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年輕的時候喜歡啤酒,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白酒了!為什麼?

全國模特經紀人


年輕的時候,比較喜歡那種“江湖豪氣”,“意氣風發”的快意生活!

年輕人,更張狂、更爽快、更豪情,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更符合年輕人的那種激情。

啤酒會比白酒更適合,大口的喝,豪邁的暢飲!

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悶熱的天氣,來上一瓶冰爽的啤酒,在炎熱的中的冰爽,那種感官體驗會更好。

如果,像喝啤酒一樣,大口大口的暢飲白酒,二兩都暈乎了;半斤下去就有人趴下了;一瓶下去,基本歇菜;再多一瓶,可能不少人,要送120急救了。

反而,年齡越來越大,閱歷越來越豐富,更能體味白酒裡面的酸、甜、苦、辣;經常有人說,喝懂了白酒,就喝懂了人生!

白酒裡面的酸、甜、苦、辣,各種滋味,需要時間的沉澱,也需要慢慢的去品。

只有讀懂了人生,才能品味出白酒的滋味。

所以,不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喝白酒了;是喝白酒的年齡還沒有到。

到了年齡,自然而然,也就會喝白酒了!


九曲十八彎


這個還真是!尤其最近幾年,幾乎啤酒不怎麼喝了,哪怕大夏天大伏天,要喝酒也來點白酒,其實我感覺這就和年齡及社會環境有關,畢竟社會越來越好 健康認知也越來越高,現在喝一瓶啤酒感覺肚子脹脹的,記得20多歲的時候冰啤酒開瓶一口氣拿下經常的事,那時候人也瘦22歲體重才103斤,特羨慕有大肚子尤其“老闆”(當時我感覺那個環境不像現在認知健康,確實夠SM的),以為胖了有大肚腩了就離老闆很近了,人家看著你貌似有實力,經常性喝啤酒吃肉每天看看肚腩變化[捂臉]胖了嗎[捂臉]?隨著歲月年齡增長現在正好反過來了,不敢喝啤酒也不想喝啤酒了,哪怕喝點白酒也得看看肚腩變化看看剛減肥的努力沒後退吧!唉……




帶淚飛行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開始接觸酒 ,並和同學們一起喝酒。那個時候簡單、率真、直白、沒有那麼多的想法,也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不諳世事的我們,追求的就是一種爽快與豪情。那時候的啤酒都是對瓶吹,踩箱套喝,喝完吐,吐完再喝。

但是隨著參加工作以後,結婚生子,孝敬老人……,我慢慢的開始喜歡白酒了。現在我40歲了,我已經深深的愛上了白酒。雖然沒有以前的海量和豪情,但多了內斂和穩重。

到我這個年齡喝白酒的感覺就是:白酒真香,入口挺拔有力,有苦有辣,有酸有鹹,但終會在你的口腔裡融化:融化成陣陣香氣,融化成甘醇齒香,融化成回味悠長。

喝白酒讓你會深刻的體會到什麼是先苦後甜,什麼是世間百味,什麼是人情練達,什麼是人酒情濃……。

一杯白酒,對於我來講,雖然五味雜陳,但每種味道都讓我回憶著美好與幸福。

啤酒已經變成我可有可無的飲品,因為啤酒和白酒相比,我更喜歡有深度,有層次,有內涵,有味道的白酒!


芙蘭一醉


我以前屬於滴酒不沾的人,喝一點酒就臉紅脖子粗的,但是又天生是個愛吃、會吃的人。

身邊的朋友都是一些喜歡熱鬧的人,所以要經常聚在一起喝點。啤酒是我們聚會的首選,因為酒精度數低,可以對著瓶子豪飲,而且喝啤酒特別適合搭配肉類下酒。

白酒在年輕人的聚會上是很少見的,如果有年輕人要求喝白酒,會被當成“酒蒙子”對待。我覺得年輕人愛喝啤酒有這麼幾個原因:

  • 啤酒喝起來比較隨意,而且適合大口的喝,並且因為酒精度數低,每次可以多喝一些。
  • 啤酒看似單價不高,但是實際累積起來價格也是不菲的。每次出去聚餐,酒錢和菜錢基本都是半對半,或者酒錢超過菜錢。

  • 啤酒消化的快,很多年輕人身體好,排洩的快,所以啤酒下肚以後頻繁上廁所都排洩出去了!

