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30年前,神祕的“賒鍋人”,分文不取,平白送鍋,如今他們去哪了

“舊手機換不鏽鋼,臉盆,剪刀和菜刀”或許這樣的吆喝聲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大街小巷,城市的每一個地點,我們都可以找尋到這些人踏足的痕跡。

而今天筆者要介紹的則是30年前大約八九十年代全國農村走街串巷的一群人,他們的名字叫做賒鍋人。

30年前,神秘的“賒鍋人”,分文不取,平白送鍋,如今他們去哪了


對於今天的年輕人們來說,賒鍋人這個名字是個很新鮮的詞。畢竟我們聽慣了用舊手機的換鍋的,而今天日子富裕起來的我們也不至於去賒鍋來用,日子好起來了,這些賒鍋人也就成了老一輩人腦海中的回憶。那麼,這些賒鍋人賺到錢了嗎?賒出去的鍋最後還要還嗎?

收舊手機的小販們大多將自己收來的舊手機送到專門的處理點,由技術人員將其拆分後,舊手機內不少仍能正常運作的部件便是這些人拿來盈利的主要部分,而賒鍋人想要盈利,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30年前,神秘的“賒鍋人”,分文不取,平白送鍋,如今他們去哪了

賒鍋人的存在恐怕如今只有六七十歲的農村老人才仍有印象。在那個年代,人們手頭的積蓄不多,馬洛斯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層,而那時的人們恐怕連溫飽都成問題,自然也不用說去追求精神上的富卓了。而賒賬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也成了人們生存的手段,所以,賒鍋人和那個時代的農村人之間其實是彼此成全。

這些賒鍋人一般先大量採購鍋,其實他們那能賒的不僅僅有鍋,還有刀,剪子,一些在今天用不了多少錢的家庭日用品,在那個年代,賒鍋人全部提供賒賬服務。

在那時的農村,賒鍋人扛著貨物,在清晨的吆喝聲,成了許多老一輩人忘不了的回憶。而倘若某一家有需求,那麼賒鍋人就會停下來開始交易。

30年前,神秘的“賒鍋人”,分文不取,平白送鍋,如今他們去哪了

既然是賒鍋,那麼錢當然不一定要當場付清,事實上,大部分農村人選擇的都是賒賬。就算你手頭沒有閒錢,可照樣可以從他們手中拿鍋。可是,賒鍋人的神秘之處就在於,他們定下的交款時間,卻不是具體的時間,而是一個看似虛無縹緲,不可能存在的日子。

比如說他們和某一家約定,等紅薯漲價能賣到一塊錢的時,他們就來找你收錢。又或者是等到彩禮漲到了一萬塊,再找你來拿錢。

這些情況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都是虛無縹緲的日子,所以,賒鍋人剛剛出現,很多人都擔心他們是騙子,不願意從他們手頭賒鍋。可是總有幾個膽大的去吃螃蟹,於是賒鍋人的生意就成了幾單,久而久之,人們也都相信這其中沒什麼問題,大膽的從賒鍋人手頭拿鍋。

30年前,神秘的“賒鍋人”,分文不取,平白送鍋,如今他們去哪了

可是,紅薯在當時是不值錢的農作物,一萬塊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也是天價,所有人都想著看賒鍋人的笑話,認為這筆錢是永遠不用給了。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漸漸發展成了賒鍋人預言的那一天,可賒鍋人這個行業卻一下子消失了,而當年那些從賒鍋人手頭賒來東西的農村人手頭的鍋等家用品依舊結實耐用。

這麼看來,賒鍋人自然是做了筆賠本價錢。可是,為何賒鍋人沒想過收回當年的賒賬呢?在筆者看來,或許真實的原因卻是因為物價的飛漲和經濟水平的提升。

30年前,神秘的“賒鍋人”,分文不取,平白送鍋,如今他們去哪了

現如今30多年過去了,賒鍋人當年的賒賬卻成了一筆小錢,而倘若為了這麼點小錢,走訪當年賒鍋出去的家庭,恐怕得到的錢連時間成本都抵不上。

賒鍋人的故事在今天的人們看來,他們的突然消失,和那些理不清的賒賬都平添了幾分神秘,或許在當時的賒鍋人的,他們沒有想過等到時代變了,錢的價值也會隨之改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