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黃金暴跌,是失去避險意義了嗎?

抬頭笑笑咯J


你這個邏輯是不對的,典型的短視和持倉決定多空。

如果你是做多,當然下跌對你而言失去了避險的意義,但是如果你做空喃,那下跌就不就具有了避險功能嘛。

換個維度來說,投資不能太過短視,不要鼠目寸光,要將投資週期稍微放長遠一點。舉例來說,這5天下跌,你覺得失去了避險功能,那要是接下來2020年黃金漲到1900+之上呢?對於做多的你是不是覺得很具有避險功能,但是我要說,真漲到1900+,那還真沒有多少避險功能?

就裝逼的角度來說,全球經濟大概率走向再次衰退,歐洲至歐債危機以來,一直處於要死不活狀態,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不斷量化寬鬆使得經濟曇花一現,國內改革轉型進入深水區,日韓維持現有增長已經不錯了。這種大環境下,還有啥資產比黃金更靠譜呢?

就目前情況看,疫情在全球蔓延升級,多國感染新冠病毒人數逐漸遞增,韓國、日本和意大利成為新的重災區,而這些也是全球主要的經濟體,在主要經濟體經濟可能下滑的情況下,唯一的選擇還是黃金資產。

本輪黃金從24日開始的下跌,真沒啥複雜原因,就是美股暴跌帶來的被動拋售,因為權益類賬戶保證金告急,僅此而已!

黃金5天疾風驟雨的下跌之後,明顯會在1580上下企穩構築平臺,黃金不但沒有失去避險功能,相反目前是不錯的買入時機,避險功能相應的增加了 。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第一,黃金的避險屬性其實在2月13-24日有所反應,不到兩週時間,金價從1570美元上漲至1690美元,尤其是在全球疫情剛剛發酵的那兩天(上週末2月22、23日),金價在21、24日兩個交易日上漲了70美元,創下2013年以來新高,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漲幅。

第二,從美股歷史上的幾次暴跌經歷來看,黃金在初期會上漲,但是隨後都會跟隨美股一起殺跌,直至美股企穩(例如2008年年底金融危機,黃金也是先揚後抑,跟隨美股大跌)。

主要有兩方面因素:

一方面,股市連連暴跌導致資產流動性問題,很多基金和大型機構需要轉移資金來滿足股市追加保證金的要求,也就是說拋售黃金來彌補股市暴跌中的保證金追加。

另一方面,當市場極度恐慌的時候,相比於黃金,日元跟美債才是最終避險資產。(日元為避險資產的原因:當經濟差之時,各國靠降息來刺激經濟,而降息時持有相應貨幣就不划算了,且預期還要繼續降息,高息貨幣匯率受到壓制,低息貨幣就有了避險作用,日本長期低利率,降無可降,也就成了傳統避險資產)

(美債為避險資產的原因:只要美國繼續掌控自己的貨幣,那麼國債違約就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第三,原油暴跌降低通脹預期+美聯儲降息的不確定性。

黃金本質是抗通脹,但是近期全球疫情蔓延導致經濟預期非常悲觀,布油已經跌至50美元,而油價是通脹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所以通脹的預期大幅降低。

同時,美聯儲對於降息的態度一直很謹慎,這兩方面因素疊加,黃金短期繼續大幅上漲的驅動力就減弱了。


龍虎掘金


黃金暴跌,並不代表黃金失去了避險意義

2月29日週五黃金暴跌,按黃金與美元常規邏輯,美元應當是上漲的,可事實上美元並沒有上漲,也是與黃金一樣呈現了下跌:




很明顯,在2月份裡,美元與黃金呈同漲同跌的市場表現,是不是讓人很不好理解呢?其實比較好解讀,這時的美元與黃金關係,不能從貨幣角度去理解,應當換一個角度來理解——市場交易。

