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三國演義》倘若徐庶沒有離開劉備頂替了諸葛亮的位置,那麼劉備的結局會是什麼樣的?

可樂男孩


劉備得到了諸葛亮和龐統後尚且不能保住蜀國不被滅亡的現實,即使徐庶不離開劉備也無濟於事。

首先看徐庶的類型,應當屬於謀士,和龐統屬於同一種類型。功能上是有所重複的。諸葛亮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安定政權控制區域內的穩定和發展經濟,為前線提供穩定的支援。後期能夠跟隨劉備出征的主要是龐統和法正。對於一個君主來說,能夠寵信的也只有那麼一兩個人。從戰術上看諸葛亮和龐統還是有不同見解的,龐統戰死一役前諸葛亮是反對出兵的,且夜觀星象看到了將星隕落的凶兆,作為和諸葛亮同窗並且是龐德公孫子的龐統不會看不到,只是心存僥倖才招致殺身之禍。反觀徐庶的戰術安排和諸葛亮是有共同之處的。因此後期即使徐庶留在劉備陣營中想必也會和諸葛亮一樣不會得到劉備的充分認可。也許很多讀者不同意我的看法,認為劉備對諸葛亮是想當信任的,否則不會把諸葛亮作為託孤重臣。這個並沒有錯,只是認可和信任是兩碼事,由於關羽張飛陣亡後諸葛亮反對劉備出征東吳,劉備對諸葛亮還是很有意見的。因此當諸葛亮得知劉備被陸遜打敗的消息後才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人都是這樣,對待人會有薄有厚。曹操手下謀士雲集,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賈詡等等,但曹操最青睞的只有郭嘉。

其次,徐庶在曹營的時候,也在為劉備出力。長坂坡一戰,徐庶能夠在趙雲危難之際對曹操一番言論讓曹操升起愛將之心,才保住了劉備身邊最得力的大將,也成就了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的戰績。在赤壁之戰之前,徐庶配合諸葛亮和周瑜完成了火燒戰船計策的關鍵一步,建議曹操把戰船用索鏈連接,使兵士及戰馬在船上如履平地。否則曹操的損失也不會那麼大。徐庶為劉備出力不一定要在劉備身邊。只是後來戰局變換,蜀國需要同時應對兩個國家,非一人之力能夠改變。因此即使徐庶在蜀國也不能改變歷史的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