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科學家說,煤是幾億年前的樹木演變而成的,石油是幾億年前動物屍體演變成的,真的嗎?

生活幫幫人


在遠古時期,地球上絕大多數陸地都被茂密的植被覆蓋。而這些植被在沒有人類的破壞下,死亡後會直接“落葉歸根”。經過成千上萬年的時間,死亡的植被堆積如山。這些植被在地質運動的時候,特別是地殼下沉的時候,被深深的埋入了地下。在地下那種高溫、高壓環境下,植物被碳化成煤。煤炭的多少,和初始植物堆積的厚度有關。厚度越高,煤層就越厚。當然了,現代基本上不可能再形成植物堆積層了,因為人類伐木的能力實在太厲害了。

看看煤層的緊密度?那根本就不可能。最合理的解釋,煤層是“石油”淺析到地表以下,水分蒸發形成的。那為啥煤層裡有樹葉形的化石?去東北,見過玻璃結冰花吧!一個道理。

石油也不是動物屍體演化的。中東,一年產石油多少萬噸?採了幾十年了吧?中東一共多大個地方?一條魚看著挺大,腐爛了,就剩那一小撮,按這個密度,那得方圓幾百公里,上下數千米,密不透風的魚群,地質變化,一次性倒扣在地底下。你見過那麼大的魚群嗎?

這個煤的形成理論基本沒什麼爭議,因為大量證據均證明了這個觀點,比如:

1、形成時間最早的煤和石油,大約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這也是地球生物第一次大爆發的時期。

2、世界上50%以上的煤,均形成於3億年前的石炭紀時期,這一時期是陸地植物大量繁盛的時候,陸地森林覆蓋率達到了60%,是形成煤的最佳時期。

煤不可能是植物生成的,幾億年前的樹要有多高,才能堆積一千多米深的煤礦,植物變成煤是碳化,那煤層一米厚,樹高至少要兩米,一個煤坑深的一千多米,樹也要幾千米高,煤密度實,樹生長需要光合反射,需要生長

動物變成石油更加不可能了,哪有一個深坑堆積幾千米深的動物,就算疊羅漢,自然死動物不可能會的,所謂專家說煤是植物來的,石油是動物來的,是人都想的到,怎麼可能

隨著植物遺骸的不斷增加,高等植物遺骸就變成了泥炭,而低等的就變成了腐泥。隨後被泥土覆蓋,由於盆地地基下降而下沉到地下深處,經過成岩作用形成褐煤,當溫度和壓力隨著深度的增加而不斷增加的時候,再由變質作用形成今天的煤。而石油的形成觀點比較多,有人認為石油是有機物形成的,也就是有人認為就是一些植物腐爛分解之後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形成的。

另外還有一種非生物成油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地球的內部本身就含有許多的碳,而這些碳以碳氫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比重低於水,因此會沿著岩石縫隙向上滲透,形成石油。不過石油的形成應該是可以肯定跟動物的遺體是沒有關係的,它肯定不是動物的屍體形成的,即使石油中有少量的動物屍體,那也是之前偶然掉進去的,和石油本身是沒有關係的。

遠古時期的海洋生物(海洋動物和藻類)在大量死亡後,構成的身體的有機物質就會分解,與泥沙混合形成沉積層,最後在地下高溫高壓的環境下,逐漸變成了液態的碳氫化合物石油。

不管是煤炭還是石油,都是地球上碳循環的結果。地球上的生物特別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固定到自己的身體中,當植物和動物死去後,這些碳就會重新迴歸地殼。而人類對化石燃料的過度開採和使用,就會打破這一平衡,造成空氣中二氧化碳過多,造成全球你氣溫上升,環境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