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6-11歲孩子的認知發展特點

各位爸爸媽媽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看6-11歲孩子的認知發展表現出什麼樣的特點呢。‍

6-11歲孩子的認知發展特點


首先我們來看兒童注意力,記憶和思維的發展

6-11歲孩子的認知發展特點

小學兒童注意的選擇性,分配性和計劃性都有所發展。首先選擇性方面,兒童更善於有意識地注意刺激中那些與目標有關的方面。換句話說,孩子的抗干擾能力增加,其次,善於分配注意了。例如,要求兒童對不同顏色和形狀進行分類。5歲以下的孩子只能對一個維度進行分類,要麼按顏色,要麼按形狀,無法進行轉換。而到了小學階段,孩子可以進行轉換,尤其是三四年級,兒童的轉換靈活性會有很大的發展。這就能理解為什麼讓孩子停止做一項事情,兒童會有一定困難,因為兒童的靈活轉換能力還沒發展起來。最後,兒童注意的計劃性在小學會有明顯提高。與幼兒相比,小學生能夠更全面地瀏覽、描繪詳細的圖畫和書面材料,並找出其中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在包含多個部分的任務中,他們能按照某種順序決定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值得注意的是,兒童的注意經常帶有情緒色彩。他們容易為一些新異刺激所激動而興奮起來,而且注意的外部表現很明顯,比如雙眼直視,眉毛上揚。因此引導孩子注意力的發展,要充分利用兒童的興趣、材料的直觀性、兒童的情緒態度調動兒童的無意注意,而且要防止分散兒童注意的因素。

6-11歲孩子的認知發展特點

小學以前,兒童的記憶以無意識記憶,機械記憶為主,比如一首兒歌,一首古詩,聽了多次以後,就能背誦出來,但是這時兒童的記憶是無意識的,通常並不理解背誦內容的含義。然而到了小學,兒童有意識記憶,理解記憶逐漸佔有主導地位,機械識記和理解記憶的效果都隨年齡而提高,但理解記憶效果更好。幼兒基本上不會自發地使用記憶策略,8歲左右處於過渡期,10歲以上的兒童基本上能有意識地,自覺地運用一定的記憶策略來幫助記憶。比如,兒童知道不斷重複記憶材料直到記住,這叫複述策略。複述是兒童使用較早的一種記憶策略。在5~10歲,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發地使用複述法進行記憶的兒童越來越多,超過一半的7歲兒童、85%的10歲兒童都會採用這種策略,而且採用這種策略進行記憶的效果也更好。到了小學高年級,就是11歲時,幾乎所有的兒童都會使用這種策略。兒童較晚才會運用組織策略。組織策略,就是找出識記材料間的意義聯繫,並根據這種聯繫進行記憶。比如現在流行的思維導圖就是一種很好地實現組織策略的方式。小學三年級左右的孩子,兒童還不能自發地運用這種策略。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地使用這種策略。例如,讓兒童識記下列材料:桌子、椅子、筷子、盤子、鮮花、青草、樹木,如果運用組織法,就可以根據它們之間的意義聯繫,分成三類:傢俱、餐具、自然事物。

6-11歲孩子的認知發展特點

小學高年級的孩子才會有意識地運用精細加工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就是通過聯想等方式為沒有意義聯繫的材料人為地“加上”一些聯繫,從而使之成為有意義聯繫的材料,以便於識記。比如,清軍入關是1644年,可記作“一溜死屍”。這叫諧音聯想法。這些策略都可以通過訓練實現靈活運用的目的,尤其小學生可以在他人的指導下學會使用這些策略和所謂的記憶術。

6-11歲孩子的認知發展特點

關於思維,6-11歲兒童的思維抽象性有了很大發展。兒童知道一個事物經過變化之後,還可以回到原來的狀態。比如兒童知道一塊膠泥在改變形狀之後,還可以再變回原來的形狀。兒童知道一個維度的變化會被另一個維度的變化所補償。比如,兒童會指著一塊小而厚的膠泥和一塊大而薄的膠泥說,這塊膠泥雖然大了,但是變薄了,那一塊雖然小了,但是變厚了。兒童的分類能力有了很大發展。剛開始只根據事物的表面特徵分類,比如顏色,形狀,慢慢地可以根據抽象特徵分類,比如用途和功能。然而,整體上,6-11歲兒童的思維表現出從具體到抽象過渡的特點。低年級兒童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為主。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兒童的教材通常是圖文並茂。隨著年級的升高,兒童對抽象材料的注意逐步發展,這時直觀的事物在引起兒童的注意上仍然起著重大作用。所以我們經常說三四年級是小學階段最關鍵的時期,其實主要原因是這個時期思維的發展開始向抽象思維過渡。比如,一二年級在學習簡單的詞彙時,都要輔以形象直觀的圖片,到了五六年級,孩子不需要藉助圖片都理解諸如社會、制度、紀律等較為抽象的詞彙了。再比如,在推理任務中,有顏色和長度不同的小棍A,B,C配對給兒童看,其中,“A>B,B>C”,要求他們在心理上對A和C之間的關係進行推理。結果,直到8歲左右,兒童才能較好地完成這個任務,他們看到小棍A比B長,小棍B比C長,從而在心理上做出推論:小棍A比小棍C長。然而,如果題目換為“如果A>B,B>C,那麼,A與C是什麼關係?”,許多兒童可能會有困難,因為這類問題脫離了具體事物或形象的支持,是對抽象符號的操作或運算。因此小學期兒童還不會像青少年和成年人那樣,脫離具體的事物或形象,對假設性的、抽象的問題進行運算,或者還很難以假設的形式完成這個任務。

