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辨別和防治辣椒的瘡痂病?

農保姆


在辣椒生產區,瘡痂病、炭疽病和灰葉斑病,是三種常見的嚴重危害辣椒的病害。瘡痂病受害病株,在葉片上產生近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大小約2釐米,易破裂或穿孔,大發生時往往會引起辣椒大量落葉,主要危害羊角椒、朝天椒和青椒等。

該病以前只在局部地區發生,近些年來,由於帶菌種子的傳播作用,該病已在辣椒種植區擴大蔓延,已成為造成辣椒嚴重減產的幾種主要病害,已在生產上引起了菜農的注意。

發病症狀

瘡痂病又名細菌性斑點病,屬於細菌性病害,發生於辣椒幼苗與成株期葉片、莖部和果實上,以葉片最為常見。幼苗期發病,先在幼嫩的葉面上出現銀白色小斑點,爾後病斑變成暗色並凹陷直至落葉,植株死亡。成株期也是先從葉片發病,病斑先呈水漬狀黃綠色斑點,後呈褐色,邊緣隆起,中部凹陷且色淡,表皮粗糙。受害重的葉片上密佈小斑點,病斑直徑在3-5毫米之間,後逐漸發黃,乾枯脫落。

莖部發病往往先從分枝處開始,病斑呈長條形,隆起縱裂呈瘡痂狀。

果實受害,先在果面上呈水漬狀泡斑, 後變黑,肉厚多汁的辣椒品種在田間溼度大或陰雨天氣下首先開裂,溢出有臭味的淡綠色混濁細菌溢膿。

流行規律

辣椒瘡痂病病原為黃單孢屬細菌,晶體呈桿狀,兩端鈍圓,具有一根極生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發育溫度為5-40℃,最適溫度為27-30℃。種子帶菌是該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田間病殘株也可造成來年大田發生危害。病害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生,3月上、中旬在苗床開始出現個別病斑,4月中、下旬葉片上病斑大量產生,引起苗期落葉。成株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現發病中心,6月中、下旬為發病盛期,病害發生的輕重與雨水多少成正相關。

結露持續時間長,土壤潮溼,排水不良,種植過密,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均利於發病。

病菌與植株葉片接觸後,從氣孔或傷口侵入,在細胞間繁殖,致使表皮組織增厚形成瘡痂狀。病菌通過風雨或昆蟲傳播蔓延,該病在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生。

病菌發育適溫為27-30℃,相對溼度大於80%,尤其是暴風雨天氣更有利於病菌的傳播和侵染,雨後天晴極易流行,種植過密,植株生長不良,容易發病。露地栽植辣椒,由於氣候因素不確定,有時一場雨下來瘡痂病就大面積發生,很難控制病情發展。

7-8月出現連續陰雨天氣,雨日多,雨量大,這也是導致辣椒瘡痂病大發生的重要原因。

防治方法

目前生產上還沒有適用的抗病品種,防病上應採取綜合措施。

1.選用從無病植株上選留的種子,培育無病壯苗。首先要進行種子消毒,用55℃的溫水浸種10分鐘,冷卻後再在1%硫酸銅溶液中(硫酸銅50克,加水5公斤)浸泡5分鐘,取出後用少量幹石灰或草木灰拌種,再播種。或先將種子在冷水中浸泡6-12小時,然後再用1%硫酸銅溶液浸泡5分鐘即可,或用1:10鏈黴素浸種30分鐘後播種。

2.加強栽培管理。栽植要選擇前1年內沒有種過茄科作物的土地種植辣椒。避免連作,重病田塊應與非茄科蔬菜實行2-3年輪作。栽培地要選地勢高、土層深、排水良好的中等肥力以上的砂質壤土,深翻30-35釐米,作好灌排溝渠,做到深溝高廂,雨後不積水,每畝地施入腐熟的農家肥4500-5000公斤作基肥,並加入過磷酸鈣25-30公斤、氯化鉀7.5-10公斤,定植後及時鬆土、追肥,以促進根系發育,並清除田間的病株殘體。

