮南三黃雞、寧都三黃雞。  




夏日荷花映蝴蝶


這個是根據個人口味來定的。

烏雞

烏雞又稱武山雞、竹絲雞、烏骨雞(Gallus domesticus),是一種雜食家養鳥。它源自於中國的江西省的泰和縣武山。在那兒,它已被飼養超過2,000年的歷史。它們不僅喙、眼、腳是烏黑的,而且皮膚、肌肉、骨頭和大部分內臟也都是烏黑的。從營養價值上看,烏雞的營養遠遠高於普通雞,吃起來的口感也非常細嫩。至於藥用和食療作用,更是普通雞所不能相比的,被人們稱作“名貴食療珍禽”。美國把它喚為光滑的矮腳雞,烏雞長得矮,有小小的頭及短短的頸項。經過進化及繁殖分佈,現在,在很多國家都有它的行蹤。它們不僅喙、眼、腳是烏黑的,而且皮膚、肌肉、骨頭和大部分內臟也都是烏黑的。由於飼養的環境不同,烏雞的特徵也有所不同,有白羽黑骨,黑羽黑骨,黑骨黑肉,白肉黑骨等等。烏雞羽毛的顏色也隨著飼養方式變得更多種。除了原本的白色,現在則有黑、藍、暗黃色、灰以及棕色。從營養價值上看,烏雞的營養遠遠高於普通雞。泰和是中國烏雞之鄉,其正宗產地在泰和縣武山汪陂塗村。靈秀的山水,哺育了泰和烏雞這一家禽珍品。泰和烏雞體型嬌小玲瓏,外觀有十大特徵,即叢冠、纓頭、綠耳、鬍鬚、絲毛、烏皮、烏骨、烏肉、毛腳、五抓。它集藥用、滋補、觀賞於一體。為歷代皇宮貢品。經檢測含有19種氨基酸,27種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全縣烏雞年飼養量穩定在2000萬羽。

蘆花雞

蘆花雞是優質雞,原產山東汶上縣,體型橢圓而大,單冠。在我國的斑紋洛克稱為蘆花雞,羽毛黑白相間,公雞斑紋白色寬於黑色,母雞斑紋寬狹一致公雞體重約4.5公斤,母雞3.5公斤。生長快,肉質好,易肥育。產蛋較多,年產蛋180~200個,蛋重50~60克、殼紅褚色

特性一:生長期為4-6個月,雄雞體重為2.5kg左右,雌雞體重為2kg左右。

特性二:生長階段的飼養劃分,化分為幾個階段:

(1)育雛飼養階段,從出殼到前二十天,該二十天內飼養飼料均為膨化飼料,無膨化飼料之地最好將飼料燙熟,涼幹投餵,以減少腸道疾病。

(2)初育成飼養階段,從育雛飼養階段完成到後二十天內,該二十天裡飼養階段內可添加20%的青飼料(即白菜、南瓜、胡蘿蔔、芹菜、西葫蘆等、人可食用的蔬菜均可作為該雞食用的青飼料,和玉米麵等雜糧粉碎拌合投餵),各種蔬菜含大量的維生素及各種營養成份,使蘆花雞美味可食性大大增加,又可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

(3)育成期飼養階段,從初育成飼養階段後三個月內,該生成期各種青飼料的添加量可達到45%左右。注意拌料的溼度要掌握好,抓在手裡不散不滴水即可。產蛋期青飼料減至35%左右較為科學。

特性三:蘆花雞食物鏈非常廣,山間的野草鮮花、樹葉草根、草籽樹果、飛蛾昆蟲、蠅蛆、蚯蚓、昆蟲等等均可成為該雞的食物鏈。

特性四:蘆花雞從小活動量大、攀登能力強、飛行距離長。因此,該雞的抗病能力強,體態健美、肌肉發達,該品種雞肉質緊湊、細膩而筋道。

特性五:蘆花雞認巢性非常強,不管白天遊食多遠,夕陽西下時,均回巢上架歇息。因此,很適合不同地方區域(平原、丘陵、草原、山地等)的散放飼養。

柴雞

柴雞肉質堅韌,腿纖細,似乾柴,又常棲息於柴禾之上,故名柴雞柴雞具有耐粗飼、適應性、覓食性、遺傳性能穩定、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公雞6月齡平均體重為2公斤,母雞為1.5公斤;性成熟為6.5個月,8月齡開產;600日齡產蛋量180~210個(7~9公斤),平均蛋重40--42克,蛋殼顏色多為白色、淺褐色;其蛋黃比例大且顏色發黃,蛋清黏稠,色澤鮮豔。