  • 在2月初以來,國際公共衛生事件出現全球擴散,危情愈發嚴重,國際衛生組織將疫情預警級別定位到“高”的程度,市場避險情緒開始蔓延,黃金和美元作為國際資本避險工具,此時,黃金和美元呈現雙雙逼空上漲走勢。
  • 近一個星期,由於疫情在全球大範圍擴散,韓國、日本、意大利、伊朗等預警危機升級,美國也成立了以彭斯為主的抗疫工作組,世衛組織也將疫情級別提高到了“非常高”。可以看到資本市場不再是避險情緒的上升,而是出現了避險情緒的恐慌!全球股市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黑暗的一週”。“現金為王”成為了投資者唯一的選擇,黃金在前期大幅逼空上漲後,多頭兌現疊加恐慌情緒,而不是避險情緒,引發黃金拋售。
  • 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情況,在美元指數下跌的過程中,人民幣匯率是在升值,這多少反映出美元價格呈現下跌的因素在起作用,有可能是美聯儲降息預期,隨疫情升級而增加了兌現的可能性。

從此次黃金與美元同漲同跌來看,主要是因疫情擴散和升級,導致市場交易情緒出現變化——市場避險情緒上升到市場恐慌情緒。投資者保持流動性為主的交易邏輯,並不是黃金失去了避險功能。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黃金暴跌只是目前的短期行為,往大了看可以理解為物價上漲,並沒有失去其交易價值。

本次黃金價格暴跌實際上是以國際價格指數來作為參考的。由於庚子年造成的一系列災荒,比如澳洲大火,美國流感,南亞蝗災,東亞新冠。這直接造成了國際基礎生產物資的產量嚴重下降。比如身為國際上最大的工業生產國,至今仍然沒有完全復產。這意味著今年的物資供貨量肯定是嚴重不足的。從供需角度來看,全球經濟學家看衰下半年物價上漲那也就不難理解了。

至於說黃金避險,就目前來看仍然沒有任何產品或者商品能夠跟黃金比避險性。比如我們看美元的市值,在過去兩個月時間裡,美元的市值擁有量至少暴跌了五分之一,這美元空缺出來的市值肯定會由黃金補上。


優己


我對這個問題的直接回答是:黃金是最保險的避險投資工具,但短期的劇烈波動不可避免。

為什麼這麼說呢?有5點原因導致:

1、首先,是從技術分析角度看,國際金價是從2019年8月份的1162開始上漲,目前已經漲了7個月了,最高漲到1691,已經漲了46%左右,這期間是波段性上漲和下跌交替運行的,只是在上週五當天出現了非常大的下跌,這是一個短期走勢和長期走勢的問題,是一個趨勢性方向和短暫的小波動問題。



2、其次、從基本面上看,這輪金價上漲最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央行寬鬆政策導致,從歐美央行的最近半年來的各種表現和政策來看,短期內不會改變這個基調,這次肺炎就更加導致了只能寬鬆不能緊縮。

3、第三,就是從突發事件角度看,這次肺炎疫情,中國是控制住了,但其他國家疫情則是來勢洶洶,這導致了投資者對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加重,於是避險資金開始大量流入黃金市場,從2月18號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看,1月份黃金ETF持倉量創出新高,可見一斑。

4、第四,至於週五的大跌,主要是由於短線獲利盤太大了,落袋為安永遠是市場的現實需求。而且,隨著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部分機構損失較大,必將會從獲利豐厚的黃金市場拋售,以便回籠現金,解決財務問題,這個特點在歷史上多次出現。

5、第五,週五金價的大跌還與美聯儲的吹風有關係,美股上週暴跌之後,週五尾盤上翹,短線資金拋黃金買股票的套利行為明顯,短線投機因素導致週五黃金大跌。


以上這5點,是我的理解,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先勝後戰張凱程


黃金暴跌失去避險意義了嗎?