啤酒是最適合年輕人消費的,因為喝得多、而消化的也快,並且有烘托氣氛的功效。白酒論瓶吹的那都是“酒神”,幾杯下肚一般就倒了,年輕人聚會時間長、喝得多,白酒還真不太適合年輕人聚餐。

年輕時喜歡啤酒,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白酒了?

  • 經濟因素的考慮:很多上年紀的人,不在考慮啤酒的原因,有經濟因素在裡面。一瓶便宜的白酒夠喝好幾頓的,而且啤酒看似單價便宜,但是架不住滿足不了酒癮,需要好幾瓶才能解渴。兩相比較還是喝白酒經濟實惠,很多老人喜歡喝散白就是這個原因。
  • 酒量的增長:因為酒精考驗以後,啤酒的勁已經解不了酒癮了!只能尋求更加刺激的白酒來解決。很多喝了很長時間酒的人,給他們喝啤酒乾脆不喝,嫌漲肚、不解渴、沒勁。
  • 身體的原因:喝啤酒能夠誘發痛風,尤其是搭配海鮮食用。很多上歲數的人代謝功能變差,啤酒喝進去代謝不了,不像年輕時排洩的快,所以選擇喝白酒。
  • 白酒的口味:做為白酒的王國,我們釀造白酒的工藝可以說已經“登峰造極”,市面上各種不同口味的白酒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即使是再愛喝酒的人,估計要想把各種國產白酒都品嚐遍,窮其一生也不見得能夠完成。因為白酒的口味多變,選擇的餘地也大,所以很多人愛上白酒這一口。

我覺得喝酒人已經成癮或者成為一種習慣,啤酒的口味跟白酒比還是單一一些。所以很多愛喝兩口的人,上歲數以後發現白酒的好,就不再去碰啤酒了!不過不管啤酒也好,白酒也罷,“小酌怡情,多飲傷身”,所以飲酒還是要有度的。


73神牛


從消費者以及社會實情上出發。年輕人本來就熱血衝動,喝白酒更容易醉,產生更大的負面效應,比如酒駕車禍,借酒發瘋等等。所以從一開始,不管是老師家長還是社會都要警告年輕人,不要喝酒,不能喝酒。 慢慢的年輕人的重心也就放到了啤酒上面,這些人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現在的人更注重健康,不再追求一時的快感,也就慢慢的從啤酒轉變到白酒上面。


不過有網友卻說,年輕人不愛喝白酒,是因為沒有經歷過事情,成熟的人才會喝白酒。如果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事情多了,他們也會慢慢的愛上白酒的感覺。

這也確實是原因之一,正所謂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當人到中年總會回憶起年輕時經歷的心酸與苦難,也會時常感嘆!這種經歷不就正如一杯有著酸甜苦辣的高度白酒嗎?當你在回憶與感嘆時,或者也只有手中這杯酒才能懂你吧……
我是醬酒小生,關注我!帶您瞭解更多白酒知識。


MT醬酒小生


身邊的人經常有這樣一種感受,隨著年紀的增長喝啤酒的機會越來越少,喝白酒的機會越來越多,原來覺得好喝的啤酒慢慢地喝不出滋味,以前認為不好喝的白酒慢慢的覺得好喝了。這種變化的原因在於隨著自身能力提升所導致消費環境升級。

