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好多旅遊者看完了景區最後都說沒意思,那為什麼還有人爭著去旅遊呢?

XIANGSOU生活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如何選擇旅遊季節,又怎麼玩的問題?不會玩看什麼都沒意思。而會玩的人,一定會擇季出行,並在適當的時間段去觀賞最美的風景。所以,這實際上就是個玩的技巧問題。沒錯,玩也有技巧,也有方式方法。那麼,怎麼正確地選擇旅遊季節出門旅遊,又有什麼樣的方式方法玩的開心,玩的流連忘返呢?

我舉幾個例子:

1、比如想去雲南昆明看紅嘴鷗,那首先就要弄清楚紅嘴鷗在昆明的棲息季節。紅嘴鷗屬於候鳥,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開始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臨昆明、撫仙湖一帶,並在來年的三月上旬返回遙遠的西伯利亞。如果在這段時間去昆明翠湖公園和滇池,就會看到萬鳥齊飛的壯觀場面;即使此時人頭攢動,那些人頭也不會比飛起來的鳥高,怎麼會覺得沒意思呢?可是如果在3月上旬以後到9月份去昆明看紅嘴鷗,顯然不是季節。當然,日出的時候看萬鳥齊飛,場面會更加壯觀,而太陽即將落山的時候,紅嘴鷗漸漸歸巢,場面會不如其他時間段。



2、比如去張掖看七彩丹霞。冬天去就不如夏天、秋天去理想。因為冬天很多時候天氣有點霧濛濛的,空氣透明度不是太好,看到的彩色丹霞就不那麼豔麗,讓人覺得彩色丹霞不過如此。但如果恰逢雨過天晴,彩色丹霞會無比豔麗;即使不是雨過天晴,日出日落的時候和中午光線強烈的時候,視覺效果也完全不同。光線強烈的時候,不僅僅是彩色丹霞缺乏立體感、層次感和美感,其他大部分的景物也一樣。



3、2017年4月,我和我愛人去了廈門。4月的廈門,中午和下午還是比較熱的。如果不想在海灘戲水,最好回賓館休息睡覺,養足精神後,下午5點以後出去,光線比較柔和,天氣就比較涼爽了。此時到夜晚吹吹海風,看看大海的日落,廈門的夕陽,心情就是爽快。天黑後去中山街或夜市轉轉,看看廈門的夜生活,怎麼會覺得沒意思呢?俗話說得好:“早起的鳥有蟲吃”。廈門天矇矇亮的時候起床出門,海濱除了晨練的市民,基本上沒有多少遊客。此時伴著大海的晨曦和日出,沿著海濱棧道散佈,既清靜又安逸,然後騎上小黃車沿環島公路一路遊玩下去,美不勝收的海濱怎麼會沒有意思?可是如果在9點以後出來,除了車水馬龍就是人聲嘈雜,還有漸漸升高的氣溫,哪兒還有玩的心思?



所以,不是你去的地方沒意思,是你選擇出門玩的時間不對。去年我和一位同事兩口子出門旅遊,說好早上7點出發,但等到8點他倆才出門。出門後吃早飯,吃完早飯在回賓館上廁所,正式出發基本就在9點以後了。等進了景區,天氣開始熱起來,景色的層次感也不是那麼理想了。尤其是大中午的那麼熱,卻在景區瞎轉悠。所以,玩了7天,在他倆眼裡,幾乎就沒有什麼好玩的,氣的我提前一週結束了那次旅程。


扁了


這種感覺我深有體會,真的就是去之前憧憬的好多,遊覽完以後覺得也就那麼回事。

至於說為什麼還有人爭著去旅遊呢?

