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尋樁充電遭遇六連敗 沒有私樁的電動車車主們真的太難了

疫情期間,E電園迎來了年後第一臺測試車,而且還是剛剛上市的全新車型。在完成與它近距離接觸即將收工時,我卻被現實來了當頭一棒。因為,我找不到地方充電了!

才擁有的喜悅,很快就被現實打敗。

好吧,作為一個非電動車車主,我終於也擁有了一次難忘的充電經歷,一天6地的尋樁記。

尋樁充電遭遇六連敗 沒有私樁的電動車車主們真的太難了

[ · 疫情期間,在沒有私樁的情況下,充電到底有多難? · ]

那麼,首先說說我的充電環境,家在老舊小區內,停車是老大難問題,院子裡面想安一個充電樁?絕對不可能。所以,尋求小區內資源共享肯定是行不通。那麼,掏出手機,打開APP尋找公共充電樁是不二的做法。

尋樁充電遭遇六連敗 沒有私樁的電動車車主們真的太難了

那麼,問題來了。

在周圍能搜到的充電樁裡,3個校園充電樁,4個能夠共享的私樁,但目前處在疫情封閉期,學校和小區都不允許外部車輛進入,只能放棄;剩下3個分別是內部樁和專用樁,社會車輛想進去充電,平時怎樣尚且不談,至少在目前的狀況是不可能的。

顯然,我遇到的問題便是,在沒有私樁的情況下,充電到底有多難?

[ · 跑遍6個地方,問了137名車友後,你猜我成功充電了嗎? · ]

為此,我也向E電園的車友們進行了諮詢,而他們也給了我一些更合理的建議,讓我有了這次難忘的尋樁之旅,體驗到車主們的無奈。

尋樁充電遭遇六連敗 沒有私樁的電動車車主們真的太難了

你是否擁有自己的充電樁?

在E電園的微博、微信兩端,共有137名電動車車主進行了有關充電的調查回覆。其中42.86%的車主無法擁有自己的私樁,因此在疫情期間給愛車充電困難重重,而正是這些熱心的車主給了我一些靠譜的建議,才有了這次的實地考察行動。

當然,另外57.14%的車主雖然有自己的充電樁,但他們卻也苦楚連連。原因是啥?咱們接著往下看。

尋樁充電遭遇六連敗 沒有私樁的電動車車主們真的太難了

疫情期間,你是否將自己的充電樁共享給其他車主?

為什麼說有充電樁的車主也有苦呢?因為這78名車主中,雖然有78.57%的車主沒有將充電樁共享,但箇中原因卻讓他們頗感無奈,“疫情期間,當然想幫幫群裡其他車主,但小區管得嚴,不讓外部車輛進入,不光是私人的樁,小區裡好多公樁都閒置......”

尋樁充電遭遇六連敗 沒有私樁的電動車車主們真的太難了

實地探訪地1:小區共享私樁

在實際尋找私樁共享的過程中,我也被保安大哥拒之門外,既然有嚴苛的門衛制度,那咱也就不去破壞,疫情當下,安全為重。“別說共享,我自己的充電樁都不能用。”根據車友的描述,他在小區地庫擁有固定車位和充電樁,疫情期間物業將地庫封閉,意味著他不僅無法充電,連停車都要再做打算。

在尋求小夥伴共享私樁失利後,很多車友建議去公共充電樁看看,一來是外出的人少了,公樁沒有那麼多人使用;二來公共場所的出入管理沒有小區那麼嚴格。所以,從小區掉頭出發,奔向我常去的那兩個停車場。

尋樁充電遭遇六連敗 沒有私樁的電動車車主們真的太難了

實地探訪地2、3:公共停車場公樁

雖然APP上顯示充電樁空閒,但到停車場後卻發現了一些問題。

其中一個停車場已經封閉,暫不對外開放。另一個雖然可以進入,但油車佔位嚴重,所以只能眼巴巴看著面前的這些充電樁,再另做打算。

尋樁充電遭遇六連敗 沒有私樁的電動車車主們真的太難了

實地探訪地4:商場地庫充電樁

像多數車友所說,去商圈充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目前,商場客流量較少,消毒工作也比較到位,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商場營業時間有所調整,提早關門是否會影響地庫的進出。

因此,我來到了下一個目的地,距離我大約4公里的某商場。順利進入地下車庫後,有一大片電動車專屬車位,顏色顯眼標識清晰。遺憾的是,除了已經租給個人使用的充電車位外,其他則加上了地鎖無法使用。

一上午的時間,從小區共享到2個停車場再到商場,已經連續被4次暴擊的我有些灰心。在目前的情況下,沒有私樁充電真的這麼難嗎?充電困難戶只有我一個?說到這裡,我們不妨再看看車友們的遭遇如何?

