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你認為這次“疫情”過後,還會不會出現扎堆旅遊的現象?

太極雲飛揚



草堂信步慢行靜思


會,我都迫不及待了。

憋在家許久了,就等疫情趕緊結束,好出去玩個夠。

現在我們貴州這邊,逐漸開放了幾個景點,又被封了,原因是人太多去景點造成扎堆在一起密集了,怕被感染,所以開園一天,第二天就叫停,封園了。

可想而知,疫情期間,疫情結束後,不止我一個人,大家的想法一樣的,在家憋瘋了,必須出去旅遊透透氣。


我是自駕遊貴州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新年伊始,一場疫情,改變了所有中國人的生活。人們呆在家中做貢獻,白衣天使一線阻擊病毒,傾全國之力,一場“全民皆兵”的戰“疫”已經迎來了勝利的曙光。久違了的大自然,那熟悉的旅遊景緻,必將是人們壓抑心情釋放的地方。這次“疫情”過後,還會不會出現扎堆旅遊的現象?我個人覺得疫情過後不會出現扎堆旅遊的現象。

首先,這次疫情過後,隨著旅遊市場的繁榮,國家會積極引導和調控。旅遊景區也會積極疏導,防止景區擁堵。經過疫情考驗的人們不會像以前那樣“隨波逐流”,而是理性的選擇旅遊目的地。

其次,疫情過後上班人員不論是民營、國營趁國家優惠政策的實施,忙著產、供、銷,把失去的損失奪回來;學生忙於上學,補回耽誤的課程;國家工作人員更不會亂跑。因此,至少說疫情過後的短期內沒有時間旅遊。疫情過後旅遊的主要人群是退休人員,退休人員有足夠的時間旅遊,不會湊“熱鬧”哪裡人多哪裡去。這就是我的想法。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大地良友2


等疫情過後,旅遊業是不是會出現扎堆旅遊?我個人認為,即使過一段時間,疫情過後,應該是不會的,我個人看法有以下幾條

1、首先,疫情影響的不僅是旅遊業,還有相關產業和整個社會的經濟。

按照鍾南山院士的說法,疫情會在四月初之前結束。我們姑且認為這個“結束”的概念是人們可以正常流動,像以前一樣,但各種產業的恢復不是立馬就正常運行的,需要一個週期。其次,疫情對人們經濟的影響,除了消費觀念還有生活方式。

2、因為疫情,很多人這段時間沒有了收入來源,也就沒有多餘的金錢去旅遊。

這次因為疫情的影響,學生上學時間延遲,工廠企業開工時間拖後。這些時間是需要在後面一點點地補上來的。

即使疫情得到了控制,可以旅行了,孩子們的暑假放假時間很有可能往後延期,比之前的假期天數短。成年人也許因為之前疫情的原因,也是一再拖後上班。等開工以後為了好好發展企業,那會也是要把之前假期的空缺補上。很多國家已經停了到我國的航線,簽證也受到限制,還有一點不可忽視的,就是人們的心理陰影。

3、通過這次疫情,大家可能就不願意到人多的地方,像團隊遊這一類的恐怕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遇冷。

疫情結束,一部分有時間的人需要出去旅行釋放一下,首選的旅行方式會是自駕遊。受到疫情影響,人們在疫情剛結束後還是會減少與人接觸,會選擇自駕的方式旅行,這樣能有私密空間,減少乘坐其他交通工具與人的接觸。我認為本次疫情結束後,即使今年疫情很快就結束,旅遊業的復甦也是一個慢慢恢復的過程,所以我認為暫時不會出現扎堆的現象。





微鑲嵌師


我認為需要再等一段時間

1.從旅遊是否剛需上來說,對於愛好旅行、不喜歡待在家裡的人來說,這個突如其來的長假期確實是挺腦人的,等疫情一結束,他們或許會恨不得立馬出動。然而,是旅行重要還是工作重要呢?這樣一想,能旅行了,但工作也要準備開始了,與工作、金錢、家庭等各方面相比,大多數人可能都是會選擇將旅行取消掉或者延期。

2.從時間上看,疫情結束初步估計在四月份,而對工作黨而言這段時間並沒有什麼假期來滿足旅行這一需求。對很多商戶或者老闆來說,現下最應該做的是恢復生產,保證企業運營。從各家庭資金上看,全國人民在家待的時間較長,一直都是支出,幾乎沒有什麼收入,而疫情一恢復,可能就都往外跑去賺錢了,而不是往外跑去玩和消遣。

