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把嬴政劉徹李世民趙匡胤關在密室裡,只能活一人,誰會最先被玩死?誰能笑到最後?

薛白袍


這個問題非常的有趣,看了個位大神們的回答,都非常的精彩,結果可謂是百花齊放滿園春。今天筆者也來給大家講講我的分析,認可的請順手給個贊!


首先,我們從武力值來分析這四個人誰能走到最後?

論武力,最厲害的非趙匡胤莫屬,他所獨創的一套太祖長拳,就可以說明趙匡胤的武力值爆棚。在我國曆史上的帝王中,可以稱之為武學宗師的就只有趙匡胤一家,別無分號,趙匡胤在武學上的成就,其他三個人加起來都不是對手。再一點,趙匡胤是武將出身,帶領手下將士南征北戰,在這一點上,只有李世民可以與趙匡胤比肩,其他兩位無一能與之抗衡。


其次,從智謀上去分析,這四個人會整出什麼樣一個局面出來?

嬴政千古一帝,智謀是非常高的,一統天下不單單需要魄力還需要有頭腦,合縱連橫,然後各個擊破是他的拿手好戲。趙匡胤最強,嬴政會聯合其他兩個人先把趙匡胤給幹掉,然後再把李世民幹掉,最後就是和劉徹單挑。

趙匡胤人雖然看起來人畜無害,但是用起計謀手段來,可以說是大師級的存在,歷史上的“杯酒釋兵權”讓對他有威脅的肱骨大臣們,心甘情願的放下手中的大權解甲歸田。這一手太極玩得很溜,就算嬴政想要聯合其他兩人,趙匡胤也會有對應之策。在智謀上劉徹和李世民是最弱的。


最後、從心狠手辣,辦事風格來說

這一條最厲害的是李世民,為了搶到皇位,可以把自己的親兄弟毫無情面的殺掉,然後逼迫自己的父親讓位於他,心狠手辣,堅強果斷讓李世民成為了一位優秀的帝王。反觀嬴政的焚書坑儒、劉徹的巫蠱之禍、趙匡胤的陳橋兵變對於李世民來說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綜上所述,最先被淘汰的將是劉徹,因為劉徹要武力沒武力,智謀也是最低;其次就是到淘汰武力值最低的嬴政;最後由李世民和趙匡胤單挑,趙匡胤有一身武藝在,所以笑到最後的就是趙匡胤。


瀚海說史


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都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傑出的君主,每位在歷史上都起到了轉折性的作用。他們既是英雄人物,也是飽含爭議的諸多歷史事件的始作俑者。

如果他們同處一個密室,且只有一位可以活著出來,那麼誰會勝出?四位對決究竟誰能笑到最後?孤獨求敗呢?

秦始皇嬴政

秦國在商鞅變法後走向了強盛,嬴政繼承了先人的傳統,繼續奮發圖強,攻城略地,四處征伐。在統一天下後,他廢除了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頒佈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法令。在秦始皇的領導下,大秦帝國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並修築了巍峨雄偉的萬里長城,創造了可以傲視中華上千年的不世之功。

嬴政善於用人,手下能臣良將眾多,大軍事家尉繚規劃了統一大略;大將王翦、王賁攻城略地,百戰百勝;丞相李斯管理政務,有條不紊。

假設秦始皇等四人陸續走進密室,進入前都得到了一個消息:“走出密室的只能有一位!”。此刻大家都會立刻警覺起來,畢竟活著的只能有一人。

嬴政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自稱皇帝的君主,保持著素來的霸氣與威嚴,第一個開口:“誰願聽吾號令乎?”毫不內斂的他相當的自信,心想我怎會是砧板上待切的魚肉?這份盲目的自信,來自於他一統天下的底氣,唯吾獨尊的傲氣。

實際上,嬴政沒有親自參與過戰爭,個人武力戰鬥值相比其他三人都低,畢竟連一個小小的刺客荊軻都嚇得秦始皇,繞柱子跑了幾十圈。同時,嬴政不瞭解其他三人,對可能出現的危險預判明顯不足。驕傲自大,最終害死了秦始皇。

宋太祖趙匡胤、唐太宗李世民聽完始皇帝的話,面面相覷,默不作聲。漢武帝劉徹第一個跳出來:“爾何德何能?安敢令吾?”