6-11歲孩子的認知發展特點

小學階段兒童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因此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相信是我們每個家長都極其關注的。讓孩子愛上學習,換句話說就是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就是為了什麼而學的問題。

這裡我想談兩點,首先就是要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而不是外在動機。內部動機指個體對所從事的活動本身有興趣而產生的動機。這種活動能使個體獲得滿足, 也是對個體的一種獎勵和報酬,個體從事這種活動時不需外力作用的推動。比如,孩子在閱讀中獲得的滿足感,在數學解題過程中獲得的成就感,這些都屬於內部動機,而外部動機比如,父母的獎勵和懲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這些都是外部動機。我們要激發孩子的內部動機,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和力量。正如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所說,好孩子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為什麼內部動機這麼重要呢?因為這個時代的變化,孩子的基本需要都能滿足了,他們更在意高級的精神需要的滿足。我們現在的時代文化上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自由,越來越多元,不再去崇拜某一個固定的生活和活法,各種各樣的活法都會存在。對於七八十年代的人來說,內在和外在匱乏特別多,我們的學習動力更多的來自於外在的刺激,比如生存的壓力,權威的認同。有一次,我和我兒子聊天,我說我小時候學習特別用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來到大城市,才能來到北京。結果兒子說,那我們已經在北京生活了,我就不用努力了吧。所以就會發現我們那個年代的學習動機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孩子了。所以總是出現家長對學習很急,但是孩子不急的狀況,因為這個動力並不是來自於孩子的需要,而是來自於我們自己的需要。現在的孩子不再出於匱乏感,而去做很多事情。他們比我們天然就有安全感和內在的滿足感,他們得到的愛和肯定比我們多得多。因此他們既沒有生存的壓力,也不需要得到權威的認同。那這個時候什麼才能激勵他們呢?

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說,現在的孩子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有很好的滿足,因此他們需要更多的認知、審美、歸屬感,意義感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所以說,孩子們如果愛學習的話,他一定是內在的動力被激活了。我們看現在的學霸和以前的學霸,現在學習好的孩子,也會是一個特別有主見,很會玩,各方面都很優秀,很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的孩子。而我們以前的很多學霸,被稱為書呆子,只是學習好。這個就是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激發出來的不同狀態。一個真正的學霸,一定是他真正愛學習,他從學習裡面體會到了很多的樂趣,而且他的堅韌性和持久性也特別好。而外在動機激發的孩子,一旦達到目標,很容易就找不到生活的目標和方向,就會充滿迷茫。北京大學的徐凱文老師發現北大有30%的學生有“空心病”,他們缺乏價值觀,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一位高考狀元在一次嘗試自殺未遂後這樣說到。“學習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學習好,工作不夠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說因為學習好,工作好了我就開心了,我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我總是對自己不滿足,總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這樣的人生似乎沒有頭”。這樣的一個現象,在我看來主要原因是這些學生一直以來都是外部動機,而不是內部動機。
概括來講,如果孩子的學習主要是出於對學習的熱愛,那麼孩子的滿足感,幸福感和意義感都會比較強。

6-11歲孩子的認知發展特點

那如何激發內在動機呢?就是要發現並擴大孩子的優點和興趣,並讓孩子有成功體驗,這就是我前面所講的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力量感,讓孩子找到由內而外的力量。

換句話說,就是要守護好孩子的渴望和熱情。有一位老師曾分享過一個真實的案例。就是他發現一個學生,對於種植養護植物非常感興趣。雖然他的學習成績,包括他的生物的成績都很差,但他喜歡動手操作。老師呢就給他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會,就是讓他照顧班裡的5個花盆。老師給他提供了花盆、土和一些工具,還給他一些植物的種子由他來種植和照顧。結果孩子在照顧植物的過程當中,把班裡的環境也美化了,同時贏得了大家的讚賞。同學們說,哇你還會做這個呢,那麼你怎麼知道這個什麼時候要澆水?你怎麼知道他的這個種子需要什麼樣的發芽的條件?你怎麼知道這時候要除草,那時候要去施氮肥或者是鉀肥。結果這個孩子會現,當他要把這個植物養護好的時候,他需要更多的生物知識,這些生物知識會幫他,把這個植物養得更好。結果他在學習植物知識的時候,他發現其實學知識也沒那麼枯燥,也沒那麼難,他找到了一種持續的探究的學習動力。最後,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他居然在他們班,生物成績考到了第一名。上面就是一個特別好的例子,告訴我們如何抓住孩子的興趣,激發他內在的學習動力。

