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考研面試需要準備什麼?

yy灰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面試是考研複試的重要環節,也可以說是核心環節之一,所以對於準備參加複試的考生來說,積極準備考研面試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高校和專業在面試環節也有不同的流程,考生需要在瞭解具體流程的基礎上進行相關的準備。以計算機專業為例,不少高校會為考生安排上機考核環節,考生會拿著自己的上機考核成績去參加面試,所以此時上機考試的成績就比較重要了,如果拿到了較高的上機考核成績,對於面試結果會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按照歷史經驗來看,考研的面試環節通常會重點關注考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第一:科研實踐能力。研究生教育以培養具備一定創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和高端應用型人才為主,所以考研面試環節,老師會比較關注考生科研實踐方面的基礎能力,如果本科期間參與過科研活動,或者是參加過一些專業比賽,對於面試都會有比較積極的影響。所以考生可以準備一些相關的證明材料,比如參賽的獲獎證書,發表過的論文等等。

第二:學習能力。學習能力通常需要通過知識面來進行體現,豐富的知識面會為考研面試帶來比較積極的影響。另外,可以重點關注一下專業領域的一些發展動態,如果對於其中的一些內容形成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在面試的過程中,也可以與老師做一些相關的交流。

第三:溝通交流能力。考生的溝通交流能力也是老師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因為科研過程中對於考生的溝通交流能力也有比較高的要求。溝通交流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重點在於要能夠“聽懂”老師的問題,同時能夠給出清晰的回答。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英語!英語!英語!一定是英語最重要,其次是謙虛!謙虛!謙虛!這兩樣做到了你還考不上那趕緊買彩票去吧,這幾率真沒準能中!

考上研那就是要看全英文文獻的人了,難道你還準備看中文文獻???英語好真的加分,不管是初試還是複試,一個超高的初試英語成績加一口流利的英語面試,基本只要後面面試不和老師打起來就過了!過了!過了!原因???

複試,基本三個方面,第一英語面試,第二專業測試(筆試,面試形式都有可能),第三,綜合素質。先說專業測試,你說你都能進複試了,專業知識基本還行吧,老師問的問題也不會太難都是專業基礎問題,太難回答不上也不會減分(因為據我所知,問的問題都是加分項,就是答對了加分,錯了不減也不加),當然,你說有個別牲口啥都知道,呵呵,老師一定會問的她不知道的,我複試時有個哥們被老師連問八個問題,就是追著一個問題深究去問,直到你不知道為止,當然那位兄弟後面總成績第一

綜合素質面試那更簡單了,基本你把裡面老師當做你最最最尊敬,愛戴的長輩去對待(因為這裡面坐的肯定有帶“長”字輩的),舉止端莊,口齒流利,表達出來的東西積極向上就沒問題,這一關主要看你情商高不高

最後的英語真的太重要了,還記我們複試到一半,英語組面試老師跑出來跟我們講,裡面面試同學瑟瑟發抖,言語不清,我們出來讓他冷靜一下,然後要我們不要緊張,以免耽誤複試時間安排。英語能流利說出來真的太重要了,因為這一關不僅看你是否準備了,還考驗你的心理素質承受能力和表達能力,你能表現優秀肯定會讓老師眼前一亮(外語專業的就別打我臉了,我知道我不配),當然,上面針對的是理工科,因為我沒參加過文科的面試,不知道情況。

最後講下一定要謙虛複試時,老師跟你解釋一個問題時你可以附和,但謹慎反駁,畢竟那麼多老師在呢,你可以私下說,這也是情商問題,千萬不要賣弄,不要賣弄,不要賣弄。


阿Pa


考研面試準備的東西無非就以下幾點。

第一,官網上給的參考書目,把專業課知識再溫習一下,很多時候面試的時候都會簡單的問一下專業知識。

第二一段幾分鐘的英語自我介紹,這個需要多練習,最好是要保證在面試的時候不怯場。

第三,提前可以聯繫一下導師,給導師留下一個好印象,也能在面試的時候加分,多多挖掘自己的長處,之前就有同學因為計算機編程比較出色,在面試的過程中被導師點名要!