樓主的這個問題,我來簡單回答一下,樓主的意思是黃金的暴跌,是黃金失去了避險功能了嗎?我認為黃金沒有失去避險功能,主要因為美元,英鎊等各個國家的錢幣其實就是紙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需要國家信用來進行支撐,國家信用後面需要黃金來進行支撐,您就知道黃金有多麼重要了,很多人認為黃金不是貨幣,這是基於市場環境良好的情況下,各國信用良好,經濟走勢都非常強勁,並且沒有進行貨幣超發,主要是因為經濟數據很好,不需要通過紙幣貶值手段來刺激經濟,所有一切都是基於這個前提下,一旦世界各國地緣摩擦不斷,貿易爭端不斷髮生,這些主要是因為世界經濟增長緩慢,經濟出現衰退,所以需要通過貨幣貶值手段進行刺激經濟,這時候黃金就顯示出保值避險功能。

黃金走勢

目前世界各國股票市場大跌,黃金也出現大跌情況,很多人認為黃金出現崩盤情況,其實大家不不必過於擔心,我們從倫敦金現走勢圖上來看,TRIX指標藍線處在黃線上方,說明黃金還處在上升通道之中,雖然最近一段時間黃金跌幅巨大,但是並不能說明黃金已經上漲結束,我認為黃金未來還會處在上漲之中,只不過目前的調整幅度過大,主要是由於疫情的影響,還有世界各國股市的不斷大跌所導致的,但是不管怎麼樣,也不能說明黃金的未來上漲走勢結束。


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黃金的暴跌是不是失去了避險屬性,我認為黃金雖然暴跌,也不能改變黃金的避險功能,黃金依然是世界貨幣,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最近黃金的走勢非常詭異,只能說國際金融市場出現了幾十年一遇的動盪行情,我認為世界的避險資金正在找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所以在看不準的情況下,短暫的抽離資金,相信各國政府正在尋找對策,應對經濟危機的發生,但是黃金依然不該避險屬性。

關注財神道,投資不盲目,移步專欄,學習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歡迎在下方留言,點贊,轉發,謝謝大家!


前灣財神道


很高興為你解答!黃金價格週五大幅收跌近5%,蒙受了2013年6月份以來的最大日跌幅。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黃金價格下跌75.80美元,跌幅為4.6%,收於每盎司1566.70美元。4.6%為2013年6月20日以來最大的單日百分比跌幅。交投最活躍的合約也錄得約5%的周跌幅,為自2016年11月11日當週以來的最大跌幅。週五的黃金期貨大幅下跌,抵消了當月的漲幅,使其在2月份下跌了1.3%。5月白銀期貨價格下跌1.278美元,或7.2%,收於每盎司16.457美元。白銀期貨一週跌幅約為11.6%,創下自2013年4月19日當週以來的最大周跌幅。白銀期貨在2月下跌約9%。

我認為黃金的拋售與金融市場的持續大跌及疫情的擴散有密切的關聯,接下來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社會會慢慢恢復之前的良性運營,但這期間必然會有一部分公司及個人承受近幾年來最大的一次資產縮水,經濟的恢復需要一個過程,我相信這次的時間不會特別長,而黃金又是相對風險較小的投資產品,現在拋售也是部分投資人自救的方式而已,無需太過緊張!因此,個人認為黃金並未失去避險意義。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謝謝!





海龜小管家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黃金對於大眾投資者來說,深深印在腦海中的就是避險,但黃金隨著近幾年經濟高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投機的市場,雖然存在著避險的意義但功能似乎有所減弱。

如果一位投資者還將黃金投資停留在避險的基礎之上,那麼很難與時俱進,黃金目前不但具備避險的屬性,而且更具備投資的價值。

黃金的改變

由於黃金髮出金燦燦的光芒,導致人們對黃金更加喜愛,尤其是我國古代達官顯貴以黃色為主,代表了尊貴,我們可以看到在古代只有皇上才可以穿黃色的衣服,同時黃金髮出金黃色的顏色,導致黃金的價格尊寵由來已久。

黃金的價格是從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就進入了自由兌換的時代,也就說進入了投機交易的市場,在這一過程當中如果韓江黃金的價格主要定義為風險規避,那隻能說你的思想遠遠落後了。

目前的黃金不但有規避風險的屬性,而且直接決定了財富的自由度,更加被狂熱的投機分子用於二級市場的投機交易,黃金能夠給人們帶來的財富遠比規避屬性來得更加直接。

黃金暴跌失去避險意義了嗎?

