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拾荒老人為什麼要拾荒,這些老人沒有退休金嗎?沒有兒女嗎?

四根弦


拾荒老人不一定全是衣食無著,有一部分老年人拾荒是一種心理現象:他們對自己老年生活感到擔憂,總認為自己今後沒有保障!又沒有其他的機會和方式來解除心理焦慮,才會採取拾荒的行為!


911東北人


我過去的小區裡有一位七十歲歲的老人 ,每天很早起床去拾荒,因為是單位小區,大家都互相認識,誰家有廢品都留著給她,她是一位高級教師,退休工資不低,當人們問起她,她說:退休了,閒不住,撿廢品靠自己辛苦掙錢,不偷不搶不丟人,手中有錢想給誰就給誰,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就圖個高興。她兒子女兒多次勸她不要去拾荒,覺得挺沒面子的,但老人家不聽,每天騎個小三輪車,走東家串西家,走走停停也不給自己定任務,只當是鍛鍊身體,出去曬太陽,出去轉轉。


用戶Aili


70多歲的劉奶奶就是一個拾荒老人,劉奶奶拾荒並非衣食無著落,她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這麼多錢在鄉下小鎮如果沒有疾病困擾,基本上是用不完的。

但劉奶奶就是“喜歡”拾荒,而且不止一年二年了。

劉奶奶的兒子為了這件事,沒有少跟她發生爭吵。

有一次趁劉奶奶出門拾荒,劉奶奶的兒子叫了輛手扶拖拉機過來,想把劉奶奶到處撿來、堆滿了屋子的“垃圾”拖走,誰知一車垃圾還沒裝完,劉奶奶就回來了。

原來,劉奶奶出門後總感覺心裡不踏實,擔心有人“偷”她的寶貝,出門不遠便掉了頭。

劉奶奶看到兒子帶來拖垃圾的車很“傷心”,倒在地上大哭大鬧,罵兒子不孝,開車來搶她的東西,劉奶奶的兒子又氣又急又尷尬。

後來,兒子拿劉奶奶沒辦法了,只好任由她依舊拾荒……

這件事從表面上看是劉奶奶拾荒與兒子無關,實際上,兒子對劑奶奶拾荒的行為是有責任的!

劉奶奶拾荒的行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劉奶奶剛開始“拾荒”的時候,兒子幹嘛去了?

剛開始不勸阻,等到劉奶奶拾荒成了習慣再想到制止,有用嗎?

劉奶奶以前並不拾荒,老伴去世後,獨居的劉奶奶感覺日子無聊、不好打發,所以一生節儉慣了的她就開始拾荒“打發時間”。

劉奶奶撿來的垃圾很少賣掉,她拾荒本來就不是為了賣錢。撿來的垃圾都堆積在屋裡,門口堆滿了、房間堆滿了、就連睡覺的床上也堆滿了。真不知劉奶奶晚上是怎麼睡覺的!

劉奶奶的兒子平時多關心多陪伴一下老人,劉奶奶會不會“拾荒”呢?

人老了,需要兒女的關愛,如果來自兒女的愛出現了缺失,老人在寂寞之餘就會用自己的行為來“充實”自己的生活。

當然,也有一些拾荒老人是沒有退休金的,但是,現在真正生活無著落的老人、地方政府也不會視而不見,雖不能確保他們過得很“幸福”,但是至少基本生活還是會有保障的。

所以真正的拾荒老人很少,基本上拾荒都是一種為了排遣寂寞的選擇。

假若不想自家的老人四處拾荒,還是要注意:多給他們一點愛!


見聞感想一一談


年前我在印象濟南給老戰友做事捎帶看管工地。天天白天到晚接觸到拾荒的老人。這些拾荒老人年齡基本60多歲以上。穿著挺乾淨挺愛面子,也挺自覺。工地上的物品他們知道不該拿的一動不動,很自覺很知情達理。我即同情他們也很尊重他們。有個看樣子70歲的老大姐,每天都是抱著個5,6歲的孩子來,手裡拉著個四個軸承的小平板車,撿點碎紙板碎木柴,別人見了給她搭訕,她眼裡就會含著淚想哭的樣子。很是讓人動情。這樣拾荒的老人據我所知,都是農民,是來濟南給兒女看孩子的。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在城裡打拼混不上,馱著房貸車貸,為孩父母的是在無奈之下,才趁著一早一晚出來拾荒。還有的是在夜深人靜無人的時候挨個翻看垃圾箱挑撿廢品。這些拾荒老人,不會有什麼退休金,如果不是有困難,誰不想風風光光的安享晚年呢?


華夏廚師


我院裡有個老大姐,七十多了,住在一樓樓梯下的角落裡,每天去撿,賣點錢買點面回來烙餅喝糊糊。她有倆兒倆女,誰也不給生活費。她生病了就硬扛,每 次都說這次活不過去了,可就活過來了,她沒有養老金。每次都給她帶點吃的,可她是回族,不能吃。我給她女兒發短信,她女兒卻說我:不要參予她家的事。說她媽愛在家裡堆破爛。


手機用戶51569378504


任何職業都是必然的存在,他們有些或許有子女,但是他們的生活習慣有關,有這人年輕的時候就只認定自己一份工作,收入少年紀大了生活又捨不得,有些的確困難就去撿破爛了。好比環衛工人,他們總覺得自己沒文化只能去做簡單的掃街的工作,(說明一下我不是對職業歧視,是分析她們的心理)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改變自己的工作環境,多學習些技能找到自己更好的工作。當然任何工作都需要人來幹,或許等幾十年老一輩的人都不在了,沒有這一批拾荒者,沒有了現在這批環衛工人,以後他們這些職業卻是高收入的工種。因為現在的人看不起這樣的工作,他們以後也不會去幹這份工作。自然這些看著低下的工作在某一天卻是高收入的群體。


中國愛心公益人


可分三種人,一是苦日子過來的老人,過去窮日子過貫了!如今有退休金,但不忍丟棄!也捨不得別人丟棄能用來換錢的東西!

二是農村老人自己沒有退休金,又不願意向子女伸手要,為了不拖累兒女,也為自己的日常所需而拾荒!

三是自己什麼都沒有!如沒有收入的孤寡老人!這類人城鄉都有!無親無友!生性孤僻!以少量的國家補貼和拎荒所得生活!過一天算一天!個人觀點謝謝提問。


閒人97208301


拿農村的老人為例,有的老人吃著低保,手裡多少還有點錢,不拾荒照樣能正常生活,就是在家呆不住,拾荒賣錢多少不重要,圖的就是有點事做,活動活動筋骨,吃飯更香甜,也有覺睡。這些七十多歲的老人大多沒多高文化,不能看書,連智能手機也玩不好,還在看“大屁股”電視。他們的生活娛樂很無味,單調,拾荒也許是解脫寂寞的一種方式吧,人生各有一好,各有各的活法。


用戶張保印


城市老人退休金普遍都是2千多快錢,就算長工資,物價也跟著長外加生活中外加的一些費用夠嗎,沒有退休金的老人政府補貼的基礎養老金一百多塊錢也是這月多點下月少點也不知為什麼,大家說說生活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