劉徹是誰,大名鼎鼎的漢武帝,其性格同秦始皇一樣,可不是什麼內斂之人。當年和衛青等將領在上林苑涉獵排兵佈陣,戰鬥力明顯強於嬴政。嬴政還未反應過來,劉徹快速上前,將始皇帝擊斃當場。

嬴政雖然有統一六國的才能,擅長權謀,御人,只可惜過於驕縱自負,遇上同樣性格的劉徹,自然是第一個被絕殺。

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受五代時期周世宗柴榮的器重,逐漸掌握了軍權。柴榮去世後,他便假傳消息,說契丹來犯,率軍出征,獲得了實際兵權,發動了“陳橋兵變”,可見其心機之深厚。

趙匡胤心想:“好菜不怕晚,來個坐山觀虎鬥,等劉徹和李世民分出勝負的時候再動手。”趙匡胤相對溫和,歷史上曾經上演了“杯酒釋兵權”的好戲,他就又想故技重施,見機行事。

趙匡胤從腰間拿出一壺好酒:“來來來,喝酒,不管最後誰走出密室,今朝有酒今朝醉”。

劉徹本就生性多疑,歷史上就因為懷疑有人要用巫蠱害他,就引發了著名的“巫蠱之禍”。結果,漢武帝害死了自己的兒子、皇后和長安城數萬百姓。而李世民不顯山不露水,是一個心機比趙匡胤還深沉的腹黑之人。不管是自導自演也罷,還是李世民真的被李建成、李元吉下毒也好,李世民飲酒中過毒,還曾吐血數升。

兩人一看趙匡胤請他們喝酒,不免心中暗想:“酒裡不免有毒。”兩人表面說喝,可都沒去接,李世民趁機給劉徹使了一個眼神。劉徹立刻明白了,趙匡胤可是戎馬一生的武將,真刀真槍幹起來,我們二人可能都打不過,必須聯合呀。

其實,酒裡並沒有毒,趙匡胤只是想用懷柔的老套路借題發揮罷了。可惜,這次選錯了對象。而且,畢竟是四人中僅有一人可以活著出去,並沒有什麼共存的機會,趙匡胤的仁慈徹底害了他。

趙匡胤把酒斟上,遞給兩位:“讓我們飲酒暢談,切磋治國之道……“”還沒待他說完,李世民上前一個鎖喉,劉徹摁住趙匡胤的手臂。在劉、李二人的同時進攻下,宋太祖趙匡胤一命嗚呼。

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很能活呀,到70歲才死,可見身體素質不錯。而且,武帝也好武、好遊獵、好戰,功夫、謀略相對而言都很強悍。可是,還是沒法跟曾經浴血疆場,曾獨騎單挑突厥可汗的李世民相比呀。

劉徹心想:“現在對手只剩李世民,武力我鬥不過他。而且,我的實力,李世民非常清楚。我們智力相當,嬴政被絕殺的時候他默不作聲,趙匡胤請喝酒時,他也能及時防備,的確是個難纏的對手。 ”

劉徹思慮的對,但劉徹的弱點來自於他偏信鬼神之說,常常搞起求仙活動。太子等人死於巫蠱之禍的很大原因,就是他太痴迷於方術。劉徹正因找不出對付李世民的計策而心有苦惱時,李世民開口說話了:“早前曾遇到一位仙人朋友,名叫袁天罡,乃是畫上仙女所生。此人,可未卜先知,可幫人達成所願,不知武帝願意聽否?”
劉徹頓時兩眼放光,當即興趣提起:“真有此事?細說來聽聽。 ”好奇害死貓,劉徹要徹底報廢了。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早年征戰沙場,手下謀臣武將數不勝數,袁天罡正是李世民麾下的智囊。傳說袁天罡善“風鑑”,即憑風聲風向,可斷吉凶,累驗不爽;又精通面相、六壬、五行等等,才能非凡。

李世民娓娓道:“我的朋友袁天罡和其弟子李淳風都是神仙,曾和我一起出遊,看見河中有兩隻分別為赤毛和黑毛的馬。我們便打賭哪隻馬先入河。袁天綱佔得離卦,離為火,便斷言是火般赤毛馬先入水。李淳風則認為,遂木取火,應先見黑煙才見火,應該是黑毛馬先入河。結果李淳風猜對了。但李淳風卻謙稱,如果不是袁天罡,他就不能推算出煙和火的奧妙關係了。”