儘管國內啤酒市場擁有頭部企業,但行業產品依舊以中檔為主,產品價格大多在10元以下,且高端產品定價也並不高。這使得其可以滿足燒烤店、大排檔等消費場景,而在正式的飯局上,低端白酒則顯得調性不符。即使是高端精釀,因為歷來飲用傳統與其精神屬性,正式的飯局也基本都會選擇白酒。

有人說,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白酒之所能夠取得如此的市場地位與消費認同,在於它讓最少三代人都記住了它的味道。也許很多人不瞭解,在歷史上黃酒比白酒更受認可,直到清末以後的百年,因為戰亂糧食短缺,黃酒的原料成為了稀缺品,而白酒因為釀酒原料是高粱而非米,所以在工人、農民等群體中流行起來。後來隨著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來臨,白酒從國宴到家宴全方位的走進國民的生活。這使得喝白酒成為了飲用傳統,不僅逢年過節都喝白酒,重大場合也少不了白酒的身影。

啤酒的歷史也很悠久,它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之一。與原汁原味的國產“白酒”不同,啤酒屬於外來酒種,大約在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因為這款酒的英語是Beer,所以音譯為“啤酒”。白酒在中國能夠成為飲用傳統是在於其特定的時期產生了特殊的作用,啤酒作為外來戶並不具備這一條件。

啤酒給人的感覺是休閒的,而白酒給人的感覺是厚重且具有莊嚴感的。白酒的厚重感是文化賦予的,我們說啤酒是德國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這句話沒問題,可要是說啤酒是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很奇怪了。當一款酒能夠與本國文化連接起來,厚重感自會彰顯。中國人眼裡的酒是要有莊嚴性的,因為酒在歷史上被用作祭祀,是接通人與天的橋樑。結合國情與飲用特性來說,白酒無疑比啤酒更具莊嚴性,更適合用來招待朋友與客人。

特別需要指出的,國內的主要飲酒場景對“醉”是有要求的,如果一款酒怎麼喝都沒有“醉意”,那麼這款酒是不會被選擇的。這是因為中國的酒局需要通過酒快速進入狀態。點上一瓶白酒,和客戶喝喝酒,朋友聊聊天,藉著微醺的狀態關係慢慢就會更近。

白酒是成年人社交的利器,當你由少年邁入青年再邁入中年,你總會踏足成年人的“戰場”。有人評價白酒時說過:即使你再不喜歡喝白酒,從你出生到死亡,總有人因你而喝酒。令人無法拒絕,又令人嚮往,也許這就是白酒的魅力吧!

(作者周錦程,系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歐陽千里助理)


歐陽千里


啤酒是以麥芽為主要原料,加酒花,經酵母發酵釀製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的、起泡的飲料酒。

從1900年中國有了第一個啤酒廠,至今120年,真正的的飛速發展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主要消費群體是年輕人,市場制高點是KTV、酒吧等休閒娛樂場所,啤酒距離生產時間越短越好,即新鮮。主要消費時間是夏天,吃燒烤時喝啤酒明顯比較多,有大型體育賽事,尤其是世界盃之類,喝啤酒也比較多。

白酒,真正意義的現代白酒,是從宋朝末年或元朝初期產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過燒酒(白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按元朝起算,至今大概八百餘年。白酒不僅僅是物質意義上的酒,更有社交屬性。主要消費場所,餐館,中低端白酒旺季是冬天,中高端、高端,在夏天時銷量並不比冬天少多少。婚喪嫁娶,開業、慶典等,白酒是不可缺少的,還有送禮時使用。與啤酒對質量的體現,剛好相反,白酒是陳的香。

前青啤董事長金志國,曾講啤酒代表著激情,白酒代表著豪放。馬雲說過,不用擔心年輕人不喝白酒,經歷了酸甜苦辣,到了四十左右,自然開始喝白酒。張裕推廣白蘭地時,更是不到四十喝不出的味道。

年輕時,剛開始接觸酒類,啤酒度數低,年輕人接受度更高一些,精力充沛,在擼串時,K歌時,在看比賽時,小聚時,開瓶吹,誰怕誰?