3.藥劑防治。辣椒瘡痂病及時噴藥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目前生產上可選用的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藥劑都可以選用。如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500倍液、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防治。或5%琥膠肥酸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噴霧,一般每隔7-10天防治1次,視病情可連續防治2-3次。


稻荷藝文


瘡痂病和炭疽病仔細看還是很容易區分的

一、辣椒瘡痂發病初期呢是從葉片開始,病部高哇不平,呈瘡痂樣。

二、炭疽病初期是從果實開始發病,果實受害後,呈水漬樣或者圓形斑點,擴大後果實開始凹陷並有壞死暈圈…等症狀。

辣椒瘡痂是一種細菌性病害。發病因素很多,防不勝防,這讓種植戶很是苦惱。

防治 方法也很多:

1、儘量遠離茄科作物。

2、留種時一定要從無病的田裡選株留種,播種時,先把土地清理乾淨。病株清理銷燬。避免循環傳染。土地翻鬆。

3、種子記得先用55℃溫水浸種, 在進行播種。

4、如也發病後的辣椒,可選用鏈黴素200~250ppm,新植黴素200ppm,【可視病情酌量】隔7-8天噴一次。約噴2-3次即可。










興仁小表妹


辣椒瘡痂病在我們農村老百姓都叫它落葉瘟。聽名字就知道它習慣性生長在辣椒葉上,但也會侵入莖部和辣椒上。

每年的七八月份由於氣溫高且多雨,這時候是辣椒瘡痂病高發期。此時若辣椒葉上出現黃色大車輪套小車輪狀的斑點;或者莖上有條塊狀斑點;又或者辣椒上出現長橢圓形斑點,遇雨流膿的情形,這些就是典型的辣椒瘡痂病症狀。如果三者同時出現,那麼這塊地的辣椒也就及及可危了。

辣椒瘡痂病是由細菌侵入辣椒葉莖果引起的,對於這種病害主要從根源預防和藥物治療來應對。

在田地選擇上杜絕重薦種植,拒絕接茬茄科種植,最好選擇輪休地塊種植。深耕田地暴曬土壤,施足底肥。對種子要清洗消毒殺菌後再播種,苗期適量澆水,及時追肥。只有做好預防措施,打好基礎,辣椒才會根粗莖壯,枝繁葉茂。從而減少病菌入侵的風險。

採取約物治療是不得己而為之的事。針對辣椒瘡痂病最有效方法就是用1份硫酸銅兌90份水混合成硫酸銅浴液;再用1份生石灰兌10份水構成石灰水溶液。這兩種溶液在非金屬容器裡配好後先分開放置,待到需要用藥時,再將硫酸銅溶液倒入石灰水溶液容器裡(注意次序,必須是把硫酸銅溶液倒入石灰水溶液裡,否則配藥失效),邊倒邊攪拌,拌勻混合液後裝入塑料噴霧器中對患辣椒整株噴霧。用藥時間最好選擇下午太陽光照弱時進行,不可與其它農藥混合作業,若需使用其它藥物最好間隔15天以上,以免產生藥害。這種藥劑製作簡單,方便實用,不僅用物效果顯著而且還能促進辣椒莖葉生長。


鄖陽老五


辣椒瘡痂病又叫細菌性斑點病,危害葉,莖和果實,引起大量落葉落花落果,減產嚴重。葉子染病先為黃綠色水浸狀小斑,後擴展為不同形狀黃褐色病斑,邊緣深褐色稍隆起,中間淺色凹陷,果實上病斑為黑褐色,稍隆起是瘡病壯,初期病斑周圍常有黃綠色暈圈,邊緣有裂口,潮溼時病斑上有菌膿溢出。

這個病菌可在種子上也可殘存在土壤中越冬,高溫高溼最易發病。

防治:1,合理輪茬

2.種子消毒,用鏈黴素泡種30分鐘消毒,預苗土也要消毒。

3.移栽前用些促進根系發育的藥物,栽後注意通風排溼降溫。

4.用鏈黴素或百菌清噴霧,以預防為主,7 -10天噴施1次,連噴2一3次,對病發初期也有一定效果。


五常小蔡


打波爾多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