劉徹正聽得入迷,李世民嘴角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閃過。劉徹思緒還沒轉過來,便被李世民瞬間殺死當場。

李世民的皇位得來的並非名正言順,射殺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並誅殺兩人諸子,逼父禪位得到。他同時給李建成帶上了很多不該有的“帽子”,其權謀老辣也險惡。劉徹可以猜到李世民不簡單,可當李世民說出神仙預測未來之事的時候,提防之心就慢慢瓦解了。

最終,還是武功、謀略、腹黑兼備,甚至到了登峰造極之地步的李世民笑到了最後。

正所謂,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縱使嬴政統一了六國,但其武功、權術並非自己謀劃,他就是一個英明的決策者、粘合劑,行事作風上夠狠而已。而且過於自大,想萬世不朽,可在死後秦朝卻“洪水滔天”,快速滅亡。在密室這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絕境求生的環境中,其他各位又豈能坐以待斃?所以,其他三位反而用嬴政的合縱連橫之術制約他。

趙匡胤破敵無數,但致命缺點是較劉、李太過仁慈,正所謂先下手為強,失了先機,才會被劉李聯合整死。

而李世民和劉徹都是心狠手辣之人,可是李世民有實戰經驗,而且更懂得察言觀色、投其所好。李世民能夠笑到最後,最終走出密室,得以繼續和武媚娘花前月下,吟詩作賦,也就不足為奇了。


奕天讀歷史


密室……

劉徹對李世民說:趕緊把趙匡胤弄死,不然我就殺了我的宰相李蔡的第六個兒子李崇寧,讓你斷了祖宗。

李世民:好,我弄死他!

李世民對趙說,過來自己解決吧。不然我弄死大唐所有姓趙的。

劉徹聽了不禁笑道:沒文化,好可怕😱

趙不信,一個撲身過來,掐住李的脖子,讓其說不出話來。

……激戰……

結果趙匡胤反把李世民弄死了……

趙匡胤笑眯眯地走向劉徹,嘴裡囔囔著:今兒我不弄舍你才怪……

劉徹答:你再動一步,我立馬刺死武陵侯趙周。

趙匡胤:我祖先是管家和趙周小妾私通所生,這辦法你嚇唬不了我

劉徹:沒事,我加碼,滿門或者族滅……

……

話音未落,趙撲通跪倒

原來李世民詐死,趁趙不防備,一個通背拳,立斃趙。

李世民拱手作揖對劉徹說,按您的吩咐,我殺了趙匡胤,不過這密室只能活一人。我又不能殺您,我給您磕個頭,我就自殺,希望您對我的先祖好點。

說完站在劉徹五步遠的地方,朝劉徹跪下去。

只聽嗖的一聲,從李世民脊背發出一柄暗器。直穿劉徹咽喉……

李世民走出暗室,向隨從朱九一說,媽的我連我親兄弟都敢殺,想用未曾謀面的祖宗要挾我來,我呸。

朱九一道:二爺高明啊

李世民:哪天我當了皇帝,我就讓你當我的太監總管,哈哈!如果你對我不忠心,我的後人一定滅你的後人!

公元1022年,朱溫滅唐稱帝。

公元1644年二月,闖王李自成滅明,崇禎弟懸於景山歪脖樹。

直到新中國成立……


痴農山人


個人的結論是,趙匡胤一個就一次性地幹翻了另外三個,最後活下來的是他。而最先被幹掉的,也許是李世民

張豐毅版李世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四位皇帝所呆的密室也是一個江湖。既然是江湖,就一定有它的生存邏輯和自然法則。

四人困於一室,最後只有一人能活,這就是就是“養蠱”或者“馴獒”的做法,血腥殘忍之餘,又對一個人的戰鬥力、智力以及情商有著極高的要求。通常情況下,“二力一商”最高的那一個,才有可能是最後活下來的人。

我們就動用以上的核心算法,來推演一下最後的倖存者是誰?

