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怎樣讓農村的孩子不再成留守兒童?

回憶人身美好未來


留守兒童問題是城鄉二元結構下,城市具有良好的就業機會,農村經濟發展落後,導致年輕人進城務工賺錢,自己的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人照看的社會現象。

為有效規避留守兒童問題,筆者有以下幾個觀點:

第一,打破城鄉二元機構,儘快縮小城鄉差距,這需要政府做好頂層設計。

第二,發展更完善的學前教育,並且納入政府補貼,減輕進城務工人員負擔。發展完善的戶籍制度,取消二元結構,解決其他限制農村戶口進城入住的問題。

第三,實施鄉村振興計劃,大力支持鄉村發展,鼓勵就近就業,老家創業。





85後三農守護者


說說我的看法吧,我是94年的,今年26歲,我家兄弟姐妹四個,我排老三,在我八九歲,我弟五六歲,我姐十一二,我哥十三四歲的時候我的爸爸媽媽因為掙錢也是外出,我們四個自己在家,我姐我哥每天早早的起來做飯,吃了飯刷了鍋再去上學,每天放學別的小朋友路上有說有笑的走著,我們都是跑著回家,因為他們有人幫忙做飯,回到家就能吃到熱飯,我們回家還要自己洗菜,做飯,那個時候就特別羨慕人家不用早上天不亮起來做飯的,羨慕人家下雨天爸爸媽媽去送傘的,可是我們沒有抱怨父母,因為懂的他們的不易,現在我也是做了媽媽的人,我家老大三歲上幼兒園的年紀,老二剛兩個月,我家老大是我自己帶大的,在老大一歲多會走的時候身邊有人就勸我說把孩子給你婆婆帶你去上班,帶孩子累,趁年輕去上班掙點錢,我告訴別人我捨不得,而且我也不願我的孩子做留守兒童,但是現在老二出生了以後壓力很大,我說不準以後我的孩子會不會做留守兒童,但起碼他們三歲之前我會一直陪著他們,想著等他們上學了在我們的小縣城做個小生意,我身邊也有人多人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帶,倆口子出去打工,一年回來一次,回來了孩子跟父母生分,其實如果不是為了生活誰願意跟孩子分開,誰會願意錯過孩子的童年,所以說怎麼樣才能讓孩子不成為留守兒童,沒有絕對的,這要看他們父母怎麼想的,


皖北的小楊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就是一個留守在農村的全職寶媽,看到這個問題有一種莫名的心酸,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能體會,但是看到自己的兩個孩子天真爛漫的笑容,心裡也有一種莫名的安慰。

現實中我們無時無刻都面臨著選擇,結婚一年後,我們有了第一個寶寶,由於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公公婆婆都是60多歲的老人,身體也不好,來到城裡給我們帶孩子也不太現實,把孩子給老人放在農村老家幫忙帶,我們也於心不忍,艱難的選擇擺在了面前,和老公一夜無眠,生活就是這麼無奈,很多時候都是單選題,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我和老公徹夜商量後一致決定,我辭掉工作回到了農村老家,開始帶孩子和照顧老人的農村留守生活。

剛開始還好,時間久了深深的體會到了農村生活的枯燥無味,村裡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和我一樣留守農村的婦女一個村也沒有幾個。

大寶三歲的時候我家的二寶出生了,一家人都很高興,可是家裡的開銷也直線上升,老公一個人上班家裡有些吃緊,公公婆婆以及鄰居都遊說我讓我把孩子放家裡給老人帶,讓我出去打工。老公也經常做婆婆和公公的思想工作,說孩子的教育成長比什麼都重要,熬過這幾年就好了,慢慢的他們也不再催我去上班了。

兩個孩子的生活給家裡帶來了更多的快樂,同時也更讓我心力憔悴,每當我感到很疲憊、無助的時候都告訴我自己: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我應該更積極樂觀的面對。

