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巨婴”诗人顾城:把自私当成深爱,悲剧的婚姻怎一个痴字总结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每当看到这首诗歌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象这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写的,也会好奇写这首诗歌的到底是谁?

其实这首诗歌的作者就是中国的朦胧派诗人顾城。

作为一名朦胧派诗人,顾城的诗歌清新脱俗,无处不透露着孩子般天真无邪的视角。也正因此,他收获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

“巨婴”诗人顾城:把自私当成深爱,悲剧的婚姻怎一个痴字总结

可是,就这样一个众人眼中孩子般纯真的诗人,有一天也会犯错,甚至是无法弥补的的错,这样的错,错了就是一生。

顾城的错了解了自己的生命,也最终害了妻子,亲手将自己的儿子变成了孤儿。

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多面以及无处不在的矛盾。或许,真实与虚假,善良与邪恶,确实都会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但是有些人能够学会掌控自己的人生,而有些人却被人生所掌控。而顾城,这个被无数人推崇的诗人,显然是后者。

“巨婴”诗人顾城:把自私当成深爱,悲剧的婚姻怎一个痴字总结

他是黑夜中划过的流星,曾给人爱和希望,却也亲手将自己送入了灭亡之路。那么,顾城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01

顾城于1956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诗人之家,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良好教育和文化熏陶,按理说在这样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能够更容易获得幸福。但是,他从小性格就比较孤僻,不太喜欢接触人。

在他12岁的时候,他和家人跟随着父亲从北京下放到了山东广北的一个农场,在这里生活了五年。

对于少年顾城来说,他的内心是喜悦的,或许是来源于离开旧环境的喜悦,也可能是来源于环境的改变带给了他新的生活体验和新鲜感。

到农村生活,顾城很享受每天和父亲一起拌猪饲料喂猪的时光,而农村不断更迭变化的田园风光,通过他黑色的眼睛,走入了他的心里,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灵感的源泉。

“巨婴”诗人顾城:把自私当成深爱,悲剧的婚姻怎一个痴字总结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在农村生活的顾城一家听不懂当地的方言,所以当地人很少和他们接近,而他们也不太主动接近其他人。

可能是诗人天生的傲气使然,顾城的诗人父亲顾工没有送顾城到学校去读书,他觉得用自己的方式也可以把顾城教好。

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从小性格孤僻的顾城而言,父亲的做法显然阻断了他和外界沟通的桥梁,让他更加习惯了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逐渐长成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再加上当时不太稳定的社会环境里存在的一些紊乱,让顾城的内心变得比较敏感脆弱,他深知现实和梦想的差距,但是他却不愿意面对。

所以,他想要活在幻想的世界里,活成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去追求他内心所谓的充满希望的事物。


“巨婴”诗人顾城:把自私当成深爱,悲剧的婚姻怎一个痴字总结

他的这种心境,在他的诗《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里就有所体现: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这是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里的诗句片段,从这里就我们可以看出顾城内心的彷徨无助和迷茫,他无法以一种自己满意的方式融入现实世界,而诗便成了他情绪宣泄和表达真我的唯一出路,让他的幻想达到了极致状态,活成了一个十足的孩子。

“巨婴”诗人顾城:把自私当成深爱,悲剧的婚姻怎一个痴字总结

就像诗人舒婷曾写给顾城的一首诗里面的话:“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

但是,人终归是要回归现实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这就为顾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02

中国有句古话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句话说的是不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而顾城的人生,成也天真,败也天真。

1974年,18岁的顾城回到北京,做过搬运工、 锯木工、借调编辑,当然,在回京后他依然进行着诗歌创作。并且,随着他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刊物上发表的诗歌增多,有了越来越多的崇拜者,并获得了童话诗人的美誉。

或许是命运为了成全他想永远活成孩子的天真想法,1979年,23岁的顾城和谢烨在火车上相遇,开启了一段浪漫诗意的感情之旅。顾城对谢烨一见钟情,并对她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他通过写诗传达了自己对谢烨的爱意,而谢烨也是一个诗人,她被顾城的才华所吸引,把顾城当作自己的偶像,深深爱上了顾城。两人在交往四年后终成正果,于1983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成了文学界里被无数人羡慕的一对模范夫妻。

“巨婴”诗人顾城:把自私当成深爱,悲剧的婚姻怎一个痴字总结

可是,在他们结合之前,有个值得人深思的细节,就是谢烨的父母曾因顾城的职业而不太喜欢他,阻碍他们在一起。这时,顾城竟然选择抱着铺盖睡在了谢烨家门口,表明了自己的决心。时间一久,谢烨的父母被他的诚心打动了,同意了他俩的婚事。

或许,顾城的行为,从一方面来看彰显了他对谢烨的爱,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却表现出了他偏执的性格,以自我为中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这种性格,用在写诗上,可能会是成功的基石;但用在感情中,稍有不慎,却有可能会酿成悲剧。

03

婚后,谢烨发现顾城是个在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理的人,但是这些生活琐事,与她对顾城的崇拜和爱慕之心相比,简直不足为道。

所以,谢烨处处以顾城为中心,甚至在顾城的要求下,还辞掉了原来的工作。

在他们的这段感情里,谢烨的付出远远比顾城多。如果生活能够一直这样平平淡淡过下去,想必谢烨也是乐意的。但是,有着童话思维的顾城却不愿意。

1988年,顾城厌倦了喧闹嘈杂的都市生活,要求妻子谢烨和他一起到新西兰的激流岛隐居。

谢烨也应允了,毕竟顾城是她的丈夫,她深爱着她,所以愿意放弃现有的安稳生活,跟着他前往未知的国度。

“巨婴”诗人顾城:把自私当成深爱,悲剧的婚姻怎一个痴字总结

可是,在出发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有个和顾城夫妇来往有两年的女子李英,一直暗恋着顾城。

