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如何影響2020年房產行業?房價會跌嗎?


疫情如何影響2020年房產行業?房價會跌嗎?

疫情還在繼續,從朋友圈大家發的“復工圖”來看,大家已經陸續進入了工作狀態。

被動延長的假期,打破了很多人原本的計劃,難得的閒暇也讓人放緩了腳步,對後續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疫情之下,工地停工、售樓處和中介門店暫停營業,峰值何時能夠結束牽動著地產人的每根神經,相比於之前各地樓市迴歸平穩,“0成交”期才更讓業內人撓頭。

黑天鵝事件波及到了各行各業,今天,想來和大家聊聊疫情對房產行業後期的影響。

01

房企重資產模式下的危機

抗非17年後,中國野味食客再次打開了潘多拉魔盒,2019新型冠狀病毒攜新毒株捲土重來。

這讓很多地產人始料不及。

在這場關乎生命的選題面前,需求和生產驟降,投zi、消費、出口均受明顯衝擊,短期失業上升和物價上漲。

衣食住行,特殊時期,如果要縮減需求,衣食一定排在住行之後。

房子這種大宗商品,一套少則幾十萬,對於關閉售樓處的房企來說,庫存和壓力成正比。

現在,全國範圍內項目暫停施工、銷售,致使開發商回籠資金的難度進一步增加,誘發金融風險的可能性,也隨著房企大規模出現資金鍊問題而增加。

疫情如何影響2020年房產行業?房價會跌嗎?

房地產開發是一個重資產行業,快速回款對開發商來說至關重要。

2019年,全國超過500家房企相繼破產,在過去盲目衝規模的那些中小房企,特別是融資渠道單一的,受此次疫情事件影響銷售受阻的情況下,現金流緊張的情況會急劇惡化。

在飽嘗重資產高負債的激進之痛後,業內一些房企大佬們也意識到輕資產轉型的必要性。

前有SOHO、萬達,後有綠城、富力,儘管轉型之路不易,但較之於傳統經營模式下對外部金融資源的高依賴度,一旦銀行、信託等金融系統出現壞賬風險,並導致對地產行業的信貸緊縮,將使整個地產行業出現源於金融系統的連鎖反應。

今年二季度前後,如果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不排除局部市場會出現樓市政策的定向調整,5年期LPR繼續下調的可能也增大。

在房地產市場整體預期保持穩定的前提下,為抑制城市房地產市場階段性過熱,2021年第一季度將出臺樓市適度收緊政策。

顯然,此次疫情之後,房產行業洗牌會加速,房企也會進一步分化。

02

房企傳統營銷模式的挑戰

不得不說,疫情對於房產這種嚴重依賴線下模式的行業,打擊很重。

防控及時得力,疫情持續時間較短,對房產行業的衝擊也主要在第一季度,這是較為理想的預期。

此次疫情雖然不會改變房地產板塊的長期邏輯和趨勢,但是對行業的銷售模式是有衝擊的。

疫情如何影響2020年房產行業?房價會跌嗎?

非典時期,大家會帶著口罩去看房,如果售樓處暫停營業,大家要怎麼看房呢?

為了業務不停擺,為了緩解銷售壓力,一夜之間,各地的線上售樓處爭相湧現。

疫情如何影響2020年房產行業?房價會跌嗎?

那麼,這種線上模式真的能緩解房企庫存的燃眉之急麼?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用國內dian商巨頭馬爸爸的模式設想一下,搜索商品一樣找到房源,VR模式看樣板間,沒有“買家秀”可參考,無法真實感受到房子面寬和進深,採光和層高只能靠想象,幾十萬乃至幾百萬的商品,你會輕易加入購物車麼?

有過看房經驗的購房者都知道,房產銷售不僅是線下看房的直觀感受,銷售的全面講解,項目售樓處帶來的服務體驗,都是大家購房判斷的依據。

線上售房,不過是通過意向客戶的購房諮詢,留下線索罷了,僅止步於引流蓄客的階段,最終還是要靠線下,完成成交這一閉環。

房產線下銷售是需要有新的模式更迭,但這絕不是短時間就能實現的。

或許,隨著未來5G和物聯網建設的發展以及信任體系的搭建,房產線上營銷模式會有再次煥發光彩的時刻。

去年雙十一,線上拍賣法拍房就是個很好的嘗試,但是要跑通房產銷售整個環節,看房、選房、ren籌、面籤等諸多環節,甚至後期的退房,能否靠手指在手機上點擊幾下就能實現,整個行業需要做出的改變還有很多。

03

房企產品服務理念的轉變

一次全國範圍的突發事件,不能說完全改變大家的消費觀念,但是一定會影響到大家的一些購房觀。

03年非典之後,低密度板樓一度暢銷,板樓與塔樓的價值區隔開始建立;08年汶川地震後,成都購房者開始抗拒高樓層,頂樓的定價一直低於其他樓層。

此次疫情大家宅在家,反而有更多時間和家人相處,也會逐步意識到房子功能的重要性,以往不曾注意到的隔音和分區,在這個假期中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房子的動區,能否支持白天在家裡有充足的活動空間,這會讓部分有改善性需求的客群,儘快將改善置業提上日程。相信未來,改善型產品在市場中的比重還會加大。

有足夠家庭社交場景的房子,能夠使購房者產生更強購買動力,這些都是帶給房企在產品上的思考。

在另一層面,此次疫情,大家待在家中的時間變長,對小區業主層次和物業服務水平,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

疫情之後,購房者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會得到進一步釋放,這對未來中國房產行業迴歸到“產品為王”是機會,同時也是挑戰。

04

房企更加重視品牌的傳播

在全面思考樓市接下來的走勢之餘,房企管理層也需要做一些觀念的轉變。點擊鏈接,瞭解更多房產一手資訊

首先是企業經營層面,面對突發事件,要有足夠的應對策略。

如何解決資金鍊的問題,如何打破傳統的營銷模式,如何在迷茫中快速尋找出路,都是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每年的3-5月是房地產企業拿地的集中窗口期,春節銷售預冷、資金迴流不足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上半年房企拿地意願會降低。

對於某些城市中“餘糧”不足的房企,短期內適當拿地,壓縮入市週期,快速回款是當務之急。

其次,長期來看,企業的出路總是要依靠服務和品牌賺錢的。

此外疫情爆發,購房者對於房企的認識也在悄然發生轉變。

曾經大家購房,最看重的是成交量,認為賣的好的項目就應該去關注。以往房企靠銷量打品牌,現如今卻在購房者心中也慢慢發生了改變。

在這次全民抗“疫”中,房企也積極響應,紛紛捐款捐物,還有商業地產的房企,為租戶減免租金,這些動作大家都看在眼裡。

此時此刻,想賣房顯然不是好時機,不如多做一些走心的事兒,還有那些小區物業的暖心防疫舉動,也是口碑“蓄客”,讓你的客戶和業主也不由為你點贊,這是就是最好的品牌營銷。

房企品牌的光環,不能僅靠幾個廣告投放就能讓人買單,最好的宣傳,反而是大家的口口相傳。

房企們接下來要打的是一場硬仗,要與時間賽跑,還要同行賽跑,在“發令槍”響起之前,留給房企的準備時間並不多。

當大家摘下口罩走入售樓處的時候,房企如何更好的活下去,將不再是一句口號。

地產人想重啟2020,但最終被狠狠上了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