年歲漸長,成家立業,生活規律了,不在鋒芒畢露,更為穩重,擼串少了,K歌少了,閱歷豐富了,懂得花賞半開,酒飲微醺,啤酒喝少了沒感覺,多了不願意喝,衣帶漸窄,啤酒淡,白酒濃,歲月沉澱,不論應酬,小聚還是自飲,品味白酒感悟人生,唯有白酒,早己融入生活,喝的已不僅僅是白酒,而是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知行合一162


小時候不懂長輩們,為啥特別喜歡喝酒,尤其是白酒,喝完過後就開始互相吹牛,那個白酒是真的有那麼好喝嗎,也不懂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他們所謂的馬尿一樣的啤酒,為啥還是要不停的喝喝喝,現在才明白,不是酒的味道不同,而是人的不同,開始工作,步入社會,才知道喝酒喝的不是它的味道,而是人情。

年少輕狂,喜歡顯擺,不服輸,比你狂,比牛,比你能喝,所以喜歡啤酒,度數低,價位低,喝到醉,能喝好久,能喝好多瓶,喝的那是排面,那是無畏的青春! 每逢佳節,小孩子都喜歡抱著飲料喝,其實成年人也有“飲料”,只不過換成了白酒。很多長輩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就等著這一刻與親朋好友暢飲,喝的那是氣氛,成熟穩重的年齡,也正處於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難免少不了很多聚會,也只有白酒的烈性,才能在如火如荼的生意場上看見所謂真情,真心,喝的那叫應酬,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很多的時候難免心有餘而力不足,一個人的時候,小酌幾杯,既能舒心,又能怡情 !




漫漫餘生都是你


年輕的時候喜歡啤酒。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白酒了。

年輕的時候喜歡啤酒。

1.人的口腔能接受的刺激程度決定的。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口腔能接受的刺激程度也越來越強大。

在嬰兒時期人只能喝母乳和白開水,糖水的刺激都受不了。

幼兒園的時候就可以喝牛奶和果汁飲料啦!

上小學的時候就可以喝有刺激性的帶泡泡的碳酸飲料了。

上中學的時候不僅能夠接受碳酸飲料,還能夠喝含酒精的飲料。

上大學的時候不僅能喝啤酒,還可以喝苦苦的茶葉。

大學畢業的時候可以喝又苦又澀又有刺激性的咖啡。

年輕人愛喝啤酒是有口感決定的。

2.年輕的時候個性張揚,無拘無束,恣意放狂,追求完美新奇,更加休閒化更加娛樂化。年輕的時候不願去揹負一個沉重的枷鎖,那種複雜的酒桌文化會令他們覺得很累,不自在。

傳統白酒適用於相對商務正式的場合,人群的閱歷偏高,也就是所謂的“油膩大叔”,油膩,上去摸一把,夠回家炒一盤菜的油膩。

年輕的時候對這種圍席文化有著天然的反感。

年輕人更喜歡放肆的開放式的飲食文化。燥熱的大夏天,路邊的燒烤攤,吆五喝六赤膊上陣,油炸的花生米拍好的涼黃瓜,大桶的冰鎮青島生啤酒,厚實的玻璃杯,放浪的開喝,無拘無束自由快活!

啤酒,年輕生活的象徵。

年輕的時候怎麼能不喜歡啤酒?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白酒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白酒了。

特別是35歲以後,你在單位上有領導下有部屬,在家裡上有老人下有小孩,如果哪一天你特別煩,一個人深夜街頭徘徊,一定會找半斤白酒喝喝。

一杯酒白酒下肚,酸辣苦澀甜,五味俱全,這不就是35歲之後的人生的味道嗎?