這很好解釋啊,你去過了你覺得沒意思,那別人不是沒去過嗎?你去之前不也是興奮了好一陣,憧憬了好一陣嗎?道理都是一樣的,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了以後才知道是什麼感受,什麼樣子,因此你看完覺得沒意思的景區,別人還爭著去也就能說的通了。

我去旅遊的時候只做我認為對的事,比如說我想去一個景點遊玩,總會有朋友跟我說那地方不行,他去過以後這不好那不好的,叫我不要去。但我只把他當做一個參考,該去我還是會去,而且每個人對美的理解不同,你不喜歡的並不代表別人也不喜歡不是嗎?同樣的道理,我感覺不怎麼樣的景區朋友去了回來說還可以啊,我挺喜歡的,這都是現實存在的現象。

我來舉個發生我身上的例子

記得上次朋友問我說長春世界雕塑公園怎麼樣?國家級5A景區裡面應該不錯吧?我跟他說我個人去了之後感覺不是很好,我說的所謂的不好不是因為景區真的不好,而是因為欣賞的東西不適合我,讓我提不起興趣來,我喜歡爬山、看一些有歷史文化的古建築,古城。如北京,西安這樣有歷史文化的城市。但雕塑公園裡都是一些雕塑,雕刻的藝術品,那對於我來說肯定是欣賞不來的了,所以我跟朋友說覺得沒什麼意思,但朋友喜歡這方面的藝術品啊,人家就看的津津有味,覺得是非常好的地方,值得推薦,所以說沒有最好的景點,只有適合自己的景點。


從這件事上也能看出你去過覺得沒意思的景點,為什麼還有人爭著去的原因了。一方面是人家沒去過,想要去體驗。另一方面是人家真的就是喜歡那裡,符合胃口,與你評價的好與壞沒半分關係,僅此而已。


一本正經聊旅遊


首先我認為好多旅遊者看完了景區最後都說沒有意思的原因有一下幾點:

1.好多朋友出去旅遊為了圖省事都是報團出行,報團出行比較省心,但是景點多、行程匆忙,坐著旅行社的大巴車,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回來一問啥也不知道,這已經成為報團出行的常態了,每到一個景點大家在車上揉揉睡醒的雙眼,跟著導遊下車遊覽景區,喜歡拍照的朋友時間都會緊張,更別說仔細遊覽了,只能說大概知道了這個地方,說起來我也是去過了。

2.出行前並沒有做詳細的功課,去了自己並不是很感興趣的景點,比如說西安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大明宮是唐帝國最宏偉壯麗的宮殿建築群,也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是唐朝的國家象徵,始建於唐貞觀八年,原名永安宮,唐太宗建造初衷是為給太上皇李淵居住,以盡孝道。但大明宮未建成,李淵就離開了人世,大明宮的修建於是停止。龍朔二年,唐高宗擴建,次年遷入大明宮執政。大明宮成為了大唐帝國新的政治中心。乾寧三年毀於兵亂,被黃巢叛軍一把火燒掉。大明宮周長7.6多公里;面積約3.2平方公里,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當於三個凡爾賽宮,十二個克里姆林宮,十三個盧浮宮,十五個白金漢宮,五百個足球場。共11個城門,東、西、北三面都有夾城;南部有三道宮牆護衛,牆外的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寬的街道),如果說不是對歷史文化特別感興趣,在來之前並沒有做詳細功課,那麼就會失望而歸了,因為在唐末已經被毀了,特別的可惜,什麼都看不到了。有很多很偉大的歷史遺蹟都是這樣的,所以說並不是景區沒意思,而是去的人不感興趣。

3.有很多網紅打卡點,可以說是用很多營銷手段推廣起來的,越炒越熱,把宣傳圖片、視頻等做的極為美好,實際上卻缺少文化積澱,去了自然有些許失望的。

其實為什們現在旅遊成為大熱?