很多投資者投資黃金的時候主要是根據國家經濟政治形勢進行投資,這其實是非常片面的,如果讀過四書五經的人都會明白,世間萬物自然運行,大道無形。

換句話來說黃金的上漲和下跌是由市場自由度來決定,並不是由於外部風險來決定,這一點在最近的投資過程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如果按照投資者正常邏輯思維分析,美元下跌黃金就會上漲,美股下跌黃金就會上漲,這主要是由於黃金和美元的價值所在,正常人認為美元不值錢的時候就應該購買黃金規避風險,也有人認為當美國股市下跌的時候風險來臨,應該購買黃金規避風險。

但是最近美股的走勢與黃金的走勢給這樣單純的投資者深深的上了一課,這堂課告訴我們最終的結果就是黃金似乎和美元走勢並不能成反比,然而黃金早就已經進入了自由市場。

綜合來看:黃金未來不管跌到什麼價格,其實和他規避風險的屬性沒有半點關係,而黃金避險的意義並不能由它的價值來決定,黃金的價值只適用於二級市場投機交易的一種指導。


社長財經


當然不是,此事要從兩個方面去理解。首先,看看交易層面,美股十年長牛,美股的投資者享受牛市時間太長,容易放鬆警惕,很多新進入的投資者,避險意識更低,他們都是在美股暴跌的時候才開始考慮止損,重倉做多的甚至沒有考慮到止損直接爆倉。

從交易層面考慮,你會如何緩解壓力?美股投資者配置黃金比較多,今年黃金漲的又比較好。所以投資者不約而同的選擇是從黃金上止盈, 補充股票保證金,為股票續命。

不約而同導致共振,共振導致黃金目前的情況。這種情況是不可延續的。第一批投資人美股爆倉後,後面的投資人就吸取教訓,多空對沖。

第二,從投資價值上理解,黃金什麼都沒變,黃金依然是全球最好的避險品種之一。後期黃金漲勢取決於美國的領導人競爭。如果桑德斯競選獲勝,黃金恐怕要漲到天上,桑德斯的口號是要讓美國富人消失一半,增加富人稅收。會把美國富人嚇瘋。因為這次疫情,桑德斯支持率開始走高。如果桑德斯當選,美國衰落就無法避免。



投資科學家


黃金暴跌很正常。“黃金是一種可以避險的投資工具”這句話完全是錯誤的!只要能做到低買高賣,任何投資工具都可以避險。

黃金之所以暴跌,是因為有些投資機構需要獲利了結。獲利了,就避了一部分險,不獲利,風險就很大。

黃金並不是一種好的資產,它完全比不了核心區域的房產和優質成長股。因為它是不生息的,就是這種資產不會在未來為你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而房產能帶來租金收入、優質股票可以分紅。

而且,黃金的價值中樞歸根結底只取決於供需,因為它已經不具備貨幣屬性,只是一種資產——佈雷頓森林體系已經解體了,人類社會也不可能回到金本位制。所以,黃金的價值中樞不具備長期上漲的可能,不像核心區域的房產和優質成長股,它們的價值中樞會隨著GDP在核心區域的疊加以及公司市值的增加而不斷上移。

黃金這種資產本質上和比特幣沒什麼區別,甚至在數字世界裡,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比特幣,黃金的價值中樞還不如比特幣有更好的上移趨勢。

黃金這種資產唯一的用處,就是在投資機構利用全球經濟動盪這個概念進行炒作時,低買高賣,及時獲利,規避掉一點風險。“黃金能夠避險”和“房產能夠抵禦通脹”是兩句典型的蠢話,不獲利了結,反而承擔更大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