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諸葛亮的失誤在於識人、用人不當

導讀: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競爭較為激烈的時代之一,

而競爭的核心在於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事業成敗的關鍵,得人才則得天下,失人才則失天下。蜀漢的失敗固然有許多因素,但後期人才的缺失是重要的原因,而人才的缺失又與諸葛亮的識人用人密切相關。

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諸葛亮的失誤在於識人、用人不當

諸葛亮

蜀漢所在的巴蜀、漢中本來是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的地方,但到蜀漢後期卻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人才凋零,無人可用。這種局面的形成,蜀漢的決策者、領導者諸葛亮難辭其咎。

他在用人方面具有明顯的侷限性:他的“七觀法”看似完美,實則苛刻;事必躬親嚴重製約了人才的成長和發揮;而揮淚斬馬謖也不僅僅是用人不當。


一、“七觀法”看似完美,實則苛刻

在識人用人方面,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七條標準,後人稱為“七觀法”。

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諸葛亮的失誤在於識人、用人不當

諸葛亮七觀法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諮之以計謀而觀其智;告之以禍而觀其勇;醉之以酒而觀其性;臨之以利而觀其廉;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的意思是:向對方提出不同的問題,通過與之交談,觀察對方是否有遠大的志向,能否明辨是非,有無寬廣的胸懷;

窮之辭辯而觀其變的意思是:向對方提出一些較為複雜的問題,並詢問細節,甚至刨根問底,考察其有無靈活應變的能力,有無見微知著的水平;

諮之以計謀而觀其智的意思是:向對方徵詢解決問題的計策,考察其智謀和見識;

告之以禍而觀其勇的意思是:告訴對方即將面臨的困難和危機,考察其是否有臨危不懼的精神、膽識和勇氣;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的意思是:讓其喝醉酒,觀察其酒後的言行舉止,考察其品質和本性;

臨之以利而觀其廉的意思是:將其放在有利可圖的位置上,考察其是否廉潔、正直;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的意思是:委之以事,考察其能否信守諾言,是否講究誠信;

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諸葛亮的失誤在於識人、用人不當

克復中原一直是諸葛亮的夢想

諸葛亮的“七觀法”一直為人所稱道,甚至被看作後世識人用人的經典準則。“七觀法”要求人才有遠大的志向、超群的智慧、良好的品格、過人的膽識,既要求德,更注重才,德才兼備,全面考察,看似完美無缺,

但這種完美卻成為選拔人才過程中的不完美。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些特殊的人才往往更具個性。在戰亂不休、風雲際會、競爭激烈的三國時期,更需要不拘一格選拔出能在各個方面、不同崗位為國效力的人才,而不是尋找完美無瑕的聖人、完人。

這種特殊時期的領導者需要的是知人善任、用人之長,而不是追求完美、求全責備。

“七觀法”在瞭解、考察人才方面有一定的道理,它也是諸葛亮追求完美的性格體現。但如果完全用以上完美、苛刻的條件去選拔人才,就很少有人能夠脫穎而出。這也就難怪蜀國的人才越來越少。


二、諸葛亮用人方面的侷限性

三國時期在用人方面最有名的是曹操,相對於曹操,諸葛亮用人方面的侷限性顯而易見。

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諸葛亮的失誤在於識人、用人不當

曹操

曹操多次頒佈求賢令,不拘一格,唯才是舉,只要有“治國用兵之術”,不論出身、出處,都能為其所用。在他周圍聚集了來自社會各階層的能人怪才。

曹操之所以能這麼做,主要由於他能夠以曹魏政權的大局為重,不受狹隘政治勢力集團意識的束縛。而諸葛亮在蜀漢政權中的地位和曹操在曹魏政權中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諸葛亮初出茅廬時,劉備集團勢單力薄,但就是這樣,劉備身邊還有桃園結義、不是兄弟勝似兄弟的關羽和張飛,他需要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去建立和鞏固自己的地位。

到劉備稱帝時,雖然諸葛亮的地位已經比較穩固,但當時蜀漢政權內部已經形成了以諸葛亮、蔣琬等為首的荊楚勢力集團和以法正、李嚴等為首的益州勢力集團。作為荊楚集團的代表人物,諸葛亮勢必要去排擠和打壓益州集團的官員,這種狀況到劉備去世,諸葛亮成為託孤大臣之後也沒有改變。

雖然這時的諸葛亮已經大權在握,但常年在外領兵北伐的他,依然擔心後方是否穩固,所以他想方設法剷除益州集團中對自己有威脅的人物,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整頓朝綱為名罷免劉備的託孤重臣、益州集團的代表人物李嚴。

