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果你是宋太祖你會篡位嗎,這樣是不道德的嗎?

xfgvc


類似陳橋兵變這樣的事件,晚唐五代十國時已有多次,後周郭威自己也是這麼奪的權,宋太祖效仿而已,不過是最後一次,卻不是第一次。篡位早有預謀,安排替換殿前都點檢就是計劃的一部分,此時柴榮仍在,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死,所以計劃不會是針對小孩的,要發動,柴榮在也可以,未必不敢,後周的精兵就在殿前都點檢手中,何況還有幾個自己方面的節度使。這種事,在那個時代不存在道德與否的看法。


TonyDeng


其實歷史上自下而上的篡權不在少數,有些成功了,有些失敗了。失敗了自然滿門抄斬,成功者有的建立自己的王朝,有些沒蹦噠兩年又被別人篡位了。這還分好幾種情況:

1、弒父奪位 如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劉劭、北魏的拓跋紹、五代十國後梁的朱友珪,風險極大,成功率很低。

2、殺兄奪嫡 最有名的就是李世民殺李建成,終成一代之主。還有秦二世胡亥殺兄扶蘇,至於南北朝、五代十國這些混亂時期就更多了,那些人別說道德,一群精神病患者連最起碼的人性都沒有。

3、叔奪侄位 最有名的就是明成祖朱棣

4、宋太祖這種情況屬於臣奪君位,歷史上也有不少,司馬懿雖然沒有稱帝,但是親手把曹老大的江山給奪了的,後世建立晉朝。王莽篡漢,楊堅建隋都是這種情況。其實沒有什麼道德不道德之說,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形勢所逼,你不奪位,要麼就被別人奪了,要麼就被人殺了。這幾位還是成功的,沒成功的那就不計其數了。幾乎所有的改朝換代都是建立在戰爭和流血之上的,無數屍骨堆積了歷史的江山。真正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時候談論道德,無疑是枉然的。



顧空城


與其說是篡位不如說是順應勢而為。

首先說背景:當時柴榮已經病逝,朝政是幼主和聖人把持。

大臣裡面沒有人真正有能力輔佐的,甚至有奸臣當道,會為了個人利益,去禍亂朝綱。幼主年少無知,聖人心存婦人之仁,不足以擔當重任。

再說趙匡胤:當時任殿前都指揮使,手裡有兵權,更有趙普和趙光義等人盡心輔佐,再者一向愛兵如子,深得人心。

最主要的是趙匡胤,心存百姓,和士兵約法三章,約定進城後不殺戮百姓,嚴守軍紀。

趙匡胤黃袍加身是順應歷史潮流,這樣才會儘快結束戰亂,百姓早點安居樂業。所以並不是不道德。


小飛話歷史


從宋太祖個人而言是道德因素不會去篡位,但是在宋太祖集團中關係到權力和利益,宋太祖不上位,集團成員只是個幕僚或權力不大的職位,但是篡位都能成為天下權貴,這種利益讓集團成員蠢蠢欲動,宋太祖應該知道這些,但是衡量利弊,只有放棄道德


富元製作


會,北周幼皇帝年幼無法掌控朝綱,即使我不取之。他人也照樣奪取。亂世王者,就是得這樣,至於道德不道德就不好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