尋樁充電遭遇六連敗 沒有私樁的電動車車主們真的太難了

疫情期間在外充電遇到的阻礙

在沒有私樁或是需要在外充電時,有近五分之一的車友選擇去超市、商場進行補電,遛車補貨充電一次辦好;另有7.94%和4.76%的車友發現,常去充電的地方已經封閉,他們需要到更遠、人更少的地方去充電;至於大多數人,已經放棄了用車,因為這68.25%的車主發現根本就不用出門......

所以,非常時期,在外充電已經成為一部分車主的擔憂。通過調查,我們也想給大多數不出門的車主提個醒,長時間車輛放置需要尋求4S店救援時,需要注意避開維修高峰,以免耽誤您的用車計劃。

尋樁充電遭遇六連敗 沒有私樁的電動車車主們真的太難了

實地探訪地5、6:公司寫字樓及附近園區公樁

最終,我開車回到了公司,但寫字樓和園區都進入了半封閉狀態,不准許車輛進入。而我本次的尋樁之旅也在最後兩次失敗的探訪中宣佈結束,車輛也由之後幾天有拍攝需求的同事開走負責充電。

伴隨尋樁行動的結束,我也想給車主們提個醒,開啟逐步復工後,在鼓勵私家車出行但仍需控制人流的前提下,停車或許將是上班族面臨的首要難題,因此還請大家早做打算。

[ · 所以,疫情期間你的充電時間到底增加了沒有? · ]

當然,此次我的尋樁範圍是以周邊5公里為半徑,恰巧周圍有很多高校和寫字樓因為疫情封閉,所以充電出現了困難。充電時間是耗費了一上午,充入電量為零。

尋樁充電遭遇六連敗 沒有私樁的電動車車主們真的太難了

疫情期間,在外充電的時間與平時相比?

但根據我們調查,有60.66%的車主表示,在外充電幾乎沒有收到影響,耗費時間與平時無異,但這其中也有四分之一的車主感嘆還是擁有屬於自己的充電樁比較方便,否則冬夏季節在外充電實在是種煎熬。而另外39.34%的車主在此期間,充電時間均有所增加,多消耗的時間就是用在尋找充電樁的路途中。

[ · 長時間停放,電量多少最為合適? · ]

最後,我們迴歸到車輛本身,幾位已經“自學成才”的資深車主還是有幾句中肯的建議,想說給各位車友。如果長時間放置,不打算外出的話,建議您:

首先,將車輛的小電瓶斷開。如果不會操作,那麼保證每週著一會兒車,讓小電瓶保持充電。

其次,如果較長時間放置(以月計算),確保電量不要太滿或太少。

電池溫度低,電子活性就低。當車充滿電放置,晚上固然是沒事,但白天氣溫回升,電子活性上來後,這時候電就溢出並且丟失了。等晚上氣溫下降電子活性降低後,就出現虧電現象。如此反覆電池的電量會逐漸減少,而在這個過程中對電池產生的損害也不小。反之,電量過少的放置,對電池平衡性也會有影響,電量也會越來越少。

所以,如果長時間放置,最好將電量維持在30-80%,也有一些車企提出保持在50-80%間。

同時,部分車企對於電池保修的免責條款也做了說明,大家在用車前還是需要仔細閱讀的。一位榮威的車友表示:“2017年ERX5非常火,它的保修手冊就明確寫出,車輛長時間停放必須電量保持在30-80%,否則電池遭受損害就面臨脫保。”乍一聽這種情況面臨脫保比較過分,甚至還引起了一些車主們的爭議。但從技術角度看,少電或滿電停放確實對電池有較大損害,最終影響的是我們自己的車輛使用。

[ · 寫在最後 · ] 每每冬季嚴寒時,電動車的續航和充電都會成為車友關注的第一要素。尤其在這個冬天,疫情的困擾讓不少電動車失去了“遛彎”與“補給”的機會,所以,在響應號召減少出行的同時,各位車主也應對自己的愛車多加關注,尤其是車輛更加科學、合理的充電方法要時刻注意,這樣才能確保車輛為我們所用。

在閱讀了小編今天悲慘的尋樁遭遇後,作為車主的你有何建議?又或是何種遭遇需要吐槽?歡迎請加入到我們的微信車友群中,更多車主交流、線上線下活動以及購車優惠信息,將在車友群中發佈,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