先評估一下四人的真實武力值

從個人戰力來看,作為太祖長拳和太祖盤龍棍的創始人,趙匡胤的步戰能力應該在四人中最強,無論是赤手空拳還是持械血戰。

陳建斌版趙匡胤

根據正史記載,另一個具備實戰經驗、個人武力值爆表的,就是李世民了,用正史中常用的對頂級武將的描述詞彙就是“弓馬嫻熟”:他騎在馬上揮動馬槊衝鋒,彎弓射箭也曾對李建成一擊斃命。

但是,身處密室之中,就意味著沒有武器可用,只能徒手搏殺,更沒有什麼馬匹可騎,純粹是步戰。這樣就意味著李世民的優勢也變的沒那麼可怕了。

但是同時也應該注意到,雖然李世民的步戰能力絕對敵不過趙匡胤,但秒殺秦始皇和漢武帝是足夠了。

總之,此四人的個人武力值排序應該是:趙匡胤、李世民、秦始皇=漢武帝。

兩大額外因素的出現,可能會讓他們不必再比拼所謂智力和情商

在這四人中,從哪個角度來看,趙匡胤可能都將會是最被孤立的那一個。

陳寶國版漢武帝

首先,作為大一統中原王朝帝王的秦皇漢武唐宗,絕對會看不上只有“半壁江山”的趙匡胤的。這就像混圈子,百億級別的富豪肯定不會與十億級別的土豪玩到一起。

這就意味著,秦皇漢武唐宗,自一開始就會孤立趙匡胤。

另外,我們更要特別注意的是,秦皇漢武唐宗這三位帝都都設在關中的大佬,平常說的話極有可能都是關中方言,這讓三人能夠毫無障礙地相互交流。

而祖籍保定涿州,生於洛陽夾馬營,在開封登基的趙匡胤,則連話都與前三位大佬搭不上,彼此聽不懂啊。

這兩種情況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秦皇漢武唐宗會自然抱團,試圖先幹掉“圈外人”趙匡胤。

唐國強版秦始皇

聯手抱團的秦皇漢武唐宗,有極大可能會被趙匡胤反殺

三對一,密室徒手搏殺,看起來三人組贏定了,實際上可能卻輸定了。

道理很簡單,正因為是身處密室,必然會有四堵牆,也會有四個牆角。趙匡胤只要選擇好某一個牆角站定,就將完全避免腹背受敵的不利局面,他只需集中精力應對前方的三個敵人就好了。

以趙匡胤“長拳”“洪拳”開山鼻祖的地位,想必他的功夫造詣已經深不可測,即使無法向詠春葉問那樣“一個打十個”,一個打三個想必應該是輕輕鬆鬆的。他肯定會先把最有功夫的李世民打的失去戰鬥力,然後再輕鬆收拾秦始皇、漢武帝。

所以,此次密室決鬥也許只需要一輪,就以秦皇漢武唐宗三人男子天團的覆滅而結束,只留下趙匡胤一個站在地上。

到了這裡,最終結果就出爐了:活下來的是宋祖,最先被幹掉的一定是唐宗。剩下的秦皇和漢武,估計趙匡胤會先留著前者而先解決後者,畢竟前者太老了下不去手,同時他的威脅也最小



一家之言,歡迎討論。


司馬砸光


這個懸念不大,趙匡胤能笑到最後,老趙的智謀、膽魄、武藝都是一頂一的。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恰好對應嬴政、劉徹、李世民、趙匡胤。

論文治武功,趙匡胤不如另外三位開創帝國宏圖霸業的皇帝,畢竟秦帝國、漢帝國、唐帝國的威名遠播比宋朝更勝一籌。

不過,比起純粹的個人能力,趙匡胤絲毫不落下風,甚至更勝另外三者一籌。

論出身,秦始皇、漢武帝和李世民都是皇室貴胄,直接繼承皇位(李世民雖然搞了一出玄武門之變),沒有多少難度,趙匡胤卻出身一個普通軍人家庭,得天下的難度更大。

論智謀,趙匡胤完全靠著個人奮鬥,抓住機會,謀劃縝密,籌備兵變,兵不血刃,一舉成功,奪取皇位。

論膽略,趙匡胤作為一名軍隊高級將領,缺乏家族背景和政治基礎,卻敢孤注一擲,大膽發動兵變,膽魄十分驚人。

論武藝,趙匡胤的個人戰力最高,他曾孤身一人行走江湖,後來參軍歷經百戰,從士兵到將軍,有豐富的戰場搏殺經驗,秦始皇、漢武帝毫無實戰經驗,唐太宗作為李淵的兒子,也不可能真正以身犯險。

趙匡胤是太祖長拳的發明者,流傳至今產生很多派系,都奉趙匡胤是開門祖師。趙匡胤還是雙截棍原型的發明者。

綜合上述因素,如果不考慮抱團結夥,一對一PK,武藝獨一檔的趙匡胤肯定完勝其他三人。即便論起智謀膽魄,趙匡胤也足以笑傲群雄。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題主沒有給定太多的限定條件,所以我們假設是把壯年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四人同時關在一個空無一物的密室中。那麼他們誰會笑到最後呢?

