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為什麼有人說小員工都是一碰見領導就躲開,而小領導都是領導一來就拼命上前刷存在感呢?

八分半的小五姐姐


【金菲觀點】:小員工害怕領導,小領導拼命刷存在感,這種現象在職場上比較常見,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謂是見怪不怪了,職場如戰場,走錯每一步都有可能身陷險境,所以每一步都需要謹慎行事,所以我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主要有3點:

一、個人思想認識不夠,不懂得審時度勢;

二、職場氛圍一向如此,多數人習以為常;

三、職場定位不同,造就不同思維。那麼我們來逐一分析。

一、個人思想方面

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思想,特別是在職場競爭壓力如此之大的當代社會。

愛默生說過:“思想是會享用它的人的財產”,所以,有頭腦、有思想、會享用才能夠在職場上如魚得水。

(一)、小員工的“領導恐懼症”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們公司比較大,我經常在生產一線工作,去年調回項目部之後,就經常在領導眼皮子下工作,覺得幹什麼都放不開,日常上班就會刻意的躲避領導,正好領導的屋子和我對視,有時候一上午都不敢抬頭,弄得肩周炎都犯了,不知道怎麼了,為什麼這麼害怕領導呢?

其實這就是“領導恐懼症”,基本上公司的每一個員工都會害怕領導,但是害怕程度不一樣而已,對於一些經常不會見到他的人來說,會感到非常畏懼。因為經常從其他人嘴裡聽到有關這位領導如何兇悍的話語,所以初次見面或者不經常見面的員工總會比較害怕,這都是很常見的事。

想要消除“領導恐懼症”,就需要你多和領導接觸並從個人觀念上消除畏懼心理。

(二)、小領導“阿諛奉承”

你是否經常可能到一些小領導整天圍著大領導轉,工作上由點屁大的事都要向領導彙報,就是為了和領導說話,體現自己的重要性他這麼做主要是兩點:

(1)、為了自己的職位提升

小領導拼命的討好大領導,就是為了取得領導信任,討好領導,並在公司有好項目、升職加薪的時候自己能夠“先到先得”,他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職位的提升。

(2)、為了在小員工面前炫耀

為了在自己的手下面前體現出自己受領導重視的性質,所以拼命的討好領導,這種人只會讓員工煙厭惡,其他的沒有一點好處。為了自己的虛榮心,惹得眾人怒。

二、職場氛圍方面

就像中華名族流傳幾千年的傳統一樣,職場也在無形之中呈現著一些特定的人和事是你無法改變的。李彥宏說過:“管理者不過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氛圍,讓有才能的人愉快、充分地發揮潛力創造。”但是有哪些公司能真正的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呢?

(一)、傳統職場氛圍

職場就是社會的縮影,能夠在職場上如魚得水,那麼就能在社會上出人頭地,職場中也同樣存在傳統思想,古時有忠奸之分,職場上也一樣,每一個朝代不乏有奸佞之臣,也不缺忠臣良駒。

身在職場,小員工就如同是千里之外的“縣太爺”,山高皇帝遠,終有一日皇帝御駕親征,怕的話說不好,事也做不好,而小領導就如同皇帝身邊的忤逆奸臣,常年遊走於高層身邊,有好處自己也是第一個享用,對自己下面的人總是趾高氣昂。

這就是傳統職場氛圍的延續,每一個職業背後都有時代的縮影,所以,無論如何這種思想是無法擺脫的。

(二)、傳統氛圍無法突破

有些企業往往會打破傳統思想,將企業人員任命交給員工自己來決定,真正的做到公平公正,但是事與願違,希望開拓新思想的人總會遇到重重阻礙,一定時間以後,往往又會延續著傳統思想來維持企業的生存。

這是職場布不變的法則,無論你怎麼掙扎,無論怎麼做到公平公正,到了一定的時候,總會迴歸到原來的底部。你想要打造一臺永動機,但那只是理論現象,無論你怎麼努力,他總會停下來,回到原來的狀態,至少現在的我們無法突破。