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諸葛亮的失誤在於識人、用人不當

有帝王之志的曹操能夠放眼天下

曹魏集團的領袖、有帝王之志的曹操能夠放眼天下,唯才是舉,廣納天下人才,使得曹魏人才濟濟,在三國中具有明顯的人才優勢,事業蒸蒸日上,日益發展壯大。而諸葛亮受狹隘的政治集團意識的制約和影響,壓制益州集團,使得巴蜀地區的人才得不到重用,更談不上發現和培養人才。

久而久之,蜀漢集團人才越來越匱乏。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割據、對立時期,一個沒有人才可用的政權的結局可想而知,其衰落和滅亡是必然的。


三、事必躬親制約人才的成長和發揮

客觀來說,在識人用人方面,劉備比諸葛亮要好。劉備生前,荊楚、巴蜀一帶有很多優秀人才在蜀漢政權中效力。

但劉備死後,蜀漢的人才越來越少。這在很大程度上和諸葛亮的事必躬親有關。諸葛亮是一個極為謹慎、追求完美的人。在劉備死後,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情、託孤之恩,他自“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身兼數職,封武鄉侯,領益州牧,既是顧命大臣,又是三軍統帥,同時還是制定戰略戰術的軍師。

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諸葛亮的失誤在於識人、用人不當

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

他謹記劉備臨終重託,念念不忘“攘除奸兇,興復漢室”,為此“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將整個國家扛到自己肩上,將所有事務攬到自己身上。

“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事無鉅細,亮皆專之。”

“二十罰以上皆自省覽”

這種做法,一方面表現出了其對劉氏政權的忠心,另一方面也產生了許多弊端。

1.事必躬親抑制了人才的創造性。

作為蜀漢政權的最高領導者,諸葛亮幾乎承攬了所有軍政事務,上到後主劉禪該做什麼,下到“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等。他這樣大事小事全都過問甚至親力親為,必然扼殺其他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同時,諸葛亮的事必躬親也是對其他人的不信任。比如,王連勸諸葛亮不要親自去南方平孟獲,但諸葛亮慮諸將才不及己,還是決定親征。

誠然,諸葛亮是一個有大志大才之人,當時蜀中很少有人能超越他,但如此不信任人,凡事親力親為,必然打擊他人的積極性,導致身邊人和他的疏遠,也使人才得不到鍛鍊和成長的機會。

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諸葛亮的失誤在於識人、用人不當

劉禪與諸葛亮

2.事必躬親拖垮了諸葛亮的身體,也僵化了蜀漢的政權機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蜀國眾多的事務,再加上自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的憂思,很快就拖垮了諸葛亮的身體。司馬懿曾問諸葛亮的使者:

“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幾米?對曰:“三四升。”次問政事,曰:“二十罰以上皆自省覽。”“帝既而告人曰:‘諸葛孔明其能久乎!’竟如其言。”

正如司馬懿所言,如此食少事煩,其能久乎!在《三國演義》中,我們經常看到的是一個坐在手推車上指揮戰鬥的諸葛亮,是一個正當壯年卻體力不支的長者,而不是一個威風凜凜、精神抖擻的最高統帥!長此以往,諸葛亮積勞成疾,最終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遺憾。

而且,由於諸葛亮的事必躬親,蜀漢中央機構中的官員們習慣了在諸葛亮的安排部署下按部就班地工作,就連後主劉禪也習慣了按諸葛亮的意見處理政事,或者說他根本就不需要處理政事,蜀漢中央政權機構已經嚴重僵化。

因此,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君臣一片茫然,不知所措。既無人才,又無活力,其滅亡也就在所難免。


四、揮淚斬馬謖不僅僅是用人不當

在識人用人方面,諸葛亮被人詬病最多的是對馬謖的使用。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人,才氣過人,有一定的軍事理論知識,是個難得的軍事參謀人才。

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諸葛亮的失誤在於識人、用人不當

原意守街亭的馬謖

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欲伐南中,馬謖獻計說:

“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叛兒。今公方傾國北伐以事強賊。彼知官勢內虛,其叛亦速。若殄盡遺類以除後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促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

諸葛亮採納馬謖的建議,赦孟獲以服南方。

“故終亮之世,南方不敢復反。”

這一“攻心”之策的成功實施,為諸葛亮解除了日後北伐中原的後顧之憂。但馬謖畢竟年輕,缺乏實戰經驗,且有誇誇其談、言過其實的缺點。

劉備臨終前就曾對諸葛亮說馬謖不可大用。然而,由於與馬謖有著深厚的個人交情,加上馬謖本人確有一定才能,諸葛亮一意孤行,將馬謖放在了其並不擅長卻非常重要的舞臺上。

“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戰於街亭,為所破,士卒離散。”

這就是著名的“失街亭”。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諸葛亮用人不當,“違眾拔謖”,導致街亭慘敗。而街亭之敗,使蜀漢遭到重創,斷送了北伐的大好局面。隨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表現出諸葛亮既愛惜人才,又執法嚴明的形象。但仔細想想,街亭之失後果真有那麼嚴重嗎?揮淚斬馬謖僅僅就是用人不當嗎?

