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蔣宗朋、張娟:攜手一線勇戰“疫”的“80後”夫妻檔

  近日,為廣泛宣傳六盤水市各地各行業各領域廣大幹部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先進事蹟和高尚品質,進一步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定信心決心,中共六盤水市委宣傳部、六盤水市精神文明辦命名錶彰了一批疫情防控期間的身邊好人(第一批),並決定授予該7個家庭(同志)六盤水市“身邊好人·涼都榜樣”榮譽稱號。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兩位疫情防控期間六盤水市第一批身邊好人——攜手一線勇戰“疫”的“80後”夫妻檔蔣宗朋、張娟!


蔣宗朋、張娟:攜手一線勇戰“疫”的“80後”夫妻檔

蔣宗朋



  在六盤水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線一線上,活躍著這樣一對“80後”夫妻,蔣宗朋是鐘山區鳳凰街道辦事處政法委書記、大營社區第一書記,妻子張娟是六盤水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護師、副護士長。兩個人一個在基層從事社會綜合管理工作,一個在市級醫院從事醫療救護工作,日常的工作不論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工作方式等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夫妻二人有著同樣的身份——中共黨員,在這一段時間,他們還共同肩負著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使命。
  1月24日恰逢除夕,貴州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從那天開始,蔣宗朋組織社區迅速成立黨員模範隊、執勤點管控隊、排查監測隊、巡防消殺隊及應急管理隊5支隊伍,並身先士卒,帶領社區幹部、志願者等日以繼夜地開展入戶排查及疫情防控。大營社區大營社區2254戶7101人,每逢春節,外出學習、工作、務工的都會有不少人員返回社區過節,防控的壓力巨大。“一定要全面準確掌握情況,絕不能漏掉一戶一人,否則就極有可能失控!”蔣宗朋一再告誡自己和社區的同志們。


  他把社區劃分為8個網格,每兩個網格明確一名網格員、一名兩委幹部包報,從早上9點半開始,到晚上9點,挨家挨戶逐一開展信息採集工作。同時,根據社區具體情況,設置了14個宣傳檢測執勤點,24小時開展出入查驗登記、體溫測量、車輛消毒等工作。一旦聽到轄區有新增外來人口,他第一時間帶著工作人員上門監測體溫、做好信息登記和政策宣傳;對一些湖北籍來黔人員及有症狀人員,他親自陪同到衛生院開展核酸檢測;每天定期巡查各個點位的值守情況,瞭解車輛及人員的管控情況。
  每天,從早到晚,走訪入戶、巡查督促、執勤點值守、宣傳解釋、研判部署......忙碌的蔣宗朋常常連水都來不及喝一口,有時方便麵剛打開接到電話就又忙去了。

  “疫情防控阻擊戰,沒有退路,我是第一書記,必須帶頭衝在前面。”蔣宗朋堅定地說。截至目前,在蔣宗朋的帶領下,對社區先後開展了三輪摸底排查,累計走訪5020戶次16943人次,張貼宣傳單1884份,發放宣傳資料1468份,摸排出重點人員182人。“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相比一線醫護工作者,我們不算最前線的。”在蔣宗朋看來,醫護工作者承擔著最忙也是最危險的任務,他作為基層工作人員,更要在崗位上承擔應盡的職責。


蔣宗朋、張娟:攜手一線勇戰“疫”的“80後”夫妻檔

張娟



  就在除夕當天,張娟也到醫院開展呼吸科危重症病人的治療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籌備工作去了。她所在的科室本來就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她們科室更是首當其衝的急先鋒。此次疫情來勢兇猛,張娟與科裡的同志一邊忙於治療護理科室病人,一邊研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流程,工作一直處在高度緊張狀態,同時也有極大的感染風險。
  由於一線工作的需要,夫妻倆早已習慣沒有休息的日子,為了更加全身心的工作,蔣宗朋和妻子從家裡搬了出來,分別住在辦公室和醫院科室,家中的兩個小孩兒只能由老人照顧,工作崗位就成了夫妻倆第二個家。由於都在一線,都有極大的感染風險,兩個人不免相互擔心。工作間隙,夫妻倆只能偶爾通過微信聯繫,往往簡單互報平安相互鼓勵提醒對方注意防護後,又轉身忙於各自手中的工作。每每看到對方平安健康的笑容,內心就會無比溫暖,工作也就更加投入更加專注。
  對於馳援武漢,張娟更是主動請纓,沒有絲毫退縮。蔣宗朋也很支持。“擔心是肯定的,但我們兩個都是黨員,我對她的決定非常理解也很支持。”蔣宗朋說。


  “平常工作都非常忙,本以為這個春節可以陪陪父母和孩子,準備帶一家人出去走走。可疫情面前,我們必須堅守崗位。”提及在家的老人和孩子,蔣宗朋有些哽咽,母親打過多次電話,告訴他們家裡啥都好,孩子也聽話,讓他們好好工作,勿掛念,保護好自己。面對家人,他倆心存愧疚;對面疫情,他倆直面抗爭。
  說到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一件事時,蔣宗朋說:“肯定是先回家看看老人和孩子,陪陪愛人,我們一家子好久都沒有在一起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裡,蔣宗朋夫婦用他們的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們在戰“疫”中相依相伴、相互激勵,默默奉獻、攜手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