寧可苦著自己也不苦著孩子,這就是我的觀點。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鄉村黎小青


留守兒和孤巢老人都是我們農村普遍現象,這一問題隨著改革開放進程不斷加深會變得越來越明顯,孩子是希望也是未來,從小如果缺失父愛母愛也是對他自身成長野有不好的影響。

如何來解決這一問題呢?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辦法,下面就說說我自己的經歷……

我是80後一農村孩子,2005年高中畢業就外出打工,沒有參加高考,現在時常還在想是不是當年參加高考了我的人生就不一樣了,可是世上沒得後悔藥,再說當初選擇了,就不後悔。這扯遠了,還是迴歸正題。

十七八歲的年紀出身社會,出去第一件事當然是要有地方住,能不捱餓就行,就這樣進了深圳一電子廠,因為早就聽說電子廠乾淨,幹活輕鬆,那時根本也不曉得自己想要什麼,只想能不捱餓,不能再花家裡錢就行,就這樣從普工到物料員到助拉到拉長再到主管用了5年時間,工資當然也從每月300到後面5000,就這樣一直到2015年,十年,人大了父母也慢慢變老了,同時也面臨結婚生子。

15年果斷辭了工作,回老家在一小鎮上經營我們當地的特色小吃——涼麵,至今快5年了,雖然掙不了什麼大錢,但好在一家老小都在一起,不像打工那會就過年回來幾天,票每年都不好搶不說,待幾天又要往外面趕去開工,每次離家的時候都有不捨,現在就不存在這種情況了。

打工十年,說實話真沒存下什麼錢,好在這幾年做這買賣存點錢,在鎮上也買了套房子,雖就值20、30萬塊錢,但也算是自己一塊一塊掙出來的,今年打算再搞輛代步車就滿足了,咱本就平凡人,不去比那些不得了的人,知足常樂!

但最重要的還是老婆孩子一家人在一起,能見證小孩一天天的成長,這點很好!





吳傑2429


隨著社會發展!農村大部分的人都出來打工!家裡只留下老人孩子!偶爾一兩年才回去一次!

回去幾天有離開了!有好多人都有過留守兒童的經歷!(我自己也經歷過)看著高高的山!望著白白的雲!心裡在唸著"爸爸媽媽,你在哪裡

我好想你啊!

當街坊鄰居問"想爸爸媽媽嗎?卻搖搖頭不想!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躲在被子裡偷偷痛哭!想想父母也是為了掙錢才離開了我們!心裡唸叨著自己要堅強!他們會回來的

如果你有過這種經歷!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走自己的路!幾年見不到父母的思念!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他們心靈很弱小!他們渴望有父母的童年 !不要遺失對孩子的虧欠!做合格父母常回家看看

#怎樣讓農村的孩子不在成為留守兒童#

4,313位孕育中的寶媽正在討論中... ...

參與討

最新回覆NEW


lcg農村大哥


眾所周知,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外出務工早已成常態。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農民工子女卻不得不留在老家上學,成為“留守兒童”。

眾所周知,兒童的健康成長不僅僅是指衣食無憂、入學就讀,更需要父母的呵護和良好家庭環境的滋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和子女血濃於水的天然親情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

父母在孩子成中過程中的角色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了諸多不良影響。很多“留守兒童”,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性格內向,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常常為無端小事吵鬧不止甚至升級為打架鬥毆……“留守兒童”問題成為一個倍受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兒童為什麼會“留守”?主要原因並非是父母在外打工時無能力對孩子進行照顧,而是因為現行的辦學體制,父母沒有戶口、住房,孩子就無法在當地入園、入學、參加中考、高考,就無法升學。為了讀書,孩子不得不留在戶籍所在地成為“留守兒童”。

近年來,雖然各地政府採取了許多積極的措施,為外來務工人員制訂了孩子入園、入學等各種優惠政策,但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的需要,特別是高考報名資格對戶籍的剛性規定,使得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即便讀完小學、中學甚至高中,也需回老家參加高考。但由於各地學制、教材版本,高考試卷等諸多的不同,使得許多家長仍是把孩子留在老家上學作為第一選擇。

自2016年3月底以來,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國範圍內聯合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截至2016年11月,不滿十六週歲的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為902萬人。這個數據較前幾年大幅減少,但仍不是一個小數。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討論十九大報告時說,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全面建立起來,特別是隨著各地支持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就地高考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實施,將打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隨父母就讀的最後一道關隘,讓我們欣喜地看到了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曙光。