1.現在人們經濟條件好了,手裡有了多餘的錢,不用再為吃飽穿暖發愁了,可以為精神生活提供條件了,有空了多出去看看,見見世面開闊一下眼界,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嘛~

2.旅遊已經成為家庭成員團聚的一部分,平時大家各忙各的,都沒有時間陪爸媽,沒有辦法在跟前盡孝,抽出時間帶著爸媽出去轉轉,老人一輩子都為孩子付出了,年輕的時候沒有時間出去看看,現在退休在家有時間了,帶著爸媽去外面的世界轉轉,老人心情好身體自然也會健康不少,全家人換個環境換個心情。

3.休息的時間帶著孩子出去玩的,成為寒暑假旅遊的主力人群,有些書本上孩子就見過的,帶著實地去轉轉玩玩,那種感受又是不一樣的,擴展孩子和自己的見識,有趣又生動,增進了親子之間的關係,孩子回來假期作文和日記也有了素材,真是一舉好四得呢!

4.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是現在年輕人生活的普遍現象,天天重複著日復一日的生活,沒有突破、沒有變化、甚至沒有一絲活力,每天都是兩點一線的生活,由家——公司——家,經常加班,沒有工作日和休息日之分,天天都是勞動節,我曾持續將近一年的時間,由於沒有假期,所以也沒有出去旅遊的時間,這種生活節奏讓我不知道自己努力工作的意義,像一杯白開水,喝的時候沒有滋味,但是又必須喝,因為要生存。

相信有很多網友也和我一樣,所以生活上希望是有所突破的,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出去調整一下,哪怕是短時間的旅遊也是必要的,它可以使你回來後更好的進入工作狀態,積極的面對生活,因為有目標,所以生活有了不一樣的色彩!旅遊就是生活的調味劑,因為有了它,我們的生活才是有滋有味的!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糖果跡

我願意把旅行中的樂事分享於你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最美的自己在遠方


糖果跡


已經不進景區,不玩景點好多年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許多人在為鳳凰古鎮收門票吐槽抵制的時候,當芙蓉鎮人滿為患有店家開始載客的時候,其實你只要用點心,你會發現湘西還有許多非常有特色的古鎮,不僅不需要門票,人還少,消費也很低,非常值得遊玩。

裡耶古鎮,隸屬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土家語是開拓這片土地的意思。早在距今6000 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有神奇的自然風光、奇特的民族風情和悠久神秘的秦朝歷史。一個發現大量秦簡的地方,也是發現秦簡的最南邊。至今保留著完好的古老房屋和街道,而不是那種仿古的建築。

洪江古城,洪江古城歷史悠久,自古是驛站,是商埠,是煙火萬家的巨鎮,距今已有3000年文明歷史。歷史上以集散洪油、木材、鴉片、白臘而聞名於世,素有“七省通衢”、“湘西明珠”、“西南大都會”之美稱,是湘西南政治、軍事、經濟、宗教、文化的中心。至今保留著厘金局、荷風院、紹興班等古建築。











孤旅Alone


也許我是個假的旅遊者吧。

很多人去景區,都是去見識景區風景名勝的。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這已經成為了很多旅遊團的通病。很多旅遊者覺得旅遊沒意思,那大多是因為他沒有get到旅遊的精華。

你覺得旅遊僅僅是欣賞景區的美嗎?

不是。旅遊,是一個人進行自我昇華和放縱的過程。也許你在旅遊的時候會被景區的一些事物所幹擾,覺得旅遊一點意思都沒有。但是你看到旅遊中那些有趣的事物了嗎?一花一草、一座石碑、一棵老樹,甚至是一扇門,都有著他能訴說的故事。旅遊不僅是去欣賞他的外表,更要注重他的內涵,他所向人們傳遞的情結。

而且旅遊也不僅是發生在景區中的,在生活中的一些小場景,也可以是放鬆心情的地方。比如公園、農村菜地,在這些地方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寧靜,也是一種旅遊方式。


很多人爭著去旅遊,也許是想要豐富自己的視野,開拓自己的境界,或者是吃喝玩樂單純就是尋找娛樂。對一個景區的嚮往,最初會來自於好奇心,如果你真正參透了這個景區的精髓,你就不會感覺到無聊,而是對他更產生嚮往。


