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小故事系列--看動物如何“求醫”


昨晚在看《傷寒論》時,想起了一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小故事,故事內容是關於動物自救的,非常有意思,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

故事一:熱帶雨林的猴子得了瘧疾以後,也會出現發熱的症狀,一會兒冷、一會兒熱,直打哆嗦,非常痛苦,但是沒有人去給它們做治療,畢竟是野生的猴子。但是,人類發現它自己會爬到金雞納樹上,啃樹皮吃,吃上一段時間後就不冷不熱了。後來人類從金雞納樹的樹皮中提取到了奎寧來治療瘧疾,這味藥被提取出來也就一百多年,而野生的猴子祖祖輩輩都知道用它來“治瘧疾”。


小故事系列--看動物如何“求醫”


故事二:在非洲叢林,動物學家跟蹤一群大象做研究,觀察大象的生活。發現一頭懷孕的母象,然後每天跟蹤記錄觀察這頭母象每天走多少路、吃什麼食物及一些生活習性。突然有一天,這頭母象離開象群,一直走,走到一條小河邊上,發現一顆小樹停了下來,開始吃這棵小樹上的葉子。吃的差不多了,這頭母象又慢慢的回來去了。由於大象的食物比較固定,這些動物學家就比較納悶,這頭母象跑這麼遠,吃的這是什麼東西啊?就採了些枝條作為標本帶回去,打算諮詢一下當地居民。沒想到第二天這頭母象生了一頭胖胖的小象。這些研究人員拿了昨天母象吃剩下的枝條去問當地居民,還沒開口,當地居民就說:“你準備生孩子嗎”?研究人員很奇怪:“問道,你怎麼會說我生孩子呢”?居民答:“你拿著的是催生樹的樹枝呀”。研究人員很驚訝。當地居民繼續說道:“我們這裡的人在生小孩之前,都要用這個樹葉煮水喝,這個樹葉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利於生產。”研究人員這才明白過來,這頭母象原來是去大自然中找“藥”了。


小故事系列--看動物如何“求醫”


故事三:科研人員給南美洲叢林裡生活的大猩猩做研究,給它脖子上帶上“項圈”,能夠監測到呼吸、脈搏、心率等等。有一天監測到大猩猩溫度升高、呼吸急促,並有咳嗽和喘的聲音。研究人員拿望遠鏡觀察時,發現大猩猩跑到深林裡找到一種平時它不作為食物的樹的葉子,然後挑揀出不老不嫩的的葉子放到嘴裡嚼,就這樣過了一週左右,反饋回來大猩猩的檢測信息時,燒退了,呼吸平穩了。研究人員把大猩猩吃過的葉子摘回來研究發現,這種葉子有很好的抗菌效果,進一步研究它的成分、結構,合成新藥。這就是已經投放市場的硫銨紅迪黴素,靠大猩猩發現的。所以有的醫生說,我們應該根據動物的習性,來尋找新的藥物。


小故事系列--看動物如何“求醫”


故事四:一種水鳥,具有自我治療的本能。水鳥腿比較長,由於生活環境比較複雜,水草,沼澤等,它們腿受傷骨折了怎麼辦呢?有的水鳥一條腿骨折了以後,會單腿跳到河邊,啄河邊的溼泥,在弄些雜草,拌起來。然後用它們堅硬的嘴把骨折的腿“合”起,再“敷”上一層纏有草的泥,慢慢的纏上草的泥乾燥以後,整整的像打了一個“石膏”,就這樣把腿固定了。“包紮”完以後就不在下水。過了些日子,水鳥大概覺得腿該長好了,再單腿跳到水邊把打上“石膏”的腿泡進水裡,“石膏”脫落,腿好了。


小故事系列--看動物如何“求醫”


比起我們人類打石膏,這些動物的“知識”是跟誰學的?也許沒有學,這是一種生存的本能。可是我們人類是從動物進化來的,在遠古時候,作為人類來講,有許多接近於動物的那種本能功能,還是明顯存在的。對那個時期的人來說,如果不舒服,可能會到森林裡、原野上去尋找那些自己感覺到有可能會調整他健康失調的植物、動物來使用。所以,這可能就是藥物最早最早的起源。當然,人類是更聰明的,會思考,會把積累起來的經驗告訴別人,會用文字記載,然後由單味植物、單味藥的應用發展的複方的應用。這也許就是中醫最早最早的起源,和人類、遠古人類的這種本能功能有關,而我們在動物身上也看到了影子。


小故事系列--看動物如何“求醫”

此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在評論中各抒己見。

持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