因为担心以后再也无法向顾城传达心意,便当着谢烨的面向顾城告白了。令人意外的是,顾城表现得很兴奋,而谢烨表现得很平静。

后来,顾城夫妇离开了北京,前往了激流岛,可之后顾城和李英一直都有通信,而谢烨却并未阻止。

由此可见,顾城心底已经重燃了爱情之火,但这一次并不是对谢烨,而是对李英。

而谢烨,可能是太笃信他们的爱,也可能是为生活奔波,而无暇顾及顾城的心态变化,所以未加阻拦

因为在激流岛,顾城不想自己的诗和金钱产生关系,所以谢烨不得不靠养鸡、卖鸡蛋、卖春卷的方式来支撑生活。

不仅如此,顾城还不会开车,不会打字,也不想学习当地语言,他生活的一切都必须依靠烨,活成了一个十足的“巨婴”。

“巨婴”诗人顾城:把自私当成深爱,悲剧的婚姻怎一个痴字总结

可善良的谢烨依旧深爱着他,直到他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的感情才真正开始变得暗潮汹涌。

04

顾城一直不喜欢孩子,他和谢烨的孩子,是谢烨瞒着他怀上的,出生于1988年。

他一直没有做好当父亲的准备,再加上孩子的吵闹影响到了他写诗,也分走了谢烨对他的爱,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后来,在他的再三要求下,谢烨同意了把儿子寄养到了当地的毛利人家里。

这对于身为人母的谢烨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是顾城却丝毫不顾忌谢烨的感受,依旧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要求谢烨无限度为他付出。

与此同时,他还保持着和李英的联系。

而此时的谢烨,心里除了顾城以外,还多了一个牵挂的儿子。

可是,顾城却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也不允许她去探望儿子。所以,为了分散顾城的注意力,谢烨接纳了李英,并和顾城一起邀请李英到激流岛生活。

“巨婴”诗人顾城:把自私当成深爱,悲剧的婚姻怎一个痴字总结

李英到了岛上之后,他们三个人生活在一起,过得相当和谐。毕竟,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李英得到了接近爱慕之人的机会;谢烨得到了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顾城得到了自己想象中完美的情人。

但是,这样的一段感情,本身就是畸形的,待激情过去之后,总会有人会先醒悟,明白这一切有多荒唐。而梦醒的那一天,就是面对现实的那一天。

05

1992年,顾城夫妇接到了德国发来的邀请函,此时的谢烨,早已意识到了再这样下去,自己可能会失去丈夫,所以她向李英摊了牌,希望李英离开他们的生活。

李英同意了,因为此时的她对顾城的爱意也淡了,她曾在采访中表示顾城曾带给她巨大的冲击,亲手摧毁了她对他的崇拜,把她认为的纯洁形象完全摧毁了。

李英意识到了,他爱的不是顾城本身,而是顾城所塑造出来的那个纯洁无暇的童话诗人的模样,幻想既然已经破灭,离开,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于是,她和谢烨商量决定等顾城和谢烨到了德国后,李英慢慢消失在顾城的世界里。李英信守了承诺,最终在1992年底停止和顾城的通信。

“巨婴”诗人顾城:把自私当成深爱,悲剧的婚姻怎一个痴字总结

这时,顾城急了,通过四处打听得知了李英为了得到在新西兰的永久居住权,已经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二十岁的新西兰人。

就像顾城亲手摧毁了自己在李英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一样,李英也亲手摧毁了自己在顾城心中的完美形象,以致于顾城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崩溃了。

谢烨看到顾城这种状况,感到很痛苦。为了挽回自己的婚姻,让顾城振作起来,记起自己的好,谢烨劝说他写一本小说,回忆在激流岛上的生活。

顾城答应了,并写了《英儿》一书。可是,在书里,顾城一遍遍回忆着他与李英的美好时光,终于让谢烨失去了修复感情的信心。

而此时,命运的轮盘转向了谢烨,她遇到了一个爱慕并追求她的人“大鱼”。“大鱼”给了谢烨顾城无法给到她的尊重和呵护。就这样,谢烨慢慢爱上了“大鱼”。

“巨婴”诗人顾城:把自私当成深爱,悲剧的婚姻怎一个痴字总结

顾城发觉了这一切的时候,他童话世界里最后一根支柱也坍塌了,也醒悟了,可是为时已晚;当谢烨准备彻底离开顾城时,顾城内心的愤怒和绝望,像一把火一样,烧尽了他的良知。

最终为了阻止谢烨离开,顾城结束了谢烨的生命,也了结了自己的生命,剩下一个五岁的儿子。

在他留给儿子的遗书里,他这样写道:“你妈妈要和别人走,她拆了这个家,在你爸爸悔过回头的时候,她跟了别人。木耳,我今天最后去看你,当马给你骑,我们都开心。可是我哭了,因为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你,别怪你爸爸,他爱你、你妈妈,他不能没有这个家再活下去。”

纵观顾城的一生,他在诗歌领域的成就来源于他孩子般天真的心性,他在真实生活的失败也来自他孩子般天真的心性。在和别人的相处中,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为自己才是他人命运的主宰,但实际上别人也是他命运的主宰。

“巨婴”诗人顾城:把自私当成深爱,悲剧的婚姻怎一个痴字总结

他的诗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他是个浪漫且无比简单纯粹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个掌控性很强的巨婴。

他亲手为自己编织了一个童话,而谢烨和李英就是他童话里的人物,一切都要以他为中心。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遵循平衡定律的,需要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我们对他人的不理解和伤害,最终也会以另一种形式,作用于自己的人生,带给自己伤痛。

所以,希望生活在这世间的我们,都能永远保持自己善良的本心,活出真诚而温暖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