三、職場定位不同

作為一個小員工,就有一種“員工思維”,他不會和公司的戰略發展相聯繫起來,每天接觸到的人和事都是和自己同一個階層的,所以,看到的東西只有自己頭頂的一片天,以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完事了,其實不然,你想要升職加薪,就必須要走出去,看得遠。

而作為一個小領導,他是已經突破了“員工思維”到達“領導思維”的境界了,企業的發展軌道、公司的盈利模式、團隊的相互協作,都是他需要考慮的問題,所以他就會拼命的去和更高一級的人學習,甚至不惜討好領導,在別人看來是阿諛奉承,而對於自己來說其實是發展所需。

所謂層次不同,看到的事物就會不同,我們不能拿一種思維去評價一類人,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人才能看得清。

四、最後總結

個人思想不同;企業氛圍不同;職場定位不同造成了小員工害怕領導,小領導拼命討好領導的現象。對於小員工來說,活是幹不完的,要學會權衡利弊;對於小領導來說,人心是關鍵,核心業務和關係你必須有一個是強項。

職場中,小員工和小領導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領導指引方向,小領導指揮團隊前進,小員工只需依令行事。那麼在此過程中,有人看到了契機,成為了小領導,有人指揮得當,得到了大領導的賞識,這就是職場規則。


金菲昔比


我就是題目中所說的那個領導,某一天去分公司視察,下車間的時候,發現有兩個員工工作做的很認真,其中有一個抬頭看見了我,微笑著說:“領導好!”而另一個看我的目光是躲閃著的,也不敢說話。

我看了一眼跟我打招呼的員工胸前的工牌,巡視完了車間,回去就跟分公司總經理順口一說:“二車間的那個叫張三的不錯嘛,工作乾的有聲有色,是個好苗子。”分公司總經理聽我這麼一說,豎起了大拇指:“領導就是有眼光,我們正要提拔這個小夥子當主管呢。”

看到了吧,兩個人工作同樣出色,但是願意在領導面前刷存在感的人受到提拔的機會更大!

所以,與其猜測員工心裡怎麼想,還不如想一想怎樣做對自己更有利。而且也不能認為在領導面前拼命刷存在感就不對,這樣的說法有失偏頗,我也可以認為,這個員工至少很積極呀,你說是不是?

正因為這樣,你也可以這樣理解:大領導一來,因為不躲才可能成為小領導,因為是小領導才會不躲,二者互為因果關係,也可以說“這就是為什麼人家能當小領導而你還一直當小員工的原因”,事實已經做出了有力的解釋。

回頭再來看,小員工為什麼一碰見領導就躲開,多半說明他有畏懼心理,沒見過世面,不敢去面對……這種員工很可能會做事,但是當不了小領導,即便讓他當了小領導也會讓他很難受,所以不如給他更好的薪資待遇,這才是更合適的激勵。

至於說小領導是不是在大領導面前拼命的刷存在感,這個就不好說了,我們做管理的,要看人家的行為是否妥當,而不能只看動機。再說了,人有爭心,爭取更好的表現,這不是什麼壞事,至少對於領導者來說,說明對方有追求、有企圖心,完全可以利用升官發財作為誘餌,讓小領導們能看到進一步晉升的希望。難不成希望這些小領導佛系才好?

一個人真正想讓自己強大起來,就不要老是退縮,遇到領導應該主動迎上,這跟你去上課爭取搶第一排是一個道理。久而久之,你就能把積極的行為當做一種習慣,養成正向反饋!

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你都必須面對,想躲是躲不掉的,這時候你不如主動咬開身上的那層繭,鑽出去,羽化成蝶,翱翔出一片新天地!