可以說,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就地高考政策的進一步完善落實,給鄉村“留守兒童”帶來了福音,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也會和其他孩子一樣,天天沐浴父母的愛澤,和父母一起快樂幸福地生活!也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留守兒童”問題將會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王一軒0923


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農村經濟落後,在家種地一年到頭收入低,如果父母在家帶小孩家庭收入就下降的很厲害,外出務工則小孩又成了留守兒童,有的人可能說為什麼不把孩子帶身邊,帶身邊到大城市,上學是個大難題,現在要學區房要戶籍 要學籍什麼的,外來務工人員根本供不起,所以解決辦法只有看政府政策對農村經濟扶持,儘量解決農村人在周邊就業並且有過得去的收入,或者城市開展農民工子弟學校,免擇校費,不要求有學區學籍,以及同樣享受九年義務教育,話說城市建設離不開外來務工人員,也不應該歧視和為難外來人員,生活不易,我們不能在政策和行動上去卡外來務工人員。


董董其實狠懂


怎樣上農村孩子不成為留守兒童?

看到這樣的問題就有點揪心,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帶著雖然是不會餓著肚子了,但是由於老一輩文化水平大多比較偏低,他們的思想也許會有隻有孩子身體好不餓著就可以了。教育孩子方面是一片空白。沒有爸/媽陪伴的孩子一般養成了性格偏執,沉默寡言的性格。對孩子以後確實有不好的影響!

留守兒童我想現在還是很難解決這樣的問題。因為有的地方真的是太窮了!待在家裡裡面陪伴孩子,每年收入少了。在城裡面生活的有些可能會站著說話不腰痛。會覺得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能夠陪伴的人還能夠配爸爸媽媽嗎?有很多的人是不瞭解農村的貧困?有些地方真的是太窮了!

現在社會太現實了,想辦什麼事情,一個人沒有錢是不行,窮的人連錢都借不到,是這個社會的普遍現象!沒有辦法,只能夠外出打工。把孩子帶在身邊也不太現實!文化水平低,又沒有什麼技術!沒有辦法就只能夠打點普工,工資低也就正常呢。孩子要是帶在身邊,租房子,孩子讀書是一筆很大的開支,這樣養一個家庭就變得相當的困難,這就出現了留守兒童!

大人也就該省就省了,苦了自己也想多賺點錢呀!哎!現在社會太難了。留守兒童這問題還真不好解決.!真是人生這杯酒誰喝都會醉!


HCY楊旭


因為現在有很多農村孩子的父母都選擇進城打工,所以留守兒童在農村的現象很普遍。

我覺得要是想改變這種現狀,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國家應大力扶持農村建設 ,多鼓勵在農村投資建工廠,很多人選擇外出務工都是因為在農村的收入很低,經濟來源有限。光是種田種地又不足以維持一家人生活,而且還得靠天吃飯,所以不如到外打工賺錢多,這也是很現實的寫照。

其實農村地域寬闊,可利用資源很多,不像在城市裡寸土寸金,很多企業想發展壯大而苦於資源有限。而農村就不一樣其風景秀麗、民風醇厚、農民任勞任怨我相信在農村的發展空間還是不可限量的。

2、當地政府應當因地制宜,多搞生態文明建設,充分利用農村地理環境優勢,發展當地特色產業。比如說我們當地有一個鄉盛產柳編,現在家家戶戶都在做柳編產業,不僅銷往國內還出口到國外。每個家庭都是一個小工廠,不僅解決了就業問題,還帶動了當地經濟。試想農民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可靠的收入,誰也不會選擇到城市打工,農村的留守兒童問題不就能有效的得到緩解嗎?

3、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關鍵還是得取決於孩子的父母,其實既然選擇生下了孩子,我們就不應該去拋棄他,去為了自己什麼所謂的理想抱負,畢竟孩子的問題才是頭等大事。帶孩子確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他們的成長和教育方面又半點馬虎不得,作為孩子的父母更應該親歷親為、排除萬難,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愉悅的成長環境。如果每個孩子的父母都能這麼想,那麼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也可以得到不錯的減輕。

其實我覺得人生終極的目標無非就是兩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努力奮進的兒女。

以上純粹個人觀點,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