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同樣做微信群秒殺,為什麼有的店業績翻了近10倍?

同樣做微信群秒殺,為什麼有的店業績翻了近10倍?


疫情之下,實體化妝品店面臨了“有店不能開、有貨難送到”的局面,揪心之餘紛紛展開自救行動。


比如微信朋友圈賣貨、微信群賣貨、騰訊直播賣貨、快手直播賣貨、淘寶直播賣貨、人肉送貨等。其中,同樣做微信群秒殺,有的群冷冷清清,業績悽悽慘慘,有的群卻熱熱鬧鬧,業績不斷攀升,甚至業績翻了差不多10倍。


這到底是為什麼?


同建群,不同“命”


春節前後,為了減少疫情下的損失,門店紛紛讓員工在家賣貨。為了吸引客流,轟轟烈烈的群秒殺活動一波接著一波,品牌連著品牌。然而,拉群容易,賣貨卻難,甚至有的門店被打擊得狠了,對微信群賣貨都失去了信心。


吉艾·知妝優普俱樂部發起人、廣州暄美化妝品總經理謝謙談及,受疫情影響,今年他們給門店的品類管理服務節奏被打亂,因此加強了美麗課堂等線上培訓服務,同時也組織合作門店陸續開啟了吉艾品牌微信群秒殺活動。

同樣做微信群秒殺,為什麼有的店業績翻了近10倍?


據瞭解,一開始有的門店是拒絕的,因為被輪番秒殺活動搞得信心斷崖式下降。


比如有一家擁有40多家店的A連鎖系統,此前做一場微信群秒殺的業績是8萬多,備受打擊。後來A連鎖終於被說服做了一場吉艾的微信群秒殺活動,效果卻讓他大吃一驚。


原來,初期,A連鎖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 ,選了4家門店參與,最終秒殺結束後賣出了8萬多;而此前40多家門店一起參與,都只是這個數,相當於平均單店業績翻了近10倍。重拾信心的A連鎖開始再接再厲,繼續以4個店一組,組織其他門店搞起了群秒殺。


謝謙介紹,兩週前開始在終端組織的秒殺活動中,單店表現最好的業績是一場下來賣出5萬,連鎖店做得好的是一場下來收款超過20萬。


同樣的門店,換了一套打法,就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見不是群秒殺吸引力不再,而或許是操作出了問題。


撒新網,精捕撈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被人莫名其妙拉進群的體驗,實在談不上美妙,被莫名其妙拉進群的顧客同樣如此。有的秒殺群總是不活躍,基本上只有門店自說自話,自然難有好成績。


謝謙分析談及,究其原因,一是有些門店已經組織了一輪又一輪類似的活動,同一群顧客被反覆折騰;二是有些門店對消費者滿意度管理、商品組織、營銷規劃、後期消費者意見處理等不太重視,等到要賣貨時才臨時抱佛腳,消費者肯定不買賬;第三是毫無互動,粗暴刷屏賣貨。


吉艾的群秒殺,則可以概括為撒新網,精捕撈。首先,活動基本上不用門店用過的老群,而是新建一個。


其次,建群后會和群內顧客一一詳細溝通,瞭解他們的肌膚狀況和需求狀況,做到精準把控。


第三,秒殺不能光搞成賣貨會的形式,而是先借美麗課堂和顧客分享應時應景的內容互動,比如春節期間肌膚容易出現哪些問題、有哪些護理的注意事項、可以如何搭配產品護理等。


因為顧客更關心的是她需要什麼,用什麼才好,而不是隻聽到門店不停輸出有哪些產品在做秒殺促銷。這樣一來,秒殺活動的轉化率自然容易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