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關注我瞭解更多。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幾個故事,大家品一下。

01

單位又一個司機,我們暫且叫他W吧。W司機之前就是一個普通的司機,後來單位機構調整,他跟著一個單位的負責人當了專職司機。

司機某種意義上領導的貼身管家,大家平時也都敬著三分。結果發現W是一個tg似的存在。上級來領導,自己的領導還沒有去握手呢,W就搶先上去一個個握手,”領導好,好久不見....“

吃飯的時候,作為主賓的領導還沒有說話,搶先跑過去給客人夾菜,弄的大家都很尷尬。關鍵是看到領導熱熱乎乎,跟普通員工冷冷清清。

故事還沒發展到後來,但是他開車的領導快退休了。

02

單位有一個老同志,一直是普通員工的存在。一直很納悶,在這種論資排輩的單位,到現在還是普通員工一個,其中必有什麼原委。

再後來,跟這位老同志熟了之後發現有個問題:不把領導當領導。每次跟領導一起吃飯的時候直呼姓名,不是跟上級這個領導熟悉就是跟上級那個領導熟悉,結果到頭來沒人理睬,也一直是個普通職工。


職場戰士


看到這個問題,我回想起我還是工程師時的經歷,在十多年前我最怕的就是在電梯裡遇到領導。

在電梯裡碰到總經理,就感到手足無措,躲在角落裡盼著這30多層的電梯趕快到,每次都是我們總經理開口說話打破尷尬的氣氛。

而當我被提升為團隊主管後,反而主動找各種機會與領導進行溝通,努力刷各種存在感。


自信心不足,自覺與領導間差距過大

回想起來,當時主要還是我心裡覺得跟領導的差距過大,不是一個層面的人。覺得領導是高高在上的,一方面是不見得認識我,另一方面是領導對我的工作不會感興趣。因此內心裡對與領導進行交流是恐懼的和排斥的。


表現自我,急於獲得認可

在我被提升為團隊主管後的一段時間,我反而在尋求各種機會與領導進行溝通,各種刷存在感。

現在想想,這是我急於獲得領導認可的一種外在表現。在獲得升職後,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工作成績得到更多領導的認可。希望領導對我能有比較深刻的印象,憧憬著未來職業道路一帆風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


個人建議

做為一個過來人,我還是想給需要的朋友一些建議。

現在回想起來,上面兩種做法其實都不是很可取的。

首先、在職場打拼要有足夠的自信心,敢於跟各級領導溝通,敢於展示自己的成績。即使是在做基層員工時,也要敢於展示自己。

第二、在職場不斷的進步,要有一顆平常心,要做到寵辱不驚。不論是獲得提升,還是工作失敗,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


職場李登博


我說說我的看法:

1.並不完全如此

題主的問題很明顯是想說很多人是通過對領導阿諛奉承才上位的,其實並不完全如此。對於領導來說,他要面對很多的員工,而與領導經常接觸的,一定會被領導先發現,相對的,那些與領導幾乎零接觸的,除非業績非常突出,否則不容易被領導發現,看都不看到,就談不上提拔了。

2.也確實存在刷存在感的人

當然,確實存在靠刷存在感獲得領導好評進而上位的人。網絡發達了,不光是領導來了迎上去,在網絡上也要想辦法迎上去。

我經常會走訪全國各地的培訓機構,發現裡面確實存在一部分教研組騙領導“贊”的情況。

每天早上全組教師來到學校,邊吃早飯邊聊天,一上午很快過去了,快到中午了,組長佈置今天的教研任務,開始教研,快下午一點鐘了,趕緊拍個照片,發到朋友圈:一上午教研這麼快就過去了,大家都忘了吃午飯了。

領導一個“贊”加一個某某組辛苦了。

中午吃飯回來基本就兩點多奔著三點去了,然後再休息一會,快到下班點了大家開始繼續教研,之後是“常規”加班一小時,然後拍打卡機上的時間發到朋友圈,配上兩個字:下班。

年終,該教研組被評委優秀教研組,領導號召其他組向這個組學習。

當然,並不是所有機構所有教研組都如此,但是類似情況確實存在很多。這也是做領導會有“孤家寡人”的感覺的原因吧,確實很多時候看不到真實的情況。

以上是我的觀點,歡迎大家補充


教培行業於盼


我說說我的看法:

1.並不完全如此

題主的問題很明顯是想說很多人是通過對領導阿諛奉承才上位的,其實並不完全如此。對於領導來說,他要面對很多的員工,而與領導經常接觸的,一定會被領導先發現,相對的,那些與領導幾乎零接觸的,除非業績非常突出,否則不容易被領導發現,看都不看到,就談不上提拔了。

2.也確實存在刷存在感的人

當然,確實存在靠刷存在感獲得領導好評進而上位的人。網絡發達了,不光是領導來了迎上去,在網絡上也要想辦法迎上去。

我經常會走訪全國各地的培訓機構,發現裡面確實存在一部分教研組騙領導“贊”的情況。

每天早上全組教師來到學校,邊吃早飯邊聊天,一上午很快過去了,快到中午了,組長佈置今天的教研任務,開始教研,快下午一點鐘了,趕緊拍個照片,發到朋友圈:一上午教研這麼快就過去了,大家都忘了吃午飯了。

領導一個“贊”加一個某某組辛苦了。

中午吃飯回來基本就兩點多奔著三點去了,然後再休息一會,快到下班點了大家開始繼續教研,之後是“常規”加班一小時,然後拍打卡機上的時間發到朋友圈,配上兩個字:下班。

年終,該教研組被評委優秀教研組,領導號召其他組向這個組學習。

當然,並不是所有機構所有教研組都如此,但是類似情況確實存在很多。這也是做領導會有“孤家寡人”的感覺的原因吧,確實很多時候看不到真實的情況


新視覺TW


我在現在的這家公司工作至今已12年,也是從一名小員工,成長為一名小領導,再到今天走上了高管職務,現在我的領導就是公司一把手老闆。這個問題普遍存在,非常常見。結合我自己的職場經歷,我從4類人群的心態,來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小員工的心態

以我自己為例,12年前我也是一枚小員工。小員工的心態有如下3類:

1.剛工作不懂職場門道,職業經驗也在起步摸索階段,對公司的知識體系是不熟悉,若遇到大領導被問及一些問題,我是無法回答出來,或者是難以回答好的。當時自己即使想去刷臉、表現,但能力實力不夠,穩妥起見還是“繞著走”。

2.第二種心態是畏懼心態。高級別的領導一般而言都自帶光環,雖不可說“高人一等的階級意識”,但作為小員工的內心是比較懼怕和抖霍的。

3.我就是一個很內斂的人,我就踏實做事,不會搞這些世故、阿諛奉承的事情。


二、小領導的心態

這類員工,一般是中層經理,在公司工作3-5年居多。這類員工對公司的知識體系、人員結構、領導分工等都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和熟悉,也在自己的職業通道上有了一個相對清晰的路徑,他們缺的是“露臉的機會”。所以,需要抓住機會,甚至是創造機會,來表現、展示自己,讓更高層的領導記住他;這對後面的委以重任、提拔、分工,是有一個意識鋪墊的。當然,油嘴滑舌、左右逢源、刻意討好的另當別論。


三、高管的心態

也就是我目前的狀態,遵循的原則 —— 離領導太近了不太好,離領導太遠了也不好,保持適當的距離。理由是:

1.一把手老闆(領導)因為工作需要,會及時召你,你完全不缺刷臉的機會也不需要再刷臉。

2.多如牛毛的工作會議,你是必須按照老闆的要求參加的。

3.你的能力、心態、資歷,優點、缺點,在一把手心裡是門清的。


四、一把手的心態

1.他的內心是,我要掌握公司(單位)的一切動向。也就是要有各種各樣可以掌握人、事、物情況的渠道。

2.“XX,嗯,那天跟我在樓下打招呼的那個小夥子不錯,挺機靈的,是你們部門的吧?他叫什麼名字來著?工作能力怎麼樣?” —— 看到沒,機會可能就來了。


綜上,從小員工、小領導,再到高管,最後到一把手,每個人群的心態、心思是完全不一樣的。


歡迎關注 @愚人行走,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一起交流探討職場上的那些道道,提升職業素養和能力。

