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豬群呼吸道疾病有哪些特點?如何防治?

豬場呼吸道的疾病,是影響養豬業發展最嚴重的問題之一,號稱“三不疾病”,不死、不長、不愈。導致豬場的養殖成本持續增加,尤其是因為疾病的原因造成的隱性成本增加,飼料的浪費,這種成本是不可挽回的,也是豬場最容易忽視的地方,同時增加了豬場的不穩定性因素,更容易繼發其他疾病,造成整個豬場疾病不斷,藥物開支較大,最可怕的是造成疾病的大流行,使成活率降低,直接降低豬場的贏利能力。  

冬春季節豬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有以下特點:  

1.病原複雜,常常不是同一種和同幾種病菌所引發的,而是與環境中多種因子密切相關的,只有在某些環境、管理和飼養因素髮生改變時,才會表現出臨床症狀。

2.引起豬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多為常在菌,只有在呼吸道受到損傷時才侵入到損傷部位滯留、增殖,繼而對豬致病。

豬群呼吸道疾病有哪些特點?如何防治?

3.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受外界因素影響很大,一般無明顯的季節性。除肺絲蟲病外,多於晚秋、冬季和早春氣溫劇變、悶熱、潮溼、寒冷、通風不良、密集飼養、管理和飼養不善條件下發生或病情加重。  

4.豬患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時,容易發生繼發感染或混合感染,從而加重病情,使疾病難以控制。  

5.豬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一旦發生,就難以完全治癒,且易復發。這些特點,都給這類疾病的防治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氣溫的繼續降低使豬群處於疾病高發期,為什麼呢?因為大部分地區要開始封閉圈舍,增加了疾病的發生概率。空氣的流動性差,換氣不及時,造成圈舍內的氨氣等有害氣休增加,同時溼度的增加也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有害氣體的增多,空氣中彌散著大量的粉塵、塵埃等等,直接損害機體的眼結膜和呼吸道上皮細胞,機體的抵抗力下降,粘膜受損,機能發生一系列的紊亂,讓病菌有了可乘之機,最終導致豬場易發生疾病。有什麼辦法讓疾病不發生呢?  

豬呼吸道病預防措施:  

1、提前做好環境控制和相關設備物質的準備  

養豬場戶應提前做好豬舍和門窗的整修,準備和檢修保溫增溫相關設備。遇氣候大變、氣溫較低適時關閉門窗,有必要時開啟保溫增溫設備,遇天氣晴好、氣溫較高時,除開啟門窗外,標準化豬舍適時開啟風扇或風機通風換氣。一般從10月中下旬開始,養豬場戶就應準備和檢修好保溫增溫設施和控制溼度的相關物資,如保溫傘、生石灰、木屑等,以便隨時開啟保溫增溫設備。

豬群呼吸道疾病有哪些特點?如何防治?

2、加強豬群飼養管理降低或避免應激因素  

根據豬群各階段營養需要合理配合日糧,供給營養全面且均衡的飼料。進行合理的分群,減少不同日齡豬群混群飼養;保持豬舍內乾燥、清潔、衛生,豬舍、用具及環境定期消毒,注意豬保溫和通風換氣;實行全進全出飼養方式,至少做到產房和保育兩個階段全進全出,減少或避免母子間呼吸道疾病感染機會;減少轉欄和混群次數以減應激因素。  

3、堅持自繁自養,防範隱性感染豬帶入病原菌  

堅持自繁自養是防止豬呼吸道綜合徵隱性感染豬帶入病原菌的關鍵性措施。養豬場戶確實需要引種時,則應到無疫區的種豬場引種選購,並嚴格按程序進行免疫,種豬引進後應隔離觀察飼養1個月以上,方可進場飼養,建立獸醫衛生消毒制度。  

4、提前做好豬群免疫預防病原性豬呼吸道綜合徵  

病原性因素引起豬呼吸道綜合徵,目前尚無良好的治療藥物,採用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對豬群隱性攜帶強毒的淘汰,做好消毒工作等是預防的重要措施。養豬場戶應合理免疫,適時給豬群免疫接種豬偽狂犬病、豬藍耳病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肺疫、副豬嗜血桿菌病、豬鏈球菌疫苗苗,以控制病原性因素引起豬呼吸道綜合徵。豬流感、豬附紅細胞體病目前尚無疫苗可用,應加強豬群的隔離消毒,同時應注意豬群的保溫防寒,搞好豬舍內的清潔衛生,注意消滅蚊蠅和吸血昆蟲。  

5、正確診斷並提出針對性強的應對措施  

依據生豬肺疫病流行的特點、症狀觀察,病理檢驗和實驗室檢查的結果來綜合判定,並特別注重獸醫實驗室病原的分離、鑑定、檢測、監測,才能做出最後確診,提出針對性強的防控措施。 

6、全方位推進生物安全體系  

養豬場戶應建立嚴格的消毒、隔離和防疫制度,以降低和消除病原微生物對養豬場戶所形成的危害,建立起防制豬呼吸道綜合徵病原入侵的多層屏障,使豬群生長髮育處於最佳狀態。 

豬群呼吸道疾病有哪些特點?如何防治?

7、建立科學、合理的預防性用藥方案 

養豬場戶一般可選用一定劑量的抗菌素藥物組合,在母豬產仔前後、哺乳仔豬、保育豬、育肥豬4個階段,以及豬群轉群時使用,以預防外源性和內源性細菌繼發感染。推薦預防用藥方案如下: 

後備母豬,每噸飼料中加入替米考星粉200——400克,於配種前20天左右給予飼餵,連續飼餵14天;或按每噸飼料中加入10%氟苯尼考100克,於配種前20天左右給予飼餵,連續飼餵14天,同時並配合每噸飲水中加入阿莫西林粉150克,連續飲用14天。其種公豬的藥物預防可參照後備母豬。  

妊娠母豬,每噸飼料中拌入80%支原淨100克,多西環素120克,阿莫西林160克,於產前、產後各飼餵7天;對分娩前後14——20天的母豬也可選用磺胺、氟苯尼考預混劑拌料。  

育肥豬(2月齡以上),每噸飼料中拌入10%氟苯尼考120克,支原淨100克,連續飼餵7天;或每噸飼料中拌入北里黴素300克、磺胺二甲嘧啶600克、甲氧苄胺嘧啶200克,連續飼餵7天。  

每1kg飼料中添加1kg麻杏石甘散充分拌勻,連用5-7天,症狀明顯減輕。所以說,秋冬季呼吸道疾病是常發生的疾病,往往會引發豬生產性能的下降,養豬成本的增加,經濟效益的降低,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秋季的到來,應避免降低豬隻的傷亡率,在平時的飼養管理中,應把保暖與通風相結合,做好豬舍內除氨消毒工作,給豬隻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在飼養管理掌控的同時,應以堅持正確的保健,以增強豬隻體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