首先,他們四個人中有兩人是通過正常途徑即位的,即秦始皇和漢武帝(漢武帝的母親曾經使用策略讓他成為新的皇太子),唐太宗通過“玄武門之變”成為太子,隨即接受唐高祖的禪位,宋太祖通過“陳橋兵變”建立了北宋。

他們四人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政治家,在謀略、權術上都是頂級的,但是如果他們是在空無一物的房間內,則拼的只能是武力值了。而一個政治家最不需要的就是個人的武力值,中國歷史上的皇帝老弱病殘(甚至孕)的都有很多,但並不影響他們的統治。

所以,單看武力值的話就要摒棄我們對這四位皇帝的傳統看法,甚至摒棄對秦、漢、唐、宋四個朝代的看法了。

首先,秦始皇武力值最低,他長相奇怪甚至被後世史學家推斷為患有嚴重的氣管炎和軟骨病。但是如果漢武帝與秦始皇武鬥的話就有趣了——漢武帝圓睜怪眼,倒豎虎鬚,兩手叉腰大喝一聲:“我有錢!我有兵!你一身世不明的殘疾人敢和我比劃,是可忍孰不可忍,快來大戰三百回合!”結果漢武帝追得秦始皇滿屋跑,卻追不上,氣急敗壞的秦始皇始終也沒有在危急時刻把身上佩戴的武器拔出來。兩人最終只能算是個平局。

相比之下唐太宗就厲害了,如果新舊唐書的記載屬實的話,那麼唐太宗早在十六歲就已經開始帶兵打仗了,並且往往是隻身衝鋒在前,他曾經參與救援被突厥圍困的隋煬帝,並且把父親李淵從重圍中解救。此後的歷史也證明李世民不但有很好的人緣,很強的氣場還有很高的武力值。

宋太祖則更能打,比如他在征伐南唐之時,曾經“太祖擁馬項直入,手刃暉中腦,並姚鳳禽之”,也曾經“太祖獨躍馬截流先渡,麾下騎隨之,遂破其砦”,可以說宋太祖也是一個好前鋒。更重要的是,宋太祖除了能打之外還抗打——他曾經騎著奔馳的寶馬撞到了門楣上,大家都以為他命休矣,沒想到他竟然一點事都沒有啊(人以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馬騰上,一無所傷)!

所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四人單打獨鬥的話,只有唐太宗和宋太祖有參加決賽的希望,最終最抗打的宋太祖笑到了最後。


國史通論


見此標題,想起了毛主席《沁園春.雪》中的豪邁奔放文字: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梢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此文出至於,主席去重慶和蔣介石談判期間的歷史大背景下,所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意思就是:風雲人物,還看今天的人民!這裡不扯遠了,迴歸命題本身!

個人以為應該把成吉思汗拉進來,管他金木水火土也好,五鼠鬧東京也罷,不說煮酒論英雄了,且碼也得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般的華山論劍吧!

至於誰先死,誰笑到最後,首先,有一點是明確的,即為既然能做到第一皇帝和一代名皇,智慧都不比常人。有一點卻不是很明朗,那就是武力值了,這點,本人史學史料學不看全,只是個片面映像,感覺每個人統率大軍作戰都不簡單,秦始皇只是統一了六國,劉徹是中間坐大,李世民是行軍作戰獨立成長起來的,趙匡胤是後唐起義,成吉思汗更是一路征戰,橫掃至今日伊朗之界,即以前稱的波斯。

以毛主席的詞作為論點的支撐點的話,如果是五個人,那麼,最先死的人就是成吉思汗了,純屠手戰鬥力,成吉思汗最強,另外任何的兩兩組合未必能勝之,那麼,四強聯合擊殺成吉思汗就輕鬆多了,死了,累了吧?哈哈……

累了,休息當中,每個人都在光年般的思考應對即將的下一戰,至此,秦始皇漢武帝倒黴了,略輸文采,即武力還行,是否智慧不夠?李世民佈陣般的和宋祖假意圍殺始皇,漢武大帝意為殺始皇,始皇是死了,但是,宋祖的劍都刺穿了劉徹的肚子,劉徹死不瞑目的拉著宋祖握劍的手,用僅有的一口氣:你,你……也在此時,李世民的劍同樣的刺穿了宋祖的肚子,這是一個親哥親弟都殺的人,一個六親不認殺閥果斷的主,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機會呢?

