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既无参选,何来落选”——科研不易,恳请不要道德绑架

闲暇之余,刷刷新闻,突然被一则消息惊到——“2020年两院院士评选,屠呦呦教授再次落选”,原因是“没有留洋背景,没有博士学位,没有足够的论文”。

屠呦呦是谁,想必大家都挺了解。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这几个称号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国宝级别的人物,又为何会落选呢?而且,刚刚过去的2019年不是才增选了院士名单吗?

“既无参选,何来落选”——科研不易,恳请不要道德绑架

极度怀疑的我继续在网上搜集信息,发现各大主流媒体网站、拥有几十万深圳数百万粉丝的创作者,都对此事头头是道的分析,痛批中国院士选举腐败的制度流程等等。

“既无参选,何来落选”——科研不易,恳请不要道德绑架

最后中国工程院相关工作人员出来发声,表示2020年并不是增选院士的年份,而且去年刚结束的院士评选,屠呦呦并没有报名参选。但是,这则消息被淹没在茫茫的网络之中,在许多写手的推动下 ,形成了一波抨击的潮流。

而此时,我心里确实对这些媒体认证的优质作家,感到极为的不耻。现在的和平年代,笔杆子相当于枪杆子,舆论对于事情走势、人的心理都有极大的推动力。所以,作为优质作家更应该对笔下的字负责。我是记者出身,也担任过评论员,领我进门的老师傅跟我们强调最多的就是文字从业的“德”,你可以无“才”,文章写的不好,但是不能无“德”。

试想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为人类的健康拼搏一生,又何苦卷入舆论的漩涡。有人会说是对屠呦呦抱不平,但是获得无数荣誉的屠老,还会在意一个院士头衔吗,她可是拿过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屠老年事已大,不参选是为了给其他人机会。有人会说院士选举不公平,商人怎么也可以来。我请你去看看院士们的履历,哪一位不是做了很多的贡献。就拿阿里CTO王坚,他创造的阿里云,是帮你在12306抢票回家的核心技术。

疫情当头,本该不给国家添乱。科学家们不辞昼夜,潜心研制疫苗,有好事者却在炮击院士,造谣诋毁院士的能力,屠老千里无辜背锅。现在人人喊打发国难财,网络舆论我认为也属于。仔细留意其实可以看到屠呦呦落选相关的文章,阅读量都很高。我承认抓热点是媒体人士基本功之一,但是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更是有没有资格作为媒体人的素养标准。至少,不查清事实,就听信谣言胡编乱造,是一项大忌。比如这次的事件,稍微用心查一下,就知道刚增选万院士多几个月怎么可能有增选。

无独有偶,在采访钟南山钟老的视频种,有好事者看到钟老儿子钟帏德用的是爱马仕的金腰带,便一股酸臭气的带节奏。

钟帏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百千万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这样的人才,就算是住别墅我都没意见。因为是他的合法收入合法分配,而且还为国家、人民做贡献。网上的风气确实很支持钟帏德,但是作为一个网上的大舆论,在前线奋斗的钟老看到了会不会操心,以后会不会得为见媒体怎么穿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操心。

“既无参选,何来落选”——科研不易,恳请不要道德绑架

各位舆论的带动者,我诚心诚意问一句,是不是假太长了,吃太饱了。抱歉,我的确很生气,看到这么多媒体认证的优质创作者乱写屠呦呦的事情,作为一个曾经的记者,的确火冒三丈。这不仅带偏了诸位网民,也给当事人带来了或多或少的麻烦。

“既无参选,何来落选”——科研不易,恳请不要道德绑架

最后,恳请各位,科研不易,请不要再道德绑架任何一位科学家了。任何事情传播的时候,请查清事实,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笔杆子底下留情啊。

(推荐一部纪录片:《西南联大》,诸位可以看一看,了解一下大师为人处世的风度,兴许对自身有帮助。)

“既无参选,何来落选”——科研不易,恳请不要道德绑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