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諸葛亮的失誤在於識人、用人不當

失街亭

1.客觀來說,失街亭對蜀國的打擊是比較大的,而且諸葛亮用人不當也是事實,但失街亭並非北伐戰爭的轉折點。試想,街亭之戰時,蜀軍軍分三處,倉促間得知魏軍主力即將到來,這才臨時派兵阻擊。

而曹魏軍隊有備而來,領兵的又是身經百戰的一代名將張,當時即使魏延出戰,也未必一定能勝。退一步來講,就算是馬謖守住了街亭,仍然改變不了與魏軍對峙的局面,最終還是糧盡兵退的結局。

2.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在用人方面造成很壞的影響。馬謖才智過人,有豐富的軍事理論知識,諸葛亮卻沒有在實戰中去很好地培養他、鍛鍊他,而是在他極為缺乏實戰經驗的情況下,讓他去執行重大的軍事任務。這本身就是諸葛亮的失誤。

而在戰爭失敗後,在很多人極力求情的情況下,諸葛亮還是把馬謖殺了,沒有給他任何改正錯誤的機會。更為要命的是,將領們從此以後不敢靈活變通,只能機械地執行諸葛亮的命令,因為那樣即使失敗了,自己也可以少承擔一些責任。

另外,一切軍令、計劃都是諸葛亮制訂的,但他還經常要求部下立軍令狀,為自己的一些並不成熟的軍事計劃付出生命代價。

這樣一來,蜀國的將領們就陷入了一種更加尷尬和被動的局面:一方面,不敢靈活變通,更談不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另一方面,即使沒有任何創造發揮,完全按諸葛亮的計劃部署行事,仗打敗了還是有可能掉腦袋。

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諸葛亮的失誤在於識人、用人不當

馬謖之死

3.馬謖之死是為諸葛亮不切實際的北伐戰爭買單。

以諸葛亮與馬謖的關係以及諸葛亮的能力與權力,他完全有可能讓馬謖不死。而且當時有很多人為馬謖求情,安漢將軍李邈為此還得罪了諸葛亮,失去了諸葛亮的信任。

那麼,為什麼一個打了敗仗的人會有這麼多人求情,而諸葛亮還是殺了馬謖?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因為許多人看到了事情的本質,認為馬謖罪不該死,馬謖是在為諸葛亮不切實際的北伐買單,是替諸葛亮背黑鍋。

蜀國在重大軍事決策前的集體討論、集思廣益方面一直做得不好。劉備死後,諸葛亮大權獨攬,很少採納他人的意見,對馬謖的使用就是明證,而在事關重大的北伐問題上更是如此。對於北伐,蜀漢朝野並不積極,而是諸葛亮強行要求,並且信誓旦旦地宣稱:

“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事實上,諸葛亮北伐的理由也極不充分。他在《前出師表》中說明北伐的政治理由是為了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還勉強說得過去,但是蜀漢在最強盛的時候都沒能做到這一點,當時又談何容易!

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諸葛亮的失誤在於識人、用人不當

諸葛亮痛哭

他的經濟理由益州疲弊不僅站不住腳,而且是南轅北轍。益州疲弊需要的是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積蓄力量,而不是馬上進行大規模的北伐戰爭。諸葛亮在北伐中又不聽眾言,違眾拔謖,造成嚴重失敗,軍隊損失巨大,面臨朝野上下一致的責難。

在這種情況下,他必須為失敗推出一個替罪羊,以平息朝野的憤怒,於是“揮淚斬馬謖”,讓馬謖為自己背黑鍋。這樣既可以顯示出自己執法公正嚴明,又可以讓將領們更不敢違亮節度,更重要的是,可以轉移民眾的視線,以平眾怒。至於自貶三級,那隻不過是做做樣子的表面文章而已。

結語:

其實,從劉備託孤以來,諸葛亮很快就掌握了蜀國的軍政大權,相當於蜀國真正的君主。

他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難免出現失誤,而他一生最大的失誤就在識人用人方面。這是諸葛亮最大的不幸,同時也是蜀國的不幸,更是蜀國人才的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