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現在農民種地能致富嗎?

除草劑專欄


農民靠“種地”能致富!

農民的資源就是土地,農民有“自己”的責任田,有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靠“種地”致富,是農民的“老本行”。

“種地”致富,是一個“泛命題”,土地的自然價值是相同的,關鍵在於“種”什麼?“播種”十分重要。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種子”是什麼?“播種”什麼?土地的收益就是什麼。“播種”不同,收穫大不相同,甚至是天壤之別。

“種地”不只是指“傳統農耕”,只靠農產品,小麥,水稻,包穀,大豆等。種小麥種水稻,其生產力就是小麥水稻的價值,這就是“農產品”的“土地”價值產出。“種地”的傳統觀念不改變,“種地”的“種子”觀念不改變不轉型,土地不進行和開展“泛經營”,要想“種地致富”,那完全是不可能的,是痴心妄想,異想天開。

土地還是那塊土地,山還是那座山,河還是那條河,太陽還是那個太陽,月亮還是那個月亮,由於觀念的不同,經營模式的轉型,“播種”的不同,“農產品”發生了重大轉變和“擴容”,“種地致富”,才真正有可能,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種地”致富,靠的是“智慧”,靠的是人才,人才是人間奇蹟的創造者。惟有用智慧“播種”,惟有“播種”智慧,才是今天“種地致富”的時代神話傳奇。

“種地”致富,是一場“播種耕種”的歷史性的意識形態領域裡的偉大革命!


農村E小哥


現在農村閒置的田地越來越多,想利用起來發家致富,這是很多農村人的想法,但都要權衡利弊,方可實施。我在家裡種植藥材有三年了,現把我種三年藥材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下。

首先要分析種植的藥材行情,打算種植多大的規模,投資多少,多久受益,受多大的益,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風險?當時我聽朋友介紹,網絡搜查,市場分析,實地考查,選種了吳茱萸、黃精、白芨種植。

吳茱萸屬落葉灌木,適應性強,多數土壤均可種植;黃精抗病能力強,成活率高,產量高,多年草本植物;白芨喜溫暖、陰溼的環境,常與灌木相結合,結合這三種藥材的生長環境,可以套種,種吳茱萸的土地可套種黃精、白芨,實現土地最大利用化,經濟收入最大利益化。吳茱萸正常畝產150公斤,現市場價180公斤;黃精畝產4000至5000斤鮮品,現市場價8元斤;白芨畝產2000至2500斤,現市場價50元一斤。套種產量會稍低些。

現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對農村農業的惠農扶持優惠政策,農村發展大有可為。凡事都有風險,權衡利弊,方可實施。






鄉農伍哥


農民種地能不能致富,我的回答是“能”,但是要看你怎麼種、種多少、種什麼。

像這種,一群人種著一畝地,種的還是玉米,這肯定不能致富了。

像這種,一個人經營著幾百畝的獼猴桃,想不致富都不行。

這個就是我種的避雨棚葡萄,四畝不到,一半陽光玫瑰、一半早夏黑,今年第四年了,畝產能達到2000斤了,每斤賣價10元錢。雖然不能說我致富了,但是我利用村裡上班工作之餘種的,自己感覺收入還可以。

所以我說農民種地能致富。但是前提是能吃苦耐勞、科學種植,同時種高產值的農作物,傳統農業種植很累,單位產值很低,想致富就需要大面積承包土地種植。這就有點像做企業,傳統行業利潤低,想高收入必須擴大規模;高技術產業利潤高,小規模就可以達到傳統行業的利潤水平。

情況就是這樣,具體能不能致富還要看你自己的選擇了。同時,做農業也是做企業,整個流程一點不比做企業簡單,投入之前一定要三思。如果選擇了一定不要放棄,總有成功的一天。


桂先斌


我覺得農民種地能致富。

因為在我們北方,農民種地以前只能種一些糧食作物,像小麥和玉米。基本靠天吃飯,風調雨順了會豐收,遇上大旱大澇,就會顆粒無收。而且因為都是小塊地,到豐收了除去種子、化肥、播種的錢,基本持平沒有收益。

可現在就不一樣了,想種果樹的村民把地調換到一塊兒,種上一大片果樹,像蘋果、獼猴桃、水蜜桃、葡萄,種的人挺多,水果成熟的季節每天在街上,都會看到有果農挎著籠子,在快遞公司門口包裝果子發快遞,一年下來收益也可觀。

我有個親戚,就喜歡給地裡種這些果樹,不過他種的和別人的不一樣。他說種一樣的果子,到時豐收了,集中上市怕賣不上好價錢,所以他專挑別人不種的。

他種的是黑李子,還有魔芋。後面又種上了紅薯,我們這邊幾乎種的紅薯都是白心的,他就要和別人種不同的,他種的是紅心紅薯。 而且他種的這些到成熟時都會有客商到地頭來收。剩下的讓他兒子到街上便宜賣掉,一年下來效益很可觀,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呀!