他只是梢遜風騷而已!宋祖終究是後唐半路起家的將,慧根怎麼可能與“貞觀之治”的李世民相比,終究是“杯酒釋兵權”也!

以上純屬娛樂巧合,不喜忽怪之!數風流人物,還是得看今朝!


廣東迪馳森照明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閤家歡,實在難得。

誰輸誰贏?誰先出局?誰Ko到最後,還是蠻有意思的。

第一場秦皇VS漢武

首先秦皇出場(這裡應該有尖叫聲)

始皇帝,重量級人物,一統六國,修築長城,始皇陵,阿房宮,大哉壯也。

能與之媲敵者非漢武莫屬。

漢武上臺(此處應有吶喊聲)

漢武大帝,金屋藏嬌、尊儒術,平匈奴、拓版圖,文治武功。

始秦VS漢武 漢武帝劉徹勝 理由,始皇焚書坑儒,秦國只傳到二世便滅亡了,扣分。

贏政 、劉徹下去休息



第二場 唐宗Vs宋祖

唐宗上場(此處有熱烈掌聲)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事變、貞觀之治,締造大唐盛世。

宋祖表示不服,躍躍欲試

宋祖登臺(這裡有歡呼聲)

宋太祖趙匡胤 南征北戰 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

唐宗Vs宋祖 唐太宗李世民勝 理由,宋代重文輕武導致中原為外族所佔,扣分。



第三場 秦皇Vs宋祖

秦始皇贏政勝,理由,雖然,秦朝只有兩代,遠比宋朝短,但人家可是始皇帝,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三場下來,出局的是趙匡胤,贏政拿了季軍。




第四場漢武Ⅴs唐宗

漢武帝劉徹勝,理由,漢武抗擊匈奴,抵禦外侮,換來之後幾百年的邊境太平,也為大唐盛世打下基礎,漢武是開拓之君。唐太宗李世民接班李淵,守成的成份更多些。

所以,排名依次是

冠軍 漢武帝劉徹

亞軍 唐太宗李世民

季軍 秦始皇贏政

笑到最後的是劉徹,趙匡胤出局。


FLT超光速影院


這幾個人歸根到底就是一個人。從人民付出代價看還是活嬴政一世,二世……


放牧灬


如果秦始皇漢武唐宗宋祖四人同處一室,並且只能一個人活著出來!如果按四人的聰明才知是不會搞什麼聯合的,因為他們心裡很明白!無論多麼強的聯合都會死三剩一!這個時候唯一的選擇就是突襲!每人殺死一個!最後不管誰強誰弱剩下最後是兩人對決!勝者活!這樣還有50%的生存機會!但是想象是美好的!這種環境情況下四人會同時動手,按能力才智而定必然是秦皇漢武會選擇唐宗宋祖下手,因為這倆人能力武力相近,殺掉唐宗宋祖後,由他們倆人對決還有生的機會,如果不是這樣,唐宋倆人任何一人都會秒殺他倆人!而唐宗宋祖倆也會選擇秦漢倆人動手,因為這倆人很弱是可以秒殺的!並且不會消耗體力,唐宋倆人都軍事家並且都有很強的武功,會按戰術要求掃除殘弱,最後安心倆人對決!因為這倆人最怕開始倆人衝突搞的兩敗俱傷,被秦漢倆人魚翁得利,哪樣誰死誰活很難確定!哪麼最後一定會是唐宋倆人先幹掉秦漢倆人爭奪生存權!結果一定是宋祖活著走出屋子!因為如果在野外馬戰唐宗憑多年實戰經驗完全有能力抵擋幾十回合的太祖棍術,然而在步戰肉搏的情況下、唐宗在宋祖的太祖拳下是毫無還手之力的必死無疑!因此宋祖活下來無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