為了情懷的旅遊,如果不滿足就說沒意思,如果滿足了,那麼這個景區就是一個美好的回憶。


蛋殼窩窩旅遊


因為大多數人去了景區才發現並沒有自己想要的。

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是大多數人並不瞭解自己要去的地方有什麼,另一方面是大多數景區已經落後於遊客的需求。

現在中國大量景區還是停留在觀賞的角度,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了。去這類景點旅遊後悔的概率很高。如果趕在節假日,旅遊體驗會進一步惡化,基本就是人擠人,能有意思才見鬼呢。

體驗式、強調參與感、完善的服務、豐富的衍生商品,能夠滿足這些要求的景點還太少,做的不錯的有烏鎮、西湖、長隆等等,去這些地方,後悔的會少很多。

有的回答說不應該去景區,其實這完全是兩個範疇的事情了。

一般大眾去景區圖的是付費買服務,如果非景區就等於沒有服務,這對遊客的素質、能力要求要大很多。因此,去景區是旅遊,不去景區則算是旅行。讓旅遊的遊客去旅行,是強人所難了。

當前需要解決的,如何把旅遊景點壟斷式收費,改成服務式收費。從而能提升遊客的旅行感受,門票也能物有所值。

當然,從遊客自身來說,完全主動升級到旅行,但前提是能夠在每一次出行前,瞭解目的地,詳細規劃。



旅行實驗室


您好

我是呼倫貝爾夢藍戶外,專注呼倫貝爾旅行!

首先個人覺得應該是一種好奇心理!看遍了家鄉的大山大河,就算景色再美也一樣有厭倦的一天!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但是出去了去哪裡呢!肯定是其他旅遊聖地的著名景區!這應該也算是一種從眾心裡吧!看完攻略,看完網上介紹的圖片!然後大家推薦,拍攝的照片!視頻,大多數旅行者都會覺得確實很漂亮!很好,值得去一趟看一看!

但是很多遊客對這些景區的期望過高,可是到了景區以後,發現並沒有自己心裡想的那麼好!所以就形成了心裡落差,感覺也就一般!其實並不是景色不美,或者環境不好,大多是沒有達到心裡的期望值,所以就造成了這樣的心裡!

所以在此建議大家,其實旅行最重要的就是心情!旅行就是換一種心情,觀看一下其他地方的景色!景色固然重要,但是心情更重要!而且最美的景色大多不在景區,景區雖美但是有限,個人覺得更貼近自然,沒有被開發的景色也許更美!也許很平常的一個日出,日落!一片花海等等.

在此祝願所有的旅行者都心情大好,以一種平常心對待旅遊景區!心情好,景色自然美!











呼倫貝爾夢藍


先從小的方面說,一個別人感覺不好的景點還有別人去,從單個個體和單個景區來講:

首先,中國人太多了,不管一個地方好不好,總會有人去的。

其次,每個人的感受不同。不去怎麼知道好不好呢。

第三,個人審美觀點不同。他人感覺不好,未必其他人也一樣看法。


從旅遊大方面整體來說,旅遊有沒有意思,為什麼這麼多人去旅遊:

首先必須說,旅遊是有意思的,感覺沒有意思,是沒有打開正確的旅遊模式。其次,為什麼這麼多少去旅遊?很簡單的道理,當人們的物質生活達到一定水平以後,必然會追求精神生活的滿足和提高,而旅遊恰恰是種非常好的方式。

如果詳細展開論述,可以寫成一篇大文章就不具體寫了。

旅遊是有其實際意義在的,除了觀光屬性,還有很多,比如放鬆,比如逃避,比如學習體驗,比如感受文化,比如感悟自然人生,比如就是想多看看這個世界。

有人在旅途中有所收穫,有人一無所得,自然有人感覺沒意思,有人會得了旅遊病。

所以,正確的旅遊很重要。

我是酷妹兒,一個旅行愛好者,如果對您有所幫助,請給酷妹兒鼓勵,順手點個贊,謝謝!