還有朋友在太白山區包了好多地,種了許多藥材和蔬菜,像三七,竹林,天麻,柴胡。蔬菜有象牙蘿蔔、捲心菜、有機花菜。

他們就佔了地理氣候的優勢,溫差大,只有他們那個地方才適合種。種出來的藥材和蔬菜品種好,能賣上好價錢。

所以說,我覺得因地制宜,農民種地也能致富。


吹小號的老天鵝


看哪個地方,如何規劃。如果一村一品能致富。起碼能過上小康生活。我小姑村以梅菜為主。她一家四口二個勞動力種田,年收入十萬元左右。兒女外出打工。我村是以何首烏為主,早春水稻,晚造種何首烏,在首烏長起來了前種茄子或涼爪。茄子或涼瓜所得能付肥料錢。何首烏春節前後收,三到玉塊錢一斤。一條大的何首烏能有湯碗大。我小叔家人多,單首烏能有十萬塊錢一年。種田還是他們的副業,主業是建築業。相比我家,我們是窮人家。


文娜仔


農村種地當然能致富,我種了300多畝地,現在國家政策好,補貼一年6萬多在加上地裡出的一年能掙15萬多,感覺挺好了,現在種地都是機械化,也不累,現在不少成里人也投入農村發展,總之現在農民種地選好種植品種能致富


旅行456


現在農民種常規農作物要想致富很難,只有通過種一些經濟作物(水果,蔬菜,山藥等),我有個朋友在2011年的時候種了20畝山藥,沒每畝產2萬斤山藥,當時山藥批發價在5元每斤,20畝山藥賣了200多萬,一下子就致富了!


阿明一家的幸福生活


農民單靠種幾畝責任田是不起來的,解決溫飽還比較困難,我今年66歲出生農村,一輩子沒有離開土地。一畝用每年收入幾佰或上千元,種十畝才收1萬元。不種田時到外面還要打工,一個勞為辛苦一年,能掙三,二萬元。你說農民能富了嗎?


用戶1258204418769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一個農民的我想哭,按照現在的政策種地想富是不可能的,就在今年來說天災是最大的影響,我老家河南信陽今年旱災辛辛苦苦種的莊稼全死了,白乾一年,話又說回來現在國家對農民扶持力度大了,農民的確比以前富了,


農商小許


我的回答題目是:《有種田致富的農民》

首先,我要說明,我要回答的涉及到的地點人物和很多數據都是真實可靠的,為避免對承包人不良影響,故地名人名只能用某某代替,經濟數據也留有餘地。

一,某地的地理條件及基本情況:

某縣是一個農業大縣,某鎮也是一個農業大鎮。某村地處一個小小的沖積平原,土地肥沃。大集體時是油稻稻耕作模式,現在為油稻耕作模式。該村擁有x組,2700人口,27年前為1700餘人。

二,某人承租土地的基本情況:

1,承租期三年,到期後重籤合同。

2,承租面積8o0畝。

3,每畝租金300元。

4,國家糧補每畝200元歸承租方領取使用。

5,所有農業機械歸承租方投資,(可享受國家規定農機補貼)。

6,除開購買農機外的生產投資(略)。

7,收入畝產中稻1300斤X1,2二1560元

8,油菜暫未列入收入。

9,利潤20萬以上。

IO,根據我的測算利潤可能是60萬。

根據以上數據我們可以作以下分析:

1,由於開始很多土地拋荒,所以租金較低,再說分散經營確實賺錢較少,合同三年到期租金肯定要提高,以後的合同期限肯要延長。

2,根據我予預測的利潤較高的原因:(|)農機折舊費未予算進去。(2)承租方夫妻人員工資未予算進去。(3)所有機械操作均未請人。(4)還要還無息代款。

3,期滿租金提高是肯定的,收入的提高也是有潛力的,明顯的油菜的收入未納入預算。

三,我們應該思考的幾個問題。

1,這種生產方式,只能說是土地流轉的雛形,還有很多問題有待完善。該村還有兩個組的土地沒有承租進來,這兩個組仍然有土地拋荒現象。

2,這期租金這麼低,下期如果租金要得太高怎麼辦?

3,過去一個村的土地,現在用農業機械化一家就做完了,做半年還要休息半年。這就意味著少數農民是可以致富的,多數農民怎麼辦?

4,反正車到山頭必有路吧,從現在開始要研究探索其它行業或措施也要跟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