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古代政府怎麼向市場增加流動性?

手機用戶56750347797


增加流動性調整經濟是工業社會的經濟調整手段,因為工業化生產可以迅速調整財富生產速度,

古代是農業社會,商品經濟不發達,其實不太涉及增加流動性的問題,即便是發生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問題也不是出在流動性上,而是出在影響糧食生產的自然災害,戰爭,社會動亂等事件上,糧食產量增加了,會出現物價下跌,糧食產量減少了,會出現物價上漲,這個通過流動性是無法調整的,比如糧食產量增加物價下跌,即便是增加流動性,也不能對社會生產有何實際意義,因為短期糧食產量無法改變,


萬事皆空70


我國古代就有很多搞經濟的高手,如管仲、范蠡等。古代雖然沒有央行行長,但丞相會代勞。增加市場流動性有以下幾種方法:

1、直接鑄幣向市場投放。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可能引發通貨膨脹,一般要慎用;

2、減免稅。減免農民的土地賦稅和商人的經營稅。這樣做的後果可能要縮減軍隊開支或是裁撤政府冗員;

3、增加皇家採購。皇親國戚眾多,衣食住行搞禮儀講派頭都要大量想民間採購。這在皇家內庫充盈時是很好的辦法,現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每次壽辰都要大操大辦就是這個套路。

未盡之處希望補充,謝謝🙏。


AndyHa安迪夏


增加產出與消費,是一個供需關係,任何經濟閉環都必須符合這兩個條件,有出才有進,產出與消費必須達到平衡,市場流動性才會相對的穩步上升,任何經濟手段都是圍繞這樣進行的,古代政府想必為深諳此中道理,增加勞動人民生產效率,圍繞老百姓吃穿用度,創造所需的各種消費輸出,希望能幫到你。


精彩哥37


古代政府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方法主要有減免稅負、搞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等手段。除此之外還會採取限制漲價的手段保持物價公平合理。


牛市印記


就像現在的市場,要想增加流動性央行會適當的放水,流動性就有了,古代也是同樣的道理


大黑天神對所有人生財


通過增加減稅。比如英國曾經通過給紙牌加稅來限制流通。同時比如禁酒令等。

和現代人其實差不多,除了沒有這麼多的金融知識和繁瑣的過程。因為古代也沒有這麼多東西需要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