3.而從群眾心理來說,疫情過後,很多人雖然表面風平浪靜,但內心已經留下了陰影,警惕心也增了不少,疫情前一直強調的不要聚集,到了疫情後怎麼也不會把它直接從腦子裡忘掉。大家可能都會擔心,萬一又因為聚集而發現肺炎了呢?與旅行相比,還是小命重要,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總該是對的。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旅行是為了在平時忙碌的生活中,換一種心情,作為一種娛樂消遣,在大家都已經“閒”下來的這段時間,讓自己忙碌起來才是正事。



傻根Zyp


我覺得經此一"疫",旅遊業一定會受到重創,疫情過後,很難再現旅遊扎堆的現象了。



有關報道分析,2020年一季度全國旅遊業預計負增長56% ,全年預計因疫情影響會減少9.35億人次。



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因為疫情會影響全國經濟,老百姓的經濟收入因為疫情影響而減少,所以就會減少旅遊計劃。

2.因為疫情我們心理上都打上了烙印,人多的地方不能去,誰還敢扎堆去旅遊?

3. 因為疫情我們都在家呆了很長時間了,疫情結束後,我們要工作,學生要學習,假期可能會減少,所以也沒時間考慮旅遊的問題。

4.中老年社團或組團旅遊在疫情之前,也在旅遊業中佔有一定分量,疫情後報團旅遊的會大幅減少。


疫情過後人們會更理智地安排旅遊,如自駕遊,一個人,幾個人迴歸到山水田園間,名川大山中領略自然風光,而很難再現扎堆旅遊的情況了。


淺淺秋兒


疫情過後扎堆現象會有,但是相較於以前遊玩會好很多!下面的分析是我的見解,希望能夠幫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1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ec00067d0151ab17ab\

大貓生活錄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認為這次“疫情”過後扎堆旅遊的現象一定會出現,不是國人消費不理性,是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遊客扎堆現象。

1.我們來說說,我國是全世界的旅遊大國,每年境外旅遊人數高達2億人次,國內旅遊出行人數高達60多億人次,數據驚人吧!因為我們人口眾多啊,我們佔有世界總人口的21%,一旦疫情結束,大家就像被關在囚籠的小鳥,打開囚籠的一瞬間,蜂擁而出。

2.我們再來說說,我國旅遊景區方面,各地區都在尋找以旅遊業為主導的旅遊經濟產業鏈,著力打造以旅遊景區為名片的城市經濟體,這就造就了眾多的特色小鎮,民族風情園之類的景區景點,但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真正能讓人流連忘返的景區不多,好的景區必須是自然景觀獨特,呈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億萬年地質變遷,承載著古老文明和人文文化的景區,著名的景區幾天前就曾出現了扎堆現象了,還有一些好的景區,藉助互聯網的力量迅速成為網紅景區,人滿為患。

3.我們再說說,旅遊出行的時間問題,這次疫情讓我們的孩子們開學一再推遲,即使開學了,也是學習緊、任務重,平時很難爭取出時間出行旅遊,我們自己就有時間嗎,宅在家裡要幾個月,有工作的要把這幾個月中沒有完成任務的補回來,那麼這幾個法定的節假日、學生放假,就成了旅遊出行的必然時間段,集中出遊一定會發生。

總的來說,景區在這次疫情過後,必定加強疫情的防控意識,儘量的分流客流,但是人滿為患、扎堆出遊肯定會發生,在這裡我也建議喜歡旅遊的朋友,儘量錯峰出行,找到適合自己的景區遊玩,儘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安全第一吧


朱哥房車漫遊


你認為這次疫情過後,還會不會出現扎堆旅遊的現象?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為人是最高級的群居動物,還有一個就是,最容易好了,瘡疤忘了疼的就是人,其實我說的都是實際情況。 因為人是互相聯繫的,互相倚賴的,人只有互相才能產生共鳴,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這是我的個人理解!





易知354


大家好,我是白開水!對於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新冠肺炎疫情現,
在家隔斷數月餘。
有朝解禁奔自由,
扎堆旅遊高潮時!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a9630f346664b60ab87d167ede1b8d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