大嘴嘮嗑


考驗面試前需要準備以下內容:

1、拓展專業知識

  雖然初試和複試考查內容不同,但作為同一專業,你必須能整體的把握住所學專業的所有知識,所以考查的內容總是會有密切聯繫的,所以在複習的時候不僅僅是參考書更應該做到考慮全局。

  和初試相比,複試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角逐和選拔。面試你的老師,會關心你在本領域都學了哪些東西,做過哪些項目,有沒有對本領域現在的前沿熱點有所把握,總結一點就是:你是否有做科研的水準。所以這段時間也可以想想自己在專業領域還有哪些加分項。

  還有一些導師想考察學生對於本專業前沿的瞭解、對於本專業的認可度等等問題,問的方式比較多,也比較複雜,同學們儘可能的全面瞭解與專業有關的各方面的知識。

  2、練習英語口語和聽力

  英語口語和聽力不是短期內可以突擊的,建議大家現在詞彙量還可以的情況下堅持每天聽聽練練,英語六級聽力、TED演講、以及一些其他針對考研複試的聽力口語課程都可以拿來先聽。

  怎麼能更好的練習英語口語:

  給自己錄音

  在練習口語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去糾正自己的語音錯誤和口音問題。如果聽不出自己的發音問題,要糾正就很難了。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嘗試著把你說的英語錄下來,然後和英語原版發音相比較,你就頓時知道差距所在了。這個方法應對口語考試還是非常有效的。

  放慢語速

  很多同學盲目的認為說的快就代表口語好,殊不知太快而模糊不清是口語考試的大忌。所以我們要先精確然後才是流利,大家可以從一些基本的單詞發音開始練習,然後過渡到句子,小文章的閱讀。這樣就能慢慢形成正確的發音習慣了,然後再嘗試加快語速,從而形成自己固定的語言能力。

  觀察自己的口型

  英語發音口型很重要,因此建議大家可以站在鏡子前觀察你發某些固定音時的嘴型,唇型和舌頭的位置。和nativespeaker的發音對比!平時還可以把自己的發音模樣錄成video,仔細觀察比較。

  3、簡歷、自我介紹以及作品

  這段時間可以花大半天時間好好做一份個人簡歷,寫好之後找兩個比你閱歷深的人幫你修改。複試的時候,不管有沒有要求,帶一份自己的簡歷過去備用,這個簡歷還可以在成績出來後聯繫導師時附在郵件裡。退一萬步講,即使你進不了複試,這個簡歷也可以改改作為自己找工作的敲門磚,或者僅僅是為了學寫一份簡歷,以後用到簡歷的機會總有的是。

  通常,我們在簡歷中可以梳理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基本情況(姓名、政治面貌、籍貫、所學專業、院校)、教育經歷(所學專業、學業有關證書、獎勵等)、學術成果(發表過的論文、畢業設計)、項目經歷(跟導師做的項目)、實踐經歷(專業實踐、社會實踐、志願者、社團活動)、工作經歷(實習經歷、工作近況)、個性特徵(興趣、愛好、特長)、個人陳述(研究計劃、學習目標)。在你的簡歷中不一定非要包括以上所有的內容,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專業能力的要求,列出能體現自己優勢和專業素質的內容即可。同時在簡歷上附上一些自己的作品,更具有說服力。

  跟簡歷一樣重要的還有你的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的準備之前也做過介紹(點擊回顧)

  4、瞭解目標導師

  這段時間,先打聽一下目標學院都有哪些導師,去目標院校的院系官網或者通過學長學姐瞭解,看看他們的資料,根據老師的研究方向,先自己選幾個目標導師,再就這些研究方向查閱相關資料,一方面確定自己的興趣所在,另一方面分數線出來後聯繫導師時也能做到知己知彼。考本校的同學,如果和目標導師認識的話,也可以提前聯繫導師,說一下自己的考試情況,讓這個導師也知道你想報他。“候選”導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著力比較和選擇:

導師的人品

  研究生階段,老師的為人必然對你,甚至對社會都會有不可估量的影響。一個好的導師,一般都很謙虛,尊重學生,給研究生一個很寬鬆自由的研究氛圍,並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這個一般要通過學長才能瞭解到,當然也可以在跟導師的聯繫交往中看出來。

  導師的科研能力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形成的,如果導師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話,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樹就會比較困難。另外,報考前應該儘量對導師的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有一些瞭解。看看導師的科研經費是否充足,科研課題是否比較多,是否比較前沿。

  導師與自己性格是否相符

  首先要分析自己是什麼性格,是主動型、外向型,開朗活潑型的,還是被動型,內向型,沉默少動型的。不同性格的老師有各自行事的風格,喜歡不同類型的學生,而通常你是沒有資格要求老師來遷就你的個性的。

  導師科研方向與自己的興趣相符

  要儘可能從自己的興趣出發,深入瞭解導師的研究方向,選擇那些科研方向與自己興趣一致的導師。這可以通過導師近期發表的論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課題來了解。


水女騎士


考研面試,我覺得首先在穿著上稍微正式點,精神一點給面試老師第一印象要好

第二回答問題要大方自信

第三個你要準備幾個和自己報考專業相關的問題

第四個需要準備英語的自我介紹,大概三四分鐘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