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當70、80後老去的時候,農村的莊稼誰來種?

智慧農業醉清風


最近,有農村網友提出自己的憂慮,現在80後、90後、00後全都進城了,10年後農村的莊稼究竟靠誰來耕種?

對此,農業專家也有同感,現在農村裡種地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中老年人。十年以後他們會逐漸老去,現在村裡的年輕人既不願種地,也不願意搞養殖,預計傳統意義上的種地人十年後就會斷檔。

實際上,中國人若都不願意種地,糧食全依賴進口,那是不行的。我國的年產量在5.9萬億斤,而全世界流通的商品糧總共才3萬斤左右,就算全賣給了中國也不夠,更何況不要說糧食全靠進口,哪怕糧食有30%靠進口,也會被別人趁機卡著脖子。

所以,中國的糧食問題歸根結蒂還是要靠自己,主糧自給率要達到95%。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擔心10年後農村沒有人種莊稼,屆時各家各戶都把土地集中起來,搞股份制公司了。

未來農村肯定會成立農業生產合作公司,農民要麼成為企業一員,要麼在每年有分紅的情況下,進城打工。也就是說,從之前的廣種薄收的小農生產方式,逐步向現代化農業轉變。

美國就是靠現代化農業,只有3%的農業人口,養活了97%的美國人民,甚至剩餘的糧食還能出口。

此外,要說中國的90後、00後們不願意從事農業生產,那也是不正確的,年輕人喜歡創新,喜歡生產高附加值的農產品。現在很多農村有80後、90後的年輕農民承包土地做草莓種植,另外還有人承包土地種桑樹養蠶,更有一些人承包土地種葡萄、種桃樹等等。

年輕人往往通過先進農業生產技術、更專業的生產、更多元化的種植。

更值得一提的是,現在農村人口養豬是十幾頭,幾十頭的養殖。以後,新一代農民養殖家畜的更加高效。將會成立更加專業化的家畜養殖場,投餵抗病能力更佳、營養成份更高、促進生長能力更強的優質飼料。

而規模化、科學化養殖之後,將來中國農村的家畜的疫情都能被有效控制。養殖場的抗風險能力將更加強大。未來,中國的農產品價格也會像現在美國的農產品一樣便宜。

10年後中國農村的莊稼由誰來種?這個問題既是大的機遇,又有棘手難題。所謂難題就是將來50、60後的種田人都要老去了,土地將無人耕種,而且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還真不能靠國際市場解決。

但又是有機遇,將來中國農村土地如果能實行集約化管理,由當地年輕人來搞現代化農業,或生產高附加值農產品,或搞大規模的家畜養殖基地,那中國的農業將逐步進入現代化。雖然未來種地和養殖的人越來越少,但廣大農村的勞動生產率卻大幅度提高,這也是我們值得期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