貴妃雞

貴妃雞又名貴婦雞,原產英國皇室,其頭戴鳳冠,身披黑白花羽,天生麗質,被英國皇室定名為“貴妃雞”,專供宮廷玩賞和御用,並禁止民間飼養。其集觀賞、美食、滋補於一身,野味濃,營養豐富,其肉質細嫩,油而不膩,美味可口,富含人體所需的17種氨基酸,10多種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特別是被稱為抗癌之王的硒和鋅的含量是普通禽類的3—5倍,是當代最為理想的食療珍禽,被譽為“益智肉”、“美容肉”、“益壽肉”。各地口服液廠利用它的提取液製成高品質的保健品,能立即見效,作用持久,極為暢銷,如今深受國內外市場的歡迎。

雞肉看起來雖然沒有多少肉,而且沒多大價值,但是在軟骨或骨頭中,可攝取動物膠的結合組織,是含有大量的成膠原及彈性蛋白的,對於血管、皮膚及內臟頗具效果。翅膀內所含大量的維生素A,遠超過青椒。烹調翅膀肉時,應以慢火燒煮,才能發出香濃的味道,而成膠原等有效的成分,也必須以長時間燒煮才可溶化。其表面所產生疙瘩般的小顆粒,有許多人因而不敢吃。單撥去皮後小孩也比較喜歡吃。雞翅含有多量可強健血管及皮膚的成膠原及彈性蛋白等,對於血管、皮膚及內臟頗具效果。翅膀內所含大量的維生素A,遠超過青椒。對視力、生長、上皮組織及骨骼的發育、精子的生成和胎兒的生長髮育都是必需的。雞翅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強腰健胃等功效。尤其適合老年人和兒童、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溼偏重之人;患有熱毒癤腫、高血壓、血脂偏高、膽囊炎、膽石症患者忌食。

三黃雞

身羽毛黃色密佈,公雞頸羽呈金黃色,主翼羽紅夾雜黑色,尾羽為黑色,母雞主翼羽半黃半黑,尾羽為黑色,頸羽夾雜斑點狀黑灰色羽毛。喙為黃色,單冠,公雞冠較高,冠齒5~7個。冠與肉垂呈鮮紅色,眼瞼薄,虹彩呈桔黃色,耳色淡黃。脛、爪呈黃色,無羽毛。體型緊湊,體態勻稱,小巧玲瓏,背平直,翅緊貼,尾羽高翹,狀如“元寶”。頭大小適中。

成年體重(22周齡):公雞:1600~1800g,母雞:1250~1400g;開產日齡:130~150日齡。開產體重:1150~1200g。蛋重:42~46g。500日齡產蛋數:180~200枚。公母配比:1:12~15。受精率為88%~91%;受精蛋孵化率為90%~93%。屠宰率為88.5%;全淨膛率為65%,腿肌率為25.0%,胸肌率18.8%。而現在所稱的三黃雞,不是特指某一個品種,而是指黃羽優質肉雞的統稱。這類雞包括很多品種,分佈也很廣,廣東主要有三黃鬍鬚雞、清遠麻雞、杏花雞、中山沙欄雞、陽山雞、文昌雞、懷鄉雞。上海的浦東雞、浙江的肖山雞、北京油雞、福建莆田雞、山東壽光雞等。這些三黃雞深受國內市場和港、澳、臺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消費者歡迎。然而從羽色來看是不一致的,有淡黃、金黃、紅黃、棕黃、褐黃、以及麻黃、麻褐色等;腳色、喙色和皮膚顏色也不相同;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均有差異。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市場的增加,對肉雞需要量增大,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養雞科技人員根據現代遺傳育種原理和技術,積極開展了培育和繁育三黃雞。自從廣東從香港引進石岐雜雞之後,使肉雞業生產迅速發展,三黃雞數量增加,目前廣東省三黃雞按其生產性能和體型大小,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

