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澆豆角適合衝施硝酸鈣嗎?

捨得隨德


豆角的話,不建議你用硝酸鈣,下面介紹一下注意事項,

硝酸鈣最適宜施用於甜菜、馬鈴薯、大麥、麻類等作物,而且廣泛適用於各類土壤,特別是在缺鈣的酸性土壤上施用,其效果會更好。

每粒硝酸鈣中均勻地含有11.8%氮(硝態)及23.7%的水溶性鈣,有利於作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增強瓜果蔬菜抗逆性,促進早熟,提高果菜品質,在農業上被廣泛用於基施、追施、衝施和葉面噴施,還可作無土栽培的營養液。

使用硝酸鈣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硝酸鈣的噴施濃度一般為0.25%~0.5%,特別是添加萘乙酸等生長調節劑的時候,會有助於作物對鈣的吸收和利用。

2、硝酸鈣作為追肥使用的時候,因為硝酸鈣肥料的養分比較容易流失,所以要少量多次使用,避免不必要的肥料浪費。

3、硝酸鈣肥料做基肥使用的時候,可以與腐熟好的有機肥料、鉀肥和磷肥(如過磷酸鈣)一起搭配使用。

再說下豆角肥水條件管理

豆角的第一花序抽梗至開花期,一般不澆水也不追肥,以控制豆角營養生長過旺,促進豆角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協調發展。

當豆角第1~2花序坐莢後,要開始追施開花結莢肥,澆開花結莢水。豆角植株下部花序開花結莢期間,半月澆一次水,每次澆水隨水每畝衝施磷酸二銨7〜8千克。

豆角中部花序幵花結莢期間,10天左右澆一次水,每次隨水每畝衝施三元複合化肥10 ~ 13千克和發酵腐熟雞糞100千克。豆角上部花序開花結莢及中部側蔓翻花結莢期間,視土壤墒情,10天左右澆一次水,每次每畝衝施尿素和硫酸鉀各7 ~8千克。豆角整個持續開花結莢期,保持畦面膜下3釐米以下的土壤溼而不幹,植株不顯示旱的現象。






農村孫鐵蛋兒


非常開心能回答你的問題!

豆角的生長髮育一般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發芽期,幼苗期,長蔓期,開花結莢期。然後每個時期需要進行不同的管理方式。

第一 播種育苗種子發芽

播種前我們需要根據各種季節的氣候條件選擇適當的品種。播種前我們對種子進行挑選,保證苗全苗壯。大棚的話一般實行育苗移栽法,可充分的保護根系不被損傷,在育苗期它的苗齡一般在20~25天左右,一般會在冬至前後進行育苗。種子發芽所需要吸收的水分,不能超過種子總數的50%,如果水分過多的話會引起爛種,我們在陸地種植上播種期應該避開連綿陰雨天跟較低溫的天氣,同時我們要控制土壤的水分,並要為種子萌芽出土提供一個疏鬆透氣的環境。從種子種下到子葉出土主要靠種子內的養分發芽分解後使用,這個階段是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

第二 剪苗定苗

在出苗率不高的情況下,我們要及時的檢查,不缺豆角的定苗間苗,定苗應該在出苗後的4~5天內進行,以減少那些斷根率,提高一苗的成活率,合理的密植是我們豆角獲得高產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 整枝引蔓

我們要在幼苗長到30~40釐米時,在豆角進行幼苗階段時我們就應該搭架,可以採用人字形,搭架的步驟分別是每隔5米左右支一根柱子,另一根竹竿在離地面1米5左右,我們要用鐵絲將兩根竹竿以對稱的方式,插上竹竿,將交叉的竹竿與鐵絲綁緊,整枝引蔓應該在晴天的上午10點以後進行,以免出現斷蔓,豆角主要靠主蔓結莢,所以我們要在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旁邊摘去側葉,增加主蔓的花序數,以豆角的產量,如果植株生長過旺,會影響通風透光,我們要適當的摘出一些老葉,還有一些病葉。整枝引蔓的這種方式比較方便,容易操作,然後它的性能也很優良,有很好的防蟲公害的作用,比較利於豆角的生長。整枝的時候我們應該把頂芽摘掉,調節營養,然後控制主蔓,讓主蔓更加有利的生長,促進下方的下面的花芽生長以及形成。

第四 科學施肥

如果是氮肥的話會引起土壤,它比較喜歡鉀肥,磷肥我們要控制氮肥的使用,增加磷肥,鉀肥。豆角的生長需求的肥料數量比較大,我們對磷肥的要求也比較高,我們要根據土地情況實際進行操作。豆角幼苗時應施尿肥兩次,其中氮磷鉀含量,需要達到25%。如果可以,我們要多使用農家肥和複合肥,將磷酸鈣混合使用。豆角開花結莢時,需要的肥料較少,在出苗5~7天時我們要施糞尿,糞尿水各一次,促進幼苗的生長。在開花結莢前可根據具體情況追加糞尿一次。在豆角的生長盛期間,我們要追加複合肥一次,盛莢期後我們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追施糞尿,促進繁花延長採收期。

第五 適宜的水分

豆角的生長髮育對水分的需求會慢慢變多,前期幼苗需水較少,如果土地積水會引起根部腐爛死苗,開花結莢後,它的需水逐漸增多,要保持土壤的溼潤,如果遇到乾旱天氣,我們要及時地澆地,以減少落花,提高結果率,增加產量。

第六 病蟲害防治

這個階段主要是防病蟲害,這個階段我們要適當的打一些除草劑,還有清除豆角苗之間的雜草,及時清除豆角田間的雜草,在田地控制的時候進行藥物噴灑,在日常種植的過程中,我們要加強有機肥與氮磷鉀肥的,結合使用,進行農藥噴灑後我們要間隔足夠的時間進行採摘,減少農藥的殘留量。

第七 合理的採收

豆角開花,結莢時間較短,一般又加上長到10~12天,便可採收。採收的時候,主要以那些豆角飽滿種子顯露為標準,如果採收太早會導致我們的產量降低,如果採購太遲的話,容易造成豆角纖維化,品質下降,產量下降。採收時我們要注意不要傷害其它的花絮,花芽和蔓葉。

相信以上的一些種植技術,會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


熱愛生活的小陳


豆角的根系較發達,但是其再生能力比較弱。側根稀少,根瘤也比較少,固定氮的能力相對較弱。豆角根系對土壤的適應性廣,但以肥沃、排水良好、透氣性好的土壤為好,過於黏重和低溼的土壤不利於根系的生長和根瘤的活動。豆角對肥料的要求不高,在植株生長前期(結莢期),由於根瘤尚未充分發育,固氮能力弱,應該適量供應氮肥。開花結莢後,植株對磷、鉀元素的需要量增加,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增強,這個時期由於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量增加。

相關的研究表明:每生產1000公斤豆角,需要純氮10.2公斤,五氧化二磷4.4公斤,氧化鉀9.7公斤,但是因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豆角生長過程中需鉀素營養最多,磷素營養次之,氮素營養相對較少。因此,在豆角栽培中應適當控制水肥,適量施氮,增施磷、鉀肥。豆角不能用尿素或者碳酸氫銨等釋放銨根離子的肥料,因為銨根離子抑制豆角根瘤菌對氮元素的吸收。



小江蘇大美夏都


底肥對蔬菜生長極為重要,豆角對鈣、硼、鋅、鉬等比較敏感,底肥中也要注意補充,每畝可用硝酸鈣20~30公斤。一般可兩年輪作一次,換茬種植尖椒、茄子、黃瓜等非豆類蔬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