酒這玩意兒,是口感最飽滿,最豐富,最複雜的東西。

有人喜歡吃紅燒肉,你讓他中午吃,晚上吃,持續吃一個月會咋樣?保證一見紅燒肉肉就膩歪。

1996年的暑假,我和同學去東莞打工,準備的比較“充分”,每人帶著兩件方便麵。年齡小沒有人收留,天天方便麵,頓頓方便麵,吃到想吐。

時間已經過了20多年了,至今再也沒有吃過一口方便麵。

但是酒不一樣,我們身邊不少人天天喝酒,頓頓喝酒,保持一年十年甚至三十年,他們還喝不煩,這是為什麼?

就是因為酒對口腔的刺激最飽滿,最複雜,最變化。

你說酒是什麼味道的?

百人百味,百酒百味,同樣的人,同樣的酒,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場景,不同的配菜,味道又不一樣。

今天的心情好,喝醉了酒是香的,明天心情不好,喝的酒是苦的,酒通心靈,它隨著喝酒人心情的變化而變化。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你喝的酒沒有一次味道和上次完全一樣的,所以酒這個東西人類永遠喝不煩。

正如馬雲所說,年輕人不愛喝酒,我們站在40歲的門檻上等他們變老。酒乃靈性之物。隨著年齡的增長,你身上的束縛越來越多。

人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滴酒不沾去KTV,大家推三阻四誰都不唱歌;兌半斤後,每個人都彷彿歌神附體變成了麥霸。

這時候,如果拿一個特殊的“透視鏡”照一下每個人,會發現我們身上原來密密麻麻背了許多道枷鎖:

從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就規定這不讓幹,那不讓幹;然後小學、中學、大學,老師的規定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嚴格。

好不容易熬到大學畢業,步入社會後發現,捆綁我們的枷鎖更多了。

到了單位領導管你,走在街頭警察管你;

沒結婚父母親管你,結婚了丈母孃管你;

沒孩子時老婆管你,有孩子了孩子管你;

把孩子拉扯到上大學,孩子是不管你了,可是家裡又養了寵物,貓天天讓你鏟屎,狗天天讓你遛它……

喝了那半斤白酒後,套在我們身上的枷鎖“嗖”地全不見了。

於是,天是老大,你是老二,什麼領導、妻子、兒子、房子、信用卡等的牽掛,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唱就唱,甚至想罵就罵……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越來越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白酒了。酒乃靈性之物。在醉而未醉的這一刻,你終於找到了那個自由自在的我。

年輕的時候喜歡啤酒,隨著年齡增長越喜歡白酒。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感謝!


王為說酒8


我是吹夢西洲,品嚐人間滋味,不負韶華。很高興為您分享我所知道的:


味道,是因為味道。我的頭像裡寫著“人間滋味”,求的也是味道。

萬物皆有“味”

食物有味道,女人有“女人味”,男人有“男人味”。什麼都有味,味道到底如何,心知道。

同樣的珍饈美味,有的人吃起來是香的,有的人吃起來是苦的。境遇不同,身份不同,場合不同,一起吃的人不同,那味道就不同。感同身受都是假的,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年紀會隨著歲月而增長,味道也一樣

年幼的時候,味道很淺。初嘗美味,就覺得味道不錯。年紀大了,味道也變得濃厚了。除非夠味的東西,才能匹配這個年紀。否則總覺得記憶裡的味道才是美味。

白酒夠味,所以匹配

白酒夠味,所以夠味的酒配上了年紀的人。為啥白酒才夠味?僅僅是因為它的酒精度嗎?

我覺得不是,還有它本身的文化。

酒文化源遠流長。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酒的確可以消愁,起碼在與好酒喝盡興的那一刻,是無憂無愁的。在中華酒文化裡,可能飲者不自知,但卻已被浸潤得渾身通透。

白酒的魅力竟至此,嗚呼!喝完這杯,再來三杯!


我是吹夢西洲,期待與您一道品嚐人間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