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探討,請關注:酷妹兒圈,酷妹兒持續為您貢獻精彩內容。


酷妹兒圈


出現這種情況,無外乎以下原因:

①團體性質的跟團遊,被導遊帶去逛買買,景

點逗留時間短,觀景時間倉促,被惡意透支了

錢包,心裡上對景點無好感。

②是景區宣傳與個人想象景點不符,出入很

大。景區景點對外包裝宣傳很到位,但實質性

內容深度景點貧瘠,有誇大或作假的嫌疑,讓

人毫無好感。

③是自我選擇的旅遊景點不適合年齡段去旅

遊。比如我曾在17年公司安排獨自一人去桂林

旅遊,到了桂林當地接地旅行社才發現全是爺

爺奶奶級別的,就我一人還有一對小情侶,整

個行程完真的是毫無旅遊體驗感,沒有共同話

題,再加上桂林陽朔都是山山水水,對於我這

年紀輕輕的來說,這就是養老山水,不適合我

這個年齡段。

④是個人情緒化因素,以及其他外力作用影響

使然。例如有時候我們一個人出去散心,走到

哪裡哪裡都是爛糟糟的鬧哄哄的,瞬間我們隊

景點的喜歡就會降低。也有可能你才落地,就

遇到很多糟心事,你還能對景點有好感?

五是景區景點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服務質

量,服務環境以及整體佈局,小小細節,娛樂

方式等等都會是你對景點的認知。

⑥不適合的季節去了不適合的景點。

對於人們還是睜著去的原因也有以下幾點:

①景區景點有一定的知名度,讓人此生非的去

一次的理由。

②攀比心裡。別人去過,自己也要去一次。

③從眾心理。別人都去,我也去,哪怕會沒

意思。

④每個人對景點的欣賞方式與喜愛程度不同,

愛的始終會愛,不愛的再拉也不中。

五景點符合各年齡段人員的心理程度與性格心

情因素。





大耳東東


旅遊者看完景區都說沒意思,為什麼都還爭著去?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沒有特定定義。

首先說說,覺得沒意思的吧。

看景不如聽景,期望值過高,時間不對,不做攻略。

沒去過的地方,聽見的,視頻的那叫一個美啊,但等你去的時候,或多或少有些變化,就覺得,唉,不過如此,沒有想象中的漂亮。

沒到開花的季節,偏要去看花。宣傳圖再漂亮,你也得切合實際啊。

看雪景圖片那叫美啊,可如果那地方下雪量不達標,你去了,那怎麼能不失望呢?

地理位置不準確,定位同一個地方。百花盛開的在河的東邊,結果你去了星星點點河的西邊。那能說誰的錯呢?

對不起,不是景區沒意思,只是你不會玩而已。

不做攻略,圖省事,只跟團。跟團遊的特徵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沒完沒了的購物。走馬觀花,好的景點一帶而過。你當然覺得累!覺得沒意思。

心情不好的時候去旅行,狀態就不對。旅行是擁抱大自然,享受生活的。心情好,看什麼都是美好的。反之,心情不好,那你就是孤獨的,煩悶的,看啥都是煩的。

旅遊不錯開高峰期,到哪都是人山人海!看見的不是腦袋就是屁股。上個廁所都得排很久的隊。這樣的旅遊能有意思嗎?能不累嗎?

旅遊要確定自己想看什麼風景,去哪兒看。

為什麼爭著去?

因為“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因為旅遊,可以滋養在無休止的日常裡,日漸枯萎的心。

旅行,可以真切的感受世界有無限的可能。

旅行,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大自然的美景,可以愉悅人的精神。帶來視覺的衝擊和心靈的震撼。

在有限的生命裡,去沒去過的地方,感受不同的地域人文風情。

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人生是單行線,沒有迴流,趁著年輕,多走走。趁著年輕,看看心中的詩和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