愚人行走


角色不同,自然做法也不同唄。

從小員工角度去看,他們的心理歷程是這樣的

1、害怕與領導共處一室

每當我準備走進廁所時,在門口聽到領導的腳步聲,或者聞到她身上的香水味,我就馬上掉頭,忍著先不去廁所,讓她出來再說吧。


有一次,我正在上廁所,聽到領導的腳步聲,進來了,她在我隔壁,頓時我的心緊張起來,趕緊憋著,不做聲。直到領導完事出去了,我才鬆一口氣。我想說的是,小員工真的很害怕跟領導共處一室的,因為沒共同話題,不知道聊啥。


2、千萬不要跟領導坐電梯

坐電梯最怕遇到領導,尤其電梯是四周是鏡子的情況,低頭玩手機也不是,看著鏡子也覺得彆扭,最怕空氣突然安靜。從1樓到30樓真的感覺很漫長,也怕領導會問起我的工作。


從小領導的角度看,他們的心理歷程是這樣的

1、地位接近,想體現自己的大局觀

小領導之所以看到大領導,會情不自禁去迎合刷存在感,是因為他們地位在員工之上,在領導之下,那麼,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往大領導身上站隊,希望能儘快與領導們同一陣線,對日後再進一步也有好處。


2、利用機會獲取資源

小領導要有所貢獻,就想往領導身上靠,看看能不能擁有領導同樣的資源,好讓自己能接助資源,進一步提升自己。尤其在大領導的客人面前刷存在感,更加能鞏固自己的地位。


3、藉此增加威信

小領導是從員工中來,比員工地位稍微高一點,那麼,他們只有往大領導身邊靠,就自然給下屬一個提示——我跟領導是地位相仿的,權利也比你們大,給下屬暗示自己的權威。


職場就是這麼有趣,需要我們好好體會。


以上是我的愚見,同意的請點贊哦,謝謝。


關注我@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不敢苟同,因為本人就是個小領導。我們主管,經理,老總,董事長,他們來到我的管轄工作區。我該幹嘛幹嘛,不去多說一句,問了就答一下。下班瞭如果撞見了也是笑笑算打招呼。其實我這樣的性格會有點古板,我也覺得不夠圓滑,所謂的低情商,但就是做不來去表現。


誰的人生不蹉跎


就我自己來說,我作為小員工沒什麼追求啊,上班幹好自己的活,下班走人。偶爾領導來了,幹自己的活就好,免得領導說你上班摸魚打混。還有,每天都會有早會,每週還有周會,不過就是指桑罵槐,批判一頓員工的一些不好的現象。再有,就是小員工跟領導的思維就不在一平面上,領導認為是好的,小員工可能就覺得是多此一舉。就像有些領導不能理解小員工的要求一樣。比如我曾經在一食品廠上班,有一次廠長安排我們設備維護科的抽人去線上支援(小廠),然後就我(剛進沒一個月),還有一個比我早一點進公司的夥計,去了。當時是要處理好多好多雞蛋,我跟同事就蹲那兒幹活。我跟我同事提了句,要是有個板凳坐著就好了。剛好被廠長聽到了,然後就一頓訓,說就你們年輕人,一點也不知道吃苦,吧唧吧唧說了一堆。然後,我們去做別的了,他找了一群老嫂子去處理,人家直接帶著板凳,廠長屁都沒放一個,還跟人家有說有笑。所以我感覺一般的小員工對領導都有些牴觸心理。

而小領導呢,就像生在夾縫中。必須跟上面搞好關係,出了問題,不可能找小員工幫你處理吧。得求人啊啥的,你不跟上面搞好關係,誰願意幫你。你要是搞不定,時間久了,上面覺得你能力不夠,那你還是下去做小員工吧。

個人經歷的一些見解,不對之處請大家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