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韓國疫情按這樣發展,整個國家還有救嗎?怎麼救?

唐唐愛剪輯


韓國目前成為了僅次於我們的“疫情”重災區,據中新網28號公佈的數據,韓國確診病例2022例,照比之前增加了256人。而在1號早晨筆者刷“抖音”的時候,據正義網發佈的視頻顯示,韓國的患者已經上升到了3526例,照比前一天新增了376例。這樣的增長速度不可謂不快,在令人擔憂的同時,也迫切的希望韓國能儘快控制上升人數。

韓國與我們不一樣,雖然韓國的經濟比較發達,可畢竟受國土面積的影響,各種資源物產並不豐富,很多東西都來源於進口,比如蔬菜、肉類、糧食等生活必備品。然而,隨著疫情的出現,進口東西的供貨量,難免會有所波動。以前病毒在武漢被發現的時候,可能只有我們自己,非常關注病毒的傳播特點,譬如飛沫、口水等。

而現如今隨著病毒的大範圍出現,全世界都在開始預防的情況下。既然都知曉了病毒的利害,那麼自然肯去韓國的人也會大大減少,物資的傳遞是離不開人力的,所以韓國想要“抗疫”成功,保證當地民眾的生活物資充足很重要,我們可以在家裡呆上一個月、二個月不出屋,前提是吃喝有保障,如果倆星期就沒東西吃了,誰還會在屋裡憋著?

想要“抗疫”成功,離不開醫護人員只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需要所有民眾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本身的防範意識增加了,自覺的產生自我隔離了,自然就大幅度的控制了傳播途徑,病毒無法傳播,在醫生的努力下,患者數量自然就會降低。韓國的疫情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要保證數量下降,必須要讓民眾們提升自我防護意識,否則投入再多的醫護人員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患者數量公開並不是一種“動搖民心”的舉措,而是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讓更多的人瞭解事態的嚴重,以達到所有人心裡有數,知曉自己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只有全民齊心協力,才能更好的贏得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