在激發孩子學習動機的時候,注意合理使用獎勵,避免將內在動機轉化為外在動機,避免德西效應的發生。

簡單地來講,就是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就不要使用各種外在獎勵。這個德西效應講的是,有一個老人,到一個小山村去休養。他的後花園非常漂亮,希望能夠有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環境。可是因為他的花園非常漂亮,於是就有很多小孩子在此玩耍,打鬧,聲音非常吵鬧。這讓老人休息不好。為此,他感到非常的苦惱,他哄趕,修柵欄都沒有效果。後來他苦思冥想,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在某一天,這位老人對孩子們說,孩子們,你們在此玩耍,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快樂,為此我要獎勵你們。你們在此盡情的玩耍,盡情的吵,誰的聲音大,誰玩得最高興,我就給誰獎勵十塊錢。孩子們沒想到吵鬧居然可以有獎勵,多開心呀!當天,老人給了聲音最高最洪亮的人十塊錢。這樣過了幾天,孩子們每天都很開心。但是幾天之後,老人找到孩子們說,孩子們,我年齡大了,沒有那麼多錢了,所以說你們在此吵鬧聲音最大的人,我不能再給你們十塊錢,只能給你們五塊錢!孩子們心裡不願意,但是總算還有五塊錢可以拿,因此還是繼續在這裡玩耍。就這樣又過了幾天。老人又找到孩子們說,孩子們,你們願意在一起玩兒就玩兒吧,我只能給你們一塊錢了。這時,有一部分孩子說我辛辛苦苦在一起玩,才給一塊錢,我不玩兒了。又過了幾天,老人對孩子們說,孩子們,我真的沒有錢了,沒那麼多錢了,因此你們願意在這兒玩兒就玩兒吧,可是我沒有錢再給你們了。孩子們一聽不幹了,我辛辛苦苦在這兒玩耍,讓你高興,讓你快樂,你一分錢都不給我們。我們不在這玩了,我們換個地方玩兒去。於是不需要老人的哄趕,孩子們就再也不在此玩耍了。這個效應給我們的啟發就是,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不要用外部獎勵;當然如果是一些不好的行為,採用外在獎勵的方法使行為消失是個很棒的主意。

關於孩子的學習,第二個我想分享的是,孩子在學習中的很多問題,表達的是對父母無聲的憤怒和反抗。比如有一位家長,她是名校英語系畢業。千百次地跟孩子強調學習英語的重要性,馬雲就是學英語的。如果你學好英語,就可以像馬雲一樣,我會好好獎勵你。並且手把手教孩子學英語,孩子一丁點的錯誤在她面前都會現出原形,被糾正的不厭其煩。孩子經常可憐兮兮地問媽媽,我可不可以玩一會。都被她嚴厲喝止,理由是不務正業。有這時間怎麼不去做作業,怎麼不去學英語。在她長期孜孜不倦的幫助下,她兒子的英語成績,終於排到了全班倒數第一。用她兒子的原話說:看到英語書就很煩、只想睡覺,聽英語課注意力沒辦法集中,看英語老師講課,好像自己聾了一樣,只看見嘴在動,沒有聲音。這個案例裡父母的過渡控制引起了孩子的反抗。還有的孩子通過學習問題幫助父母調節關係。比如有一位母親因為孩子的學習問題來到諮詢室,談到兒子帶給她的煩惱,氣呼呼地說到“做作業就像要了命!哄、騙、罵,氣極了打他兩巴掌,都不行。明明一個多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非要拖到12點1點。上了一整天的班回來,累到虛脫,還要為了做作業和他鬥,真的很崩潰”。後來諮詢師問她8歲的孩子“你怎麼看爸爸媽媽總是為了你的學習吵架?”結果孩子說,“我是他們的藉口,沒有我的學習問題,他們就不知道怎麼和對方說話。”“因為每次我媽都用我的學習做藉口,她想叫我爸回家,我爸不回,每次必須說我又怎麼怎麼不聽話,要他回來管,他才會回來。”孩子氣鼓鼓的說。這裡我們看到,孩子的學習問題其實是父母的關係問題。所以很多孩子出現的學習問題只是表象,深層的是父母本身的問題。因此

,我一直反覆強調父母的自我覺察和自我成長。父母沒有成長好的話,孩子很可能會稱為問題的出口,因為孩子天生在情緒方面極其敏感而且極其願意幫助父母,以獲得父母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