(1)廣東地方良種場,俗稱土種雞。

(2)石岐雜、粵黃雞為代表的優質型“仿土”黃雞。

(3)以石岐雜雞為基礎經改良,其生長速度較快,俗稱“中快型”三黃雞。

(4)以粵黃“882”為代表的體型大、生長速度快、含有一定肉用仔雞品種血緣的“快大型”三黃雞。這些三黃雞不但保持傳統三黃雞的優質風味,而且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產肉和產蛋量均提高了。

清遠麻雞

原產於廣東省清遠縣(現清遠市)。因母雞背側羽毛有細小黑色斑點,故稱麻雞。它以體型小、皮下和肌間脂肪發達、皮薄骨軟而著名,素為我國活雞出口的小型肉用名產雞之一。體型特徵可概括為“一楔”、“二細”、三麻身”。“一楔”指母雞體型象楔形,前軀緊湊,後軀圓大,“二細”指頭細、腳細;“三麻身”指母雞背羽面主要有麻黃、麻棕、麻褐三種顏色。公雞頸部長短適中,頭頸、背部的羽金黃色,胸羽、腹羽、尾羽及主翼羽黑色,肩羽、蓑羽棗紅色。母雞頸長短適中,頭部和頸前三分之一的羽毛呈深黃色。背部羽毛分黃、棕、褐三色,有黑色斑點,形成麻黃、麻棕、麻褐三種。單冠直立。脛趾短細、呈黃色。成年體重公雞為2180克,母雞為1750克。屠宰測定:6月齡母雞半淨膛為85%,全淨膛為75.5%,閹公雞半淨膛為83.7%,全淨膛為76.7%。年產蛋為70~80枚,平均蛋重為46.6克,蛋形指數1.31,殼色淺褐色。

杏花雞

又稱“米仔雞”產地(或分佈):產於廣東封開縣。主要特性:屬小型肉用雞種。其體型特徵可概括為“兩細”(頭細、腳細),“三黃”、“三短”(頸短、體軀短、腳短)。雛雞以“三黃”為主,全身絨羽淡黃色。公雞頭大,冠大直立,冠、耳葉及肉垂鮮紅色。虹彩橙黃色。羽毛黃色略帶金紅色,主冀羽和尾羽有黑色。腳黃色。母雞頭小,喙短而黃。單冠,冠、耳葉及肉垂紅色。虹彩橙黃色。體羽黃色或淺黃色,頸基部羽多有黑斑點(稱"芝麻點"),形似項鍊。主、副翼羽的內側多呈黑色,尾羽多數有幾根黑羽。成年體重公雞為1950克,母雞為1590克。112日齡屠宰測定:公雞半淨膛為79%,全淨膛為74.7%,母雞半淨膛為76.0%,全淨膛為70.0%。150日齡30%開產,年平均產蛋為95枚,蛋重45克左右,蛋殼褐色。三大特點:兩細、三黃、兩短,即:頭細、骨細;嘴黃、毛黃、腳黃;身短、頸短。杏花雞肌肉豐滿,脂肪分佈均勻,無論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樣嫩滑鮮甜,尤以白切最佳,因為杏花白切雞,是將雞宰好洗乾淨後,置於攝氏90度微沸的開水中浸熟的,所以皮呈金黃色,油光閃亮,吃起來有清、鮮、甜


楓葉118


據我知道是清遠大扇雞比較好吃,肉質鮮美,在我們這邊也是比較出名的。一般我們都是用那些玉米碎來餵養的,散放養在山裡,有些人放在果園裡,我們也叫果園雞。



yao漂流瓶


鬍鬚扇雞最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